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全力一戰
字數:8439 加入書籤
臨淄。
田到將趙國提出的議和條件稟告給了齊王建。
“這…這條件也太苛刻了!”齊王建在聽完趙國提出的議和條件以後,頓時就覺得不能接受。
趙國要求齊國割讓黃河以北的全部土地,這倒是無所謂,趙國在河北的土地也就剩下北徐州附近那幾座小城,給趙國也就給了。
隻是這聊城可是軍事重地,萬萬不能拱手讓給趙國,高唐就更不用說了那是齊國五都之一。
更可氣的是趙國還要齊國向趙國稱臣,甚至還要太子去做人質。
“趙國未免有點欺人太甚了!”齊王建氣憤的說道。
太子升也從位置上站了起來,拱手道:“父王,趙人既然咄咄逼人,那我齊國也隻有背水一戰。”
“大王,戰吧!”群臣紛紛站起來請戰。
齊王建看向後勝,想看他的態度。
後勝坐在席位上,閉著眼睛裝睡。
他剛跟田秀恢複了生意上的往來,可不能再去惹趙國了。
齊王建又看向周子。
周子看著齊王建,沒有說話。
這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周子也覺得田秀開出的價碼有點太高了。
齊王建見狀,憤而起身,怒道:“趙國既然一定要戰,那寡人奉陪到底。太子,你立刻率領二十萬大軍駐防聊城,趙軍要是敢來,一定要給予他們迎頭痛擊。”
“唯!”
“大將軍!”齊王建又看向季無然:“請你立刻前往淮北坐鎮,震懾楚國。”
“唯!”
周子終於說話了:“大王,我們這次與趙國的這一戰非同小可,萬不能掉以輕心。臣建議,立刻派人出使韓,魏,楚請他們出兵支援,如果他們不願支援,也要讓他們出麵調停。”
“這……”齊王建摸著胡須,麵露遲疑。
齊國找三國求救,肯定不能白求,得給好處。
如今的齊國已經非常虛弱,齊王建不願意再割肉給三國。
太子升拱手說:“父王,上次齊國發動四國聯軍,尚且被我齊國打退,這次來的如果隻有趙國,兒臣定將這些賊寇殺的片甲不留!”
齊王建大喜:“好,太子忠勇可嘉。”
說著,齊王建看向周子,道:“不過周子說的也有道理,外援我們還是要爭取一下的。”
“大司行!”齊王建看向田到,吩咐道:“你親自去魏、楚走一遭,多備些禮物,告訴魏王和楚王,這次是趙國挑釁在先,請他們不要幫助趙國。”
“唯!”
田到應了一聲,抬起頭又問:“是否要向魏國楚國求救?”
齊王建搖頭:“不必了,隻要他們保持中立,隻靠趙國,寡人還是可以應付的。”
邯鄲。
田秀也在宮中召開了一場朝議。
李斯臉色沉重的稟報道:“丞相,臣已經派人到魏國和韓國走了一遭,魏王和韓王都不願意幫助我們討伐齊國。”
“哦?”田秀聞言麵色一沉。
魏國和韓國這次不願意幫助趙國,難道是要倒向齊國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可就麻煩了。
韓國齊國魏國一旦抱成團,趙國很難把這三國打敗。
即便是能將三國打敗,自己也會元氣大傷。
楚國很可能會趁這個機會撿一個大漏。
“丞相!”李斯看田秀臉色不好,又急忙稟報道:“不過,韓國和魏國都做出了承諾,他們會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不會幫助我們兩國任何一方。”
田秀聞之,大鬆了一口氣。
韓國魏國隻要不幫忙,齊趙單挑,趙國的勝算很大。
田秀又問李斯:“楚國那邊是什麽態度?”
李斯拱手說:“楚國那邊的態度不明,既沒有明確表示要支持我們,也沒有表示要幫齊國。”
田秀摸著下巴思索片刻,道:“楚國態度不明,恐有變數。傳我命令,加強巴蜀、藍田、武關各地的防守,以防楚國突然發難。”
“唯!”
“傳令,征集邯鄲、燕地、晉陽、河西、關中各處兵力,孤這次要以傾國之師蕩平齊國!”
“唯!”
朝會散了以後,田秀獨留李牧。
“大將軍!”田秀親自給李牧倒了杯熱茶,道:“這次我想以大將軍為將統兵伐齊,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
李牧說道:“末將願效犬馬之勞!”
“善!”田秀點了點頭,又道:“對付齊國,大將軍以為要多少兵力?”
李牧想了想說:“若隻是想要打敗齊國,逼迫齊國割讓城池隻需三十到四十萬大軍。但若丞相真的想蕩平齊國,非得要六十萬人不可!”
田秀聞言,心裏陡然一驚。
六十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趙國倒不是征不出這麽多人,而是很難負擔起這六十萬人的後勤。
六十萬人每天人吃馬嚼,那可真是天文數字。
兩國萬一再出現長平之戰那種拚糧的局麵,趙國可能會有被齊國拖垮的風險。
田秀用商量的語氣說道:“大將軍,部隊的人數能不能少一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行!”李牧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說道:“丞相,齊國是霸主遺業,底蘊雄厚,上次的戰爭已經證明了,齊國有著恐怖的動員能力,齊王如果窮兵黷武,完全可以拉起六十萬大軍和我們對壘。
所以臣要六十萬軍隊,已經是底線了,再少的話就會重蹈上一次戰爭的覆轍。”
田秀點了點頭,認同了李牧這一番話。
隻是,真的要出動六十萬大軍,田秀還是有點難以下這個決心。
頓了頓,田秀又對李牧說道:“大將軍,六十萬大軍孤可以給你。隻是那麽多人是不可能一次征齊的。就是想一口氣把六十萬大軍征齊,非得到明年開春不可。”
李牧說道:“這沒有關係,大軍可以分批次開往戰場,臣隻需二十萬大軍就可以出征,後續的四十萬大軍隻需慢慢運來。”
田秀聞之,點頭道:“丞相預估這場仗要打多久?”
李牧聞言,立即應道:“丞相,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臣也不能確定,這場仗到底要打多久。不過臣估計我軍要是一城一池的和齊國打,這仗可能要打三年五載。
如果我們能和齊軍來一場大規模的主力會戰,就像當年的濟西之戰,能夠抓住齊軍主力一舉殲滅之,戰爭有望在一年半載內結束。”
田秀聞言,麵色沉重的點頭:“既然如此,那此役就要拜托給大將軍了。”
“臣遵命!”
田秀剛回到府邸,玉漱公主就來了。
“小丫頭!”田秀看到玉漱公主,立即招呼著她坐過來。
玉漱公主跪坐到田秀身邊,一臉喜色的開口:“夫君,玉漱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您。”
“哦,小丫頭你能有什麽好消息?是會吹我教你的那首曲子了?”
“妾身有喜了。”玉漱公主輕聲說道
田秀聞之,有些不敢相信:“此事當真?”
玉漱公主羞澀的點頭:“醫官已經看過了,兩個月了。”
“好啊!”田秀激動的抓著玉漱公主的手,說道:“你有了身孕,以後要好好休息,想要什麽吃的,喝的,玩的,盡管讓下人幫你買。”
“嗯!”
玉漱公主進府以後本就得寵,懷孕以後田秀更是對其嗬護備至。
府中所有的吃穿用品,好的都被挑出來送到玉漱公主的院子。
即便玉漱公主有孕不能侍寢,田秀夜晚都會留在她那陪伴。
這引得府中其他幾個女人嫉妒不已。
“哎,那個玉漱公主真是個狐狸精,把丞相迷的神魂顛倒,每天往他那跑。現在她又懷了孕,要是讓她生個男孩,那還了得?”孟贏雖然話裏話外都在抱怨,但言語中明顯帶著一絲挑撥。
玉漱公主如此得寵,若生個男孩,田繼業的世子地位恐怕都會被動搖。
趙媛聽了這話以後有些不悅,冷著臉說:“孟贏夫人,有些話可不能亂說,什麽狐狸精?玉漱公主是我們的姐妹,她懷著身孕,丞相寵愛她,非常正常。”
“妾身失言了。”孟贏沒想到趙媛心態居然這麽好。
“無衣妹妹!”趙媛微笑著看向魏無衣:“承業那孩子在蜀地還好吧?”
魏無衣道:“承蒙長公主關心一切安好。”
趙媛輕咳了一聲,道:“那孩子在外辛苦了,我讓人做了幾身衣裳,你托人捎去蜀地,也算我這個阿母盡了一份心。”
魏無衣聽後很感激。
妙玉捧著幾件衣服來到魏無衣麵前。
魏無衣看著妙玉手上的衣服,黛眉緊蹙。
這幾件衣服的質量不能說不好,但總歸不是什麽上品。
趙媛掌握著家裏的財政大權,什麽好料子沒有?
居然拿這麽幾件破衣服糊弄她兒子!
魏無衣內心有些不滿。
趙媛看出魏無衣心裏的不滿,笑著解釋:“魏夫人,上個月承業從蜀地送回來幾匹上好的蜀錦,我本來想給孩子們做了衣裳的,可是丞相愛惜玉漱公主,那幾匹料子都送給她了。”
魏無衣和孟贏兩女走了以後。
“公主殿下!”妙玉湊過來小心說道:“蜀錦家裏還有不少,您為什麽要對魏夫人說都用完了?”
趙媛看了妙玉一眼,說道:“該問的問,不該問的就不要多問。”
“唯!”妙玉急忙低下了頭。
不知何處的管弦之聲幽幽傳來,不是尋常的樂曲,就隻是琴聲與笛聲相和,曲聲中伴隨著綿綿不絕的愛意。
趙媛也算精通音律,她一下就被這曲子吸引了。
“妙玉,這是哪傳來的曲聲?”
妙玉側耳傾聽了一下,躬身說道:“殿下,這是玉漱公主院子裏傳出來的。”
趙媛笑容微僵:“這曲子挺好聽的,叫什麽?”
妙玉回答道:“這曲子叫鳳凰於飛。”
趙媛一怔,道:“我怎麽從來沒聽過這曲子?”
“這是主君為玉漱公主創的,在演奏的時候,要琴笛和鳴。”
這一下趙媛的笑容徹底僵住了。
這麽多年了自己幫田秀打理他的生意,掙了不少錢,他都沒為自己譜過曲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才是她的妻啊!
刻薄寡恩的家夥!
趙媛氣的摔了桌上的茶盞。
妙玉一秒滑跪“殿下息怒!”
趙媛扶著額頭,看樣子是被氣的不輕。
“長公子,要不要安排人,去做掉玉漱公主腹中的孩子?”妙玉小心翼翼的說道。
“不行!”趙媛搖頭說:“丞相很重視她腹中那個孩子,貿然動手,他能和我善罷甘休嗎?”
妙玉說:“那公主的意思是?”
趙媛冷冷的說:“能生下來算什麽?養的大才是本事呢!”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緊張動員。
十月中旬,趙國終於征集起了二十大軍。
田秀以趙王的名義拜李牧為將,命他通兵伐齊。
李牧出征的那天,田秀領著趙王及文武百官親自出城送行。
祭奠完天地以後,田秀拉著李牧的手,對他說:“大將軍,這一仗關係重大,趙國未來的命運,就全都交給將軍了。”
李牧單膝跪地:“臣必定竭盡全力。”
二十萬趙軍由李牧統領著南下伐齊。
於此同時,楊端和也接到了田秀的凋令。
尉繚找到楊端和:“將軍,丞相有令,讓你率領從關中、漢中、河西等地征集的三十萬大軍奔赴齊國,增援李牧將軍。”
楊端和說道:“我這就動身,關中拜托給君了。”
楚國。
李園手下的門客將趙國出兵齊國的消息稟告給了李園。
李園聞之,喜道:“好啊,趙國終於要開始動了。”
“令尹,我們該怎麽辦?”親信苟溪在旁說道。
李園站起身,目視著房間外的景色,說道:“齊趙交兵,這一戰必定是驚天動地,無論最後勝負如何,這兩國必定都元氣大傷,到了那個時候我楚國就可趁勢東進,先取淮北,再攻郯城,然後攻略齊國南部地區。
如此一來,這半個齊國都將落入我楚國掌中。運氣好的話,我們全取其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眾人聞言,皆非常激動。
如真能按照李園所說,楚國將成為這一戰最大的贏家。
“苟溪,你下去一趟,以大王的名義傳遞給各地,要用最快的速度征集四十萬大軍。”
“隻要等這一仗打勝了之後,我就能攜大勝之餘威,徹底的鏟平屈景昭項四家,到了那個時候,我李園就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喜歡戰國帝業請大家收藏:()戰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