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先生伴讀

字數:626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漢末之我來了 !
    明章殿。
    卯正,天色已亮。
    天光方現魚肚白時,華耀已經眉心頂顆紅色小珠子,喃喃念著咒語,慢慢活動到這裏。
    他昨晚沒有睡覺,聽從長姐華昭的話,通宵在隨身空間中打坐修煉,效果的確不錯。
    修為長了一層,不僅不覺得疲憊,還渾身舒爽,連靈魂都感覺通透暢快無比。
    咒語念完,收起珠子,華耀感覺到了與珠子聯係更緊密。
    跨進明章殿的大門,然後到達前後殿中間的中院,開始邊小聲背《左傳春秋》,邊打太極拳。
    一心二用三用,是修仙者們的本事。華耀原來在宗門時已經練就。
    站定,起手,太極拳的一招一式,柔中帶剛,流暢舒展,渾圓如一,帶動氣流環繞身體,成了一個風旋。
    抑揚頓挫的小小背書聲和南風的呼旋聲應和,像是一曲古腔古調的朝陽之歌。
    孫堅朝這邊望了一眼,心下佩服陛下的勤奮,對拳路的嫻熟,又繼續未完的招式。
    他是個勤奮早起的小子,在華耀到達時已經在院子的東北角落打開一套拳法。
    見到華耀這個少年皇帝,他沒有馬上停止打拳過年拜見。
    華耀也不介意,而且讓小黃門趙忠過去告訴他,隻管運動他的。
    在他的認識中,這等於是學校的學生們在操場上各自運動,等運動完了再打招呼不遲。
    很快,關羽、劉備、劉磐、文聘也都前後出了殿門,同樣被告知暫時不必在意禮節。
    他們在中院各找了個地方開始活動、打拳。
    一時間,院子裏有虎虎生風的猛拳,有剛柔並濟的太極拳,整個空間就活潑潑起來。
    最後,戲平戲忠相攜而出,不過他們兄弟倆不打拳,隻是圍著場邊轉圈的散步。
    邊散步邊觀賞眾人的拳法,兄弟倆眼睛裏都有羨慕。
    辰初,華耀的背書和運動同時結束,先回後殿去擦身換衣服。
    他在這後殿東屋也有置一張床位,用以偶爾歇息,與戲平戲忠曹操荀彧荀攸他們五個同屋。
    左豐見了華耀,上前行禮道:“陛下,熱水已經打來了。”
    “嗯。他們幾個的呢?”華耀邊洗手擰帕子邊問。
    這時剛好有三個內侍各提著一桶熱水進殿門。
    左豐:“那,到了。”
    華耀已經看見,便不再多話,招呼打完拳過來的孫堅。
    “阿堅,那桶裏麵有熱水,你加點太平缸裏的涼水,兌合適了擦身子,然後換上幹爽衣服。”
    “換下的衣服放在那個大籃子裏,會有雜役來取去洗幹淨,然後再送回大家的寢室。”
    華耀的髒衣服也扔在裏麵。他計劃好了盡量與伴讀們一起活動,多多培養友情。
    “這些都是屬於統一製式的學生服,衣袖上有各自的姓名。左姓右名。不用擔心弄混。”
    “是,堅知道,謝謝陛下!”孫堅上前來行禮。
    他們昨日下午晚上已經仔細了解過生活學習的方方麵麵。
    十個伴讀對少年天子都是真的感激,他為他們想的太周到了。
    就比如現在,他看見了三個熱水桶,三個大竹籃。一個裏麵已經有了髒衣服。
    再轉眼,又看見了儲水缸,知道裏麵都是清亮的幹淨水。
    還有四個水缸是滿滿的,不必擔心水不夠用。
    皇宮裏每個殿的前後門的門口皆有六口大缸儲水,以防火災。
    明章殿前後殿的大缸前幾日已經被清洗消毒過了,用以儲存幹淨水來供伴讀們洗漱,使用。
    每日上午下午,學生們去忙了的時間內,內侍雜役們需要將這幾口缸灌滿水。
    “陛下為吾等想的周密,多謝陛下為吾等費心。”孫堅行完見麵禮,又出其不意的行了大禮。
    華耀趕緊扶起他:“阿堅不用多客氣!咱們以後就是同學,會長時間在一起相處,私下裏不用太多禮,怪折騰。”
    “喏!”孫堅應聲後,麵上帶了真摯的微笑。
    他很欣賞陛下的不拘小節,又感動於陛下對伴讀們的真誠。
    等關羽幾人練完過來,華耀已經換好了衣服,對他們是照樣的一番囑咐。
    幾人也是一番感動、客氣。
    華耀沒有見到曹操、荀彧、荀攸三個,估計他們是決定回家或者到親戚家住的。
    大家洗漱完,內侍宮女們也抬著早食過來了。
    華耀帶著他們到用以做餐廳的側殿用早食。進了側殿,打量了一眼,長條桌,胡凳,碗櫃,配套齊全,也挺寬敞的。
    “這裏以後就是我們用膳進食的膳廳,你們昨晚應該來過的。”
    “是。”幾人都點頭,他們昨晚是在這裏吃的夕食。
    每人都是一份蒸餅,二個白煮雞蛋,一碟小菜,粥不限,任喝。
    黃米粥稀稠合適,喝起來很爽口,搭配稍鹹的小菜,比較舒服。
    華耀見他們的神情舒展愉悅,知道都吃的習慣。那就很好!
    幾人吃飽後,會歇息一刻鍾才到前殿去讀書。
    華耀趁這個時間準備說一下課程安排以及先生們的情況。
    他清清喉嚨,待幾人看過來時才笑道:“咱們上午辰正左右開始上課,學一個半時辰左右的經學。”
    “經學先生為侍中大夫楊賜楊伯獻,大司農劉寬劉文饒,太學博士張濟張元江。”
    楊賜出自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差不多的四世三公,世家大族。
    不過楊氏一族的權力欲望不比袁氏強大。
    劉寬為高祖第十五世孫,乃漢室宗親,學識淵博。
    張濟為汝南細陽人,張酺曾孫,乃趙王張敖後代,此為楊賜推薦來作侍講。
    “午時正用午食,午食過後休息到未時二刻上武學課。
    由大司馬劉寵劉祖榮或驃騎將軍竇武竇遊平、或車騎將軍張奐張然明先帶大家學一個時辰兵書。
    然後由步兵校尉徐榮徐子彰或者射聲校尉黃忠黃漢升指導大家練一個時辰的武術。”
    “練武術,大家都去西北邊的校武場上練,裏麵有各種兵器,各人挑選適合自己的練。
    晚上戌初用夕食,亥正上床睡覺。早上要求卯正到辰初這段時間內起來吃早食。”
    “身體不適或者說生病了都可以請假。”
    幾人聽了都點頭,殿門後麵以及他們的屋內都貼了一張作息表。
    講完,華耀掃視了大家一眼,這裏麵關羽的家庭背景最不好。純粹的平民出身。
    母早逝,三年多來跟父親相依為命。好在其父有些武勇,家裏也有十幾畝土地,勉強可維持生活。
    而戲平戲忠則是出自寒門,父母在世時的日子還可以。隻父母相繼生病去世就徹底拖垮了一個家。
    不過,寒門也是屬於士族,他們也知書識字,容易獲得一些世家士人的一點善意資助。
    鑒於劉備和關羽皆是在單親家庭,華耀發善心,征劉備母親盧氏隨著一起到了洛陽,在華昭以師兄這個身份置辦的宅子裏當內管事。
    不知道這樣情況下的劉備以後會長成什麽樣。希望他依舊能夠成長為一個英雄。
    關羽的父親關山也被征來了,則是在那宅子裏當護院。他們逢五日一休沐,其時可以出宮去與父、與母見麵團聚。
    這裏麵,六歲多點的關羽才剛識字不久。還是個內斂不善多言的小小孩童。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聽懂先生們的照本宣科。
    華耀派人征召他時才讓小黃門帶給他二本啟蒙書,一本是時人學的《急就篇》,一本是《孝經》。
    唉,隻能靠他自己私下裏多多努力了。希望已經識字的劉備、戲忠能夠主動幫助他。
    深深地看了伴讀們幾眼,華耀手一招,高聲道:“好了,時辰將至,咱們去前殿上學。”
    帶著伴讀們進了前殿,曹操、荀彧、荀攸已經到了,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溫書。
    他們見了皇帝趕緊起來規矩的行禮,行禮的動作舒緩有度、姿儀甚美!讓人賞心悅目!
    “卿等不必多禮!”華耀擺手叫起。
    隨即走到自己的書案後,拿起案幾上的銘牌,輕輕晃動著對進教室的伴讀們道:
    “看這裏,這個是銘牌,每張書案上都有,上麵刻著個人的姓名,個人找著自己的名字,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座。”
    古代教室是書案蒲團一組,分兩列豎排,一列五組,中間的過道都可以並行二人。
    華耀的座位在最前方的中間,與先生的書案麵對麵。
    曹操、孫堅、荀攸、戲平、文聘幾個年紀大的座位在前,劉備等年紀小個子矮的幾人反而在後麵。
    華耀是擔心沒有入過學的幾個小不點害怕先生。
    讓他們坐前麵會緊張不安,從而學不進去知識
    讓他們在後麵,而前麵有高個子檔著,給他們心理上的安全感。
    他們可以聽先生講,也可以按自己的進度來學習。
    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啟蒙書加四書五經。
    這些經書,都是華昭偷摸去太學裏抄回來的樣本。然後,華耀以此來練字。
    全部隻有經文,沒有注釋。學生們全靠先生講經和自己揣摩。
    很快,侍中大夫楊賜楊伯獻拿著他的家傳經書《歐陽尚書》到。
    楊賜教學就是領著讀了二遍,然後講個他理解的大概意思。
    華耀聽的雲裏霧裏,先生講的跟他理解的有些出入。
    咋說,他前世已經讀研,雖然不是文科,但語文也是必須要學習要考試的。
    這《歐陽尚書》比之古文《尚書》,夾帶了太多私活。
    華耀已經可以過耳成誦,會背誦後,想著,算了算了,我了解個大概意思就行,不必跟古人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