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大腿的日子十九

字數:629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黃粱繞梁三日 !
    書房內的談話內容,絕對能令絕大部分人大失所望,帶著碧玉扳指在刮茶末的郡守誠懇的希望李元錢能任郡裏官學的負責人,李想了想,慎重的說道:“這是我的榮幸,但我放心不下縣學,更放不下村裏的族學,那裏的孩子,很多都是我看大,乃至共同學席進步的。”
    “我知道,所以我可以讓你帶他們來州學,就是人數可能想縣裏一樣多,畢竟州學內的競爭更大,我之所以同意,是覺得你能做好,也覺得你定的製度很好,嚴師才能出高徒,州學裏也可以按照你定的要求篩選學生。”
    李想到原主年輕時在縣學求學的日子,縣學內各有各的圈子,就像兩條永遠不會有交叉的平行線,哪怕大部分學生在窮書生眼中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其實他們內部還分三六九等,大多數都是外表風光,內裏過得不如意的苦逼,為了發泄怨氣,就會欺負從窮苦人家出來的學生,出一口鬱氣。
    哪怕沒這麽惡毒,也樂於袖手旁觀,在一旁看他們的笑話,給自己壓抑的生活添點笑料,所以穿著滿是補丁衣的窮書生在縣學內,基本上都過得很艱難,除非他的才學真的很耀眼,但這種人才早在發光的時候,就被州學給請走了!
    他作為一個小村長的獨子,沒受過什麽欺負,但也沒受到熱絡的對待,州學,一個比縣學內收著更多天才的地方,他們有很多是更年輕的年紀就考上了秀才,但是又被推不上國子監,他們年輕又持才傲物,想也知道不好管。
    “我怕州學裏的學生會看不起這些【泥腿子】出身的【同窗】,到時候可能會有較大的矛盾出現,甚至鬧出人命,我覺得我可能處理不好,但放下他們與我的初衷背道而馳,如果我為了好管理,換掉官學裏較多的現有在讀生,又怕荊州內有孩子在州學讀書,又被換下來的豪強,會來攻擊我,他們都有權有勢,更養有文士幫他們開口抨擊我,我怕不是去幹三天就要收拾包裹回家。”
    郡守和大公子覺得李說得有理,但再放李元錢在縣學,以後縣學還不知道要出多少人才,然後人人都慕名而去,到時候大家跟著去孩子讀書,都到了縣裏去生活,去建設縣裏,郡裏還能有這麽繁華嗎?郡裏對祁縣還能有這麽強的掌控力嗎?
    觀察著二人的臉色,見他們很是慎重的在考慮他的話,李也多了幾份小心翼翼,像是提得很為難:“我可以申請把州學擴一擴嗎?這樣既能擴大招生,也能用些工作解決一些百姓沒活幹就沒飯吃的窮苦處境,畢竟,天災不會一直下去,他們也不會一直找不到工作。”
    兩人覺得可以,剛好也可以解決郡內吃不飽就出來鬧事的流民問題,一直把他們擋在城外也不是個事,雖說之前放出去的流言引走了不少流民,但後麵陸續又來了不少,每天從城牆上望出去,都是黑壓壓望不到頭的黑木棍。
    荊州,昊城就是郡守府坐落的城,地處荊州最邊界的地方,是南方商人渡江北上的第一站,如果它不開城門,很多人想要北上就要繞道,像這樣再下去開不了城門的話,郡內會有很多生活必須品稀缺,到時候也不知道會出什麽亂子。
    立刻他們就想叫小廝去叫幕僚進來好好討論,這回州學的擴建工程可以解決多少難民的吃飯問題?又能解決多久,就見李從拿來的木盒子內掏出一版泥塑:“這是常在鄉下和泥巴打交道的拙荊,在入城後在看見現在的印刷術做出來的活字印刷,印刷方法和現在使用的一樣,改良的地方是,隻要印刷時,改變的內容不是很大,可以直接換個別字塊,又可接著繼續印,如果要改的地方比較多,要推翻重塑版本,直接打碎泥板,再用泥土燒製一版需要的就可以了。”
    兩人驚喜的接過、撫摸、細看,不比招待客人用的正方茶麵小的泥板拿在手上,比拿上等的羊脂玉還要小心,“好好,元錢,以前我看你,就知道你是個大氣又厲害的人!現在想不到你們兩夫妻還真是夫唱婦隨啊,都是厲害的,也不愛藏著掖著,你可知你這所謂的活字印刷拿出來印書,可以讓你賺多少嗎?”
    李元錢迷茫的搖了搖頭,“不出一年,你就可以成為荊州的首富,不出三年,大夏首富可能都是你,還能讓全天下的讀書人都銘記你的恩澤。”
    李元錢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本來還以為郡守這回照見他是來敲打他的。玖玖也擔心,所以掏出了活字印刷的技術,希望郡守看在這樣的好物上能對他從輕發落。哪裏能想居然是個如此厲害的寶貝,瞪大了眼睛回道:“我隻是覺得,有了這個,我在州學附近建棟三層的書閣,就能以最便宜的價錢給讀書人免費借閱全天下的書籍,但要答題才能進,隻要能答對州學內老師出的幾十道題,就可以得到一本借書證,借書證能讓文士們隨便進出書閣借閱,這樣能吸引不少的學子過來看書學席,要是州學內哪位學生在看書時,遇到不懂的,還能問一下周邊有學問的文士,想來他們看在免費的,能借閱的書籍上,也不會拒絕答疑,就能極大的促進州學的學席氛圍和他們的眼界!還能使得接下來被考核刷出來的學子和他們背後的家族無話可說。”
    兩人聽此,更覺得妙啊,大公子靈光一閃:“我們還可以在書閣內提供的免費的紙墨,不拘有多好,一直有就行了!讓他們可以隨意摘抄,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多來!甚至別州的學子聽說後可能也會不辭辛苦前來翻閱。”
    郡守受到啟發,緩聲說道:“用於考借書證的題目也可以出多些,到時候每月抽些換,真有真才實學的,不怕考,怎樣都能拿到證進來。”
    “而且,為了突出州學的好,我們還可以免費給州學內考到前30乃至50名的孩子發放有效期為一年的借書證!”
    “還可以把郡內現有的書都印刷多幾本放進去,到後期也鼓勵學子能捐出自己的藏書,不強求捐他們自己手中的,給我們印刷、臨摹後的也行,捐書後就可獲得積分,積分可用於把書借出書閣,當然,為了他們會還,最好要求最多隻能借半個月,這樣互通有無,使內容更豐富,也更吸引人!”
    三人都覺得可行,翌日,州學內的學子見學院周邊開始大肆動土,也不知要幹嘛,都有些吵到他們看書,溫席了,去反應,隻說是要擴建州學,給讀書人一個更好的環境。既然是為了他們好,吵點好像也不是什麽不能忍的事情。
    李氏夫婦回去就關起門來討論了一下,紛紛覺得很是心疼,就這樣把作用巨大的活字印刷術給交了出去,心痛沒過,玖玖率先反應過來,他們要開店賣書,就要造勢,就要宣傳他
    們店內的書便宜印得又清晰。
    到時候很多人就會來試探、偷學,他們也防不住,利潤太大了,按郡守的說法,這比錢起碼已經是能讓人丟掉道德底線的巨額利潤了。如果他們不交出去,遲早也會迫於強權直接被搶奪去,甚至還會連累李家被滅門。現在這樣,在李元錢的機智應變下獻給郡守,已經算是誤打誤撞,撞中的最好結局了。
    感慨了一番,還是感覺自身的底子太薄,要是要有世家的實力,幹點什麽賺錢的營生,何須懼怕各方勢力?發展嘛,總是要人才的,他們沒有條件招攬人才,就從娃娃抓起咯,從現在抓起咯。
    第一步,狠抓村內孩子的學席,現在第一屆畢業的還好,但後麵的呢?到時候他們考上州學的人數太少,他們再怎麽為州學勞心勞力,也是為他人做嫁衣!自己人一個沒養出來,就虧大發了!可惜,時間不等人,現在不缺工人,招人那天,甚至差點擠爆了招工處,不到一年,兩項浩大的工程就完成了,建成後李元錢正式成為了荊州州學的實際負責人!
    作為全州內唯三的一座三層樓高建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等打聽出它是幹嘛用的後,不少讀書人慕名而來,進去後紛紛稱奇,回去就呼朋喚友,著重描寫書閣的藏書豐富!還有諸多便利的條例,例如:不管有錢沒錢,隻要能答出門口掛的題目就能進去看!看到思緒來臨,想要寫點什麽,旁邊還有免費的紙墨提供!寫完即可帶走!和友人同來,看到不同論點想要討論時,旁邊還有幾間沒茶供應的茶室,隨便他們放聲,想說點什麽都可以!看書閣的表示,就是可能會有州學的學子前來聽講,希望他們不要嫌棄。
    平時很不好說話,遇到什麽都要酸兩句的文人們聽此精神更加振奮了,這有什麽好嫌棄的?能在學子中間宣講自己的思想,被人傳閱,這是多少學士、文人雅士夢寐以求的事情!怎麽會嫌棄呢?他們巴不得自己和人論道的時候多些學生來聽!
    郡守兩父子見此舉確實吸引來了不少讀書人!做夢都笑醒,天天派人在書閣門前的公告欄宣傳荊州現有多缺人!有什麽職位空缺,待遇怎樣!歡迎大家來郡守府應聘。
    而作為牽頭的李元錢,此舉一炮打響了自己在文人雅士中的地位,便開始著手把郡縣內所有的學院都推行改革,改革的方案早早的就交給了郡守和大公子查看。兩人看著詳細的計劃表,清楚的列出了他之後要做什麽,為什麽要這樣做的理由,看得他們心服口服,很是滿意,甚至允許他可以用在考取秀才時才能采用的考場內舉辦考核。
    反正現在的荊州也上達不了天聽,誰知道他們開來用了呢?搞不好以後的科舉都不會在這裏舉行了,未有公文下達允許,開了又怎樣。
    而且,隻有它的場地才夠大,能一次性的容納完,全荊州還想在官府承辦的州學、縣學內當老師的學士來考試,缺考或者不及格的,全部下崗!自己回家開私塾養家去吧。
    這時候村裏基本上還沒有官家辦的村學,在村內教書,建村學的,很多都是鬱鬱不得誌的秀才或者有點實力但家裏已經供不起他考秀才的童生辦的私塾。
    其中,秀才已經有了初步的特權,比如,見官不拜、能穿一定的服飾、能免除一定的徭役等,所以他們開的私塾多數都是挺應付的,也很看不起村子裏送來的孩子,基本都沒有好好的教學,李元錢對他們沒有要求,也不能強求他們來考試,因為他們都不是官家開辦的學院。哪怕見他們的教學不合格,他也沒有條件關閉。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不受管教的,很是棘手。
    之後全荊州屬於官府管製的學院老師,全一臉蒙蔽的坐在考場內,看著印滿試題的試卷發呆,我是誰?我在哪裏?我要幹什麽?
    考核內容由書閣內的學子出題,再由郡守和大公子抽題,還分甲乙丙三卷,抽到哪卷,全靠祖宗保佑。
    成績出來後還要麵試,兩者一綜合平均,才是最終成績,排名出來後,按成績和家庭地址分配地區,成績最好的則挽留在荊州州學內!
    此舉使州學收獲了一大批的優質教師,李乘機搞出了課程表,就按後世學校上課的安排一樣,讓一個老師隻教一科,但要跨年級的教,一下子就讓老師們有了條理,這樣隻精專一門,好像是好教了很多。
    對下,為了區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開分了年級,期末結束,想要去下一個年級,就要考試!隻要有一科不合格的可以免費補考,全過了就上下個一年級;有三科及以下考不及格的直接留級!再學一年,還不能升下一個年級,直接勸退處理。
    製度一出,看傻了不少來鍍金的學子,但李可沒打算放過他們,教師考完,又到他們開考!連考五場,按考試排名分年級,李元錢也是個狠的,直接改了入學製度,今年是州學開始新氣象的第一年,想要進來的秀才都可以來參加考試,不拘出身,不拘年齡,隻要能考到每個年級前1200名的,州學都收!剩下每個年級的300個名額,全放拍賣會拍賣!價高者得!
    被不少人破口大罵,但李來到之後,沒動學生必學的君子六藝,更是嚴抓課業,使得荊州州學在以後成為了全國首屈一指的官學!但它的招生人數每年還是不變,導致每年的拍賣名額不是一般的搶手,到後麵連入場的門票都抄到500兩銀子一張!更別說買名額的天價了,是個人聽到都要吃驚的地步,但很多人傾家蕩產還是願意掏腰包,就想把孩子塞進去,進不去的甚至想抱著拍賣會上持錘的主持人大腿,哭著求他收錢。
    然而,主持人隻有無語凝噎,我隻是個活動氣氛,拿錘叫你們安靜的工具人,拿了錢也幫不了您辦事呀!
    但目前的州學還沒有這麽出名,所以拍賣的名額還喊不起價,基本底價售完,但不少人對他的意見隻高不低。當初還以為郡守會出麵管管。誰知道居然是大力支持,還放他去管州學!整個荊州唯一的州學啊!真的是令他們覺得氣得很是鬱氣,但私底下的手腳可不慢,生怕家裏有弟子考不上,紛紛開始清點家裏現有的銀子,在拍賣會上能不能管夠。
    在詢問過教雙胞胎的老先生願不願意跟隨他們舉家搬去昊城後,老先生也想去看看友人說得天花亂墜的書閣到底有多好,加上有些一直都是孤身一人雲遊,在龍鳳胎以前的弟子,在出師後,基本全被攆走去雲遊了,所以到現在隻有一摞摞能堆滿書房的書和一個40多歲的書童跟著。
    便也一起跟著搬遷過去,但並不加入州學教學生,隻是在雙胞胎上課,而他空閑的時候,去書閣和同道中人交流一下,在這裏,他不說,誰也不知道,他就是皇帝都想請去做帝師的老餘先生,隻認為是個愛看書的老頭,撐死了就是個告老還鄉的老官人,所以在聽到老先生的論點與自己心中所想的不符時,皆暢所欲言!雙方好不快活。
    等雙胞胎休假時,他就稍微有點忙,既要答疑,還要檢查他們的課後輔導,給予指導,日子倒也過得忙中有閑,雙胞胎在他的教導下也越發出落得優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