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天京事變!

字數:11922   加入書籤

A+A-


    【江南經濟發達,物產豐富,便於籌糧籌款,亦能割斷清廷的財稅來源,所以洪天王把南京改名為天京,並定都於此。】
    【但洪秀全萬萬想不到,這輩子他再也沒有機會走出南京。】
    【就在洪秀全忙於建都、封賞的相關重要工作時,鹹豐送了他一份大禮,一個由清軍做成的籠子。】
    【鹹豐令以綠營、八旗為主力的清軍設立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在南京周圍編織了一個大籠子,欲把太平軍囚在籠子裏。】
    【但太平軍事實上的一把手楊秀清自然也不會束手待斃,在經過周密準備後,楊秀清兵分三路反攻清軍。】
    ……
    天幕上。
    血色鋪染大地。
    清軍全副武裝的騎兵遊蕩在戰場上。
    偶爾用長刀刺向一具撲在地上的完整屍體。
    ……
    【第一路是來自天地會的悍將李開芳、林鳳祥率領的兩萬大軍——北伐軍。】
    【他們的使命是把戰火引向華北、引向北京,替南京城裏的太平軍分擔壓力。】
    【孤軍向北,深入敵境,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缺乏補給和支援,全靠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所以,北伐軍的序幕拉開之前,它的結局就已經注定。】
    【這支孤軍深入的北伐軍雖然殺得清軍屁滾尿流,一路打到天津。】
    【但北伐軍在天津城下遇到了一個無法戰勝的對手——酷寒。】
    【在孤軍深入後繼無援的條件下,北伐軍軍心迅速渙散。】
    【人心散了,地利也不在北伐軍這一邊,華北平坦的地勢,特別適合清軍“戰神”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作戰,在騎兵的衝擊之下,北伐軍沒有任何機會。】
    【鹹豐五年(1855年),北伐軍全軍覆沒。】
    ……
    大明·永樂時期
    “從南統北,不是那麽容易的。”
    朱棣覺得太平軍還是缺一個擁有大局觀的人物。
    “過早北伐,白白犧牲將士。”
    “還因為北伐導致分兵,西征兵力碰上湘軍。”
    “應該盡早東征,拿下江浙地區。”
    “如此分兵,讓太平天國拿下金陵帶來的戰略成功,隻有一半還不到了。”
    朱瞻基托著下巴猜測著:
    “按照內訌的說法,這分兵有可能就是太平天國內聲音不統一的緣故。”
    朱棣看著楊秀清三字,點了點頭。
    “有道理,洪秀全與楊秀清,必有齷齪。”
    ……
    【第二路是以丞相胡以晃、石達開先後為主帥的西征軍,他們的使命是占據長江中上遊,據長江天險以保東南半壁江山。】
    【西征軍出兵初期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對手,陸續攻下重鎮安慶、九江、武昌,將湖北、江西納入太平天國的勢力範圍。】
    【但後來就對上宿命中的對手——湘軍。】
    ……
    大金·世宗時期
    完顏雍突然想起在天幕裏看到的一句話。
    “完美的匹配機製。”
    南邊那個就是一直如此啊。
    ……
    大宋·寧宗時期
    趙擴看著“命中”二字,想著北方的對手。
    “何止是宿命啊。”
    “簡直就是冤孽!”
    ……
    【而第三路則是由坐鎮大本營的楊秀清指揮的太平軍主力,楊秀清親自對付清軍江北、江南大營,這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曆經三年鏖戰,鹹豐六1856年,楊秀清指揮太平軍擊敗清軍江北、江南大營。】
    【至此,太平天國占據長江以南大部,與清朝劃江而治,國勢升至巔峰。】
    ……
    大唐·玄宗時期
    “來了來了。”
    李隆基坐直身體。
    “盛極必衰,但是要來了。”
    ……
    【但是欲望是把雙刃劍。】
    【翻開人類所有的鬥爭史,會發現什麽無間道、反間計、借刀殺人等從對方內部下手的辦法都有神奇的效果。】
    【無獨有偶,農民起義大多失敗的曆史教訓也深刻地印證了這個道理。】
    【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深以為然。
    若不是張角慘遭背刺,大漢不一定能撐到辯兒協兒那裏。
    想到黃巾,他不由看向劉備與曹操。
    那也是這二人的進身之階。
    ……
    後唐·莊宗時期
    “黃巢嗎……”
    李存勖不是很看得上黃巢。
    所以殺世家這事也很符合他的胃口。
    “但大事未成就聲色犬馬,不是為王之道。”
    李嗣源瞥了他一眼。
    說別人?
    你也一樣。
    ……
    【太平軍自威望很高、能力也很強的馮雲山戰死之後,軍政大權就落到了能力與野心成正比的楊秀清手上。】
    【小弟野心勃勃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隻要當大哥的自己有本事、駕馭得當,小弟的野心就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被他自己對老大的敬畏感所埋葬,逐漸適應做小弟這一壓力不大卻前途不小的職業。】
    ……
    大漢。
    劉邦認同這話。
    “乃公就是這麽做的!”
    “你看誰不服朕!”
    呂雉冷笑著:
    “嗬,明裏暗裏逼反異姓王。”
    “確實是好算計。”
    劉邦麵不改色心不跳道:
    “胡說,那是他們心有二意。”
    “朕可是他們親手選出來的。”
    “是他們違反了法理,關乃公何事。”
    呂雉依然冷笑著,眼神卻看向劉盈那邊,略帶幾分諷刺與失意道:
    “代王不愧是你兒子。”
    “可惜了盈兒。”
    劉邦依然充耳不聞。
    太子之位必須是劉恒的。
    誰也拿不走!
    大漢四百年!
    乃公贏嬴政都贏麻了!
    ……
    【但洪秀全是這一規律的反例。】
    【洪秀全雖被奉為教主,但楊、蕭等人並不真心信仰洪的教義。】
    【馮雲山當年拉攏楊、蕭入夥,不曾提及洪的教義。】
    【鹹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克武昌後,楊秀清拜謁當地的孔廟,這對高呼“打倒孔妖”的宗教領袖洪秀全而言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楊秀清的舉動,意味著掌控世俗權力的他並不尊重洪秀全的教主地位,也不尊重洪的教義。】
    【作為回應,洪秀全隻能將更多的精力專注於宗教領域,這也是他唯一可以倚仗的權力來源,以越來越極端化的行為凸顯自己的權威和存在感。】
    【建都南京後,洪秀全開始文化變革運動。】
    【“凡一切孔孟諸子百家妖書邪說者盡行焚除,皆不準買賣藏讀也,否則問罪也!”】
    【明確宣布禁絕、焚除儒學經籍和諸子百家書籍。】
    【這一極端行為隨後被曾國藩充分利用。】
    ……
    大秦。
    鹹陽宮。
    嬴政與劉邦俱都站在宮牆上。
    兩人看著天幕。
    一人麵無表情。
    另一人也麵無表情。
    ‘鹹陽這鬼地方是不是克乃公啊?’
    劉邦板著臉暗自念叨著。
    ‘不然找個理由打發外調算了。’
    但這個想法隻是一轉念,就被他死死按下去了。
    還是別找死了。
    ……
    【洪秀全的行為,在太平天國內部造成了思想混亂,給真正總理政務的楊秀清帶去許多麻煩。】
    【而楊秀清的反擊方式是也很直接,就是借著“天父附體”斥責洪秀全。】
    【洪秀全無視“天父”旨意,繼續加大力度推行禁絕儒學與焚燒古書運動。】
    【楊秀清就再次“天父附體”。】
    ……
    {看來和“人相食,是要上史書的”情況一樣。}
    {現在想想,洪、楊等人的政治實踐正好在中國試驗了一遍英式君主立憲製的可行性。}
    {效果驚人,很顯然不適用於中國。日後康梁之說,幾乎渾如夢囈。}
    {曹操和漢獻帝已經試過了,大家都說不行,還是得等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
    曹魏。
    曹操的酒杯端到嘴邊止住。
    最後冷哼一聲,飲下酒水。
    “他們內鬥的本質是製度結構設計的不均衡導致。”
    “一開始就是個草台班子,拿下南京後又沒有重新進行製度結構的再調整。”
    “最終難以持久才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與孤和漢帝可大不相同。
    ……
    【而鹹豐六年(1856)又有兩件大事發生。】
    【一是楊秀清率太平軍擊敗清軍江北、江南大營。】
    【二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了。】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心裏早已做好準備,但看到鴉片戰爭四字依然是一陣邪火湧上心頭。
    “英吉利!”
    “大清的心腹之患!”
    胤禛看著一臉陰沉的康熙,還是開口道:
    “與其對準英吉利,不如廣開民智吧。”
    康熙瞥了他一眼。
    “你想回龍興之地,朕可以送送你。”
    胤禛歎口氣。
    “何必呢,魏孝文帝不也推行漢化嗎。”
    “不改衣冠,恢複發飾。”
    “這才是真正表明滿漢一體啊。”
    “汗阿瑪,隻有眾誌成城你手中金蓮才能發揮大用啊。”
    康熙看向放在手邊的金蓮。
    祖宗基業與長生久視。
    怎麽選?
    當然長生久視啦!
    靠北!這還用想。
    長生久視後,祖宗基業照樣是朕的!
    ……
    【當時海外諸國很看好洪秀全的這個信奉基督教的政權,有心跟洪秀全來個裏應外合,合夥滅掉清朝,然後搞搞商務合作什麽的。】
    【但在派人接觸過洪秀全之後,這個想法就破滅了。】
    【首先是拜上帝教的基督教義太山寨,讓他們無法接受,然後是洪秀全的態度跟清朝一樣,堅持將他們當做藩屬國來對待。】
    【楊秀清雖然瞧不上英法這種“藩國”的實力,但他對英法聯軍與清軍廝殺替自己分擔火力的行為還是持讚賞態度的。】
    【清軍新敗,且要應付英法聯軍,無力挑起新的戰事,洪秀全隻知風流快活。】
    【於是,楊秀清越來越熱衷於“天父附體”的表演。】
    【沒多久,還在搞禁書的洪秀全發現,自己的支持者一個一個的消失了,自己發布的命令的有效範圍僅限於自己的王宮,天京城裏幾乎都是楊秀清的人。】
    【洪秀全被架空了。】
    ……
    天幕上。
    南京城夜色深沉
    一隊騎兵自“天京”南門而入。
    一行人快馬加鞭行至距一處府邸百丈處。
    從人皆下馬,數百人分成幾隊。
    為首的將領自率一百餘人率先趨向府邸。
    守衛門人見是來者手中有令牌,立刻大開府門。
    眾人即刻湧入,喀嚓數刀!
    數十門衛均在片刻被砍掉腦袋。
    府邸處。
    剛剛躺下的中年男子聽到外麵傳來吵嚷聲,隨即起身,拿起衣袍披上。
    身披一件白袍的中年男子推開房門。
    “吱呀。”
    房門方啟,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憤怒的臉。
    未及出聲。
    數把鋼刀齊搠於他的胸前!
    門口的將軍上前一步,揪住男子發髻。
    “唰!”
    手中刀一使勁,把血淋淋首級拎於手中。
    隨後信手一擲。
    男子的腦袋被拋入晶瑩透亮的金魚缸內。
    在火把和琉璃燈的照耀下,首級在水中自上而下,慢慢沉落。
    腔中鮮血蔓散開來,漸漸遮掩住了他臉上瞠目張嘴的驚訝表情。
    ……
    【獲得初步勝利的楊秀清,放鬆了警惕。】
    【但楊秀清犯了個致命錯誤,他以為自己對手是洪秀全,可他的對手不僅僅是洪秀全。】
    【楊秀清最大的法寶是“天父上身脫口秀”。】
    【但楊秀清不能很好的利用這個特權,從進入天京以後,楊秀清一共扮演天父下凡三十多次,主要是通過天父附體下達旨意,貶低其他人公眾形象、奪取軍權、騙取美女、樹立個人權威,每次都要把大家折騰得死去活來,可天父是太平天國自己樹立起來的神,大家實在拿他沒辦法。】
    【楊秀清肆無忌憚地在太平軍開掛,最後結果就是惹怒了天國幾乎整個領導層。】
    【如開國元老北王韋昌輝、新貴燕王秦日綱,甚至還包括被楊秀清自己看成心腹的中央大員,丞相陳承瑢。】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被楊秀清借機在眾將士麵前狠狠地鞭打過屁股。】
    【他們都被楊秀清的極度專權傷過自尊。】
    【他們都受夠了天父下凡這種無休止的精神折磨。】
    【他們都想讓楊秀清去死。】
    【洪秀全之所以任楊秀清作為,也隻是因為一個字:忍。】
    【而楊秀清放鬆了警惕,他的機會來了。】
    ……
    大明·正德時期
    朱厚照看向朱厚熜。
    朱厚熜下意識摸了摸脖子。
    難道宮女勒脖子也是哪個被打了屁股的大臣懷恨在心?
    “看似狂傲不羈,實則毫無馭下之術。”
    朱厚照悄咪咪移開視線,裝模作樣的說著。
    “此類人物,結局淒涼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看來這屁股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打的。
    朱厚照發散著思維。
    不過兩者也不能同日而語啊。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嗤笑一聲。
    他看到了楊秀清敗亡的本質。
    “匪徒矣。”
    這個人根本不知道怎麽控製權力,也不知道如何平衡權力。
    他甚至連最基本的恩威並施這種技巧都不會用。
    隻會一味地用極端的暴力和威脅來維持權力的延續。
    “但這也是好事。”
    對大清來說,可真是大好事了。
    ……
    【鹹豐六年八月初三,太平天國丙辰六年七月二十六,公元1856年9月1日】
    【洪秀全密令韋昌輝、秦日綱領兵回京救駕。】
    【韋昌輝率精兵三千急進,與秦日綱在天京城外會合,在陳承瑢的接應下,趁夜色掩護秘密進城,突襲東王府。】
    【楊秀清根本沒有做好被殺的思想準備,一代梟雄就被誅於睡夢之中!】
    【洪秀全這位太平天國精神領袖,終於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政教合一。】
    【此後兩個月,韋昌輝故意擴大事態,殺楊秀清部屬連同在戰亂中被殺的無辜群眾。】
    【翼王石達開回京後,對韋昌輝殺人過多表示不滿,韋昌輝又欲殺石達開,石達開連夜逃至安慶,起兵討伐韋昌輝。】
    【九月,洪秀全下令天京軍民“合朝同心”誅殺韋昌輝,石達開回京輔政。】
    【次年四月底,石達開因洪秀全對他猜忌,從天京出走,帶領十餘萬精兵單獨行動。】
    【天京事變和石達開出走使得太平天國的戰場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兩更!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