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轉彎抹角

字數:630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山河劫 !
    “怎麽,中橋先生莫非要和荷蘭人比比手腕,看誰更財大氣粗?”叔仁開玩笑地問。
    “哪裏、哪裏!”中橋連連擺手:“不過我真的很好奇,荷蘭人到底多麽有錢?”
    “天外有天,這也不稀奇。”唐文聲說:“與其打聽這個,中橋先生不如關心安田財團在中國究竟要取得多少利益?”
    “此話怎講?”
    “請問貴國四大財閥中,哪個最強、哪個最弱?”見中橋不語,唐文聲知道自己說中了要害,繼續道:
    “所以與其關心歐洲人的勢力,不如抓緊時間達成協議,丟棄那些毫無意義的廢話和要求,把能拿到手的東西拿到。
    隻有你坐在這個椅子上,這位置才算是你的,否則別人隨時可以拿走。
    中橋先生目前的優勢,就在於‘先’了一步,在三井、三零還有住友眼睛盯著上海的時候,能夠著眼於我們這樣不起眼的小地方很了不起。
    但是你也就快了一步,要知道別人也會奮力趕來,所以你沒有時間在這樣的字句上反複推敲。”
    “是嗬中橋先生,唐先生說得有道理。”叔仁將兩肘放在桌麵上:
    “你說自己不喜歡西洋人,其實我們也不喜歡。但是你又在這裏設置各種限製要我們來接受。
    原因我們都是明白的,你是商人,也是日人,你要為自己的商社和國家爭取最大利益,但是你不要忘記內部和外部的競爭者。
    如剛才唐先生所說,你也就比他們快了一步而已,但是這一步能換來多少時間呢?一天、還是兩天?
    你剛才說還有些條款需要拿回去請示本社的意見,這又要用去多少時間?請你好好計算吧。”
    話說到這裏,兩人表示明天再接著談,然後起身告辭。臨出門唐文聲忽然回頭說:
    “對了,關於產品中的一部分要銷往日本這個問題,我很懷疑這樣高的運費,值不值得這麽做?
    如本廠是設在上海或者杭州那無可厚非,但從這裏千裏迢迢運輸……難道貴社還得投資興建一條鐵路不成?
    我們隻是建一個小型鋼鐵廠供給周邊打造鐵器、農具的原料而已,從產能上看也沒必要建鐵路吧?”
    中橋麵色發紅,打著哈哈誇唐先生有生意頭腦:“我今晚一定好好考慮、考慮!”他說,心裏後悔自己有些輕敵了。
    問題是誰能想到在這麽個地圖上都難找到的小地方會碰到這樣的高手?
    他原以為憑借自己日本人的身份和大財閥背景,幾個條件甩出來早嚇得對方尿褲子,誰知道隻換來了一堆輕蔑和嘲笑,不由得心生懊惱。
    唐文聲和陳叔仁出來從側門到正院前堂,壽禮正背著手在屋裏踱步。“大哥,你都聽見了?那家夥很傲慢,被我們教訓了一通!”叔仁興高采烈。
    原來剛才他們說話的房間有個暗門,壽禮隔著那扇木板聽得清清楚楚。待他們聊得差不多了,這才出來走一條甬道直接回到這正堂。
    “人家是帝國主義嘛!”壽禮笑著說:“對咱們頤指氣使的慣了,估計被你倆撅這場很沒麵子,明天興許會老實很多。”說完看向唐文聲:
    “先生覺得咱們駁回去這些條,他能接受嗎?”
    唐文聲搖頭:“難說,日本人呀是個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民族!”
    “倒也未必。”壽禮摸著胡子:“艾瑪、康德生和威廉已經到了。
    我答應在吳集附近為他們的醫院建個分診所,既可以為礦山服務,也能夠用於培訓本地的護士,還方便當地民眾看病。
    明天老鄭就帶著他們去相看位置,叔仁你也陪著。會商延後一天,就說老唐有急務要處理。
    我讓大耳朵帶著他去西峰寺轉轉,重點是要讓他不經意地看到這附近有洋人。
    他不是不喜歡西洋人嗎?那就讓他多看,看多了心裏有感受,自然就知道該怎麽和咱們談!”
    唐文聲和叔仁互相對視一眼,都笑起來。
    果然,次日從西峰寺回來,下了馬車中橋就推說有點感冒躲進自己房間去了,連晚飯都是在暖炕上擁著被子吃的。
    “吃了三、四個大肉包子,還有一大盆酸辣湯。”李歡報告說:
    “嘿,您這招管用,我看他沒啥病,在寺廟裏瞧那些佛像歡喜的不得了,就是瞧見洋人以後臉色才不好看了!”
    轉過天來中橋就不再堅持那些沒用的條款和限製,也不提什麽產品銷往日方的話題了,直接開始談利息、支付方式和本金返還條款。
    但卻多了個條件,他要求這筆資金的使用和還款均通過雙慶和來進行。
    唐文聲立即反對,理由是名不正言不順,哪有讓家典當行來履行銀行功能的?更何況這是筆八十萬元的進出,你雙慶和賬麵上哪有這麽多資本?
    若是簽了貸款協議雙慶和倒閉,三河資本便收不到錢。中橋則一再保證這種事是不會發生的。大家爭執不下再次陷入尷尬。
    中午休息的時候,壽禮和叔仁、唐文聲三個邊吃飯邊琢磨,中橋為何要堅持用雙慶和而不走安田銀行呢?
    叔仁忽然提出個假設,會不會是安田這邊不想讓這筆交易暴露在其它財閥麵前?
    結合之前李杜星說的銀元將被禁止流通改發法幣等消息,壽禮更傾向另一種可能性。
    他認為日本人很可能在通過典當行暗地吸收內地金銀,然後通過這種方式合法化,再通過其它方式轉給安田銀行中國本社去。
    但他並未將自己的疑惑說出來,反而說:“這個問題留給我來和他談,你們隻要敲定其它就好。”
    “可……,這樣一來他們的所謂投資不就是一紙空文?說有就有,說沒有隨時可以撤銷?”唐文聲擔心地說。
    “本來我們也沒吧希望完全寄托在日本人身上。”壽禮微笑:“別忘了,咱們這樣做戲其實是給包括荷蘭人在內的洋人們看的。”
    “哦!明白了。”唐文聲恍然大悟:“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其實還是更希望拿洋人的錢辦事?”
    “日本人的貸款有的話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要緊。”壽禮笑嗬嗬地說:
    “我倒是更擔心,他隻滿足於貸款麽?為什麽沒有介入股份的意圖呢?我看,他還是在等我出現啊!”
    他還真是猜對了!不過也恰恰是在當天的傍晚,壽禮接到了一個電話,說美國大通銀行的代表羅鬆先生及兩名隨員已經抵達蚌埠。
    他們通過李杜星找到李三牛,傳遞了希望來三河原參加新教堂上梁儀式的願望。壽禮立即告訴三牛回複他們四個字:恭候光臨!
    美國人的出現讓壽禮更有底氣,他氣定神閑地在沿崗河邊揣著手看阿敬抱著她的兒子國福(抱養),指揮長工在河麵上打洞抓魚。
    中橋從後麵走來,注視他一會兒開口說:“真是一家幸福的人!”
    “哦,中橋先生不要誤會,那是舍妹一家,在這高塘鎮我是客人。”壽禮笑嗬嗬地轉過身來。
    中橋感到驚訝:“我以為整個三河原都是陳家的。”
    壽禮哈哈大笑:“我不是諸侯,老三也不是軍閥!我們不過是為地方上做點事,民眾擁戴,僅此而已。”
    他說完向不遠處的亭子一指:“此處風大,我叫人在那裏麵擺了屏風和火鍋,咱們吃著羊肉,喝點米酒,如何?”
    “好啊!”中橋眼睛一亮:“我來到中國,學的第一樣東西就是吃羊肉,開始不習慣,可是越吃越好吃!”
    兩人坐下,推杯換盞一番,中橋迫不及待地開口說:“令弟三老爺怎麽一直未見?”
    “他是軍人,已經回到崗位上去了。”壽禮一笑:“怎麽,你對他感興趣?回去路上可以見到。”
    “哦!他是鐵軍出身的總指揮嘛,久聞大名了!說實在的,第一天我差點以為五先生便是他呢!”
    “老五啊,他和老三一起長大,兩人行事上確實有幾分相似,也都喜歡軍事。不過你將來有機會見到我六弟會更驚訝,他現在在德意誌的軍校裏留學呢!”
    “哦?又是個做將軍的材料?難道你覺得中國以後會是軍人的天下?”
    “至少委員長說要以軍政優先,近二、三十年內恐怕軍人還會吃香。”
    “那……陳先生以為中國會更穩定,還是會一直動蕩下去?”
    壽禮看了中橋一眼:“這個恐怕不是我說了算的,不過我們陳家子弟會努力讓三河原這片土地遠離戰火,誰維持他的穩定繁榮,誰就是朋友,反之就是敵人!”
    他微微抬了下手裏的酒杯:“中日既為敵國,想必中橋先生希望中國更加削弱一些?不過,若我來對貴國民眾演說的話,此時恰恰應該相反。”
    “是嗎?陳先生的理由是什麽呢?我願聞其詳。”中橋說完喝了杯中酒。
    壽禮也喝了,然後問:“敢問中橋先生,以日本之眾與歐美相較哪個更多?日本地方之廣、物資之豐、技術之強,與歐美相較又有幾多優勢?”
    中橋未作正麵回答,說:“歐美雖強,但不是鐵板一塊!”
    “然也!”壽禮點頭:“日本也熟知三國啊,那麽請問蜀與吳也有矛盾,卻為何要聯手抗魏呢?”
    “這……。”
    “如果歐美列強像上次大戰對付德國那樣聯手相向,則日本勝算有多少?”壽禮看他一眼,笑道:
    “我曉得你心中定然在想有朝鮮、滿洲,甚至全中國的資源可以為日本所用,何愁歐美之敵來攻?”
    中橋苦笑:“真是什麽事都逃不過你的眼睛。”
    “不過中橋君,你又錯了!”
    “啊?”中橋驚訝:“我哪裏錯了?”
    “中華確實地大物博,但要將中華作為倚靠需要三個條件不可:尊重儒學、以華為家、融族入漢。
    你日本國如能做到這三點,中華很樂於包容你們,助你們成就排斥西洋的大業,但是我估計你們做不到!”壽禮說完冷笑:
    “中華現在很弱,一如剛剛立國的蜀、吳,但如果麵對強魏兩者聯起手來,也不是不可能吧?
    所以用‘弱華’策略是走不通的,你越要削弱,對方為了生存越要聯合,這是人的本能!
    隻有尊華、重華,才有可能讓我等幫你們排斥西洋人,否則以貴國一己之力隻能是曇花一現。
    這是忠言,你可以仔細思量。幫我們有力了,才能贏得好感,才能有同盟者助你們,否則反而多了對手,處處小心,處處掣肘。
    我聽說剛開始談的時候你提出不可將機器用於軍事、派遣日籍財會師等等,那不就是防範?
    為何要防範,為何會有不信任?你好好思量便知根源。
    濟南、上海那種事越多,日中親善越無可能,所謂利用大陸之資源就越是句空話!”
    中橋沉默半晌,嘿嘿一笑:“國家之事咱們說了不算。那麽陳先生以為我該怎麽做,才算得上是幫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