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

字數:6879   加入書籤

A+A-




    第288章叛亂終結洛陽三月

    公元762年九月,被處在徐州的李光弼和太原境的李抱玉內外夾擊打得欲仙欲死的史朝義聽說肅宗已死。

    便想利用唐朝皇權交替的混亂時期進攻,因他本人的實力已經不足以擊敗唐軍,於是他想到了另一步棋,聯合北方的回紇人一同進攻唐朝。

    此時的回紇與肅宗皇帝交好的毗伽闕可汗已經死,他的長子葉護也已經死去,回紇人擁立了可汗的另一個兒子,是為登裏可汗。

    登裏可汗在聽了史朝義的遊說後,立刻率領十萬大軍南向進攻。

    大唐朝野震動,唐代宗趕緊派人勞軍,與登裏可汗接洽。

    登裏可汗提出要見見自己的嶽父仆固懷恩及其母親,仆固懷恩深知交結胡人的利害,不敢前往。

    唐代宗特賜免死鐵券,並下手詔促行。

    仆固懷恩這才前往忻州遊說可汗。

    史載“可汗大悅,遂請和,助討朝義”

    天幕上。

    李豫將奏疏狠狠的拍在案桌上!

    “回紇人想從汾河南下,越蒲關進入關中!再從關中經過潼關,直接攻擊洛陽!”

    “他們想幹什麽?再走一次收複兩京之路嗎!”

    殿內眾臣俯首不語。

    大唐。

    李世民眯著眼睛看著天幕。

    回紇人現在在忻州?

    要從忻州去往洛陽最近的路是走上黨和太行陘,根本不用進入關中!

    更何況,關中之地現在已經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沒有處於戰亂。

    回紇的十萬大軍如果經過,不啻一次兵災!

    這幫回紇人出動大軍隻是一次打劫!他們並不在乎是幫助史朝義進攻唐朝,還是幫助唐朝進攻史朝義。

    他們在乎的是帶領十萬大軍對中原進行一次洗劫,獲得足夠的戰利品!

    所以不管是幫助哪一方作戰都無所謂,隻要能夠掠奪就可以了。

    “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天幕上。

    頭戴裘帽,腳踏皮靴。

    坐在大賬內的胡人可汗看著手裏的書信哈哈大笑著:

    “皇帝真是煞費苦心!”

    賬內的一位胡人詢問道:

    “大唐天子怎麽說?”

    登裏可汗將書信一扔,冷笑道:

    “他建議我們從忻州經過太原附近,直接從井陘出去,進入河北,再從河北前往洛陽。”

    胡人撓了撓頭,看向可汗。

    登裏可汗撚著胡須道:

    “河北地區還有許多地方由叛軍掌握,我們掠奪得越厲害,對叛軍的打擊越大。”

    “算計的挺好。”

    畫麵一轉。

    李豫麵色陰沉,拿著書信沉聲道:

    “他們拒絕從井脛出去,也不同意順著太行山西麓直插河陰前往洛陽。”

    殿內的一位紫袍大臣出言道:

    “走河陰到洛陽是對叛軍打擊最大的,不僅可以直接進攻洛陽,甚至還可以將叛軍斬為兩段。”

    “但是,這條路有一個巨大的問題,所過地區過於貧瘠,不利於掠奪。”

    “回紇人的態度很明顯了。”

    李豫看著手裏書信,眼中閃過一絲狠意。

    鏡頭一轉,疆域行軍圖浮於空中。

    回紇人從忻州經汾河河穀前行,到河東之地後轉向南方。

    從三門峽以北的大陽渡過河來到太原倉。

    然後在此處不動,等待其餘諸路大軍配合。

    十月二十一日,唐代宗李豫命長子雍王李適為主帥、仆固懷恩為副帥,統帥河東、朔方及諸道行營、回紇騎兵等共十餘萬兵力,對史朝義部發起攻勢。

    這裏還發生了一件事,李適再見到登裏可汗是行的是平等禮,登裏趁機找茬,指責李括為何不已臣子麵見君王的拜舞禮覲見。

    雙方扯皮了一陣,最後以登裏惱羞成怒杖罰了李適帶來的屬官藥子昂、魏琚、韋少華、李進四人。

    每人打了一百下,同時以李適年輕不懂事為由,把他逐出大營。

    過了一夜,魏琚和韋少華就因傷重不治,雙雙斃命了。

    才多少年啊,曾經的天可汗也如此卑躬屈膝了。

    大唐啊,也有如此屈辱的時候。

    大唐。

    李世民再度想起了那個恥辱的渭水之盟。

    這樣的結果無論對李適還是對大唐來講,都是一個令人難以容忍的奇恥大辱!

    然而,隻能忍了

    因為他們有求於人!

    因為大唐現在惹不起回紇

    李世民心中升起一股難以言說的荒唐。

    多少年了還有大唐惹不起的人!

    朕的大唐,怎麽就淪落至此!

    “該死的安史之亂!”

    “該死的李隆基!”

    大唐德宗時期

    李適看著天幕,突然道:

    “朕做的對嗎?”

    “如果朕當時低一下頭,魏中丞與韋舍人是不是就不會死了?”

    身旁,鶴發童顏的李泌緩緩道:

    “君子死而冠不免。”

    “陛下,魏中丞與韋舍人再受刑時或受刑後可有怨言?”

    李適低著頭,嘴裏泛起一陣苦味。

    “沒有毫無怨言”

    李泌捋著長須,看著天幕沉聲道:

    “若陛下當時低了頭,大唐的尊嚴便盡數掃地。”

    “臣相信。魏中丞與韋舍人,寧死!也不願陛下低頭!”

    南宋高宗時期

    “你覺得德宗當時該不該低頭?”

    趙構背負雙手看著天幕,突然向秦檜開口問道。

    秦檜微微一笑,不假思索道:

    “唐德宗沒有理由不向登裏可汗下拜。”

    趙構眉頭一挑,繼續聽著。

    “論私,登裏可汗是叔父。”

    “論公,德宗當時隻是一個親王,對方則是一國君主。”

    “論現實,當時大唐全靠回紇救援完全屈居劣勢。”

    “這種情況下德宗仍擺出個架勢,不以平等待人。”

    “登裏可汗之怒,實乃是爭取尊嚴的正義之怒!”

    背對著秦檜,趙構的嘴角抽搐不止。

    “愛卿真君子也”

    公元762年十月三十日,唐軍與安史叛軍在橫水展開決戰,叛軍大敗,被俘殺六萬人,史朝義向北潰逃。

    唐軍順勢收複東京、河陽及汴、鄭、滑、魏等州。

    相、趙、定、深、恒、易等州歸順。

    而就在仆固懷恩在前方打仗時,後方卻已經開始了掠奪。

    天幕上。

    洛陽。

    火焰似紅龍長達萬丈餘,盤旋環繞著巍峨的京都。

    火龍的身上伸出無數鱗片,一伸一縮的向上翕張。

    合成火焰的花,又成了火焰的柱。

    火柱隨風旋轉著發出陣陣怒吼。

    青磚和雜瓦都映成一色通紅。

    通紅的火光照亮一旁顆顆鮮血淋漓的頭顱。

    他們的臉龐上還猶自保持著鮮活的震驚神情。

    順著已經的定格的眼神望去。

    一名名穿著裘衣的的胡人正揮舞著屠刀,大肆擄掠著。

    而其身旁,一名名唐軍甲士也正幹著同樣的事情。

    “回紇入東京,肆行殺略,死者萬計,火累旬不滅。”

    “朔方、神策軍亦以東京、鄭、汴、汝州皆為賊境,所過擄掠,三月乃已,比屋蕩盡,士民皆衣紙。”

    死一萬餘人。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猛的起身,怒發衝冠目眥欲裂劍指天幕!

    “噗!”

    胸中氣血翻湧之下,一句話都未說出口就暈死過去。

    在昏迷前的一瞬間,李淵的腦中隻有一個想法。

    完了,大唐真的完了。

    公元763年正月,史朝義走投無路,北入奚、契丹,途中被圖謀歸唐的燕範陽尹李懷仙追及,被迫自殺。

    李懷仙斬得史朝義首級來降。

    自此,曆時八年多的安史之亂終於在這一刻偃旗息鼓、塵埃落定了。

    三月,代宗為玄、肅二宗舉行國葬。

    在大明宮中停放近一年的二宗靈柩得以入土為安。

    七月,群臣為天子李豫進獻尊號,“寶應元聖文武孝皇帝”

    同月,唐代宗下詔大赦天下,改元廣德,並對平叛有功的所有將領包括回紇可汗及其將領論功行賞、加官晉爵。

    從代宗開始,後麵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拆著拆著,大唐就塌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