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常州之戰(完)

字數:435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再興南唐 !
    城外軍營在南唐軍騎兵衝擊之下,一觸即潰。丁德裕在城門樓上看得清楚,當真是氣得吐血,直把錢惟治帶來的茶具茶壺通通砸在地上。這時,丁德裕也後悔當時應該去東門外軍營,而非來守這已無大用的城樓。隻是丁德裕當時也是盼望杜璞能創造奇跡,這時回想起來,也知自己在大敗之後亦是舉措失當。
    梁正銳不知城內情形,心存僥幸;自己明知城內情形,仍然心存僥幸。丁德裕想罵人的話便也說不出口。
    不過城外軍營大潰,也給了丁德裕逃命的機會。
    在城樓上觀戰,丁德裕便曉得長槍陣的厲害,窺得南唐軍一營殺出城樓,另一營還未到位的空當,丁德裕便留下死士,再身先士卒突然從城門樓上殺出。南唐軍以兩側城牆為主攻方向,正在城頭上與守東門城樓的宋兵交戰。城樓下便以一部刀盾兵和弩兵為主,封鎖城門樓道。
    丁德裕亦是悍將。以大盾頂著弩箭而下,手持一柄長槍,吐氣開聲,竟把一輛直有千斤重的獨輪車挑翻到空中, 有兩名唐軍甲士來堵缺口,丁德裕以盾搶身,一盾拍在一名甲士身上,那人口噴鮮血委頓於地,另一人大駭,鋼刀滯了一下,便被丁德裕反手一刀砍在腰上,他手上的鋼刀落在丁德裕頭盔上便毫無力道。有丁德裕打開缺口,便有宋兵緊跟其後,不顧唐兵弩箭激射,隻是奪路而逃。從東門樓洞出城,又遇上出城的唐軍一營殿後的刀盾兵,丁德裕連殺排長、副排長等三四人,餘人便擋不住,丁德裕便從大軍縫隙裏逃出,直往西麵熊元嘉部而去。不過,千餘宋兵,此時能夠逃出的,也就四五十人而已。
    而丁德裕寄予厚望的杜璞,在決定往北突圍之後,整支隊伍隻是走了一小截,剛過了東西向的常州主街,隊伍便開始約束不住。右廂都指揮使劉興生帶兵在頭前先走,不多時便就失去聯係。迎麵有唐軍殺來,吳越軍便四散而走。親衛營帶著杜璞轉往旁邊的小巷,再轉至另一條街,繼續向北,走了一段路又撞上一支唐軍。如此貓捉老鼠幾次,便隻剩幾個親衛陪著杜璞。杜璞也不想死,長歎一聲道:“大家也別走了,尋個地兒歇息下,等唐兵來便降吧。”
    而這時,梁正銳和錢惟治正在拚命逃亡。
    數十匹馬從軍營中逃出,這簡直就是明晃晃地告訴穀大壯:這裏有大魚。
    穀大壯便命已經升為騎兵營長郭建帶隊,繼續踐踏軍營,配合步兵捉俘,同時警戒西邊的剩餘吳越軍。自己便帶了兩個排約六十騎追了上去。
    錢惟治哪受過這罪,數次差點從馬上掉下來,幸得梁正銳照拂,但身後追兵越追越近。看錢惟治著急,梁正銳便道,“大人,我們無需到無錫,前方二十餘裏就有兵站,有一營兵駐守,便可擋住追兵。”
    錢惟治這才又咬牙,忍住雙腿兩側的不適,隻是拚命打馬。
    “你們幾個,反衝擊一下!”梁正銳看對方有人從馬背上掏出弓箭,隻得棄卒保車。
    便有十人調轉馬頭,往唐軍騎兵衝去。
    穀大壯興奮起來,大喊道:“兩排橫陣!”
    當下兩個排便一前一後,形成每排三十人的兩排橫陣,馬與馬之間幾無縫隙,就這麽直直的如同一堵牆一樣壓過來。
    吳越軍騎兵哪見過這種戰術?幾人心生恐懼,臨到頭便往兩側而走,隻有幾人咬牙撞上去,但是對麵人員密集,同時數柄馬刀砍來,哪擋得住,紛紛掉下馬來,根本輪不到後排人出手。而唐軍隻有兩人因與吳越軍的戰馬相撞,掉下地來。穀大壯隻是看一眼,便知人肯定沒死,便不停頓,隻是繼續向前。
    阻截的騎兵沒有給錢惟治爭取多少時間。眼看唐軍又追上來,梁正銳便又派人反衝擊,然後依然沒撳起什麽浪花。梁正銳一咬牙,便和錢惟治道:“大人不要回頭,隻管往前走,我去擋上一擋。”說罷便也調轉馬頭,帶著剩餘的十騎,往回衝擊。
    錢惟治也是心下感動,此時也不敢回頭,隻是拚命往前跑。跑了不知多會,隻聽嗖的一聲,戰馬便悲鳴起來,接著一個趔趄,便把錢惟治狠狠地摔了出去。等錢惟治頭暈腦漲地從地上爬起來,便有戰馬跑近前來。
    “我是吳越國世子!不要殺我!”錢惟治知道這會猶豫不得,當即大喊起來!錢惟治雖非世子,但實有世子之時,他這時這麽說,總比說自己是吳越軍都部署要好得多,至少活命機會更大。他直道梁正銳已然無幸,卻不意那梁正銳在衝擊路上,卻突然往側邊一拐,竟是獨自逃走了。穀大壯也懷疑是條大魚,但戰馬也是乏力,便隻好逮住這條更大的魚便完事。不料竟然逮住這麽大的一條魚。穀大壯直欲哈哈大笑!有這潑天似的功勞,國公大人還不得趕緊想辦法把我的騎兵營補齊了?
    而東門城外丁德裕也終究沒能逃出生天。
    丁德裕從城門洞裏殺將出來,想去尋熊元嘉部。但是熊元嘉看到連常州東門外軍營都被拿下來,此時有幾個膽再來東門?所幸常州離無錫也不算多遠,熊元嘉便令拋棄輜重,趁常州軍騰不出手來,所部便拔足往東狂奔。
    丁德裕見熊元嘉往東走了,隻能又往東北而走,去追熊元嘉所部。這麽一幫人在戰場外轉瞎晃,便被郭建發現了。
    郭建派了一個排騎兵追上去一看,這不是幾十兩的賞銀嘛。常州富裕,庫房裏有銀,禹萬誠便定下來殺一個宋兵賞銀元一枚的賞格,不拘哪軍。當下騎兵排便朝丁德裕衝鋒起來。
    以步製騎是需要實力的。丁德裕僅憑個人武勇,顯然沒有以步製騎的實力。幾個衝鋒,便被殺的幹幹淨淨,便有幾個宋兵想降,也被殺得興起的騎兵收不住手,一並給砍了。
    那騎兵排也沒想到,悍勇無比的宋將丁德裕便這麽憋屈地死在了常州城北的田野上。
    常州戰事進行到這裏,後麵便已經是垃圾時間。梁正銳匹馬逃至無錫,等到了沿運河南岸東逃而來的右直軍餘部,亦不敢守無錫,當夜便逃回蘇州。而從運河北岸撤退的左直熊元嘉餘部,因要從芙蓉湖繞道,還要過五瀉水等大河,耽擱到次日才逃到無錫,此時常州軍前鋒亦到無錫左近,熊元嘉不敢入城,便直接繞城而走,退回蘇州。
    至此,曆時兩個月的常州戰事,便算是落下了帷幕。
    李叢益和禹萬誠視察南側城牆,這裏是杜璞所部最後拚命突擊的地方。屍體已經清理,但是血跡遍地,猶有些碎肢血肉遺棄在角落,讓人看之心驚。不意整場戰事,最激烈的戰鬥竟然發生在戰事行將結束的最後一個時辰裏。吳越軍上直軍困獸猶鬥,也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八都兵之威名,也非是浪得虛名的。
    此時常州城內外,還在到處捉俘。有些吳越軍將官,占據宅院負隅頑抗、一時不降,也有些吳越軍士卒行搶劫放火事,東城裏時不時有火頭升起,從城上看去,滿目瘡痍。之後常州東城和常州以東區域的重建工作,亦是一件麻煩事。不過這時,對李叢益來說,還有更急迫的事情。
    “有此處反複拉鋸一戰,則有常州軍之軍魂所係。”李叢益道,“我意使常州軍傷亡士卒,亦照寧國軍傷亡撫恤條例行事,禹大人以為何如?”
    李叢益表麵上在問傷亡撫恤走寧國軍的標準,但其實問的是常州軍的獨立性。和寧國軍呆了近兩月,再看今日寧國軍一錘定音的戰鬥力,薑向明心裏哪能沒有想法。再說李叢益剛才製止了薑向明立即向金陵報捷的想法,李叢益解釋是要能瞞一天潤州便多瞞一天,但李叢益這種完全不把金陵放在眼裏的行為,便和那些割據一方的節度使幾無區別。聽到李叢益的建議,薑向明當下便伸直了耳朵聽禹萬誠的回答。
    李叢益這麽千辛萬苦地幫常州守城,所謂何來,初時禹萬誠還有疑惑,待到後來哪還不知李叢益所想。不過這江國公,比當年弘冀太子更狠,更想把軍權、政權牢牢把握在他自己手裏。若是以前,禹萬誠是斷難從命,但經此一戰,是選擇江國公試一試能否如這常州之戰一樣逆風翻盤,還是和江陵的李煜皇帝一起等死,還用選擇嗎?
    禹萬誠沒有正麵回答,卻是轉過身問薑向明:“向明,今日之戰後,你覺得我大唐能勝宋國否?”
    薑向明道:“若有寧國軍第一師如此威武之軍,有五萬便可拒宋軍於北岸,有十萬便可與宋軍逐鹿於江淮,若有二十萬便足可定鼎中原。”
    禹萬誠便在這城牆之上,向江國公行跪禮,道:“屬下便把常州和常州軍都交給國公大人,願國公大人早日率軍打過長江去!”
    有禹萬誠的配合,常州軍的改編便迅速開展起來。李叢益將常州軍補充部分民夫後,便命為陸軍第二師,以薑向明為師長。同時建立常州守備師,仍為禹萬誠為師長。
    不過,第二師架子搭起來了,甚至兵員也比較齊整,但是缺乏諸多訓練,亦缺乏戰械。李叢益便令禹萬誠帶著第二師,並押著大批吳越軍俘虜,大張旗鼓地去往宣州,一來到宣州接受訓練,二來就近補充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