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擱置

字數:6425   加入書籤

A+A-




    山河劫!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小開抵達南京之後張淮南卻告訴他小陳飛往洛陽匯報、請示去了,建議他在南京多等幾日看看首都建設的新成果。
    這一等便幾乎又過了令人心焦、不安的數日。等再見到小陳,他告知說上麵完全沒有修改上次會談所提條件的意思,其他人對貴黨、貴軍所提的任何條件都是不作數的!
    小陳甚至還陰惻惻地說了句“現在日德都發出了明確信號,有拉國民政府加入反蘇戰線的意思。如果貴黨不幡然醒悟,很快境地會比現在更加糟糕!”
    小開冷笑反問他“如果南京政府真有意加入這個同盟,那我們今天的會談還有什麽必要呢?”
    “不是這個意思。”小陳搖搖手說“他其實對蘇聯還是抱有感情的,並不情願加入這個陣線。但不排除萬一情勢所迫,做出不得不的決斷來。
    因此,希望貴黨捐棄前嫌,盡快接受條件、停止無謂的抵抗並放棄暴力鬥爭原則,盡快加入到憲政大家庭中來。這原也是一番好意。”
    第二次會談就這樣無果而終,或說走進了死胡同。小開隻是表示要將這回複報告給陝北來做決斷。
    兩天後他返滬,將會談情況電報給陝甘。
    很快,“子任”回電表達了三層意思此時目前無從談起,周豪沒有赴京的必要;隻能在保全紅軍組織的前提下,商談抗日計劃;將促成各種力量迫其停止進攻蘇區,逼南京參與抗日陣線。
    談判被畫上了休止符。
    “看來,人家還是想以軍事解決為優先?真狗改不了吃屎!”叔仁冷笑。
    他說這話的時候正在浦東一段江邊與小開散步,不遠處是舒龍和他的福特小汽車,幾個沒見過車輛的小孩子正新奇地圍在他周圍。
    “東征受阻,西征被困,所以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紅軍已經成籠中之鳥,隻要東北軍和西北軍合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既然武力能夠解決,那還談判幹嘛?”
    小開用力將塊石頭子丟向江中“他這兒個人嗬,周豪評價說有十足的投機精神,確實如此!”他從水邊走回,告訴叔仁
    “我已經同時將談判的情況匯報給駐國際的同誌,但他們的意見尚不明確,我們先按陝北的意思執行,暫停談判和接觸。”
    “那你的安全……?”叔仁有些擔心。
    誰知小開似乎並不擔心,他笑笑“我沒事,他們不會徹底關閉大門的。即便有事,我去林森中路躲躲就好。
    倒是你們要注意,平時上班必須遵守紀律和保密條例,切不可因小失大。”
    “放心吧,我們已經做了相應安排。”說完叔仁向他介紹了為加強安全所采取的必要舉措。
    兩人沿著江邊慢慢行進,遠處漁村的板房、茅舍開始被冬日無力的夕陽所籠罩時他們才開始往回,來與舒龍和車子會合,天晚怕誤了過江的渡輪。
    “對了,昨晚我接到季同的電話。”
    “哦?什麽事?”
    “他要出差,回家拿換洗衣服,聽說我曾經去過電話就打來了。不過這不是重點,”叔仁說
    “他是被點名,說有德國官員到訪,讓他去洛陽擔任隨身通譯。”說完叔仁站住腳“你知道現在誰在洛陽?”
    “是的,我知道。”小開點頭“點名找個軍校生過去,而不是從外交部這類對外機構,這本身就很奇怪。
    就算將軍們當中其實也不乏德語較好的人,為什麽單單選上他?又是誰能夠對軍校直接下令?”
    他若有所思地想想“恐怕隻有那個人。那麽他要和德國人聊什麽,居然要避開軍界和外交部的人而調用個不見經傳的軍校生?”
    他轉過頭來“你說這件事,會不會和小陳說的日德要拉攏國民政府有關?”
    “也許。”叔仁問“要不,等季同回來我從側麵了解下?”
    “不必!”小開忙搖手“這件事如果很機密,你出頭有可能引起懷疑。這件事你不用管,我曉得了,會安排其他同誌接手。”
    說完他讚許地點頭“瞧,這樣看來你弟弟這條線還是很有用的,和他保持聯絡非常必要!”
    快走到車前時,孩子們都已經散了,舒龍進去坐在司機位置上準備發動車子。這時小開輕聲說
    “你和瀧井接觸的過程中,如果有機會可以打聽下日本政府對此的態度。
    我聽國際的同誌提到過這件事,他們認為日德意遲早會走到一起,而德國也早就有促成日中和解的意向。
    當然他們目的不是為了和平、發展,而是意圖創造出一支強大的力量從遠東方向拖住,或者進攻蘇聯。
    德國並不認為日本有這樣的能力去單獨麵對蘇軍,但如果有中國這樣一支力量加入,那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很多。
    所以德國人訓練、整編中央軍,賣武器、彈藥可不僅僅是為了掙錢,他們抱著更大的目的!”
    “哦!”叔仁頓時覺得眼前打開了一扇窗戶,思路更清晰,眼界更開闊了。看來自己目光所及還是太近,他不由地對領導充滿了欽佩。
    送德國駐華武官魏德曼上車返回他所住賓館後,季同返回別墅內“報告,魏德曼先生已經離開了。”
    正在閉目養神的何部長睜開眼睛微微點頭“季同嗬,坐。”然後伸手拿起紀要和眼鏡來看了幾眼,又將它們丟在茶幾上
    “來講講看,方才魏德曼說了許多,關於同日本和談、與德、意、日構成同盟這件事,你怎麽看?”
    季同急忙起身,後跟一並“卑職隻是個上尉,這樣的大事不該……。”
    “誒……。”對方擺擺手叫他重新坐下,然後說“我又沒有命你決策,慌什麽?隻是談談你的看法、感受而已。
    你對他們,比我熟悉啊!你說說看,日德真地會締結同盟,並且在反共、反蘇、反猶三個方麵采取相同態度嗎?”
    “您要我說,學生便說。”季同咬咬下唇“這不過是德國的一廂情願和美好期待而已,事實最後恐怕不會那麽美好。”
    “哦?為什麽哩?”
    “德國和意大利都屬於歐洲國家,它們位置很近、文化很近,采取一致是極可能的。
    但日本不同,它遠在萬裏以外,在文化上與我國更接近,與德、意相去甚遠。要讓日本認同它們的觀點,恐怕有點難度。
    目前看,這三個國家都屬於列強,且都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因此它們有些觀點是近似的,也願意抱團取暖。
    可是,時間長了就會發現東、西兩邊雞同鴨講的情況越來越多。
    比如就反蘇而言,德國人希望日本在遠東牽製甚至進攻蘇聯,甚至為此不惜認同滿洲的偽皇帝。
    但日本人想的恐怕不是北上貧瘠、荒涼的西伯利亞,而是南下獲取肥沃、物產豐富的華北、華東等地。戰略上首先德國就誤判了,其他就更錯得離譜!”
    “你這樣認為?”何部長驚訝“他們哪裏錯了?”
    “他們認為日本人會和自己一樣反猶,這就是大錯特錯!”
    “日本不會采取反猶措施麽?他們可也是欣賞法西斯主義的。”
    季同笑了“日本傾向法西斯主義這倒是沒錯,不過反猶總得有民間基礎吧?
    比方德國、意大利深受經濟危機的苦害,他們可以去仇視那些大模大樣的猶太富豪和資本家。
    日本沒有這樣的體會,恐怕國民九成九都沒見過猶太人,仇從何來?
    再者,日俄戰爭初期日軍死傷慘重,所有帝國主義國家都認為他打不贏俄國的。是個猶太富商掏錢貸給日本政府,才使戰爭得以繼續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那位猶太富商被天皇召見並賜宴,是進入日本皇宮並在裏麵用餐的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例子。
    所以要日本去反猶,那不是等於讓他們喊天皇有錯?您也了解他們,這根本不可能!
    而且卑職聽說從歐洲來華的猶太難民在上海和奉天已經有數萬人,猶太聚居區都是在日軍保護下。
    我看,即便日本在華勢力擴大,也不見得會對這些人采取多少措施。就算采取措施,也不過敷衍了事、陽奉陰違而已。”
    “你的意思是日本與德國交好,隻是表麵的?”
    “互相利用罷了。”季同想想說“帝國主義的目的總是以攫取利益為要務。日本也知道自己獨力難以對付英美或蘇聯任意目標中的一個,它要找夥伴協力才行。
    而德國看出了日本的外強中幹,所以積極想促成中、日和好,以中華之人力、物力襄助日本,則北上可打擊蘇聯,南下能威脅英美的印支殖民地。
    沒有這個先決條件,日本是撐不住這座大廈的,所以魏德曼一直強調華、日是好鄰居、好朋友,也應該成為好夥伴。
    我敢打賭,您要是提出把蘇聯的中亞部分劃過來,德國人會逼著日本同意的!
    但這樣一個各自心懷鬼胎的同盟,它能存在多久、能堅持多久?卑職十分懷疑!”
    “唉!”聽者歎息了聲,仰頭向後靠在沙發背上沉默了幾分鍾,輕聲說“季同啊,我老啦!五十年彈指一揮間,人生倏忽而過,至今還在東征西討,簡直一事無成!”
    他苦笑了聲,又說“隻有百年的鄰居,沒有百年的朋友!你不要看我講攘外安內的話,對帝國主義我還是很清楚的。
    要拉著我中華為他們而戰,沒那麽容易!現在局勢不明朗,誰會笑到最後很難說。我國絕不能輕易答應加入哪一方,兵凶戰危、不可不察。”
    “這話很英明!”季同捧了一句,說“卑職以為,日本是多疑、小心的,但它缺乏德、意那樣有高度威望的領袖,所以決策難免有短視、疏忽之處,這說明它不是不可戰勝。
    而德國那位相當自以為是,把日耳曼看得唯我獨尊,將來難免鬧到沒朋友的那天!
    意大利的墨索裏尼有野心,但過於自大,打個阿比西尼亞都費勁成這樣,很難說對上英美如何。
    至於加盟,卑職拋開自己的意見不說,隻提一個例子
    當年日俄戰爭在東北,打完之後老佛爺為首的大清擔上了罵名,國民失望、國家失信,以至於亡國。
    而今假設我與日同盟,英美蘇在遠東難道就這麽不禁打麽?
    如果他反擊,蘇聯進入新疆、東北,英美進入雲貴、兩廣,打殘的江山誰來收拾?民心誰來料理?最後的責任不都由執政者背著?
    前車之鑒不遠,與任何一國輕易結盟的想法,恕卑職不敢苟同!”
    “我也不想這樣做。”何部長說完起身,踱了幾步回來,背著手說“問題是內有中共,外有日本,大家都在逼我、逼國民政府。有些人不明真相,還在幫著敵人唱讚歌!”
    略一思索,季同知道他指的是讚成抗日的馮、閻等,以及親日的汪、周之流。
    “我倒想抗日,早點把日本人趕出去不好嗎?可是共產黨在後麵捅刀子怎麽辦?所以才要‘安內’!”何部長像是喃喃自語
    “不結盟,先和談,爭取兩年的時間,那樣我們勝算可以更大些。季同,”季同連忙起身聽他吩咐
    “你先不必回去,陪魏德曼去看看石窟的大佛,參觀洛陽的古跡。然後將日德同盟的性質、本質寫份分析報告給行營,明白嗎?
    我們雖然不急於加入,但對他們需要有個清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