第四十章 開工前夕

字數:4493   加入書籤

A+A-


    到了燒烤店後,郭陽和張偉兩人才算真正的放開了吃。
    “老向,你咋不吃呢?”
    “燒烤這東西吃多了不好。”老向的眼神裏滿是抗拒。
    郭陽也不理這老頭,看著悶頭吃的張偉問道:“還能喝不?要不再一人來瓶啤酒?”
    “來。”
    一小時後,郭陽和張偉兩人暈乎乎的互相摟著肩,看著老向躲在一棵老槐樹後撒尿。
    郭陽賊兮兮的看了眼周遭後,才衝樓房裏吼道:“來人啊,有人隨地大小便啦!”
    隨後快步走開,坐在了馬路牙子上。
    這時也暈乎乎的跟了過來,半趟在地上,含糊不清的說著:“老板,你不裝!你是我見過最接地氣的大老板!”
    郭陽在腦海裏回想了幾次,才搞明白他說的什麽。
    接地氣?他原本就是個在地裏刨食的農民啊。
    這時,向天山也神色不渝的走了過來。
    “老向,明天就去輝煌把離職辦了啊,把你那三徒弟也一起帶過來。”
    ……
    兩周後,雙橋村。
    清晨,晶亮的露珠搖曳在野草上,麥田裏的小麥已經全部收割完,隻剩下淺淺的麥茬。
    在田埂邊上,站著不少正在圍觀的村民。
    村民的視線中心,隻見雙橋村的二娃子正衝兩個小夥子嚷嚷著。
    “再往邊上點,那田埂也是我家的,你也要給我量上。”
    聽到這話,邊上正盯著這邊的一位村婦立馬不幹了。
    “二娃子,你敢不敢再說一句這田埂是你家的,你死皮不要臉的每年把田埂往我地這邊挪,一年挪一點點,要不是看你娘兩可憐,我早收拾你了。”
    二娃子氣勢頓時就弱了下來:“那就給我量田埂邊上就行。”
    向天山看著這一幕,也樂嗬的笑了。
    村民的土地不同於鹽堿灘,由於國家鼓勵開荒,雙橋村的每家每戶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行開荒的耕地。
    對於這些地塊,村裏原始的數據並不準確。
    所以每一塊地都需要重新進行精確的測量,村民們對這些利益也看得很重,這種有關於土地的爭吵,向天山這陣子也不知道經曆了多少。
    一周前,向天山已經帶著他的三個徒弟入職了苜禾,並且在雙橋村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臨時駐地住了下來。
    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村民耕地的丈量和鹽堿灘邊界和麵積的確認。
    對於這些較為初級的工作,向天山也不惱,除了很少親力親為,但也基本上都在邊上守著。
    測量的主力是向天山帶來的三個徒弟張文浩、趙科、陸漢斌,都是才參加工作兩年多的小夥子。
    幾人在輝煌種業的工資本來就不高,還拖欠了好幾個月,這險些讓他們對這個行業感到絕望了。
    但這時,向天山告訴他們,有家新成立的公司想要挖他們。
    工資給他們上浮了接近50%,問他們三人去不去。
    三人毫不猶豫的就跟著向天山離開了輝煌種業。
    不料,三人來了之後,卻每天白天要頂著烈日,看著村民每天為了一兩分的土地進行爭吵。
    到了晚上,還要幫著整理各種村民民主決議、土地承包協議公示等各種補充資料。
    村委會都是一群老年人,能認識字就不錯了,哪還懂這些。而這些卻又是老板要求必須要有的土地流轉資料。
    至於老板說的施工隊,卻一直沒有出現,這讓他們心中多了不少的怨言。
    除此之外,簽訂土地承包合同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些插曲。
    起初還有很多年齡稍大點的村民不願意將土地承包出來,他們就帶著村長徐宗剛挨家挨戶的做工作,土地承包費也明確了是200元/畝。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村長的智慧了。
    郭陽最開始給他說的是折算後承包費在200元每畝左右,但徐宗剛卻隻給村民透露了是按畝產300斤麥子進行折算。
    導致村民自行算出的承包費是180元/畝,這其中的20元差價是不少村民改口的重要原因。
    另外,苜禾也承諾村民開荒後又撂荒的土地,按照撂荒年限,會給予一次性的補貼。
    但就算這樣,雙橋村和元壩村仍然各有一戶人不同意,並且主要是兩位年過七旬的老人不同意。
    這可愁壞了向天山等人。
    無論他們怎麽給兩位老人解釋,他們都隻是默默抽著旱煙,然後搖頭拒絕。
    直到郭陽從市裏帶了地質隊過來,經過專業的勘察和選址後,為兩個村子各自打了兩口水井,並接通了自來水管。
    雖然一處自來水管要四五戶人共用,但當那兩位老人從自來水管裏喝到了真正的‘甜水’後,眼淚止不住的從溝壑縱橫的臉上流了下來。
    這也讓兩位一輩子飽受吃水之苦的老人同意了將地承包給了苜禾。
    ……
    機械轟隆的聲音從村口傳來,引起了眾多村民的注意,發出了聲聲驚歎聲。
    向天山不由轉身望去,隻見一支車隊轟鳴著從村子裏的土路開了進來。
    挖掘機、拖拉機一輛接著一輛,壯觀的場景讓很多小孩興高采烈地蹦跳著。
    而看到這一幕的向天山,卻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郭陽從車隊裏走出來,徑直到了向天山的麵前。
    “老向,雙橋村和元壩村的土地承包協議什麽時候能弄完?”
    向天山依然在數著機械數量,其身後的張文浩出聲向郭陽說道:“老板,今天剩餘的幾塊有爭議的地就都測完了,跟著就能讓村民按手印和蓋村委會的公章,明天就能動工。”
    “你這才來了幾台機械?”老向沉聲問道。
    由不得他生氣,這都七月中旬了。
    20萬畝鹽堿地治理就算你的質量要求再低,但伱至少得保證種子的發芽率能達到百分之五六十吧!
    而紫花苜蓿的播種最佳時間是9月份,正常來說10月份也可以播種。
    但要知道這是才改良的重度鹽堿地,苗子的長勢肯定好不了,為了能保證安全過冬,肯定是越早播種越好。
    向天山甚至恨不得在8月下旬就開始播種。
    所以時間很緊很緊,他怎麽能不急。
    而作為老板的郭陽,答應好的入場時間卻一拖再拖,這如何能讓他不著急!
    郭陽看著一臉不高興的老頭,也怪不好意思的。
    “放心,放心,這次真談好了,不會再放你衛星。”
    “開工日子定在兩天後,也就是七月十八日的早上八點十五,隴省農墾、疆省農墾、九泉隆恩、金塔強盛四家施工單位同時舉行施工儀式。”
    “今天我帶來的是疆省農墾的先頭部隊,專門請過來幫苜禾修建臨時項目部的,改善一下你們的住宿和辦公環境。”
    “另外,最近招的幾個人也會陸續下放到項目部,到時你安排一下。”
    聞言,老向的神色緩和了不少,“你最好期待著接下來的施工順利。”
    隨後又忍不住好奇的問道:“收購輝煌種業的事有什麽進展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