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通關大BOSS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一品閑人 !
    表麵上看,朝堂上下都是支持他繼續做這個皇帝的,所以他的地位暫時很穩,同時他的心中也很清楚,當朝太後,那個曾經臨危將他扶上皇位的女人,才是朱祁鎮的親生母親,他不敢保證這位威望甚至要勝過他這個皇帝的女人不會有朝一日重新扶正朱祁鎮。
    因此,當景泰皇帝收到這封秘密奏報的時候,才會顯得格外的欣慰,因為寫這份密奏的人,並不是他的臣子。
    密奏的開篇是兩首詞,一首叫做《木蘭花令》,另外一首叫做《畫堂春》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禦書房內,隻有景泰皇帝一人,景泰帝將這兩首詞翻來覆去喃喃念了數遍,回味久遠。
    毫無疑問,能夠寫出這兩首詞來的人定然是性情中人,才情中人,而寫這兩首詞的人,他的名字景泰皇帝已經不是第一次看見了,因為從青州遞上來的數個奏折中曾經不止一次的提過楊定這個名字,隻不過這個楊定並非科舉出身,所以景泰皇帝並未記到心裏,而這一次,在這份密奏中又提到了楊定,而且隻提到了楊定,所以景泰皇帝這一次將楊定這個名字深深的記在了心裏!
    世人都以為這兩首詞是蕭定所寫,可是他卻知道這兩首詞是出自楊定之手,景泰皇帝手上的這份密奏更像是一份舉薦信,而舉薦的,便是楊定。
    這份密奏是神秘的,因為知道這份密奏主人身份的人,都是他最親的人,而寫這個密奏的人,卻從未與他、甚至是朱祁鎮見過麵,或許他們之間永遠也不會見麵,可是他卻不能將這份密奏等閑而視之,因為他也需要培植他的親信。
    武清伯府,鎮朔大將軍,五軍大營右都督石亨威嚴的坐在大殿的主座上,主座之下,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向他匯報著軍務,而這個年輕人便是衛雙!
    石亨聽著衛雙前去青州剿匪的經過,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小小匪患本來就不足為慮,隻不過這鬧事的打的是大明朝最痛恨的白蓮教的名頭,這就怪不得石亨不痛下殺手了。
    “你想舉薦楊定?”石亨看著衛雙問道。
    “是,卑職想舉薦楊定!”
    石亨麵有為難的說道:“衛雙,你是錦衣衛的人,這次剿匪你不過是被本都督暫時借調了過來,之後你還是需要回錦衣衛任職,你若舉薦楊定的話,你舉薦到你們錦衣衛還是我五軍大營?還是舉薦他為一個文官?這一點你想過沒有?”
    “這---?倒是卑職疏忽了!”衛雙道。
    石亨又道:“剛才聽你說這個楊定很有才學,為人做事也甚是機敏,既然這個楊定甚有才學為何不去參加科舉?卻偏偏來走你的門路?讓我看此人或許是有些才學,但是卻有些投機取巧了些,你若真想提拔這個楊定,不如給他尋一份美差,讓他舒舒服服的過下半輩子也就是了!”
    “這---,大都督怕是誤會了,這次並不是楊定要走卑職的門路,而是卑職愛惜楊定之才,主動舉薦!”衛雙道。
    “哦?主動舉薦?”石亨略一猶豫,衛雙乃是虎門將子之後,衛雙的祖父曆經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五朝,官至金吾左衛、山東指揮同知,現在的山東指揮同知衛勇便是衛青的長子,而衛雙的父親,前段時間更是被他舉薦當了都督同知,並且派去了鎮守宣府。
    可以說衛家在軍中的地位樹大根深,雖然他靠著土木堡一戰和京師保衛一戰,得於尚書青睞官至五軍大營右都督,而且還封了武清伯,但是衛家的勢力卻是他必須籠絡的,因此既然是衛雙要主動舉薦的人,他不可能不給麵子。
    隻不過這個楊定看似有才,實則是文不成武不就,石亨還真想不出要將楊定安放在哪裏。
    “這樣吧,明日上殿,你親自舉薦楊定,倒是本都督自會多於楊定說些好話,你覺得如何?”石亨想了想,還是決定趁人之美,成全衛雙。
    “啊!大都督,卑職親自在皇上麵前舉薦楊定?這、這是不是有些不合適?”衛雙心中一驚,問道。
    “這有何不合適,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既然你心中認為楊定是有才之人為何不可像皇上親自舉薦?自土木堡和京師一戰之後,我大明良臣能將損失巨多,而本應在景泰二年開設的科舉不知為何又被皇上延後了一年,所以現在的大明朝堂急需能臣,你明白了嗎?”石亨說道。
    衛雙心中一動,立刻明白了石亨話中的深意,大明的科舉是每三年舉行一次,而上次的科舉是在正統十三年,正統十四年土木堡大敗,景泰帝臨危受命繼任皇帝,算是結束了正統這個年號。
    按照時間推算,景泰二年,也就是今年本應該舉行科舉,可景泰帝不知為何卻在景泰二年出莫名其妙的下了一道旨意要將科舉延後一年,表麵上看是因為瓦剌攻打京師造成了今年不適合科舉,實則不然,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因為正統皇帝突然被接回京,當今皇帝感覺到了帝位的莫大威脅,於是便想著趁機扶持一些自己的勢力上台。
    而景泰皇帝要扶持自己的勢力,最好不要從科舉的試子中找,這些讀書人三綱五常的大道理深入骨髓,真要執拗起來甚是麻煩,因此像楊定這種人,便有了一絲的機會。
    當然,這一些隻是衛雙的認為,石亨或許也看到了其中的破綻,所以便提議衛雙直接在朝堂上舉薦人才,至於到時候朝堂上的那些文官集團有多少反對的聲音,石亨也打算趁機試探一下。
    衛雙走出武清伯府,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家。
    衛雙先見過了自己的母親,請了安,這才與公孫奕和楊定見了麵,當楊定聽到明日衛雙打算帶他進宮親自向皇上舉薦他的時候,心中不免有些意外,同時還有些小緊張。
    在楊定以為,他這次來到京城應該是先謀個差使,然後從最底層一步步的混起,最後沒準能夠在衛雙的幫助下謀求個一官半職,楊定實在沒想到衛雙竟然會讓他一上來就直接打通關大boss。
    “楊兄,你也莫要緊張,在下隻能在當今聖上麵前為你舉薦,至於最後會如何,還要看朝堂上諸位大臣的反應,畢竟像這種先例之前雖然有過,但最近幾十年卻不曾出現過,所以---”衛雙道。
    “衛大人,在下明白!”楊定連忙說道。
    第二日一早,楊定扮做衛雙的隨從跟隨衛雙由外皇城而入,一路走來,所過之處都讓楊定新奇不已,他原以為他是熟悉紫禁城的,可是等他真的到了大明的皇宮,一切卻又顯得是那麽的陌生。
    楊定隨著衛雙由外城走入內城,又由內城走入皇城,一路上楊定粗略的算了一下,大明朝紫禁城的規模,如果是從內城上算起,至少是故宮的十倍大小,今日當真是讓他開了眼界。
    衛雙將楊定暫時安頓在了千步廊,所謂的千步廊是一條狹長的石路直通承天門前,之後在向左右展開。
    千步廊外設有廊房一百多間,可以說這些廊房便是大明朝中心機構的辦公場所,乃是真真正正大明朝的行政中心,而楊定,就被衛雙安排在了一間廊房之內等候皇帝的召見。
    衛雙安頓好了楊定之後,便隨著一眾文武大臣上朝去了,衛雙現在的職位是錦衣衛千戶,這次上朝他是上交欽差的差事,所以這次衛雙是上朝卸任來了。
    楊定在一間廊房之外老老實實的坐了近一個時辰,房間裏來來往往這麽多的公人沒有一個人多看他一眼,似乎像楊定這種等候皇上召見的人他們早已司空見慣了,楊定見無人理他,他便起身活動了一下酸麻的腰肢,不知不覺,楊定竟然走出了房間。
    看著一排排數百間的房屋,楊定心中感歎這還真是世事變幻,至少在以前他參觀故宮的時候,就沒有見到這樣一排排的房屋。
    楊定雙目遠眺,仔細看了看前方的城牆,半晌之後楊定便有些驚得合不攏嘴了,這一次他終於知道他在什麽位置了,原來這千步廊,便是後世的人人所熟悉的那個廣場。
    我去,他卯時起床,一大早的隨著衛雙在皇城溜達了近一個時辰,他竟然連真正的紫禁城都沒有走進去,怪不得衛雙隻能將他帶到此處,因為嚴格說來,紫禁城才是真正的皇家禁地。
    奉天殿內,景泰皇帝居高而坐,這是至高無雙身份的象征,這是他之前從未想過而現在又不願放棄的一個位置。
    這座奉天殿始建於永樂十九年,當時永樂皇帝之使用了四個月便遭了雷火,隨後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全部被火燒毀,之後的幾十年,大明朝的皇帝便在太和門前聽政和頒發詔令,處理政事。
    而現在的這所奉天殿與正統五年重修,順便將華蓋、謹身二殿和乾清、坤寧二宮一並修了起來,但是現在的奉天殿已經不能與永樂時期華美富麗的奉天殿相比了,這就好比現在的大明朝,也已經不能與永樂時期的大明朝相比了。
    現在的景泰皇帝是充滿了抱負的,他自認他的能力要遠在他的那個廢物哥哥之上,他要重現大明的輝煌,他要讓他這一脈,他的子孫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