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各做準備

字數:513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之特種兵王 !
    其實崇禎皇帝是比較信任張慕言的,但是遺憾的是,皇後娘娘給吹了枕頭風。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海參總比蝦仁貴,蝦仁四十買一斤。
    好吧,後麵的兩句是我友情贈送的,算是本章開篇的定場詩。周皇後整體來說人還不錯,但是對自己的弟弟周全有些過分的溺愛了,隻要周全說什麽,她就會聽什麽。一般來說姐姐對弟弟的疼愛如此,也不算是過分。不過一國皇後,母儀天下,不能隨便由著弟弟的性子來,不過好在這次的對象是張公公。
    而崇禎皇帝總體來說也是個比較勤政的皇帝,除了在軍備不足的時候偶爾加點稅,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其他地方還是比較體貼的,當然他也有一點不到位的地方。那就是太寵自己的老婆,一般來說,寵自己的老婆沒有什麽不好的,但是皇帝就不能對老婆太寵,太寵了容易造成後宮幹政。
    不過對於崇禎皇帝來說,他每天陪著老婆睡覺的時間都比較少,總覺得對自己的老婆很虧欠,所以如果老婆有什麽要求提出來的話,他基本都要滿足的。這一次,周國舅其實打算安排張公公去充軍的,而皇帝大人卻覺得這個懲罰過重了。權衡之下,又經過了老婆和小舅子的點頭認可,才任命了一個中都修繕使的虛職,去守皇陵了。
    要說是皇陵,也多少有點名不副實,因為這並不是朱元璋本人甚至其子孫的陵墓,而是朱元璋的祖先們的陵墓,朱元璋的祖先們,例如朱初一,朱五四等等,這些以數字為姓名的苦出身們,都葬在鳳陽,也就是中都。應該說,所謂的中都,還是相當一窮二白的,並沒有因為是皇帝的祖先的祖先的存在地而經濟多麽的繁榮。這裏與皇室能扯上關係的事物隻有兩件。那就是陵墓,以及監獄,有必要科普的是,皇室成員犯了罪,一般都關在這裏,夥食標準還不錯。
    例外也是有的,這個倒黴蛋就是遼王,希望大家可以記住這個家夥,因為他惹了一個他惹不起的人,張居正。在一個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的傍晚,張居正的爺爺張鎮被叫到了遼王府,隨後回到家裏不久就死掉了。這件事直接導致了一個良性效果還有一個惡心的效果,良性的效果是張居正瞬間就明白了,他手裏的鮮花和他聽到的掌聲是一文不值的,於是他開始去考試了。然而一直中進士點翰林,一步步的做到了內閣首輔,應該說,他做到了大明曆史上最偉大的首輔,絕對沒有之一。還有一個是惡性的效果,當然這個惡性是針對遼王來說的,張大人還是個次輔的時候,遼王就被隨便找了個罪名丟進了監獄,一直到去世,他都在鳳陽待著。而且,夥食標準絕不比乞丐好多少。
    張居正還算是厚道的,沒有要他的命,讓他得了個自然死亡,我覺得這已經是很大的仁慈了。好吧,扯的比較遠了,因為作為一個比較合格的說書人,我總是摟不住,一旦普及起知識來總是黃河流水延綿不絕,又如風卷殘雲一發不可收拾。
    好吧,知識普及的差不多了,我們來說點正題。這種安排,雖然是一種體麵的發配,其實也是崇禎對張公公的一種暗中保全,自古以來,被判充軍的人很少有人能夠活著回來,基本在半路上就被人給黑了。但是來守衛皇陵就不一樣了,雖然鳳陽這個地方是個不毛之地,是翻不起來多大浪花的,來到這個地方就意味著政治生涯算是結束了。不過,至少是安全的,更重要的是,張公公來鳳陽修陵墓,還帶了一支施工隊,自己是包工頭,還能賺點施工費,日子也不算過的困難,皇帝大人能為他做的,暫時也就這麽多了。崇禎每天都日理萬機,是顧不上太多的。
    至於孫劍,顯然就沒有張公公命運那麽好,而作為一個和皇帝沒有什麽來往和交情的人。皇上自然也沒有必要拿出時間考慮他以後需要怎麽辦,所以孫大人沒能躲過這一劫。當然,還是那句話,明朝的政治已經是想當成熟了,隻需要把人打到搞臭也就是了。不必要人的性命,當然,作為錦衣衛的孫劍投靠了張慕言,背棄了自己的組織,是應該被清理門戶的。不過周全倒是有一種他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一個人從擁有,到一無所有,是一個想當痛苦的過程,如果讓這個人享受一下這個折返跑的過程,比要了他的命更能夠懲罰他。
    所以,他沒有要了孫劍的命,對他進行了從寬的處理。打發孫大人到雲南從軍,扛長矛,為老兵洗襪子去也。孫大人的事跡就此落幕。他去了雲南做人猿泰山了。在一年後,他還會重新出現,掀起一場比較大的波瀾,影響自然也是非常搶眼,雖然不是什麽好影響。
    這兩塊滾刀肉終於走了,山海關內沒有了眼線,關外暫時也解除了戰爭危機,所以此刻的山海關,正處在修生養息的絕佳時刻。袁大人的心情相當好。
    他抽空還料理了一下劉鴻的事情,希望大家還能記得這位仁兄,率領著幾百山賊,帶著幾大車糧食投奔了山海關。當時的袁應文對他並不存在足夠的信任,隻給他分派了畜牧養殖,屯田種地的小活。時間一長,袁大人才發現,這個家夥讀書不怎麽長進,搞副業倒是一把好手。在短短的時間內,把山海關農牧業都整的有聲有色,士兵們的生活開始得到了改善。這也可謂是不可磨滅的功勞。
    因為如此,袁大人特意給劉鴻補了一個正八品的職缺,擔任山海關邊軍的屯田校尉。專門負責後勤補寄這一塊。不過他和楊磊倒是並不衝突。楊磊主抓的是夥食,而他主抓的是怎麽提供食材。
    不過簡單的說,這雖然對於一個秀才來說,身無功名還有前科,正八品也不算低了,不過他的搭檔楊磊也是個夥夫頭,卻是五品官,這讓他有點不太平衡。不過劉鴻同誌有一點是相當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不平衡的時候,想到的不算去迫害別人拉別人下水,而是在反省和認識自己的不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切實的提高工作成績,使自己的功名和事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其實這才是個中應有之意,但是遺憾的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這麽簡單的道理,對於你怎麽想的怎麽說的怎麽做的,領導們心裏完全都門清,跟明鏡一樣。不要覺得如何如何,其實領導之所以成為領導,就是因為他們吃的飯比你吃的鹽都多,你不要試圖去鬥心眼。所謂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者,天下莫能與之爭。你不去爭不去搶,上麵對你才放心,才肯用你。
    個中緣由,劉鴻已經深得其中之味了。這且不提,監視者暫時沒有了,皇帝應該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再派一個監軍過來,如果有的話,那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來一個收拾一個也就是了,這裏是山海關,不適合有監軍這個物種的存在。另外,後勤保障工作也做的相當不錯了。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練兵了。磨礪自己的鋒刃,等待著清軍的第二次進攻,相信那是不久之後的事情。
    事實上他們考慮的一點不錯,鏡頭轉回到盛京城,也就是現在的沈陽。睿親王府邸,多爾袞正在和自己的嫡親弟弟多鐸聊天。是的沒錯,是在和多鐸聊天。多鐸已經醒來了,從那次不成功的出征,導致自己差點喪命以來,他已經整整昏迷了多日,總算是醒來了,不過他的身體還是比較虛弱的。
    此刻他穿著一身絳紫色的絲綢袍褂,帶著*一統瓜皮帽,帽子的正中鑲嵌著一顆綠寶石。腰間係著一條象征著皇室的臥龍帶。公正而客觀的說,這員沙場上的猛將,卸下戎裝的時候,就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對於饒安,他是這樣評價的,一個帝國就算是再沒落和腐朽,都會有忠臣良將出現,尤其是在這個帝國的最後階段,可能這樣的抵抗會尤其強烈,所以,多鐸並不記恨饒安,他認為像饒安這樣的人,是在為大明朝盡自己的本分。如果他這樣的戰將能夠歸順大清,為大清效力的話,其價值遠遠比起賣身投靠的範文程要高的許多。
    應該說,就憑這樣的見識,多鐸就不應該被小覷,他不僅是一員猛將,而是一個心胸寬闊的帥才,是可以屬大事擋一麵,指揮而定的人。可惜的是,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不如意,那就是,惺惺相惜的兩個人,卻屬於不同的陣營,如此豈不是可惜了的。
    多爾袞此刻倒是沒有那麽寬的胸襟,他告訴多鐸,如果能有一天在戰場上遭遇了那個叫饒安的明軍小將,一定要親手把他幹掉。才能雪自己同胞兄弟被刺之恥辱,多鐸聽他這樣說,隻是嗬嗬一笑,不做反駁,也不表示同意,畢竟這是自己的哥哥,他也是朝廷的親王,他有什麽想法,或者想去做些什麽,也不是自己能夠攔阻的。
    這場不成功的軍事行動其實對於清兵來說是一場挫敗的戰鬥,因為清軍的情報工作應該說做的還是不錯的,根據戰前分析,山海關能夠用來作戰的兵力應該不足萬人,而且還包括了後勤兵種,以及預備役兵種。還有,現在已經是明軍的強弩之末了,在薩爾滸戰役中,明軍十幾萬精銳被消滅殆盡,後期雖然湧現了熊庭弼,王化貞,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等人,但是這些人也早就紛紛作古了。現在的山海關經略,竟然是個言官出身,而且是袁應泰的弟弟,那個袁應泰因為自己的草包行為,喪失了三萬明軍的性命,這個袁應文也應該不在話下。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何況是大清的精銳騎兵。
    應該說,大清的情報機關沒有錯,他們的情報收集和分析,都是按照了嚴格的邏輯推理來完成的,然而有時候,戰爭的殘酷就在於,僅僅靠邏輯那是肯定不夠的。袁應泰是袁應文的哥哥,他們兩個人都是文官出身,但是這也僅僅是他們兩個人身上唯一的共同點了。另外,山海關邊軍雖然作戰力量不滿萬人,卻求戰心切,因為他們是為了守衛自己的家園而戰,他們的身後是什麽,是自己的家園和土地,是自己的父母,妻兒和父老。如果這些戰士們不肯流血犧牲,那麽誰肯。
    皇太極也許是一位很厲害的權謀者,也許是一個鐵腕的大汗,或者說是清廷的皇帝,他登基以來,把四大貝勒共同聽政的規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改成了自己唯一麵南。這樣的鐵手腕比起來後來的多爾袞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多爾袞並不擅長殺人,尤其是手足同胞,但是皇太極卻毫無壓力,他幹掉了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如果不是大貝勒代善比較會做人的話,估計也是難逃厄運的。
    正因為如此,這個鐵腕的大汗是不會了解的,作為侵略者,他想到的,是關內的大片土地,是對這個國家的徹底統治權,是把赫圖阿拉這個偏僻的地方和北京城做一個對換。甚至是直接的占有。這樣的野心雖然支撐著他的動力。但永遠不能擊敗守衛者那份決心。原因很簡單,清軍是可以打敗仗的,山海關邊軍卻不能。
    他們在參與這個遊戲,這個遊戲裏清軍可以做失敗者,大不了打敗了,回家洗洗睡,找個合適的機會再來。可是邊軍呢,這裏就是他們的家,如果打敗了,他們會麵臨著什麽,屠城,劫掠,生靈塗炭,還有背後的亡國之變。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這樣的慘劇隻能夠發生在汴梁,而不能夠發生在北京。山海關八千子弟兵,就是最後的邊塞守衛者,是清軍難以逾越的銅牆鐵壁。
    皇太極不懂得這一點,他在醞釀著下一次的侵略計劃,而山海關卻洞悉了這些,在做著應對之策。雙方都在緊張的準備中。應該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山海關,這座城池,將會成為千年之後依然頌傳的傳奇,一切看似強大的侵犯,都將會在這座城下,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