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說前因 歎前身
字數:5937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玉麒麟二 !
沈縐冷笑一聲,收起扇子道:“你求錯人了,我可不是什麽大人,也不會搭救你陽氏一門,就連我自己要順利度過這一關,也不容易。盡管今天陽二公子於我有相救之恩,但若讓天下讀書人知道我曾救援導致四年前渾河水患的陽郡守,必遭口誅筆伐,舉國唾棄。”
陽顯初聽沈縐拒絕相救,心登時涼了半截,接著聽沈縐說自己於他有恩,隻是擔心被罵,明白還有轉圜的餘地,忙起身對鴇母道:“媽媽,陽某有要事要借貴寶地一用,還請媽媽行個方便,暫時請姑娘們移步他處,可好?”
鴇母點頭應允,將姑娘們全都帶了出去。任她活到這把年紀,也沒見過僅憑一通話就把堂堂府尹公子嚇得汗出如雨,並跪地求饒的。看來這個從京城來的張公子,身份非同一般。仔細想想,張公子能用兩張箏彈出那麽美妙的樂曲,可見精通音律,出身應該不差。雖然穿得一般,不過出手大方,給公差醫傷一給就是十兩,難怪會拒絕五兩銀子一個月的教習先生的差事。見到凶神惡煞的公差,全無懼色,不急不躁,談笑間化幹戈於無形,不是膽識過人,就是身份尊貴,連廣結達官貴人的陽二公子都稱他為“大人”,顯然不會錯。還有那把扇子,用得起那種扇子的,非富即貴,更難得扇子上的字畫,雖不知道稀奇之處在哪裏,但稀有是一定的,陽二公子不就是看了扇子上的字畫才跪下的嗎?這樣說來,其實陽二公子跪的,是那個在扇麵上題字的人。張公子先說扇子上的字是自己所寫,可當陽二公子闖進裏間的時候,他寫在紙上的字,盡管也很瀟灑俊秀,但和扇子上根本不同。那麽在扇子上題字的人到底是誰?
陽啟又讓曹捕頭把手下差役帶出去,這才對沈縐深深一揖:“張先生,既然先生覺得陽某於您有相救之恩,還請救我一家老小。”
沈縐歎了口氣,道:“我真沒想到,你們竟如此膽大包天,當今聖上雖不似康宗皇帝那樣,喜歡派出暗探四處監聽輿情,可康宗皇帝之前布下的人都還在,新皇登基,他們自然要向新皇靠攏,為表忠心,也為獲得新皇恩寵,自會不遺餘力地四處察訪探聽,巴不得捅出天下第一大案,以此作為晉身之資。即便沒有大案子,依他們的手段,要搗鼓出一個大案也非難事,要知道,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捕風捉影、添油加醋、無中生有。如今你們弄出一個疑似故駙馬的畫像,正好送給他們做文章,還是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豈不是自尋死路?”
“此事在下也略有耳聞,據說安平公主殿下不知從哪裏聽了個謠言,近一年來四處派人尋訪故駙馬。先生說我陽氏將有滅門之禍,可是與此有關?請恕在下愚魯,縱然畫像之事傳到公主那裏,公主尋訪不得,降罪下來,陽氏猶可申辯,何以導致滅族?”陽顯不解道。
“公主自然沒有權利滅你滿門,不過聖上有。我所說的非常時期,不是公主尋夫,而是陛下尋求改革,推行攤丁入畝的一條鞭新法,據說進展得不太順利。而這一條鞭法,正是由故駙馬沈常侍所擬定的。你說你們在這個時候貼出沈常侍的畫像,是福還是禍?”
“這……先生以為是禍?”陽顯遲疑道。
“你以為呢?”沈縐反問。
“還請先生詳說。”陽顯又是一揖。
“這話說起來就長了。我隻問你幾個問題,弄清楚這幾個問題,你就明白了。”
“什麽問題?”
“沒有沈常侍參與推行的新法,能否成功施行?有沈常侍參與推行的新法,能否獲得最終成功?假設沈常侍仍然在世,因為陽氏的原因重回朝廷,如果新法成功施行,沈常侍居功甚偉,他會放過陽氏嗎?如果新法最終失敗,沈常侍將重罪加身,那麽捅出沈常侍的陽氏,也將受到連累,與沈常侍一起成為替罪羊。”
“依先生之見,這新法能成功麽?”
“不能。”
“為何不能?雖然常侍大人對家父有成見,但他擬定的攤丁入畝之法,確實精妙,高瞻遠矚,惠國惠民。若非家族牽絆,陽顯真想拜入沈常侍門下,終生追隨左右。”
“不能成功的原因很簡單。每年田畝所產糧食與人丁所繳納的丁銀總數都是固定的,有丁無田和丁多田少的人家繳納的糧食和銀子少了,那麽丁少田多的人家就要多繳,你覺得他們會心甘情願地多繳麽?不要忘了,田地多的都是些什麽樣的人家,權貴、高官、豪強、鄉紳、富戶,這些人或有權,或有錢,從京城到地方,把持著朝廷的層層權利,維持著朝野安定,而新法侵奪了他們的利益,你覺得他們會衷心支持嗎?”
“可吳郡已經成功推行了一條鞭法,說明新法還是可行的。”陽顯道。
“那是因為吳郡最大的地主就是沈家,而沈常侍早就留下遺言,請其父將沈家田畝分與無田者,為新法推行做了表率,這才使得新法在吳郡站住了腳。可惜陛下忘了沈常侍的告誡,新法須在十年之後才可推行,且每年隻能在一兩個郡推行,漸次而為。吳郡的成功,使得陛下以為新法很容易推行,因而急於求成,下令全國施行,不料操之過急,導致矛盾驟顯,民怨四起,使新法陷入困境。”沈縐道。
“若是沈大人尚在人世,說不定可以扭轉如今的困局。”
“未必,連陛下都無能為力的事,他如何能做到。”
“可惜像沈大人這樣,肯將自己的田產拱手送人的,普天之下,怕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他樹敵太多,注定命無久壽。”
“先生對新法了解得如此詳盡透徹,又洞悉時局,莫非是沈大人的幕賓?”
“非也。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沈常侍不結朝臣,不交文友,不養幕賓。我這把扇子,是通過唐翰林得來的。不過時局麽,我確實知道一些。據聞,聖上有意將安平公主許配給周宰相的孫子,借此安撫因推行新法而被觸動的勳舊老臣,不過聽說高老將軍的孫子也鍾情於公主,有意求婚。聖旨未下,眼下兩家都在較著勁兒。你們在這個時候貼出疑似沈常侍的畫像,可不是要惹惱三家麽?”
“原來如此!多謝先生指點,陽顯這就叫人除去疑似沈大人的畫像。”陽顯對沈縐拱手致謝。
“不妥。一共兩張畫像,你除去一張,百姓看到剩下的那一張,自然會想起被除去的那張,難免不會胡亂猜測,進而引發謠言紛紛,反而弄巧成拙。”
“先生的意思是兩張都除去?”陽顯問道。
“非也。依我之見,隻需將疑似的那張畫像,再添幾筆,改換容貌,即可避禍。這樣的話,不論陛下還是殿下詢問於我,我都可以用改換後的畫像應對,免得尋不到人落個辦事不利的過失,也不用得罪周、高兩家。”
“先生高見!”陽顯喜不自勝,心道,張公子果然是朝廷的人,難怪他肯鬆口,原來是怕連累自己攤上不討好的差使。
“隻是還有一件事,嶽陽府務必要在三日之內拿到那個手持鐵笛的嫌犯,悄悄處決,免留後患。”沈縐補充道。
“三日?處決另一名嫌犯?”
“對,康宗皇帝的暗探今天應該得著消息了,這些人手段著實厲害,若是讓他們先抓住嫌犯,你我不僅前功盡棄,還會獲罪上身。”
“不瞞先生,莫說三日,就是十日,二十日,也未必能抓到那嫌犯。”陽顯如實相告。
“這就難辦了。留著嫌犯逍遙在外,隱患不小。”
“可否這樣處理?也如疑似畫像一般,多添幾筆,改換容貌?”陽顯試探道。
“可以一試,隻是沒有這麽多人手來改畫像,並且,知道這事的人越少越好,最好隻有你我知道。”
“陽顯理會,這就叫人取回畫像,煩請先生稍待。”
“好。”
計較一定,陽顯領著曹捕頭和一班差役,趁夜將白天貼出去的畫像統統揭下,帶回晟音坊。
由於不少畫像粘得太緊,揭下的過程中被撕破了,少不得要重新畫。
陽顯寫告示尚可,卻並不擅長畫像,所以畫像的任務就落到了沈縐身上。
兩人忙到三更,隻畫了十來張畫像。陽顯覺得速度太慢,提議請晟音坊的姑娘們幫忙,沈縐考慮後隻能同意。
於是由鴇母出麵,請出會寫會畫的姑娘,照著沈縐給出的畫樣,依葫蘆畫瓢,直畫到天明才完工。
陽顯又帶著曹捕頭和一班差役趕著四處張貼。
折騰了一夜,沈縐睡到晌午才起。無雙置了酒席,派了倩兒來請。沈縐推辭不過,隻得赴約,但談音律,不碰酒水。
此後幾天,晟音坊的姑娘們輪流置酒相邀,因她們曾幫忙畫像,沈縐不便拒絕,一一赴約。席間難免勾引挑逗之事,幸而沈縐不為所動,淡定自守,姑娘們覺得無趣,自覺地收斂了魅惑的手段,恭敬相待。
由於陽二公子的關照,鴇母再未在沈縐跟前提過過夜錢。沈縐一文未出,鴇母照樣笑臉相迎。
沈縐也是知情識趣的人,少不得又“寫”出幾首樂譜,自己也順帶學學其他種類的樂器,打發時間。
由於沈縐所作樂曲優美動聽,風格清新,一時間晟音坊客人雲集,一座難求。沈縐成了晟音坊的新招牌,人人都知道晟音坊有位從京城來的張公子,極富才情,是位音律行家,可惜和雪如姑娘一個路數,不愛拋頭露麵,縱使名士相邀,也不得一見。
沈縐住在雅韻院的廂房裏,雅韻院一樓廳堂是無雙待客之所,二樓是無雙閨房和日常起居、習琴之所。平日裏,沈縐非請不上樓,即使上樓,也隻待在琴室和待客室,規規矩矩,謙謙有禮。時間久了,眾人都知道沈縐是個守禮的君子。
時漸入冬,無雙見沈縐衣衫單薄,便替他置辦了幾身過冬的衣物,是以經常差倩兒請沈縐上樓丈量尺寸,修改長短肥瘦。
這天無雙給沈縐做好了一件棉袍,請沈縐上樓試穿。
沈縐進房後即抽動鼻子嗅了嗅,道:“好香,無雙姑娘新做了桂花糕嗎?”
倩兒抿嘴一笑,從櫃中端出一碟桂花糕,道:“張先生鼻子真尖。”
沈縐一笑:“那是因為你們做糕的時候我就聞見了。”
倩兒笑著對無雙道:“姑娘,咱們平時總是說張先生清心寡欲,沒有什麽能讓他動心的東西,現在看來不是這樣,桂花糕隔了那麽遠,張先生都能聞見,可見是個對吃食上心的人。若是姑娘想看張先生的詩文,看來隻能靠這碟桂花糕了。”
無雙也抿嘴一笑,嗔道:“休胡鬧,當心張先生惱你。”
沈縐一聽,主仆二人一唱一和,故意激將,不由微笑道:“張某才疏學淺,故而一直揚長避短,不敢賣弄詩文,生怕漏了底。今日承蒙兩位姑娘抬舉,用激將之法,在下不得不獻醜了。不過倩兒姑娘,你總該讓我嚐嚐這桂花糕的味道,我才好衡量肚中歪詩是否值得一獻。”
倩兒聞言,拈起一片桂花糕遞給沈縐,得意道:“這桂花糕是采用獨家秘方所製,食後頰齒留香,回味無窮,外麵可買不到。”
沈縐接過桂花糕放進口中,一股熟悉的感覺開始在舌尖融化,香甜軟糯,甜而不膩,纏綿飽滿,滿口盈香,這滋味,真是久違了。
想不到在嶽陽地界,竟能吃到遠在千裏之外的沈家特製桂花糕。
等等,“獨家秘方”,“外麵可買不到”?
莫非沈家有人淪落在這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