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

字數:6754   加入書籤

A+A-




    第289章再次淪陷的長安

    真TM完蛋!太來氣了!拿百姓做籌碼!太宗知道了不得氣得爬出來一個一個拿箭射死這些廢物將領和昏庸的肅宗代宗!還尼瑪文武!文你大爺!武尼瑪幣!

    代宗是盡力了啊,還是要怪玄宗。

    這是洛陽收複戰?這是搶劫洛陽戰和洗劫中原戰!

    安史之亂是結束了,但此時大唐的國力也耗得差不多了感覺這時其實已經半隻腳踏進棺材了

    人家過來打你,然後你還得供人家吃供人家穿,最後還要讓人家搶一番,就是為了對付惡親戚?

    不給回紇大好處,人家憑什麽替伱賣命?但是這個好處對老百姓代價太大了。

    回紇倒是拿錢辦事,答應出兵就出兵,隻是最後承諾的負擔又是老百姓身上。

    當皇權旁落,內外憂患的時候,百姓都是魚肉,不管你是繁華帝都還是窮鄉僻壤,首都百姓都保護不了,隻能感歎一句:亂世降臨!

    太宗得氣的從棺材裏跳出來。

    安史之亂前後就像兩個朝代。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所以中學曆史教科書隻講初唐盛唐,中晚唐一筆略過。

    大唐。

    李世民怔怔的看著熊熊大火在洛陽等地燃燒著。

    看著官軍與胡人在中原之地燒殺擄掠。

    看著劫後餘生的百姓們穿著薄薄的紙衣佇立在一片焦黑的廢墟上,蜷縮在寒冬中的冷風裏。

    為什麽?

    為什麽叛軍在洛陽盤踞幾月無事發生?

    為什麽大唐軍隊來了就都發生了?

    這還是大唐的將士嗎?

    這是收複嗎?誰才是賊寇!

    隨後看到天幕裏的那句話。

    “砰!”

    李世民一拍案桌怒而起身,向殿外氣勢洶洶而去!

    殿內大臣愣了一下。

    “不好!武庫!”

    魏征大喝一聲,連忙緊跟其後。

    大臣們對視一眼。

    陛下這是拿弓去了?!!

    大唐高宗時期

    “賊境?賊境!”

    李治脹的臉色通紅,整個人氣的渾身顫抖。

    既然是賊人的地盤,那官兵們當然可以想怎麽幹就怎麽幹!

    “那是東京!是朕的國都!”

    坐在下首的長孫無忌同樣一臉暗色。

    “恐怕在大唐與回紇人達成協議的那一刻,洛陽及附近州縣就已經不是待朝廷去光複的失地了而是他們眼中的肥肉,是等他們去攫取的戰利品!”

    李治聞言雙目通紅。

    “朕”

    話未說完,眼前一黑。

    長孫無忌大驚,一步上前。

    “陛下?!陛下!稚奴!稚奴!”

    “來人!來人!叫太醫!快叫太醫!”

    大唐代宗時期

    李豫一臉沉鬱之色。

    掃了一眼天幕,歎了口氣。

    按照太宗皇帝的脾氣

    此時應該去找弓箭去了吧?

    等評績出來朕就該挨箭了吧?

    “唉”

    李豫又歎了口氣。

    這箭挨就挨吧,也不冤枉。

    可惜阿耶死了,不能一起挨了。

    真不甘心啊

    平定安史之亂後,唐代宗李豫采納仆固懷恩的建議,任重新歸唐的安史舊將田承嗣、李寶臣、李懷仙、薛嵩分別為魏博、成德、幽州、相衛節度使,率所部駐於河北。

    前三將及其繼承者割據河北,不奉朝命,不輸賦稅,史稱河朔三鎮。

    大秦。

    嬴政眉頭一挑。

    國中國?小諸侯?

    看著如此模樣的大唐嬴政心中有了幾分明了。

    “若是沒有什麽如劉秀或李世民那般的天縱之人。”

    “大唐應該是撐不了多少年了。”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無奈的看著天幕。

    他可沒忘代宗那個老子可是還給他留一個大坑呢。

    現在他又給自己挖一個坑?

    “他為什麽這麽做?”

    霍去病真的不太理解。

    “這是讓他們養寇自重啊!”

    劉徹輕敲著案幾,歎聲道:

    “招降他們,是不得已而為之。”

    “即便皇帝想打仗,疲敝的大唐也已經沒有力量了。”

    “如果這些人繼續反抗,那麽安史之亂或許還要持續很多年。”

    “沒準又要出現一個安祿山或史思明,將事態擴大。”

    “最容易的方法還是招降他們,讓給他們感到安全。”

    “然後,徐徐圖之。”

    雖然安撫了安史舊將,但大唐皇帝與武將們之間的猜疑已經無法消除了。

    而不信任武將又無法依靠文官的代宗,選擇走後漢的老路。

    李輔國死後,繼承他位置的是驃騎大將軍、判元帥行軍司馬程元振。

    作為代宗的打手,程元振處處打壓功臣,“諸將有大功者,元振皆忌疾欲害之”

    比如同華節度使李懷讓就被程元振構陷而自殺。

    他還處處打壓郭子儀、李光弼,尤其是害死功臣來瑱和裴冕。

    這一下,引發了各個節度使們對朝廷的猜忌之心。

    來瑱就是在安史之亂中屢次打敗安史叛軍,人稱“來嚼鐵”的那個,後升遷淮南西道節度使。

    因平定永王之亂、收複兩京都有功勞,授開府儀同三司、禦史大夫、潁國公,代宗即位後就被調回中央。

    但一年後他無緣無故被貶為播州縣尉,赴任途中又被追加賜死。

    來瑱死後,其府中門客紛紛離開,屍體被埋在土坎中,校書郎殷亮獨自前來吊唁,在他的屍首旁失聲痛哭,又準備了棺材和衣服,將其入殮安葬。

    這個事情影響很大,導致節度使們人人自危。

    功高望重如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都不免自危。

    郭子儀艱難保全性命,祖墳被刨了都隻能委曲求全。

    李光弼坐鎮徐州,不敢入朝,導致史書評價白璧微瑕。

    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割據七州,拒不入朝。

    人勸入朝,梁崇義說:我是來公的部下。來公有大功勳,因為天子聽信宦官構陷,導致來公被族誅。對忠心的尚且如此,我這種不老實的一旦入朝能有好下場嗎?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啟皺著眉頭看完前因後果。

    “這個皇帝,太急躁了。”

    一旁的小劉徹驚呆了,嘴裏的蘆肥片都掉了!

    阿父這麽急性子的人都認為這個代宗太急躁了,那這個人是真的很急躁!

    “卡擦卡擦!”

    劉啟瞥了一眼帶著誇張表情的小劉徹,也不搭理他,撿起掉落的蘆肥片扔到嘴裏嚼著。

    別說,這辛辣甘甜的口感還挺解烤乳豬的膩。

    “代宗太心急了,天下未定就借宦官向功臣下手,誅來瑱卻不示其罪。”

    “又猜忌郭子儀、李光弼等有大功者。”

    “朝廷失度,天下忠義,從此生疑。”

    公元763年七月,吐蕃的軍隊突然大舉東進,將整個河西、隴右降服,又侵入大震關,對關中地區形成威脅。

    早在之前,吐蕃人趁著唐朝的動蕩已經侵入了青海,甚至進入了新疆地區,成了西部的重大禍患。

    但如此嚴重的軍情竟被宦官程元振截留了,沒有告訴唐代宗。

    十月,吐蕃侵入涇州,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帶領吐蕃向長安趕來,當吐蕃人過了邠州之後,唐代宗才知道了這件事。

    十月初二,吐蕃進攻距離長安不遠處的奉天、武功,引起長安震動。

    唐代宗立刻任命雍王李適為關內元帥,讓賦閑已久的郭子儀擔任副元帥,趕往鹹陽。

    同時下詔勤王,但由於宦官程元振的擅權,眾多掌握兵權的節度使非但不敢率兵前來,反而擔心被程元振迫害而裝作看不見。

    郭子儀倉促之際隻找到了二十名騎兵,他帶著這二十人飛騎趕往鹹陽。

    此時吐蕃率領的吐穀渾、黨項、氐、羌聯軍二十萬已經過了渭河。

    郭子儀派人回長安尋找增援,竟被程元振阻攔。

    初六,吐蕃擊敗盩厔守軍渡過便橋,來到長安郊區。

    初七,唐代宗倉促逃離了長安,前往陝州。

    二十一日,在長安劫掠十二天後,吐蕃人才離開長安。

    沒啥用的小知識。

    秦漢時,稱白蘿卜為“蘆肥”、“蘆菔”

    唐代語音發生變化,稱為“萊菔”

    唐五代時期稱“蘿卜”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