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那個年代的著名決鬥和著名決鬥者

字數:3159   加入書籤

A+A-


    在19世紀的俄羅斯手槍決鬥中,甚至還複興了“集體決鬥”的傳統——所謂的“四人決鬥”的先例,即在直接參與者之後副手也要加入戰鬥。最著名的是1817年圍繞芭蕾舞女演員伊斯托米娜的四人決鬥,其中見習侍從紮瓦多夫斯基被召喚並與騎兵近衛軍上尉謝列梅捷夫對決,雙方的副手是著名作家格裏博耶多夫和未來的十二月黨人雅庫博維奇。盡管決鬥的結果很嚴重(謝列梅捷夫腹部受傷,第二天就死了),但沒有人受到嚴重懲罰;隻有雅庫博維奇(亞曆山大一世皇帝認為他是這場決鬥的煽動者)被驅逐出近衛軍並送往監獄,之後高加索地區的龍騎兵團服役。
    格裏博耶多夫是普希金的朋友之一,在俄國駐波斯大使任上被波斯暴民殘忍殺害(這次外交官被殺害的事件,嚴重程度更甚於克林德被殺,而克林德是主動挑釁,而俄國大使在波斯被殺,原因是一係列的外交風波,而且是波斯人主動發起了進攻,可以說是1828年最嚴重的外交事故,日後的1883年在土耳其又一次發生了這類事件,受害者是俄國駐奧斯曼帝國的武官),也是通過他在那次決鬥當中被擊中以後形成的傷口,在從被遺棄在垃圾場的一堆血肉模糊的屍體當中發現了他本人的殘骸。
    1825年9月10日,在聖彼得堡森林公園的一個偏僻角落,距離維堡公路上的旅館不遠,淩晨,隨行副官弗拉基米爾·諾沃西利采夫和謝苗諾夫斯基少尉之間發生了一場決鬥。康斯坦丁切爾諾夫團。決鬥的原因是諾沃西利采夫在母親的堅持下拒絕與切爾諾夫的妹妹結婚,因為諾沃西利采夫出身不那麽高貴。八步的距離,根本就不給任何一個決鬥者生還的機會。兩人都受了致命傷。諾沃西利采夫被轉移到一家旅館,並在那裏去世。弗拉基米爾的母親葉卡捷琳娜·弗拉基米羅芙娜·諾沃西爾采娃(ekaterinavladimirovnanovosiltseva)想彌補自己因獨生子之死而感到的愧疚,買了一家旅館,並根據建築師的設計在原處建造了一座濟貧院和一座教堂,她的餘生都在祈禱和慈善事業中度過。切爾諾夫的第二個兒子是他的表弟(母親是姐妹,原姓埃森)康德拉季·雷裏耶夫(kondratyryleev),北方秘密社團的成員,他竭盡全力將切爾諾夫的死變成了一場備受矚目的公共事件。結果,切爾諾夫的葬禮變成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成為十二月黨人演講的序幕。
    決鬥的最著名受害者之一是偉大的俄羅斯詩人亞曆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837年1月27日(2月8日),他在與喬治·德·赫肯(丹特士)的手槍決鬥中受致命傷,兩天後去世。挑戰來自普希金本人;原因是丹特士對他的妻子娜塔莉亞·尼古拉耶夫娜的魯莽求愛,引起了社會上流傳的攻擊性謠言和信件。根據普希金學者的說法,這場致命的決鬥至少是詩人一生中的第21次挑戰;在他的記錄中,有15次挑戰(發生了4次決鬥,其餘以和解告終,主要是通過普希金朋友的努力),其中6次對決鬥的挑戰來自他的對手。
    僅僅四年後,一場決鬥導致另一位傑出的俄羅斯詩人米哈伊爾·尤裏耶維奇·萊蒙托夫去世。1841年7月15日(27日),萊蒙托夫被退役少校尼古拉·馬丁諾夫挑戰並當場殺害。事實上,這場爭吵的煽動者正是萊蒙托夫本人。由於他的嚴厲判斷和相當粗魯地諷刺對話者的傾向,他製定了以嘲笑來騷擾馬爾丁諾夫的規則,這最終引發了挑戰。萊蒙托夫顯然沒有認真對待這場決鬥,他向旁邊開槍。馬爾丁諾夫被對手的蔑視逼得勃然大怒,準確地開槍。
    前旅順口保衛戰參與者a.v.霍克將軍和k.n.斯米爾諾夫將軍之間的“將軍決鬥”廣受歡迎,他們在媒體和調查委員會的證詞中指責前者將要塞拱手讓給敵人,而且是懦夫行為。這場決鬥的發起者是霍克,斯米爾諾夫邀請了v·m·普裏什科維奇作為他的副手之一。此外,兩名參賽者都向決鬥問題專家a.a.基裏耶夫將軍尋求幫助,後者應他們的要求準備了決鬥並指導了副手,並且他也在場。決鬥於1908年3月5日(18日)在近衛騎兵團的競技場上進行,雙方在20級台階外用手槍進行決鬥。期間,決鬥雙方各交了三槍,均未成功;從第四槍開始,福卡·斯米爾諾夫大腿腹股溝附近受傷。在聖彼得堡界,這場對決因參與者的大量失誤而引起了極大的諷刺共鳴。
    著名的決鬥者:
    布特維爾伯爵因多次決鬥(包括在公共場所)而聞名,並因違反決鬥法令而被處決。
    據說德布西先生對他來說“挑戰的理由可以放在蒼蠅的腿上”。
    西哈諾·德·貝爾熱拉克打了數百次,諷刺的是他自己也付出了代價:“……即使全世界隻剩下一個人,那麽我也無法避免至少一場決鬥”,但在同時他在決鬥中隻殺死了一個人。
    除了最後一次與丹特士的悲慘決鬥之外,a.s.普希金還進行了大約30次手槍搏鬥和挑戰。與此同時,普希金從未讓敵人流過血,也從未先開槍。
    學生時代的奧托·馮·俾斯麥遵循傳統,參加過27次戰鬥,但隻受傷一次。
    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在與亞倫·伯爾的決鬥中受了致命傷。
    德國工人總工會的創始人費迪南德·拉薩爾在與情人的未婚夫的決鬥中身亡。
    萊蒙托夫確實進行了兩次決鬥——與歐內斯特·德·巴蘭特(ernestdebarant)和n.s.馬丁諾夫,可能還有其他人。
    奧托·斯科爾茲尼(ottoskorzeny)是一位著名的決鬥者,曾進行過15場劍鬥。其中一次決鬥在他的左臉頰上留下了一道疤痕。他的過去在一些德穿文當中經常出現,也不再贅述。
    “美國人”費奧多爾·托爾斯泰伯爵被稱為令人絕望的殺手,在他一生中數量驚人的決鬥中,殺死了11人。費奧多爾·托爾斯泰的12個孩子中有11個孩子早逝,據傳言,“美國人”認為這是對那些在戰鬥中被他殺死的人的懲罰。
    至於他為什麽叫美國人,他在本書當中出場,後麵會有介紹,而且也是索洛維約夫的決鬥副手。同時他的很多事跡,都體現在了《戰爭與和平》當中多洛霍夫的身上,他們的名字和父稱完全一致。
    傑出的數學家埃瓦裏斯特·伽羅瓦(evaristegalois)在一場情況不明的決鬥中去世,年僅21歲,幾乎沒有時間將他的研究結果寫在紙上。
    俄羅斯政治家、十月黨領袖古契科夫曾多次打架,享有惡霸的名聲。
    貝尼托·墨索裏尼是一位出色的劍客,曾多次用鋒利的武器與政治對手交鋒。於是,1921年10月27日,墨索裏尼與左翼社會活動家奇科蒂在利沃諾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劍鬥。發起者是西科蒂,墨索裏尼在媒體上侮辱了他。這場比賽以雙方均受輕傷、西科蒂心髒病發作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