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回起點(1)
字數:219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曾經的美好都還在 !
【注】從當代到民國再到當代,這部短篇小說以現在為支點,采用基本逆時序形式(從年老寫到年輕,最後回到支點並繼續推進),分階段描述了一個女人的故事,她的人生軌跡以及她對命運的抗爭。這個人物和她的故事是有原型的,但該作品經過了小說的再構造和文學層麵的創作。作者在最後,通過奇跡和人性的良善,給了不幸的人物一抹夕陽的光芒。而這個奇跡和良好人性是真實的,它為人生提供支柱和希望。
*
一九八三年的閩南紫薯小鎮,還穿著舊式布扣偏襟衫的涼英六十歲。
兒子下葬的當天,涼英就被媳婦錦英趕出家門。她額頭的皺紋瞬間變得更深了,但並未說一句話。這個結果她並不意外。十年前,兒子進監時,她也被這樣逐過一次。那一次,她嘴裏嘟囔著,把幾身簡單的衣服卷進那床補了不知多少回的被子,將鋪蓋攬在腋下,就這麽走出了大門。身後,三個被她帶大的孫子看著她離開,竟不出一聲。大的一轉身找夥伴去了;兩個小一點的朝門口看了一眼,繼續玩起那甩紙包的遊戲。
十年後,這一次,還是那幾身衣服——多了幾個/層補丁——還是那床被子。可是這一次,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裏,能去哪裏。上次被媳婦趕出來後,她不假思索地就去找大伯和大伯妻子,她叫他們大哥大嫂。大哥大嫂待她非常好,一如既往,接納了她這個無家可歸的女人。她也一如既往,將大哥大嫂這裏當作自己的家。大哥過世時,她悲痛欲絕,呼天搶地,感覺她的靠山轟然倒了。
更糟糕的是,大哥走了沒多久,大嫂也跟著去了。原來大哥大嫂的房子已經易手,她今天要到哪裏去過夜呢?想到這裏,她臂彎鬆弛了一下,被子險些掉到地上。她重新抱緊被子,腳步不知不覺中還是往大哥原來住的地方移動。
大哥原先住在緊鄰農田的一條叫通月路的馬路邊。涼英原來住的那間土磚混合砌成的小屋就在大哥的屋後一個斜坡的上麵,邊上還有兩棵木麻黃樹。當年她就在兩棵樹之間拉了一根繩子,用來晾衣服曬被單。自從兄嫂走了以後,涼英就沒來過這裏。如今走上前一看,土磚屋沒了,原來的地方變成了一間木頭棚子。
涼英一陣心傷,眼眶紅了起來。緊跟著,卻是一陣欣喜。她爬上坡去,站在木棚子前。前麵有個門,虛掩著的。涼英伸手輕輕一推,探頭進去一看,驚訝地發現,雖然她原來睡的那張床鋪沒有了,但是大哥搬來給自己用的那張舊紅木櫃子竟然還在!
涼英小步子走進了木棚,將被子往紅木櫃子上一放,在邊上的一張簡易木頭架子上坐了下來。
她環視四周,雖說是物易人非,可隱隱中仍然有一種強烈的熟悉感。迷離中,依稀聽到下麵嫂子的喚聲:“阿英,吃飯嘍!”
“哎”她條件反射般應了一句,站了起來。這一站,才顯得四周是如此的空曠和死寂。她重新坐了下來,從衣襟的側麵抽出來手絹,揩著自己濕濕的眼眶。
突然,吱呀一聲,門口出現了兩個人:五十多歲的一男一女。當然,他們不是兄嫂。
“你是誰?怎麽自己進來了?”男人皺緊眉頭問。
涼英一下子站了起來,在淒涼的表情底色上硬是抹上一層薄薄的笑,聲音支得十分柔婉:“啊,你不認識我麽?我就是涼英呀,靜山師傅是我大伯。”
涼英沒有想到,這句話給她帶來了意外的驚喜。隻見那男人眉頭一舒,“哦,你就是涼英呀,知道知道。我是鐵錘,姓張,靜山是我結拜老大……可是,你怎麽會到這裏來了?”
被鐵錘那麽一說,涼英眼眶重新泛紅,“還不是讓無情無義的媳婦錦英給逼的!我命苦,兒子先走,我沒了靠山。當初我兒子進監時錦英也趕過我,大哥就讓我在這裏住了三年。要不是大哥,我早成一堆白骨了!”說完,涼英鼻涕眼淚一齊往下淌。
鐵錘和妻子菊花對視了一下。鐵錘邊想邊說:“是這樣啊,那你就先在這裏住一宿再說吧。實在沒地方去,也可以在這裏先歇歇腳,反正這間就是放點東西,平時也沒人進來。”
心像泡在苦水裏的涼英,想到自己絕路中竟然能又一次撞進這間藏身處,不由得悲喜交加。“鐵錘兄弟啊,結拜比親的還親啊,感謝了!”
“不客氣,不客氣,”鐵錘淡淡地說了一句,看了妻子一眼,又說:“總不能看著你睡街邊,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