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舜井

字數:366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暗星盡頭 !
    <>.ntp*{:-:-;t:;}.ntp;n;}
    從上方看去,上虞舜井的井欄組成了等正八角形,這正八角形的每一個邊都有一米五長,井口非常地寬大,最寬處約有四米。
    即便是身在江南水鄉,也再見不到如此大的水井了。
    舜井四周綠樹成蔭,自成一方幽靜所在。
    井水不深,微微泛波,清澈見底。
    唐代朱慶餘有《舜井詩》:
    碧波粼粼不記年,
    青蘿鎖在小山巔。
    向來下視千尋水,
    疑若蒼梧萬裏天。
    相傳帝堯時期,舜為避丹朱之亂而來到此處,見這裏江河全被如山的黃沙堵塞,洪水四溢,鹹潮倒灌,萬頃良田荒蕪,百姓受苦受難,於是虞舜決心治理江河,造福於民。
    他親率百官在龍山腳下搭茅廬安營,教民眾造竹舟撈去江中黃沙,但因杭州灣的猛潮一日兩潮淹吞虞地,百姓無淡水解渴,日久昏厥倒地者不計其數。
    舜看到疏浚工程難以完成,白天與百姓一起挖沙疏浚,晚上則在龍山尋找水源。
    一天,舜在一棵老鬆樹下打盹,夢見龍山山神指點,即在龍山腳下刺唇滴血祭神,得《水經玉書》一部,然後在龍山腳下挖井取水。
    舜母見舜挖井挖的滿手血泡,便也幫著挖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挖成了這口大井。第三年春上,百姓聚會龍山,計議立一塊石碑,以誌不忘舜帝的治水功績,但被虞舜拒絕。
    後來,百姓為表示對舜帝的感恩之心,自覺形成“隻準喝,不準洗滌”的規矩。規矩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至今仍為人們自覺遵守。
    確實的,王天瞳記憶中,這兒隻有打井水的人,從未見到洗衣洗菜,也見不到頑童下井戲水的。
    這雖然是一段無法考究的傳說,但是舜井對上虞來說確實可被稱為“聖井”。傳說,隻要喝了舜井的水,能去災禳福,更能蕩滌塵世間的煩惱。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上虞遭受嚴重旱災,三個多月滴雨未下,江河池塘全部幹涸開裂,唯有舜井不幹涸。
    方圓幾十裏的人如潮水般湧向舜井取水,人數雖眾,但卻沒有爭搶,如朝聖般,一個個排隊提吊井水,卻從未出現過搶水爭吵的狀況。
    王天瞳走到舜井井欄旁邊,低頭向井內望去。
    井內微薄粼粼,井壁由若幹石塊鋪就,還有不知何人投下的許願硬幣平靜的躺在井底。
    舜井周圍是一圈石板鋪就的小平台,平台四周為綠樹所掩映。
    書畫家費新我所提的“舜井”石碑依舊如王天瞳記憶中一樣在舜井後佇立著。
    隻是現在幾乎沒有周圍的居民再來這裏提水,讓這裏少了一份生氣而多了一份清幽。
    王天瞳在舜井處流連了不段的時間,回到文化廣場時,大爺大媽們已經舞得火熱了。
    王天瞳把提前拿出的長衣長褲穿上,在他們附近的花壇旁邊半躺著休息。
    十點一到,王天瞳便和大爺大媽一同撤退了。
    之後的日子,如果早上沒有雨,王天瞳便早起到文化廣場看廣場舞,感覺無聊的時候就圍著這些跳舞的大爺大媽慢跑;早上有雨的話,便晚上去。
    遺憾的是,這是江南的梅雨季節,從王天瞳第一天看廣場舞到六月二十三號端午節,這二十天時間,天氣好能讓王天瞳看廣場舞的日子還不到一半。
    端午節,在紹興附近的鄉裏,也叫女兒節。
    每逢端午,外嫁的女兒一定要和女婿一同帶上禮物會娘家看望父母,禮物之中,糯米糕是必備之物。娘家人會把這些糯米糕分發給左鄰右舍,來顯示女兒女婿的孝順。
    如果誰家的女兒女婿在端午節沒回娘家看望,街坊鄰裏便都知道了,若連續幾年都沒回娘家,那女兒女婿的不孝之名便遠近聞名了。
    端午節還有傳統便是裹粽子和吃雄黃酒。
    浙江的粽子在全國都聞名遐邇。湖州的“諸老大”、“震遠同”,嘉興“五芳齋”都是聞名全國的粽子品牌。
    王天瞳則是對這些量產的粽子不是太感冒,他更喜歡吃母親親手裹的粽子。
    之前那些年,王天瞳因為工作原因,端午節都是在上海公司裏麵或者片場度過的。今年在家過節,王海珍窮極心思做了十幾樣粽子給王天瞳吃。
    在北方,粽子就是那麽幾種,紅豆粽、紅棗粽、蜜棗粽或者就是隻有糯米的素粽子,所以味道也差不太多。
    在魚米之鄉的江南,粽子的餡料更加豐富,做法也更加複雜。
    夾有紅棗、栗子、綠豆,又以艾葉浸米裹成的“艾香粽”;用薄荷水浸米加糖裹成的“薄荷粽”;加豆沙、糖和豬油裹成的“豆沙粽”;去心蓮子加糖裹成的“蓮子粽”……
    更多的還有火腿粽、蛋黃粽、大肉粽等等。
    王天瞳最愛的便是母親裹得紹興肉粽。
    一般的北方人分不清大肉粽和肉粽又什麽差別,其實很簡單。紹興肉粽裏麵的肉用的是豬的裏脊肉,即便不是裏脊肉,也采用的都是瘦肉。而大肉粽中,用的則是五花肉。
    粽子算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一種方便食品,製作簡單,食用方便。
    紹興肉粽的製作方法算是比較麻煩的了。
    豬的裏脊肉也要提前一天加料醃好,第二天醃好後,還要再加不同的調味料才可以裹。
    剝開熱氣騰騰的肉粽,黃燦燦的糯米裹著醃得香香的大塊豬裏脊肉,大早上就把王天瞳撐了半死。
    父親陳誌朋拿著兩個小杯子,一杯給了王天瞳,一杯自己喝了。
    杯中是浸了雄黃粉末的黃酒,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麵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
    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曆。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