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古代:這個瘋批太監有點甜29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這宿主能處,讓他寵炮灰,他真寵!
秦逸抓了把魚食,然後把魚食放在蕭鶴笙的手裏“你來。”
看錦鯉搶食也挺有趣的。
看著蕭鶴笙聽話的將魚食灑進了池塘裏,秦逸誇道“好乖。”
蕭鶴笙有點哭笑不得“能不能不要把我當成小孩子哄?”
秦逸將蕭鶴笙摟在懷裏,親了親他的額頭“就是想哄你。”
蕭鶴笙眼神望向池塘中已經搶完魚食的錦鯉,好吧,他也想被哄。
秦逸抱著蕭鶴笙坐在木廊的長椅上,然後從小李公公手裏接過大氅給蕭鶴笙披上。
這個季節他感覺舒服,而怕冷的蕭鶴笙卻覺得有些涼了。
等抱緊蕭鶴笙,秦逸又回到了剛才的話題
“鶴笙,丁廣申計劃改變濁河的流向,使其匯入大海,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濁河流經的各地建立港口,然後在滄海設立主要港口。當各地的物資被運送到滄海,就可以從那裏的港口出海,與海外各國進行貿易。如果這個計劃能夠成功,那麽大秦將經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蕭鶴笙思索片刻後說道“那麽我們應該早點準備起來,除了船隻和港口還有軍隊,我大秦的將士在陸地上的作戰能力無可置疑,然而在海上,他們或許就力有未逮了。如果要出海,那麽我們應該考慮訓練一支能夠在海上作戰的軍隊。”
至少在遇到海盜時能夠自保,並確保貨物的安全。
要不然一切都將毫無意義。
秦逸點點頭道“你說的對,確實應該盡早準備,但無論是建造船隻還是建設港口,都需要大量的銀子,同時訓練一支能夠在海上作戰的軍隊也需要有船隻作為基礎。”
說來說去,還是錢啊。
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蕭鶴笙在小皇帝懷裏調整了個舒服的位置“銀子的事情不必犯愁,我知道兩條大魚,絕對比京城這些小魚小蝦還要肥。”
秦逸有點震驚“還肥?”
蕭鶴笙點了點頭“最起碼能讓國庫再充實一倍。”
秦逸聽到這話,突然有點無語。
他這算不算是靠貪官發的家?
如果出本書大概可以叫《我在大秦靠斬殺貪官作為啟動資金打造太平盛世》?
蕭鶴笙突然又說道“其實,我銀子也有很多。”
以前有人送,他就收著,然後收養孤兒,培養暗衛,開青樓開賭場,什麽賺錢開什麽,幾年的時間他的產業也不少,雖然都不是什麽正經產業就是了。
而且,什麽地方消息最靈通,肯定要屬青樓了,他將青樓開遍大秦,也算是掌了這大秦的消息網。
上次提到的怡紅院和長樂坊就是他的產業。
秦逸抱緊懷裏的人“那我有福了,可以幫著鶴笙花。”
他抬頭看向小李公公“小李子啊,你可要好好巴結蕭廠公,巴結好了,等以後出海這事就讓你負責了,把事辦好了,說不定史書上都會有你的名字,這可是流芳百世的大好事。”
鄭和作為一個太監都能下西洋,小李子肯定也不成問題啊。
小李公公聽到皇上這話,心都砰砰跳,他混到如今的位置也不是個傻的,立馬跪到地上‘當當當’磕了幾個響頭,然後抬起頭鄭重說道
“皇上,小李子感謝您的賞識,小李子對您和蕭廠公肯定是忠心耿耿,小李子……哎呀,奴婢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反正,奴婢肯定不會對不起皇上和蕭廠公的。”
哪個男人沒有建功立業的心,他雖不算個完整的男人,但心卻是一樣的。
如果真能跟著出海,並且做出一番成績,在史書上添上一筆,那
流芳百世他不敢想,他就想爭口氣證明他也不比朝堂上那些高官差什麽。
不行,他得趕緊先做好準備,找幾個洋鬼子回來好好學學別的國家的語言,要不然到時候就算去了,語言不通啥也做不了,而且還會被人坑。
這麽一想,他就升起了一股鬥誌來。
“行啦行啦,知道你的意思了,別跪著了,趕緊起來吧。”
天氣有些涼了,兩人在長廊上坐了會兒也就回去了。
畢竟秦逸還想著早點回去,好早點把老婆伺候舒服呢。
濁河改道的工程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起初,百姓們聽說這次居然不是強製征發徭役,而且還有報酬,都抱著懷疑的態度觀察事態發展。
但當他們看到月底朝廷真的兌現了承諾,支付了銀錢,便紛紛踴躍報名參加。
過去,徭役是強製的,每戶隻派一個勞動力參與。
但這次,各家各戶讓能夠外出掙錢的壯勞力參與進來,甚至還有女人。
窮人家的女人哪有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也不講究男女大防,畢竟在生存壓力麵前,在講究這些沒有意義,可以說,把女人當男人用也不為過。
就這樣,濁河改道、修建堤壩工程風風火火的分階段建設起來。
而秦逸也結合現代船隻的設計,繪製了幾張具有更高防禦能力、更快速度和更先進技術的船隻圖樣,並將其交給工部進行深入研究。
隻待明年開春後,便開始製作起來。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所有的事情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眼見著年底將至,鎮南大將軍卻在此刻呈上了一封密折。
要說鎮南大將軍也算是大秦有名有姓的人物,年少成名,驍勇善戰,現在鎮守著大秦邊疆,一守就是十五年。
而這封折子也是他知道皇上免了百姓的稅、並且濁河改道還付了百姓銀錢後,幾經考慮才決定呈上的。
秦逸看到折子時候,氣的直接把手拍在了桌子上,拍的手都紅了。
蕭鶴笙見了心疼的揉著他的手道“什麽事啊,這麽生氣?”
秦逸將折子放到了蕭鶴笙麵前“你看看。”
蕭鶴笙一邊幫著小皇帝揉手,一邊低頭看折子上的內容。
折子的大意是,我朝將士盡心盡力,不畏艱險,守衛邊疆,實為可嘉。
然而,近幾年卻遭到克扣軍餉、棉衣內填塞柳絮等不公正待遇,致使他們生活在苦寒之中。
如此下去,軍中士氣低迷,又如何安心守衛邊疆,維護安寧。
因此,希望皇上能夠徹查此事,還將士以公正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