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呼嘯山莊

字數:4344   加入書籤

A+A-


    再興南唐!
    江國公府新設了發展規劃司和計劃財務司,俱在江國公府別院的右側新買的院子辦公,新募人手便稱呼自己辦公的地方為右院,見許士鳴和許美蘭亦未反對,大家便這麽稱呼起來。
    這日下午,黃光一早早地從右院裏出來,回頭看看國公府門口兩位侍衛站得筆直,不由地也挺直腰杆,大步往胡同口外走去。迎麵碰到巷子裏的幾個老熟人,都“黃公差、黃公差”的叫得親熱,黃光一便咧嘴笑著一一招呼。
    黃光一父輩的時候,本來家裏尚有店鋪生意,城外也薄有田產,不料數年時間,先有兩位叔叔意外死亡,然後是父親病死,再然後三叔的媳婦因年輕尚輕,丟下一個娃給了祖母照看便再嫁了。黃家一祖母兩妯娌卻是無力撐起這家,三個女人更是經常鬧得雞飛狗跳,結果被外地商人做局坑了一次,這生意便做不下去,還把城外田產也丟了。沒幾年祖母也死了,兩個妯娌分產不分家,這才算是安生下來,把六個兄妹拉扯長大,但卻是沒有餘力管幾個娃的求學事了。
    黃光一上了好幾年私塾,便早早出來做事,畢竟是家境沒落下來的,也做不得苦力事,便跟著學做牙人。黃光一倒是有些天分,折騰了幾年後,便在這個行當做穩了。黃光一做牙,該講信用時便極講信用,該坑人時也毫不含糊。便也積了點錢,於是張羅著年紀尚輕的小兄弟去讀書。最後隻有年歲最小、沒了爹娘的黃光五忍得住讀書的辛苦,總算是中了舉人,但黃光五前年參加會試名落孫山,心思便有些不穩。
    前些日子江國公府在右院貼了告示,要招人做工,但要求能寫會算。一時議論的多,但應招的少。
    特別是這個巷子裏的人,對這江國公府更有一種懼意。去年的時候,江國公府侍衛縱馬呼喝往來,誰要是不小心衝撞了他們,不定就是遠遠一鞭飛來,直打人皮開肉綻。但大家倒是覺得本該如此,這些當官的哪個不是飛揚跋扈,不把平頭百姓放在眼裏。不料正月後,這些國公府的侍衛便像換了撥人似的,整日介要麽是訓練不停,每日便有喊殺聲響起,聽得瘮人;要麽就是像根樁子似的,挎刀持槍立於門口,一個時辰不動彈;換崗時又跟個木頭似的,一步一頓惹人發笑。初時還有人駐足觀看,後來見得多了,便覺得所有兵都跟機器似的,讓人害怕。更有人說是國公府的兵前一陣子去北邊跟宋人的大兵對砍去了,說什麽殺人如麻、血流漂杵的,嚇得巷子裏的人過國公府家門口都不敢大聲說話。
    黃光五讀過書,倒覺得當兵就應該這個令行禁止的樣子。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了名,不料一下子就被許美蘭挑中了,當了計劃財務司的職員。後來又見了國公本人,便覺得國公大人雖然不怒自威,但待人說話卻是和氣的很。待了幾日,了解了些情況,便又把黃光一推薦了發展規劃司的頭兒。
    黃光一本不抱什麽希望,但光五好說歹說的勸,便順了他的意。不料筆試、麵試都順利的很,就這麽稀裏糊塗的成了發展規劃司的人。黃光一起初覺得,入了國公府,有了身公差的皮,還可以繼續做牙人,掙點外快,不料發現根本不可能。在國公府幹活,每日點卯不說,出門還得向上司匯報或者事後報備,每日或有晨會、或有夕會,每周還有周會,據說以後每月還得有總結會。不光如此,發展規劃司事多人少,這段時候要籌備宣州建設開業,物色辦公場所、安排裝修、招募人員、製訂規章等等,瑣事極多,又要求極高,而諸人大多不熟練,一件事便往往來回反複。另外,發展規劃司還要給宣州商貿招募人手,與其他商鋪接洽,又要給煤、鐵公司找大匠。不僅如此,雖說是府裏司士參軍在幫著給找煤鐵礦,但發展規劃司的參與也少不了。
    黃光一主要做宣州商貿這塊的事,一開始也隻是安排啥做啥,這一旬下來,倒也明白了一些事,便自個琢磨起來。
    黃光一往城東而走,要路過刺史府衙門,不經意間看見一個人立在衙門對麵,雖著長衫,但身軀挺拔,五官分明,原本應當是一張頗為俊俏的臉,卻被左臉側的一條傷痕破壞掉了。
    黃光一略有些疑惑,也沒有多想,便匆匆走過。突然覺得,這個人似乎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待回頭來看,那人已不見了。於是將之拋在腦後,快步去約好的地兒見人去了。
    ————
    許樂安在刺史府衙門左近的小茶館裏盤桓了半天,便打聽到江國公一般不來衙署辦公。許樂安又在衙門外站了一會兒,回憶了些陳年舊事。再想就算江國公來衙署辦公,想必也不可能帶著許美蘭,一時便有些躊躇。有心想著許美蘭能進江國公府,便算有了個歸宿,自己也算是了了大將軍的情。但終究沒能見上一麵,也不知許美蘭在國公府呆著如何,總是有些不甘。
    身隨意動,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江國公府所在的小巷。其時天氣未晚,正遇上站崗侍衛交班,許樂安見得如此,不免心驚,暗想便是當年大將軍的侍衛與之相比,怕也是不如。便不敢上前,在巷子口徘徊了一陣,亦擔心引人懷疑,也自得先離開了。隻是心裏好奇,一時便不肯自宣城走了。
    許樂安剛走了沒一會兒,右院便打開門來,許美蘭亦自右院中走出,一行人牽了馬,便往城外奔去。原來是李叢益興之所致,不顧天色將晚,便要去看一眼城西的莊園。羅正文、許美蘭等人,便陪著同去。
    到了城西莊園,李叢益翻上山岡,便不再前行。看著周邊景色,李叢益也是頓覺豪氣幹雲。便著人記下來,“一、在北麵山岡上設警戒崗亭,並以此坡為依托,在兩邊山口設置柵欄。二、在靠近敬亭山的那邊開闊地,修建酒廠,自山中引水以為水源,酒名即稱敬亭山;三、在另一邊的開闊地,便建肥皂廠和精油廠;四、招募流民,以作廠區護衛隊,請國公府侍衛隊派教官訓練,整個廠區的安保需得外鬆內緊,即把重點放在嚴防外人不得準許進入廠區內。”
    說完話風一轉,“這肥皂和精油,取個名便叫美蘭牌,美蘭香皂、美蘭精油,我覺得甚好。”
    羅正文心想,若是皇甫夫人知曉,怕是要大大地吃一番醋。但夫人遠在金陵,羅正文便也不作聲,不願意惡了許美蘭。
    許美蘭初時便欲推卻,忽然想到一事,便不再堅持。隻是在馬上朝李叢益深深一福,便算是認了這事。
    沒有許士鳴等馬屁精在,李叢益吹了一會兒山風,便覺無聊,於是打馬下坡。走到坡底,一股惡趣味湧來,不可自製,於是又停下馬來,惹得一眾騎馬並不精熟的隨從手忙腳亂。
    李叢益一指坡頂,“這個莊園便叫做‘呼嘯山莊’吧”。
    眾人皆不解其意,李叢益也不解釋。隻是哈哈一笑,便揚長而去。
    ————
    李叢益晚上還不能休息。不過李叢益在大廠這些年,早已習慣了。而在這世界,李叢益更覺得現在是自己當老板、為自己幹,便如做一個大型真人戰略遊戲一般,一直都是精神抖擻,把資本家無限壓榨員工的信條踐行的完完全全。當然,為了更好的壓榨員工,對自己也得狠才行。
    李叢益就著燭火看公文,燈光昏暗,又用的是豎體的繁體文字,也覺困頓。而羅正文坐在邊上,早已斜躺在椅子上睡了過去。
    李叢益便搖醒羅正文,羅正文一個激靈醒過來,“啊,國公爺忙完了?”一邊揉著眼睛,一邊遞給李叢益一摞拜帖。“這是寧國軍19個營指揮給國公爺的拜帖並禮單。”
    按南唐兵製,以百人為都,五都為營,五營為軍,十軍為廂。寧國軍亦有左右兩廂,若當真補足編製,全軍足有5萬人之數。但宣州並非財政富足之地,而南唐全軍亦極少有編製齊全之軍。
    寧國軍左右兩廂計有二十營,兵額萬人,左廂四位正副指揮使分營領之,未有常設之軍一級編製。但以李叢益觀之,寧國軍實際人數也就在六千人左右。
    “哦?”李叢益的回應來了拖了個長調。但凡政府事務,便極難保密,想來古代這小道消息更是有過之而無不極。今日宣城縣剛給府裏打了公文,自己作為宣州刺史,今晚才看到這本子,還沒批給寧國軍都指揮使衙門。
    羅正文也明其意,繼續道。“這個未上拜帖的是左廂營指揮胡元。祖籍楚州,當年便是隨其父自淮上退下來的。小人今日便著人打聽了,此人日常便總說些悖逆之語,但左廂都指揮使崔飛虎倒是看他頗有治軍本事,故也一直遮護著他。”
    李叢益不置可否,又問“誰送得最多?”
    羅正文急忙挑出一本,“有些號稱古玩、字畫,一時不辯真假,難以計數,粗略估計,便數這位右廂的營指揮董經業送的最多,大概不下一萬倆。”羅正文特意頓了一下,“其中還有董指揮自宋境買來的兩個‘揚州瘦馬’,說是給國公爺您聽曲解悶兒。”
    李叢益正在挑燭火,聞言不由地手一抖,“一萬兩……這位營指揮肯下血本啊。想來別有所求了?”
    “正是。小人也打聽了,這董經業家有個董氏商鋪,主營一是米業,二是茶葉。正是由其父經營,想來應與宣州商貿有所接觸了。而且,董氏商鋪與侯知縣的關係似不一般,個中內情則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