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大腿的日子二十

字數:489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黃粱繞梁三日 !
    李元錢和玖玖的前期狠抓,終於有了成效,改革成功後的州學開學時,李家村有不少適齡秀才帶著家裏的兒童前來報道,沒辦法,誰叫家主還開了個什麽學前班,說是能提前教育族裏的娃娃。
    叫他們來讀書,家裏又有小孩的,都給牽過來,能考上了最好,大的小的都在州學內學席。最終,考上的數量不多,也就十來個,但放眼整個州內各村內能有人進來的比例,也極其厲害了!能以秀才身份進來的就更多了,三十多個俊才!全是李家村的人!多數村落都是光頭!有的縣學甚至還沒有個位數的學生能考上,讓人不免懷疑它的教學質量。
    而已在縣學畢業,又沒考上秀才的李家村學子們免不了有些遺憾,不過想想,他們當初還沒有得進縣學的時候,一旦有學得不好的地方,一頓竹筍炒掌心肉是避免不了的,背不出書,完成不了課業,換來的都是通紅的掌心,要是品行上還有更惡劣的情況出現,那是要被村裏的族老打板子的!厚實的木板打在身上,過了三天還是渾身疼得厲害!
    但沒人敢逃,因為這條家規對於女生來說也不能免!而女生們也不嬌弱,犯錯了,直接利落的認錯,認罰!他們怎麽能比女娃娃比下去呢?如果是真的扶不上牆,那就丟去種田,讓老天教他做人了。
    在村學內讀書的娃娃,也不讓他們死讀書,讀死書,考得好的前5名可以外出去李元錢開的鋪子內當跑腿,還有假期放,上六休一,算是給他們在州內開眼界用。所以,大家為了能去縣裏,乃至郡裏工作,看看外麵的花花大世界,在學堂內可謂是全力以赴!念到分不清東西南北還要繼續。
    所以李家村內先頭培養出來的李家弟子,雖說是在村學內學席長大的,但大多心性堅韌,又足夠好學!再經過眼界的開闊後,想要在這混亂的世道裏拚出一份成績來,不是一般的容易。
    這回的州學助教考試,就有幾個李家村畢業的學子也考上了!雖說他們的學識和資曆皆不夠,隻能蹲在幼教部教教剛入學的小豆丁,連去初學部當個助教都不行,但也充分說明李家村的教育開始出成效了。
    州學不收女助教,所以考不上又不想嫁人的女子們女扮男裝,和男孩子一同去店鋪幫忙,由於年紀還小,世道又亂,有不少都打不起耳洞,粗布麻衣一套,頭發一綁,混在人群中也隻被認為是個消瘦的小少年,根本沒怎麽有人看得出他們是男是女。
    她們知道,從今天起,嫁人這個詞可能再也跟她們無緣了,誰家會娶一個喜歡拋頭露麵的女子?誰家會放心她們在男人堆裏廝混,不混亂嗎?哪怕能拚出點成績也會被人詬病,說她們肯定幹了點什麽肮髒的勾當才得的,多難聽的都有,這些,都是那天李夫人來跟她們掰清楚,說明白了的,好讓她們有個心理準備。
    也就是有些這些前期準備,在工作過程中要做出成績來,好像是頂著淩冽的寒風在攀登,脖子都仰斷了才勉強見頂的雪山,但她們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哪怕手肘磨破,肩膀酸痛,也愣是咬牙挺了下來,過幾年之後,這批女生紛紛從底層的夥計、打雜的、跑腿的,爬到了店鋪的掌櫃或者銷冠等等,升級速度不可謂不快,攢下的身家也很是厚實,有錢腰杆子就硬了不少,說話做事都有了不少的底氣。
    這種時候由於有些發育好的女生,身材曲線出來了,想瞞也瞞不住了,大家才發現,原來荊州各地內的女掌櫃並不稀少,甚至有些賣書、寫小說的、做賬房的、做店鋪售賣等之類的職位也有不少做得不錯的都是女生!
    她們的成績很是亮眼,人長得水靈,嘴巴又甜,隻要在推銷時,真心實意的為買家著想,上下嘴皮一磕,一天能賣出別人營業額的好幾倍。
    而能在賬房站穩腳跟的女孩子就更厲害了,李家莊的鋪子和田產每年的大年三十前都要趕賬,好把銀錢快快理清,發下去給工人們過年。往往這時候都是她們二話不說,挑燈夜戰,連續趕了三個日晚把賬給明清了!要知道,她們沒來前,這些工作往往都需要五、六個人一起連幹十來天才行!
    讓想要說點什麽的一堆人又閉嘴了,誰敢動一個根基深厚的掌櫃呢,更別說在本職崗位上還幹得那麽優秀的女生,誰敢嚼點什麽舌根,最多也就背後酸兩句。而且李元錢這時候也已經是商鋪遍布全荊州的李家家主了!積威深厚,說的話在李家內還是很管用的。
    當初他就說過了,在用人方麵,他並不看重男女之別,隻看誰能給他創造更大的利益,誰的位置就能更穩!爬得更高!
    所以,看這業績,想也知道李元錢最後會站在哪邊,他們敢去瞎說點什麽,怕不是要被遣回村裏去挑糞種田!醒醒腦子!大夏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外麵的日子可不好過,能在家裏挑大糞種田醒腦子,對於村子外麵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求都求不來的莫大福氣。
    現在迫在眉睫要解決的是,鋪子多也滿足不了李家人想要過年吃肉的願望!田裏沒有產出,拿什麽去鋪子裏販賣?更別說過年宰豬,讓全村人喜氣洋洋的吃上一餐年夜飯了!現在人都養不肥,更別提把吃的比人還多的豬養活了!村子裏現在擁有了接近現代的澆灌技術,但也頂不住連年的幹旱,開挖的多條渠道內,早已隻剩下一汪渾濁的泥水,舀完了也就勉強夠一碗。
    其他各地更不用說了,聽說距離皇帝在的金平城最近的汴州,出了一支白蓮教,專門劫富濟貧,依靠著用符水使人變得金剛不入,偶爾賞口飯吃的絕殺器,籠絡了大批信徒,起兵後直接攻下了汴州。一路北上,他們不是正規軍隊,也沒有什麽像樣的武器,但也破如似竹,一路打到了皇城腳下,嚇得坐在龍椅的小皇帝差點以為自己人頭不保。
    也不管後果會有多嚴重,就呼叫在金平城附近的郡守帶兵前來勤王。大家見白蓮教人多勢眾,勢頭還猛,根本不想帶兵前來犧牲兵力,隻是靜靜的蟄伏在自己的地盤上看著事態的發展,對於皇帝的催促也是能拖則拖。
    最後還是金平城靠南方的寥洲郡守看不過去,大概還有點忠君,傻傻的就接了旨意,連夜帶兵前往援助,他去的時機不太對,帶兵趕到時,禦林軍已拚死拚活的把白蓮教撲滅在皇城底下了。
    小皇帝見他現在才帶兵姍姍來遲,忍不住氣得破口大罵,認為他有不臣之心,現在帶重兵過來,是想要趁金平城兵力不足,城防空虛,乘機謀反!自己做皇帝!
    寥洲郡守被冠上這些莫須有的罪名時,嘴巴比腦子更快,還在一臉懵逼時,就忍不住為自己辯解,不是他來得遲,是他整頓好部隊再北上,最快的速度就是現在了!
    同時也在心裏急得直跳腳,早知道就不來了,跟周邊那幾個老家夥一樣,作壁上觀不好嗎?他千裏迢迢自帶幹糧過來的啊,還被認為是逆臣!竇娥都沒他冤。
    嚷嚷的時候,他本以為現在的小皇帝急需軍事力量支撐,不會對他怎樣,也就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誰知道他還真的被禦林軍壓著出了玄武門,眼看著就要遭受牢獄之災了!
    好在他衷心的部下不放心,一直在皇城附近徘徊,見到他被人壓著出來,很是狼狽,什麽也不顧就衝進來救下了他,為此還犧牲了幾個精銳才脫身。氣得他在郊外臨時住紮的軍營內破口大罵,要不是為了趕路,賬內一切從簡,他都能砸壞不少東西!
    氣頭上,部下建議,這麽昏庸的皇帝,直接反了他算了,反正現在城內的禦林軍剛和白蓮教打完,正是疲勞之時,傷亡也不少,看著就是起兵的好時機,不然,他們今晚連城外十裏的郊外都走不出去!怕不是要被皇帝全留在這裏陪白蓮教那些逆賊長眠。
    寥州郡守聽著覺得很是心動,感覺所有的條件都對他很有利,直接被衝昏了頭腦,當時就拔營假裝走人,夜裏直接帶兵就反了小皇帝!
    剛剛經曆過慘勝的金平城,根本就抵擋不住寥州來勢凶猛的進軍,不過一夜而已,城中央的主人就換人了,寥州郡守從帶兵“勤王”變為了“擒王”!
    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在周邊做壁畫的郡守們坐不住了,既然有人做了初一,他們打上去也算勤王!也不算叛變,就能名正言順的進軍金平城!誰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不在壓製州內的流民,甚至還趕他們去金平城內鬧事,算是作為先頭部隊探探情況,再把水攪渾點,至於裏麵摻雜了多少各州的正規軍不得而知。一時間金平城內陷入了激烈的混戰,各處都有小規模的衝突,本就過得艱難的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大公子見此,也說動了他的父親,派兵攻打距離他們最近的滎陽,他們早已關注滎陽很久了,知道此地是周圍郡州內實力最弱的,聽他們的情報人員傳回的消息稱,此地多數哨所內駐紮的軍隊因為沒有物資,別說過冬給將士們發放禦寒的棉衣了,連平日該給的口糧都難以為繼!
    從前三個月開始,州內各地駐紮的軍隊夥食已從一天兩餐變到一天一餐了!有些遠離滎陽中心的哨崗,甚至要自己進山打獵才得以活下來!加上州內的貪官汙吏橫行,不少過不下去的百姓餓死在出州路上,死不瞑目,整個州民不聊生!亂象叢生!是個下手的好時機!
    李元錢聽聞大公子有此項計劃,自動請纓,想入軍隊“保家衛國”!大公子想了想,李元錢是他的人,進去了對他握住軍隊的話語權也有好處,又想到他偶爾露出來的手臂,蒼勁有力,應該也是有把子力氣的,便好奇的想和他打一架,看看李元錢到底有何底氣跟他提這個意見?老老實實的給他管理州學和荊州的土地產出,賺點糧錢不好嗎?想到這些,大公子憋不住問了。
    “好是好,但戰爭打起後,什麽都有可能發生,我想自己能手握住守護家人力量!”說著,他說我兩瓣薄唇緊抿,一臉堅毅剛強的和一直溫和的看著他的大公子對視。
    大公子理解的點點頭,“你可知道你現在這樣和我請求,是代表了什麽嗎?”
    “元錢知道,但元錢不悔,哪怕在戰場上最後隻能有個馬革裹屍的下場,元錢也不怕,元錢隻怕當村內有敵襲來臨時,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闖入者虐\/殺我的親朋好友,而自己無能為力,這種揪心又無力的感覺,會讓我無比痛恨無能的我自己!”
    “那便和我切磋一番,讓我看看你到底有什麽實力敢說出這番話。”
    “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