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第285章 李亨 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

字數:5517   加入書籤

A+A-




    第285章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

    唐肅宗李亨

    軍事成績:收複兩京,雖未徹底平複安史之亂但也平了七七八八。評價B級,得三分

    漢末靈帝時期

    劉宏臭著一張臉忿忿不平道:

    “高了!就那拉後腿的各種遙控也能得三分!?”

    “那朕隻是丟了西域憑什麽跟他一個分!”

    一旁的眾臣對視一眼,沒有說話。

    好意思嗎陛下?你是丟土,人家是收地。

    雖然河北之地反複無常,但大唐疆域並沒有什麽變化。

    要不是唐軍輸的幾次都是肅宗搗亂導致的,在不該出戰的時候逼手下出戰中計,不設統帥導致沒有統一調度指揮、拖累軍隊,支持副將搗亂破壞郭子儀、李光弼的戰略戰術

    他這評價再上一階也不奇怪。

    這麽一想,不愧是是玄宗的兒子啊!

    製度建設:榷鹽法:凡產鹽地,都設“監院”作為管理機構。

    鹽戶製鹽要立戶籍,稱為亭戶,國家免其雜徭,專門製鹽,所產之鹽全部由官府收購,嚴禁私自出售。

    官府在時價每鬥十錢的基礎上加價一百錢出售,售價一百一十錢,賣給商人運銷。

    榷鹽法推行後,朝廷每年的鹽稅收入達四十萬緡。

    評價C級,得兩分。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有點看不明白了。

    “相父,這連年打仗財政入不敷出,用改革鹽法收取錢財不是好事嗎?”

    “為何評價這麽低啊?”

    諸葛亮聞言,眼角的刻紋又深了幾分。

    雙眼眺望遠處,臉上也不由得戴上悲憫。

    “陛下,改革製度提升財政的前提,是不傷百姓啊。”

    “若是直賣與百姓,一百一十錢乃是定價。”

    雙眼白芒閃過,諸葛亮臉上越發悲苦。

    “雖仍愁苦百姓,但最起碼不會傷民。。”

    “但賣與商人,商人納榷再賣與百姓,則是天下百姓無貧賤富貴,皆已輸錢於官矣。”

    “富人家不勞力,食鹽少。”

    “窮人家勞役多,則重鹽。”

    “兜兜轉轉,鹽稅的最大部分還是由貧民負擔。”

    “待市價或增一倍,百姓則常淡食,怨苦欲死啊。”

    民生經濟:李亨終能戰勝安史,收複兩京,全賴江淮的財賦。

    當時掠奪江淮人民,不問是否欠租,隻要家有粟帛官府便派差役圍宅搜索,或平分所有,或十取**,號稱白著無故取財物

    稍有違抗,捕送牢獄受重刑。

    民間唱白著歌道:“上元李亨年號官吏務剝削,江淮之人多白著。”

    鑄乾元重寶錢,徑一寸,每緡重十斤,一錢當開元十錢用。

    又鑄重輪乾元錢,徑一寸二分,每緡重十二斤,一錢當五十錢用。

    錢價輕賤,物價飛騰,鬥米貴至七千錢,貧民餓死滿路。

    評價E級,得零分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麵無表情的盯著天幕。

    “鬥米七千錢”

    “隋煬帝發行減重的隋五銖,搜刮民脂民膏,導致米價達到鬥米三千錢的程度。”

    李淵緩緩平躺在床榻上,雙手合攏收在小腹上,閉上雙眼嘴裏喃喃道:

    “鬥米七千錢”

    “大唐要亡了”

    旁邊的兩兄弟大略粗算了一下。

    一枚乾元錢可兌換開元通寶十枚。

    然而兩者重量差距不大,假熔兩個開元便可鑄一枚可兌十個開元的乾元錢

    如此,群眾便可多私鑄,爭用乾元錢消費

    這是王莽舊事啊!

    外交策略:請回紇出兵,嫁真公主於回紇。評價D級,得一分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恒看著天幕歎口氣。

    “這未免有些苛刻了。”

    “唐肅宗為了收複從玄宗手裏丟失的大唐江山社稷。”

    “為了收複被攻占的長安,不得不以重利誘回紇出兵。”

    “雖是驅虎引狼之策,但比起李隆基棄都城而逃跑,唐肅宗也算為了收複失地不擇手段了。”

    劉啟不同意自家阿父的觀點,斬釘截鐵道:

    “回紇乃太宗治下,李亨本就應以調令征他們前來平叛!”

    “他收複長安無非就是為了跟自家父親爭權奪利罷了!”

    “以私心,喂百姓於虎狼!”

    “他跟李隆基沒什麽區別!”

    “照我說”

    劉啟不屑冷笑道:

    “一分都是多給的!”

    用人識人:用郭子儀、李光弼收複兩京,又用宦官魚懷恩打壓郭子儀等人。

    交給宦官衛戍之權打壓武將。

    重信宦官李輔國,開啟宦官專權之路。

    評價E級,得零分

    安祿山開啟藩鎮之亂,李輔國開啟宦官之亂。

    李亨這人傻到家了,最後還讓李輔國嚇死了。

    嚇死?唐肅宗不是病死的嗎?

    其實差不多,他本來是病重,但張皇後琢磨著幹死太子並且殺了李輔國,李輔國知道了就先下手為強,帶兵衝到肅宗身邊抓了皇後。

    然後宮女侍衛太監都跑了,就剩唐肅宗孤零零躺在宮殿內,第二天就崩逝了。他一死,皇後就被李輔國殺了。

    嘖嘖,生命的最後時刻,被自己的臣民遺棄了,不知道他會不會懊悔自己一手造就了太阿倒持、皇權旁落的局麵?

    任何一位皇帝都不能用簡單的睿智或昏庸來評判,對於李亨來說,文官集團是不可信的,前有李林甫後有楊國忠,他的太子做的戰戰兢兢。

    武將就更別提了,犯上作亂的就是這群軍頭們,安史之亂猶未平息,馬嵬坡之變恍如昨日,那麽他想要讓他的權力延展出去,想讓皇命上行下達就隻能任用和信賴宦官們。

    這真是還得怪李隆基!

    大唐肅宗時期

    李亨驚落手中的杯盞。

    皇後?!

    他知道皇後這人有百般問題。

    但在決定北上靈武時的那段惶惶不可終日裏。

    是她日夜守候在自己身邊!

    甚至希望用的身軀保護自己免遭暗害!

    她有著後宮女人都有的無數缺點,對自己卻摯愛無比!

    “李輔國”

    李亨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長源啊,朕知你為何要功未成而身退了。”

    腦中閃過收複長安時李沁百般請辭的身影。

    朕需要你。

    後世影響:給大唐留下了宦官專權的天坑。評價E級,得零分。

    總分:六分

    好家夥,六分!

    眾皇帝坐好身形正準備看樂子,然後就發現了一個不該出現的身影出現在肅宗身邊!

    李亨真是一生都在收拾爛攤子,得力不討好。

    唐玄宗是真尼瑪天坑啊!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