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鑄幣監

字數:327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魏風華:穿越三國之我是曹叡 !
    “諸位愛卿,如果沒有異議,那麽有關朝廷重發五銖錢一事就按照商議的結果確定下來發旨施行了。朕決定由黃門侍郎秦朗兼任鑄幣監監正,鑄幣監聯合大司農、尚書省的戶部執行朝廷錢幣發行總體事宜。”
    被曹叡提到的有關人員走出隊列,伏身稱諾。
    “然後由禦史台設置禦史專門負責監督此事的執行。”
    曹叡看向禦史中丞徐庶,下旨讓禦史台的禦史們要對這些部門做好監督工作。
    當曹叡得知徐庶不僅沒像曆史上那樣進入曹營後一言不發,反而還在曹魏代漢過程中的勸進表上署了自己的名字,並一直擔任禦史中丞後,也是大跌眼鏡。
    真實的曆史總是會被有意或無意的掩蓋,最終留下了人民喜聞樂道的那一麵。
    今日的早朝其實並不是很順利,當曹叡提出朝廷準備重新發行貨幣的時候,遭到了以董昭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理由無他,都是現在的百姓都已經適應了糧帛交易,此時再重新發行五銖錢,必定會引起社會動亂。
    不過這次曹叡發行五銖錢的決心很大,除了之前說的那些理由,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曹叡考慮到隨著時間的發展,魏國的士族將逐漸變成了世族,貧富差距急劇擴大,世族手裏掌握了更多的土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與布帛。
    如果大魏的百姓繼續使用糧帛作為社會日常交易的貨幣等價物,那麽世族則會依靠手中海量的糧食布帛來吸取社會的財富,進一步擴大社會貧富差距,從而破壞整個魏國的經濟發展。
    隻有朝廷將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貨幣由糧帛變成金錢或五銖錢之後,再有朝廷掌控金銅貨幣的發行與流通,這樣才可以盡量減小世族對整個國家和社會財產的侵吞。
    這樣等解決吳蜀兩國之後,當他回頭要處理對付世族的時候,也不會麵對太大的阻力。
    在曹叡的認知裏,實行一項製度短時間內是很難看到效果的,但是不能因為短時間沒有效果就不實行,尤其是關係到國家的長久發展。
    曹叡知道今天發布了重新發布貨幣的旨意,正真正走向正軌,開始往社會層麵投放貨幣,這裏麵的工程之浩大,任務之繁瑣,將難以想象。而且曹叡還想到一點,那就是朝廷裏對財政事務了解的人太少了,人才的缺乏也會導致這項任務的進展嚴重變慢。
    因此,曹叡繼續說道:“朕剛才又想到,這次重發貨幣之事任務頗為緊張,若是人手不足,那也會嚴重影響此事的進展,因而解決辦事人員缺乏的問題,也迫在眉睫。不知諸公是否有好的建議呢?”
    殿內眾臣對皇帝提出的這個問題深以為然,這時吏部尚書衛臻起身達到:“陛下,不知朝廷所需要的人員都要具備哪些方麵的能力呢”
    曹叡回道:“朕深以為貨幣之策事關百姓經濟,要對地方的經濟情況有所了解,同時還需對算學一道頗為精通。”
    衛臻作為皇帝即位前的良師密友,知道皇帝這次發行貨幣是真的為了百姓,而不是像前兩次發行貨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籌集軍資。
    他也怕再有朝臣借機出來勸諫皇帝放棄發行五銖錢,聽到皇帝的詢問便直接應答。
    “回稟陛下,臣認為地方官吏中有一職位比較符合陛下的要求。”
    “衛公請說!”
    “稟陛下,那就是各州郡的上計掾。上計掾作為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主要工作就是負責統計所轄區域的戶籍、錢賦、倉儲、田地等工作。因轄區多位一州或一郡,所計算的數量將會極大,那就需要上計掾有較強的算學能力。陛下可以提拔年評價為“最”的上計掾來參與到這項任務中,這樣可以緩解人員的不足。”
    “衛公果然是老城謀國,明於事理,所推薦的人員非常合適,我也覺得可以實行。”
    曹叡對於衛臻對薦的人員非常滿意,變直接安排道:“那麽吏部和戶部可以直接對接一下,對於那些評價極好,品行端正的上計掾給予提拔錄用!”
    為什麽會說讓吏部和戶部對接呢?曹叡也是考慮到戶部經常和上計掾打交道,對這些人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表現更加的熟悉,然後吏部根據對這些上計掾在進行技能和品性進行考核,然後再根據結果進行選撥錄用。
    衛臻和司馬孚起身回道:“諾。”
    “不過朕認為衛公的提議隻可以解一時的急,不能成長久之計,畢竟上計掾作為地方的官吏其職責也頗為重要,若老是從地方抽取人員,也難免會對地方的工作產生影響。因此朕認為朝廷需要建立起算學人員的培養機製,隻有這樣才能為朝廷實行貨幣發行任務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員。”
    衛臻聽到也是服歎不如,自己的方法雖然可以解一時之憂,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衛臻繼續問道:“那請問陛下該如何去培養算學人才呢?在哪裏培養?”
    曹叡繼續說道:“”朕決定在太學設置算學一科,從各地選拔擅長算學的人才擔任教習,專門培養朝廷所需的人才。
    前來太學學習算學的學子無論出身,朝廷都將一視同仁,算學合格者可以在鑄幣監、大司農、戶部等部門等擔任計吏,表現優異者也可以擔任部分官職,甚至也可以擔任地方的上計掾。”
    曹叡此言一出,朝堂內議論紛紛,有的大臣敏銳的覺察到這似乎破壞了朝廷選人的製度。
    不少大臣看向前側的三公,希望他們對皇帝的這一危險發言有所反應,最好可以製止這種方式。
    司徒王朗也感到了不妙,他的司徒府對目前朝廷選拔官員依舊掌握著極大的權力,皇帝采用這種方式越過司徒任命官員確實違背了朝廷的選拔任用官員的製度。
    但是他又想到皇帝隻是說這些算學出身的人員隻能擔任低級的官吏,這讓他又放鬆了警惕,抓大頭放小頭,不能啥都賺著不放。一想到這,王朗也沒有出言反對。
    而華歆與陳群二人也沒有反應,看來也是讚同了皇帝的提議。
    眾臣見狀,隻好偃旗息鼓,沒有人願意做出頭鳥。
    這件事也算是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