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討論戰爭

字數:563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山河劫 !
    隔天陳仲禮他們回來從黃富民和老陸口裏聽說了這事,李雄感激地直給二人作揖,老陸說回家時你找功夫自己去府上拜會陳老爺,要謝也該謝他!
    仔細想了想,仲禮說你們處置得對,這等害人害己的王八蛋留著也是人間禍害!說完他給壽禮掛電話告訴他自己已經知道這件事。
    壽禮說你知道的不全麵,那家人還剩下一個。然後就把李歡留下二妹子的事和他說了。
    仲禮沉默片刻,他知道李歡是原來叔仁的手下,當過偵察兵且身上有功夫,隻是在女人這方麵總是有個愛偷腥的毛病。
    “好,我知道了,留下她也不是什麽大事。隻要她自己沒有報複、怨念的想法,隻要李歡有了這女孩兒以後從此不再沾花惹草,這就不是大事!”仲禮說。
    “叔仁回上海了,李歡名義上是你管轄的下屬,是不是你找機會敲打、敲打?”壽禮說:
    “你們都是軍人,說話比較方便些。他雖怕我,還是有個軍令管束著更好。
    至於那個女孩子,等她心情平複些,我和她好好說說,給她和李歡置辦個院子、開個飯鋪,再好好弄場婚禮把喜事辦紅火。
    女孩兒嘛,又沒了親人,有人這樣對她該知道感恩了吧?”
    “大哥你可小心,女人心海底針呢!”仲禮半開玩笑:
    “得和她講清楚,他父親擅棄守地、臨陣脫逃,這樣處死是輕的,擱前清你看會叫他怎麽個死法?”
    他停了停:“不如我把李歡調到高塘來,離你遠些,我總怕這女娃是個禍害!”
    壽禮笑了:“陳總指揮怕個十來歲的小姑娘?真是奇哉!沒事,人心都是肉長的,有話好好說便是。”
    然後壽禮讓仲禮稍等,電話裏雜音響了幾聲,然後回來繼續說:
    “那狗才,說什麽逃難,箱子裏還帶著幾百塊銀元、兩千多鈔票,還有些珠寶、首飾。另外繳獲了六支短槍和百來發子彈,一顆手雷。
    這件事後我考慮家裏也需要自衛的武器,就把他們交給蔡滸安排了。
    每個參加行動的弟兄給了二十元鈔票,班、排長、中隊長加倍。剩下的我讓舟會計收到你名下供給軍用。”
    報完賬又說:“麻煩的是還有將近兩千畝地契,和六安、舒城、金寨等地十幾個鋪麵的文書,你看怎麽處理?”
    叔仁最不耐這些事,抓抓頭皮說:“這些都是孫團總的家產,我不要!大哥你看著辦吧。
    你不是想收這女孩兒的心,叫她替你管住李歡麽?要不然咱們還給她,這也是大大的人情了,李歡有這筆產業,還能不踏實收心?
    再要不你給她置換成咱們三河原或潁上的地,不比那山裏的強?李歡也就拴住了!”
    “誒,到底是帶兵的人!老三,你謀略真是越來越有長進了,咱就這麽辦!”壽禮覺得這建議非常不錯。
    如今有機器、有種子,東邊臨河台地上的草地可以大麵積開發,他正想和縣裏說,交給三河農業和霍縣合作社來規劃呢,從中劃出幾百畝來不是難事!
    壽禮禁不住罕見地誇他一句,叔仁聽到後在電話那頭嘿嘿地笑起來。
    開春後仲禮就忙著整軍、備戰。他回家聽了叔仁和季同兩人的講述和分析,從蚌埠回來的三全也和他說了國軍在鐵路線上調動的情況,心裏對大概形勢有了自己的認識。
    目前報紙上提到共軍,多遠在陝甘青寧地區,在他來看已經十分遙遠,簡直遙不可及!
    剿共應該暫時不是重要大事了,但是日本這個彈丸小國居然有能力在東北、華北折騰之外,又跑到上海增兵,難道它真地有力量再開辟一個新戰場?
    農曆年一次兄弟間的座談中,他向季同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季同想想告訴他:
    “哥,日本現在失業率很高,四成男性要麽沒工作,要麽隻能打短工。
    他們政府也做了些努力,比如組織滿蒙開拓團移民,但相比之下願意冒險去的人還是太少,根本解決不了那麽多人的問題。
    但是如果發動戰爭,倒是可以短期內一下子讓他們國內的就業壓力極大緩和。”
    “這話……我不太明白。”仲禮皺眉:“打仗總不是件好玩的事,怎麽還和找工作的人有關係?”
    “如果軍部鼓吹戰爭,用軍功、升遷、封賞這些東西來誘惑,年輕人就會熱血沸騰,忘記打仗會流血。”當時在場的壽禮說,調臉問季同:“我說的可對?”
    “大哥說得有道理,而且更糟糕的是日本人還用為天皇效忠的大義、正確性,用驅逐西洋對亞洲的壓迫這種表麵口號。
    用為國家、民族犧牲的榮譽感來召喚,這就使不少人像當年鎮嵩軍喝了雞血酒一樣狂熱。”季同形容說。
    “那不成宗教了?”叔仁皺眉。
    “可不,日本有自己的神道教,還鼓吹武士道,說為了追求武士的精神境界而犧牲是光榮的,死後可以進入靖國神社受到千萬人供奉和朝拜。”
    壽禮冷笑:“宗教這個東西不能沒有,但曆朝曆代隻要讓它參與軍政占有一席之地,那就絕對沒有好結果!
    咱們老祖宗千百年來已經有過無數教訓的東西,居然日本人還要走這條老路。哎,他們不是號稱承襲唐宋的小中華嗎?”
    “說了半天,還是沒學到根本,隻有皮毛!”仲禮不屑地說完,提出了自己心中另一個疑惑:
    “你們都說日本人不會大打,以目前的實力看,最多是擴大和鞏固自己在上海的立足點。但是,如果結合它在全國的布局,隻怕未必如此。
    或者說長遠的規劃,日本還是要大打的。它鞏固了滿洲,勢力觸角伸到華北,如果它再拿下山東,對中原的威脅就非常大,而且還能呼應南方形成南北夾擊。
    這麽一看,其誌不小,已經把咱們東邊整個都劃拉到他自己腰包裏去了。嘖,這日本過自己小日子不好麽,幹嘛非和咱們搶地方?”
    “你沒聽小六說,他們現在經濟不景氣,人都沒活兒幹。不來打仗搶地方,閑著也得生事。
    當兵吃糧既受約束,同時還能給他們天皇打江山,他們的官兒肯定這麽想的!”壽禮這兩天和季同接觸多,所以對日本的事情也小有了解。
    “大哥說的沒錯。”季同回答:“如今就算還有工作的人也沒以前掙得多,據他們自己做的全國調查,26年,
    哦,就是民國十五年前任天皇去世前,日本家庭平均收入是113日圓,到了28年經濟不景氣下降到86日圓。
    目前通過係列刺激經濟的手段,什麽製造通縮、拉動內需、貨幣放量,這才恢複到94日圓上。
    所以哥你看,他們不管有工作還是沒工作,日子都不如十年前好,政府就想對外戰爭興許可以轉移視線,還給數百萬閑得發慌的人找到事情做,這仗就不可避免了。”
    “閑得,哼,這可真是閑得!”壽禮直搖頭。
    屋裏沉默片刻,突然季同自言自語:“難道委員長已經看出來了?”
    “嗯?”幾位兄長齊齊看向他。
    季同傾身向前,低聲說:“委員長曾經反複問我,現在立即開戰,日本國內能夠動員到什麽程度,要完成全麵準備和動員,最佳的開戰時間推算是在哪年?”
    “那你是怎麽回答的?”仲禮問。
    “我說,從日本現在軍官育成和訓練速度上看,立即動員八十萬人參戰,國內預備役三十萬是比較容易辦到的,武器、彈藥的生產也不成問題。
    跟不上趟的可能是兩件事:運輸能力和軍需。
    百萬大軍行動,又是在中國這樣遼闊的土地上,日軍遠沒有實現德軍那樣的機械化,甚至連達到法軍的半機械化都勉強。
    這樣一來部隊機動能力受到挑戰,補給線會被威脅,就好比南下深入作戰與曹操對峙的袁紹。
    走快了後麵會被切斷,走慢了給中國軍隊調整和喘息時間。部隊軍需品不足,隻好就食於民,會造成和當地民眾之間關係的緊張。
    你們看當初鎮嵩軍異地作戰被紅槍會遍地追殺的情形就是個例子,這還是咱們內戰,日軍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這方麵矛盾一定少不了,會極大消耗他們的精力!”
    “你說的都對。”仲禮將手一擺:“不過你忘了件事,他們可以找漢奸幫忙呀!
    東北有偽滿軍,河北有那個自治軍,到咱們這裏肯定也少不了二哥那樣的!”壽禮清清嗓子,仲禮看他一眼重新坐回椅子裏。
    “小六你接著說,後來呢?”壽禮問。
    “後來我說,如果發動對華全麵戰爭,個人估計非得三百到三百五十萬軍隊不可,後備兵需要一百一十到一百七十萬人。”
    “後備兵為什麽要一百七十萬?”叔仁打斷他問。
    “因為要考慮英美介入的後果。”季同笑笑:“當時委員長也問了這個問題,我回答說中國現在沒有跨海登陸作戰能力,但英美有,故而日本人一定會考慮這個因素。”
    “哦!”叔仁恍然大悟,拍拍弟弟:“果然是在西洋學過軍事的,到底不同!”
    季同接著說:“如此算來,日本要動員起四百萬到五百萬軍隊,可以通過戰爭基本解決就業問題,並如二哥所說割據中國東部最好的一大塊!
    根據德國人的研究,戰爭的全民動員化是分三個階段演變的。假設近期開戰,日本社會初期動員力量會在1939年左右達到野戰兵力二百三十萬、後備兵六十萬的程度。
    以這樣的兵力可以實現:占據華北、山東、津浦路沿線及蘇錫常地區,
    使中國失去半數製造、金融行業,四分之一的紡織,過半數的航運業,還有百貨、藝術、鐵路、交通、房地產等行業,控製長江出海口和杭州灣。
    可以說日本人控製上海,是一拳打在了必救的穴位,而且可以切斷華洋貿易,一舉將英美勢力驅逐到廣州周邊那樣狹小的範圍內!
    因此我認為對他們而言,1939年即民國二十八年會是最佳的開戰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