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字數:531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結婚100天 !
    二十
    晚上,我們三個人圍著餐桌吃飯,電視上正在播放著央視新聞,這是我一個媒體人的多年的習慣。
    突然,播報到一條新聞,“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
    “什麽?”我趕緊放下碗筷,婆婆以為我害怕,趕緊說,“沒事,別擔心,我們離那裏遠著呢,不用大驚小怪。”
    陳旭也放下碗筷,立即打出一個電話,“馬上查下最近1個月去武漢出差的同事,明天先不要回來上班。”
    聽到陳旭打完電話,我趕緊打開微信工作群,群裏早就炸開了,剛轉正的小夥子先轉出這條新聞的鏈接,緊接著好幾個同事也都轉出來,不同的官方媒體,但都是同一個內容,看來大家都有關注官方媒體的習慣。
    “最近1個月從武漢回來的同事,明天公休在家辦公,等待下一步消息。”我在群裏發出一條公告。
    年三十的前一天,1月23日淩晨2點,武漢市發布通告宣布當日上午10點起封城。封城消息一出,大至一線城市,小至邊陲小鎮,全國立即進入了緊張有序的防疫工作,各省市開始不同程度地進行交通管製。
    這個城市開始變得緊張起來,好多人都戴起來口罩。
    年三十的時候,我和陳旭都放假在家,劉姐已經放假回老家了,婆婆要去超市買年貨,我提醒說,“記得戴口罩。”
    婆婆一副滿不在乎地說,“我年輕時在工廠裏,帶口罩帶得膩煩了,不要叫我帶口罩,你們太膽小了,用得著這麽緊張麽?”
    “媽,市政府發了通知,進入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不然罰款的。”我把官方公眾號的通知轉發到她的微信上。
    婆婆看完後,默默地拿起一支陳旭公司派發的口罩戴上,看到婆婆不再逞能,我追上去說,“媽,您不會開車,我開開車跟您一起去把,正好幫手一起拿。”
    超市門口,保安給我們各自測量了體溫,登記了個人信息,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一絲不苟。
    “好彩你提醒我戴了口罩。”婆婆慶幸地對我說。
    食品區人山人海,每個人都瘋狂地往購物車塞東西,年貨區冷冷清清。
    受大家感染,婆婆放棄原來的年貨購置計劃,一改往日的貴婦形象,衝到食品區,搶到兩袋大米,一袋麵粉,五包速凍牛肉,青菜已經被搶光了,婆婆看到胡蘿卜還有少量,趕緊裝了滿滿的一大袋。
    我推著堆得滿滿的購物車,跟在她後麵,累得滿頭大汗。
    不知道爸爸媽媽那邊有沒有準備,我給媽媽打了個電話。
    “媽,我正在超市呢,你們家裏還有吃的東西麽?沒有的話我多買些給你們送過去。”
    “昨兒新聞一出來,你爸爸就趕緊去超市搶購了好多東西,夠吃十來天了,你們怎麽今天才去啊?我們都在家挺好的,你們也不用過來了,來來回回也不安全。”媽媽叮囑我說。
    “我是今天才放假啊,那好,你們在家好好的,今年春節哪都別去了。”
    和媽媽掛了電話後,我把購物車推到收銀台,等著排隊結賬,快排到我時,婆婆才走出來,手裏多了幾盒雞蛋。
    超市采購回來,每個路口都設起了一個關卡,交警和誌願者一起給過往的行人和車輛進行車輛體溫,我說,“活了三十年,沒見過這種局勢。”
    婆婆馬上接上,“別說你比我小一輩人了,我都活了快六十歲,也沒見過的。”
    我們全程都沒有摘下口罩,在車裏也戴著,我們誰也不知道哪片空氣就帶有病毒了,我們也不知道對方什麽時候無意間接觸了感染者,大家彼此小心翼翼,我們看著每個人,就像每個人都像是一個行走的活病毒一樣防備著。
    回到家,婆婆趕緊打開在超市買的消毒水,擦洗房子裏的每一個角落,擦過第一遍還不放心,繼續會擦第二遍。
    陳旭一直在盯著手機,在微信微信群不停地發東西。
    我把食品一一放入廚房裏的冰箱,很快雙門冰箱都塞滿了。
    我對著陳旭說,“老公,你過來一起做飯吧,這幾天劉姐不在,外麵飯店也不營業了,我們要在家自力更生。”
    陳旭不知道在忙什麽,坐著沒有動。
    我趕緊過去拉他,婆婆趕緊衝過來,說,“小旭從小到大都沒見過廚房的,他們男人是要在外麵打拚事業的,家務活我們女人來就好,我這就忙完了,我跟你一起做飯。”
    “家務活不是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的麽?再說他現在也放假了,沒什麽事情做,別人家都是一起做做飯增進感情的。”我反駁說。
    “可是我不會做飯啊。”陳旭頭也不抬,眼睛仍然盯著手機屏幕。
    “誰天生就什麽都會啊,不都是學著學著就會做了,這次學著,下次不就會了。”
    陳旭像一棵生根的樹一樣一動不動,沒有再說話。
    我憋著氣,把菜拿出來洗上,婆婆在一邊淘米,一邊跟我說,“女人嫁人了,就要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內,幾千年傳統下來都如此的,你要多體諒體諒小旭。”
    “媽,這都什麽年代了,我平時一樣都有工作,工作不是理由,大家一樣都在自己的公司承擔著重要崗位。”
    “你可以不用那麽拚,打拚的事讓男人來就好了。”
    “不拚,以後我父母年紀大了生病住院,誰給他們出醫藥費啊?如果他們想去好的養老院,誰管他們呢?他們負責我生,我負責他們養老”
    “你還要負責他們養老?”婆婆追問。
    “是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
    “你嫁人了,是我們陳家的人,女孩子嫁人後不用管娘家的事了,他們養老有退休金,他們可以管他們自己的。”婆婆苦口婆心勸說,極力想要教我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兒媳婦。
    “媽,養老是每一個子女的責任,這是我的事。”我表明自己立場。
    “你不可以這樣的,你是我們家的人了,怎麽還可以管娘家的事。”婆婆的語氣也變得十分強硬。
    陳旭聽到動靜,走進來,說,“你們這是怎麽了?”
    “你是不是也覺得我是你們家的人,不能管我父母的事了?”我定定地看著陳旭。
    “媽年紀大了,她說什麽你讓著她就是,你什麽時候變得較真了。”陳旭好不耐煩。
    “好吧,是我錯了,我錯在沒有跟你了解清楚。”我走出廚房,回到房間,撿起自己東西,塞進皮箱。
    “你這個人,又來。”陳旭跟著走進來,把我皮箱扔回床上,“現在是疫情期間,到處都交通管製,到處都要求少走動,你這是幹嘛?”
    聽到陳旭一說,我找回了理智,是啊,今年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春節,我真是氣糊塗了。
    我把東西一一放回原處,用力躺到床上,閉上眼睛,拒絕跟陳旭有任何交流。
    那幾天,我每天把自己關在書房裏,打開騰訊健康關注疫情動態,看著每天數據在不斷攀升,我的心也跟著揪心,這個時刻,每個人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在自然大災難麵前,個人的不開心顯得微不足道。
    每到吃飯的時間,陳旭會過來敲門,叫我出去吃飯。吃飯時,陳旭和婆婆興致勃勃地討論疫情的消息,附近哪個小區又有疑似病例傳出。
    一天,我外出取快遞,赫然發現電梯口貼著一盒小紙巾,旁邊寫著,“用於按鍵,請勿整包帶走”,電梯內按鍵全部貼上了保鮮膜,電梯上麵貼有一張紙,每天有人登記已消毒,並記錄時間和消毒人員,走出電梯,整個小區內靜悄悄的,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車輛也沒有,小區出入口站著兩個社區誌願者,正在在叮囑保安出入口管理的注意事項。
    此時,全市所有小區已經進行封閉管理,我們小區隻留下一個出入口。
    初二的時候,我給媽媽打了個視頻電話。
    按照本市習俗,大年初二,是要回娘家拜年的,但是由於疫情影響,每個人都在微信裏視頻拜年。
    在視頻裏,我問,“家裏儲糧夠不夠吃?不夠的話我叫京東到家送東西過去。”
    “夠的夠的,我們還有很多,家裏就我和你爸爸,我們能吃多少呢。”媽媽說。
    “這段時間,你和我爸爸,都好好待在家裏,哪也不要去。”我認真地說。
    “知道的,放心吧,我們都有看電視,知道現在什麽情況的,我們不給國家添亂。你自己也要注意點啊。”
    “那就好,等過段時間疫情控製好,我回家看看你們。”
    “好的,對了,陳旭呢?我和你爸爸也好久沒見他了,我們看看他。”媽媽問到。
    我遲疑了一下,鎮定地說,“他到車庫去了,到車裏拿點東西,沒什麽事先掛了啊。”
    “那好吧,你們要好好的啊。”
    我和媽媽剛掛斷電話,陳旭走進來,“誰說我在車庫呢,你以為我聽不到啊,我都聽到了,我丈母娘找我呢,你怎麽就給掛了。”
    “你想聊你自己打回去,你又不是沒有她微信。”我沒好氣地回答。
    “哈,終於願意跟我說話了,你這氣性可真夠長的。”陳旭感歎了一句,“難怪孔夫子說,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真是好惹不起惹不起,家裏還是兩個,你們饒了我吧。”
    陳旭走過來抱了抱我,這一次,我並沒有推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