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常州之戰(七)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再興南唐 !
    崔飛虎還真沒有想到進展會如此之順。前方偵察兵回報說是左直軍所部退入營壘時,崔飛虎還擔心打成僵持,便把手裏的預備隊第六團隻扣下一個營,其餘也往南投了進去,剛走到左直軍的前進營壘,左直軍已經從營壘中潰逃出來。
    不過,崔飛虎此時還不知道,武飛星所在的第一旅,進展更為迅速。負責北極門方向攻城的右直部不到五千人,所在前進營壘其實已在外子城的北城方向 ,為城牆所擋,待到第一旅擊潰北側攻城墁道處的千餘上直軍,右直還懵然不知。第一旅殺了出來,當即把攻城的右直軍右廂所部截為兩半,隨即武飛星即以二團為主力攻進營壘,右直軍猝不及防之下,營壘便被攻破,潰軍也向東而逃。 此時上直軍又組織了約三千人來援,結果被潰軍撞上,再被三團從西往東方向沿著一條主街打了個對穿,各部便陷入混亂,此時隻是往東潰退不止。
    各部把南北兩路反擊信息流水似的送來,李叢益也師指揮部挪到了外子城東門城牆內的一處軍帳裏,參謀把敵我態勢在沙盤上及時更新。禹萬誠撚著胡須,看著沙盤上吳越軍的旗幟節節敗退,也是心花怒放,不過此時自然還不到歡慶之時。
    常州軍自城牆暗門反擊,初時上直軍都指揮使杜璞也隻是略有緊張,隻命各部謹守陣地,待中軍來援。但形勢發展之快,讓人直應接不睱。特別是唐軍行軍、攻擊速度均極快。千人渡河,走的也是吳越軍填出的土壩,費時不到三分之一柱香時間,這速度太快了。
    杜璞一開始不覺得常州軍的反擊能有多危險,隻是一麵集結反擊力量,同時以小股千人隊力量,試探去攻兩路唐軍出擊部隊的側後;一麵等待左、右兩直穩住陣腳後,再考慮率主力反擊南邊還是北邊。
    但是形勢急轉直下,先是北邊的右直軍潰散,接著是南北的左直軍也潰散,在兩路唐軍的驅逐下,沿著幾條東西向街道,往東潰敗。此時杜璞終於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此時,在羅樓東門城樓上的丁德裕,也是心底發寒,常州軍這撥反攻,當真是狠毒之極,竟是要將羅城內的吳越軍盡數殲滅的打算。此時南北兩路潰兵快速向東湧來,北邊吳越軍僅從次北門逃出不到千百人,便迅速為常州軍控製,餘部又往次東門而逃。與欲從次東門進城的右直軍迎頭碰上,便把城外增援部隊衝亂,接著就有唐軍殺到,城門守軍已是膽寒,再無鬥誌,紛紛緣牆而逃,便把次東門也拱手讓出。
    此時吳越軍所控製的,便是離外子城最遠的東門和東南門,但是東南門外便是運河,即使有水營相助,又能逃得幾人?這生路便隻剩東門。此時杜璞控製的中軍還有萬餘人未受衝擊,這萬餘人便不能再來東門,否則這潰兵在這東門外便要自己把自己堵死!丁德裕隨即下令,嚴令杜璞不得後退,並迅速擇一路進行反擊;同時又命城外守軍於東門外紮住營腳,收攏潰兵,再以宋軍千人加強東門城樓守備力量。
    得丁德裕軍令,杜璞也知隻要自己的中軍萬餘人不能去東門擠逃生之路,否則在那種境地裏,這萬人也會瞬間崩掉。但是城內不同於野外,萬餘人也沒法一氣展開,若在這城內散開來打亂戰,以唐軍長槍陣之利,杜璞也覺得無取勝把握。這時,更多消息湧來,此時得到各加強一個團兵力的武飛星和崔飛虎,開始各派出一個半團的兵力,沿著各條街道,自南北方向向杜璞的中軍夾擊而來。
    唐軍以營為單位,在城內街道上以長槍兵和弩兵平推,以刀盾兵出小巷或翻牆而戰,再不出擊,上直軍就要便堵在兩座營寨裏了。杜璞不再猶豫,各以千人守住兩座中軍營寨,以守後路,再以八千餘人為主力,與原攻外子城迎春門的兩千守軍會合,湊得萬人,竟是孤注一擲,要攻外子城!
    得知吳越軍最終選擇了這一可能性不大,但威脅最大的反擊方式時,李叢益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小覷了天下英豪。
    此時常州軍勝利在即,城牆守軍心裏的弦一鬆,連日來緊張和疲憊便湧了上來;而此時吳越上直軍卻是背水一戰,不成攻便成仁,便有哀兵必勝之態。
    上直軍大兵壓上,崔飛虎守後路的一個營便擋不住,隻能往南且戰且走,把攻城墁道讓了出來。吳越軍隨即便冒著矢石,拚命進攻。杜璞親到陣前,左右廂四個正副指揮使更是被杜璞逼著親自領兵衝陣。
    也虧得常州軍組織了兩千鐵甲機動部隊,雙方在南側三條墁道和寧國軍出擊暗門處反複撕殺,短短半個多時辰,城牆易手達二十餘次,暗門處累屍竟達人高,最後吳越軍需要從死人堆裏爬上來攻暗門。雙方殺得發狠,期間最嚴重的一次,常州軍失去城牆竟達百餘米,幾乎被吳越軍逼近東門城樓,最後還是靠寧國軍士卒以長槍弩兵的配合反推了回去,才幫助常州軍奪回城牆。不過,吳越軍在城牆下,不顧城頭雙方撕殺,實行弓箭無差別覆蓋,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下,寧國軍也是傷亡慘重,最後李叢益把師屬警衛營、偵察營也派了上去,又將轉移來的投石機也投入戰鬥,才使得吳越軍的攻勢遏製住。
    杜璞雙目刺紅,不到一個時辰,萬餘大軍便傷亡達三千多人,更有近四百人從城牆上潰逃下來,被杜璞軍法斬於陣前。此時四個廂都正副指揮使,一人戰死於城頭,一人被投石擊中,此時生死不知,另兩人也是帶傷。右廂都指揮使劉興生走近身前,勸道:“大人,士氣已墮,不能再逼迫下去了,不然恐會生變。”
    杜璞往東看去,此時東門處已燃起濃煙,顯然唐軍已攻至東門,封住了城內吳越軍的退路。再看中軍營寨所在,亦是燃起濃煙,直通東門的主街上,隱約已有從東門潰逃而來的亂兵。
    此時,攻攻不進去,而且再強要士卒進攻,兵變恐難避免。雖然退也無路可退,但總要一搏。杜璞便命右廂都指揮使劉興生為前鋒,往北去奪次北門,欲從次北門奪路而逃。
    外子城東、羅城內,幾乎占了常州城五停中的二停麵積,數萬人往裏一撒,便如溪水入海。這時便能看出寧國軍編製的好處。寧國軍以營為單位,遇小巷則以連排出擊,有時便是一個班也敢衝進小巷中去堵潰兵,吳越軍稍有建製部隊,便遭突擊,便隻剩潰兵到處亂竄。東城中平民,絕大部分已經躲入外子城中,吳越軍潰卒便到處躲入宅中,
    在羅樓東門, 隨著第一旅和第二旅成功會師,吳越潰軍便被封住大門,隻能再往城中而逃。為給城外守軍爭取時間,丁德裕便領著一千宋兵守住城樓。但是丁德裕也隻能守住城樓,城門樓洞被第二旅長槍兵一衝即開,而早已等候多時的穀大壯所部,早已按捺不住,便率五百餘騎蜂擁出城。
    第一師的師屬騎兵營不到二百騎,不過各團及旅部的騎兵連也不滿編。這次守城戰,李叢益便把分散的騎兵集中起來,讓穀大壯帶著整訓了近兩月。穀大壯率騎兵出城,就是要趁著吳越軍潰兵混亂不堪的良機,把城外守軍也擊潰掉。
    錢惟治上午還在常州羅城城牆的東門城樓上和丁德裕喝茶對奕,笑談戰局,不意下午就風雲變色,戰局逆轉。此時在城外軍營中也是惶然。此前左直軍熊元嘉部在城北,右直軍梁正銳部在城南。梁正銳在城南主要是警戒和騷擾,回營最快,便來收攏潰兵。熊元嘉在北門佯攻,隨即收兵。在回轉的路上,在次北門和次東門攻了數次,但軍心不穩,攻勢便無力。隻好棄了破城救援的心思,便又帶隊緩緩往東而來。
    梁正銳部為運河所隔,梁正銳便隻帶了親衛隊過河。東門外有現成軍營,梁正銳便以親衛隊四散,引導出東門的潰兵重新整隊,並進軍營修整。建製兵甲稍為整飭的,則立即安排防衛事。如此收攏得二千餘兵馬,便得丁德裕號令,要求將未整編之潰兵速速驅逐。這時卻是右直士卒開始逃了出來,梁正銳猶豫了片刻,隻到丁德裕第三次派人過來要求盡快驅逐營前潰兵時,才意識到嚴重性。這一猶豫,便再無機會。
    看著唐軍五百餘騎衝出城來,梁正銳駭然。南方少戰馬,各部戰馬往往為中高級將馬座騎,偶有多餘,也是給探馬或傳令兵所用。李叢益所購戰馬,也頗有濫竽充數的,但好歹也是馬。戰馬不佳,李叢益暫時便隻有輕騎,不過在一般戰場上,輕騎就夠了。
    穀大壯當即將所部分為三股,便以錐形陣列,對東門外營壘潰兵進行切割。麵對騎兵衝擊,吳越軍士卒驚慌失措。穀大壯獰笑著,隻是探出右手,馬刀在一名小校脖子上一拉,高速奔跑的戰馬帶動馬刀便如切黃油一般把這人的脖子給切了下來,鮮血從脖子上噴出。接著在前方另一名潰兵的後背上一劃,半邊身子幾乎都給切了開來。
    梁正銳在營前看到騎兵出擊,就知道要壞。便急忙回到軍營內,又命人不顧一切關上營門,然而穀大壯隻一個衝鋒,營前潰兵便再無可遏止,隻是紛紛向軍營衝來。梁正銳的親衛隊四散,剛收攏的潰兵指揮不得力,營門便被潰兵衝倒擠塌,接著就有騎兵衝殺進來,而軍營內的潰兵再度發狂,隻是紛紛逃竄。
    梁正銳一看沒有辦法,急急跑到中軍營帳裏,尋到惶急無措的錢惟治,扶上馬便走:“大人,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