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思地七十七號(5)
字數:336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曾經的美好都還在 !
不久我打了那個電話,打了幾次終於聯係上了阿卡多。我告訴他,我打算明年的感恩節去一趟墨西哥。
“約書一定會很高興。”阿卡多說。
“約書?約書是誰?”
電話那頭的阿卡多沒有回答。
約書,應該就是鮑伯吧……我想。
第二年深秋,金色十月,我已經開始了去墨西哥的準備。十月底的一天,我接了一個意外的電話。打電話的是位女子,她說她叫寒娜。
“我認識你嗎?”我問。
“你認識我弟弟。”對方說。
“你弟弟是誰?”問語剛出,我已經猜到了一半。
“我弟弟是約書。”
“約書他好嗎?”我衝口就問。
約書的姐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請我盡可能快的去她家一趟。其實她家就在這城裏。
放下電話,我的心莫名地跳了好久。第二天,我找到了寒娜的家。這是一棟淺綠色房子,外牆的漆有些剝落,草坪也有些枯黃,隻有幾株玫瑰,孤獨地開著黃色的花。
寒娜開門把我迎了進去。她看上去有些憔悴,眼圈有點發紫。互相問候了幾句後,話題就轉到了鮑伯身上。
寒娜躊躇了兩下,抱出了一個陶罐,她的身體有些發顫。我看著那陶罐,皺了皺眉,又看了看寒娜。她的觜唇抽搐了兩下,說出了最讓我心驚的話:“約書死了!”
晴天霹靂,我震驚不能語!“發生了什麽事?”半晌了我才發出了這一問。
“他還是他,他還是那樣,找他想打的人打架。可這次他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同胞!”寒娜聲音哽咽。她手摸著那陶罐,又說:“生前他回不了自己的國家,也隻有人死了,他才能這樣,粉身碎骨地回來!”兩行淚水沿著她的兩腮往下淌。
我希望那是假的,她講的所有一切都是假的。
她的淚珠閃爍著,發著迷離的光;她懷裏的陶罐也變得模糊不清……
她向我遞過來一張紙巾。
我接過了紙巾。有那麽一刻,我覺得整個世界就象一張紙巾:蒼白、柔和、空虛。
“我還以為我很快就能在墨西哥見到他,沒想到……我叮囑過他,叮囑過他的……”我斷斷續續地說了這麽多。我這才覺得,其實我的心底似乎一直有預感。鮑伯說過,他的生命不屬於他。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會逃避在生死的邊沿地帶闖蕩。
寒娜和我立在那裏,時而絮語,時而沉默;時而象是說話給對方聽,時而又象是各自在自言自語。
寒娜說,她弟弟一直都念著我。她說,她打算把約書和他們的祖父和父親葬在一起。他們的父親是個普通的農民。他有個大農場,是當時的聯邦政府賜給他祖輩的禮物。他的先祖是獨立戰爭時候的英雄。
“小時候我們常在父親的農場裏玩。有時聽父親講我們祖輩的故事。農場很大,我們好象都跑不到它的盡頭。那時候日子很開心。”寒娜說,“沒想到,這麽快,這麽快就要我親手這樣,這樣把他埋到那裏。”
寒娜的眼睛又紅了。“你能來,我很高興。我想約書也會高興的。”
我點點頭,擦了擦眼睛。此時此刻,寒娜和我已經成了互相的安慰。
“他從來沒有告訴我他叫約書。他隻說他叫鮑伯。”
寒娜臉上現出了一絲笑影,“小時候玩遊戲有一次我這麽叫他,他就記住了。我們的父親是虔誠的基督徒,所以他給我們起的都是聖經上的名字。”
寒娜的話把我帶到兩年前,鮑伯站在我房子裏的那個十字架前的情形。那個晚上,他洗過澡後,換上我給他預備的t-shirt,站在了那個十字架前。他一言不發,隻看著那十字架。
“是我房東留給我的。他說會有用的。”我告訴他。
“是的,有用的。”他接過我的話說。說完,他低下頭來,閉著眼睛,自言自語了一會兒。我注意到他的神態,他好象是在懺悔什麽,又好象是在表達一份虔誠的心意。
我從寒娜那裏得到了一張鮑伯的照片。我把它和鮑伯給我的信珍藏到了一起。每次聽到汽笛聲起,我就會本能地條件反射般地取出那照片和那信出來看。
聽著那一陣緊過一陣的警笛聲,想起那天高速公路上的電子警告“不要接陌生人上車”,我常常會問自己:我是不是做錯了?從法律上說,我肯定是做錯了,因為我幫了法律的逃犯的忙。從什麽意義上講我才能原諒並讚美我自己呢?心靈嗎?心靈又是什麽呢?也許是,鮑伯和狄克和好,狄克和珍妮和好……可能嗎?人什麽時候才會有那一天呢?人的心靈什麽時候才能和人的法律成了一回事呢?
到了今天,約書(鮑伯)的話音還一直在我耳邊回響:
黛比,你知道嗎,因為有你這樣的人,我才最後相信有上帝。我不知道法律裏有沒有上帝。你以為法院裏擺本聖經,上帝就在那裏了嗎?
他的信我一直珍藏著:
親愛的黛比,
捎去我欠你的錢。我曾經去商店想給你買點什麽。但是沒有任何東西配你,沒有東西能表達我對你的感激。你知道,錢也好,東西也好,裏麵都沒有上帝,但是我的心裏有。這信,也就是我的心;它將永遠記得你,愛你並祝福你!
我閉上眼睛,轉向了十字架。我想象著約書、狄克和珍妮之間的和諧;我想象著自己靈裏的平安,法和心的和諧,我想象著那一天終於來臨。
回到了佳思地77號,我久久地看著那道藍色的門,聽著門前的鈴鐺在風中顫響。約書曾經說過他不會忘記這棟房子;而佳思地77號,也不會忘記他;他的一切還那麽逼真地存在在這棟房子裏。有如在寒娜跟前的感覺那樣,我希望那一切都是虛假,期盼著約書還會神奇地再度出現在這鬆枝搖弋中的佳思地77號裏。
(本短篇結束。該逃犯題材小說被改編為英文短電影,原作者載入好萊塢數據庫。發表於《作品》並獲重點推薦,第四屆鬱達夫小說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