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求和條件
字數:7413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田秀一直都在跟玉漱公主培養感情,以至於將政事都荒廢了。
一直到第八天,田秀還沒有從玉漱公主那兒出來,李斯等人有些坐不住了。
樓昌府邸。
眾人聚在了一起。
李斯憂心忡忡的說道:“丞相沉迷美色,荒疏政事,長此下去可怎麽了得?”
韓非也跟著說:“各地積壓的政務,堆的已經像小山一樣,丞相再不處理,國家怕是要亂套了。”
毛遂聞言,臉色沉重的說道:“我們不能看著丞相這麽墮落下去了,得找個人去勸一勸丞相才是。”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坐在首位的樓昌。
這些人裏麵他的官職最高,按理說去勸說田秀,他是最合適的。
但樓昌顯然不想去出這個頭。
麵對眾人投來的目光,樓昌隻顧坐著喝茶,並不予以理會。
韓非隻好說道:“師兄,要不你去?”
“我?我不合適吧。”李斯也不想去出這個頭。
這種事情就是得罪人的,即便田秀當場不發作,難免也會厭惡這個勸說之人。
李斯可不想拉低田秀對他的好感度。
韓非又看向毛遂。
毛遂忙說:“不是我不想去,我是主管情報的,這種事情應該讓……哎,韓非,你是禦史大夫,這種事就應該你去說呀!”
李進生怕火燒到他身上,也緊忙說:“對啊韓非先生,你是禦史大夫,勸說丞相這件事情,舍你其誰啊!”
李斯怕韓非不去,還不忘拱火:“師弟,你可是荀子老師的學生,老師經常教我們,要勇於直諫,這種時候咱可不能跌份。”
“對,精神點!”
韓非隻好直起了身子。
毛遂拍手:“好樣的!”
李斯又緊跟著說:“師弟,你不用害怕,你是太後的侄子,出了事有太後保你,為了國家,你就去吧。”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韓非也不好再推辭,再說自己身為禦史大夫,職責所在。無奈之下,韓非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次日,韓非來到田秀的住處。通報之後,見到了田秀。
田秀見是韓非,笑著招呼他坐下,問道:“非,今日來找我,所為何事啊?”
韓非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丞相,近日您沉迷女色,荒廢了政事。如今各地政務積壓如山,若不及時處理,恐生大亂啊。還望丞相以國事為重,莫要再如此下去了。”
田秀聽了,臉色漸漸沉了下來,屋內的氣氛也變得緊張起來。韓非心中忐忑,不知田秀會作何反應。
“先生,我不是沉迷女色,我是身體不好。”田秀說完還扶了扶額頭,假裝頭痛。
“那丞相現在病好了嗎?”韓非問道。
“當然是好了。”田秀知道自己不能再沉迷女色了,該去處理一下政務了,要不國家真會大亂。
韓非見目的達成,也是告辭離去。
玉漱公主在韓非離開後才從後麵出來,她一襲玄色獵裝,勁袖束腕,勾勒出纖細手臂。革帶束腰,身姿曼妙。腳蹬烏皮馬靴,利落颯爽。青絲高束,眉間英氣逼人。
“夫君~”玉漱聲音夾的細細軟軟的,像隻小貓似的撓在田秀心裏,加上這身裝扮,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小丫頭,怎麽換了這麽一身打扮?”田秀拍了拍身邊的墊子,玉漱公主邁著淑女步過來,屈下身跪坐下去。
田秀伸手攬住她的細腰,一股香味沁人心脾。
“夫君,你答應過今天跟人家出去打獵的,你忘了?”玉漱公主帶著幾分委屈意味,身子緊緊靠在田秀懷裏。
“怪我!”田秀拍了拍腦袋,隨後一臉歉意的說道:“我也想陪小丫頭你出去打獵,可是還有不少政事等著我去處理。這樣吧,你跟春兒她們出去玩。”
“好吧!”玉漱公主有些失望。
“等晚上,晚上回來,我繼續教你吹那首曲兒。”田秀站起身,準備要走了。
“那人家等你。”玉漱公主在田秀臉頰上親吻了一下。
草原女子本就奔放,玉漱公主也不會像趙媛她們扭扭捏捏的,像摟摟抱抱這種事情,在她眼中是很正常的事情。
田秀從玉漱公主這兒離開以後直接去了相府大堂,韓非他們已經等著了。
看到田秀過來,眾人一同起身見禮。
田秀坐到上首,招呼眾人坐下,說道:“聽說這幾天出了不少事情,你們撿要緊的給我匯報一下。”
大司農李進站起來說:“丞相,為了準備秋後的伐齊之役,臣令人從民間大肆收購糧草,結果市麵上的百姓收到風聲知道官府要打仗,許多商戶囤積居奇,搞得邯鄲的糧價整整翻了三倍。
加上去年齊國大災,老百姓生怕我國的糧食會不夠吃,也跟著搶購糧食,趙國各地的糧價飛漲,代郡和遼東部分地區的糧食價格甚至漲到了七倍。”
田秀聞言,麵色陰沉的說道:“你就沒有想什麽辦法平抑糧價?”
李進拱手道:“臣以大司農的名義出榜安民,告知國中父老官府的糧食足夠食用,不會出現災荒,但百姓不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田秀眉頭皺的很緊,糧食價格如果持續上漲,趙國的金融就會崩潰,國中很快就要大亂。
“各位都有什麽辦法穩定糧價?”田秀看著大堂中的眾人,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樓昌說:“讓司寇府去抓那些囤積居奇的商人,糧價自然就穩定了。”
李斯反對說:“不行,這種時候官府如果去抓那些奸商,百姓隻會更加以為朝廷的糧食不夠吃,市場會更混亂。”
“那你說怎麽辦?”
樓昌很生氣,李斯這廝不知道是不是存心和他作對,每次開會自己發表意見他都跳出來反對。
“我看隻有一個辦法。”李斯沉吟了片刻以後說:“開倉放糧!”
樓昌聽的哈哈大笑:“李斯啊!我以為你有什麽高見呢?你開倉放糧,老百姓還沒買到平價糧食,那些奸商就先把官府放出的糧都收走了,到時候糧價還是下不來,反而會更高。”
李斯嗬嗬一笑,說道:“讓那些奸商囤吧,看他們有多大胃口。馬上就九月了,等秋天的麥子熟了,糧食的價格馬上就會下來,到時候這些奸商吃進去的糧食不但無法謀取暴利,還會爛在他們手裏。官府就可以趁機低價將那些糧食從他們手上收回,從而大賺一筆。”
田秀摸著下巴,思索片刻後點了點頭,“李斯此計可行。先開倉放糧,穩定當下糧價,等新糧上市,再讓那些奸商自食惡果。”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於是,田秀當即下令大司農府開倉放糧,以平價售賣。消息傳出,百姓們紛紛前來購買,市場上的糧食供應逐漸充足,糧價也開始慢慢回落。那些原本囤積居奇的商人,看到官府放糧,起初還不以為然,繼續大量收購。可隨著時間推移,眼看著秋天將至,新糧即將上市,他們開始慌了神。
到了九月,新糧豐收,糧食價格暴跌。那些商人手中囤積的糧食根本賣不出去,隻能低價賣給官府。趙國官府不僅穩定了糧價,還大賺了一筆,為伐齊之役儲備了更多的糧草。田秀看著眼前的局麵,心中滿意,也更加堅定了伐齊的決心。
秋收以後,田秀以齊國背盟攻趙之事,責問齊王建。
臨淄。
齊王建收到田秀的問責,大為驚恐,急忙召集群臣商議。
周子拱手說:“大王,田秀這種時候向我國問責,明擺著是想找茬。”
齊王建急道:“寡人知道,寡人問的是,我們該怎麽辦?”
周子接著說:“趙國是想找借口攻打我們,那我們就不能讓他們得逞。
大王您必須親自給趙王寫信,就之前的事情道歉,把責任都推到楚國頭上。
然後再割讓幾座城池,平息趙國的怒火,如此一來,趙國也就沒有借口來攻打我們了。”
齊王建一聽,心裏有點不大樂意。
要他向趙國道歉就算了,居然還要割讓城池。
齊太子站出來說道:“父王,趙國想找茬,我齊國也不是好惹的!兒臣請命前往聊城坐鎮,震懾趙國。”
“太子不怕趙國?”齊王建沒想到,自己的太子居然這麽勇要跟田秀硬剛?
太子升自信的說道:“父王,祝柯之戰時,鍾吾君率領一萬三千齊軍就和四十萬趙軍血戰了七十三個晝夜,終於打退了趙軍的進攻。今天我們齊國有大軍幾十萬,區區趙國,有何懼哉?”
齊王建被說的也有些心動,周子拱手勸道:“大王,前年的戰爭,已經讓我們元氣大傷,去年我們又嚴重遭遇災荒,如今國弱民窮,軍心民心都不能戰。眼下和才是上策!”
“父王,兒臣依舊主戰!”
“大王,臣認為和才是上策!”
周子與太子升相爭,吵得齊王頭痛。
齊王建打斷二人,看向後勝,說道:“丞相,寡人想聽聽你的看法。”
後勝緩緩起身,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大王,臣以為,戰與和皆有道理。如今趙國咄咄逼人,若一味求和,恐被他國恥笑,我齊國威嚴掃地;若貿然開戰,我國確實尚未完全恢複元氣,勝負難料。
依臣之見,可先派使者前往趙國,表達我國求和之意,同時暗中加強軍備。若趙國接受求和,那自然是好;若趙國執意開戰,我們也有應對之策。如此,既能彰顯我國誠意,又能在必要時一戰。”
齊王建聽後,沉思片刻,點頭道:“丞相所言有理。那就先派使者去趙國,看看田秀的態度。太子,你也加緊操練兵馬,以防不測。”
於是,齊國一邊安排使者準備出使趙國,一邊開始積極籌備軍事防禦,國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而趙國這邊,田秀也密切關注著齊國的動向,聽說齊國派出使者來求和,田秀立刻把眾人召集了起來。
“諸卿,齊國要求和了,你們說我們該怎麽辦?”
樓昌說:“不能答應齊國的求和,否則我國就白準備了這麽長時間。”
李斯則說:“不行,如果我們拒絕齊國求和,齊國一定會大肆渲染此事,到時輿論會完全倒向齊國。齊人也會因此怨恨我們,這樣即便我們和齊國開戰,齊人必定也會拚死反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秀也覺得李斯說的有道理,摸著下巴說:“齊國求和就等於服軟,我們要是拒絕,人家肯定會說我們不講理。我們該怎麽辦,既能不落人口舌,又能順利的找到出兵齊國的借口。”
李斯笑著說:“丞相,這有何難?”
田秀看著他。
李斯正色道:“齊國不是要求和?那好,我們答應,但我們可以開出一個讓齊國無法接受的價碼,這樣所有的戰爭責任就全歸齊國了。”
田秀指著李斯,兩人相視而笑。
第二日,田秀在王宮召見齊使田到。
眾人落座以後。
田秀看向坐在下麵的田到說:“到公,貴國求和的事情,我已經和寡君商量過,寡君同意了。”
田到一聽非常高興剛要道謝,田秀又打斷了他,說:“不過既然是求和,那我們肯定是要提條件的。”
田到麵色一僵,心中暗道不好。
“我們趙國的條件是,齊國必須將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放棄,聊城歸屬趙國,高唐齊軍不得駐軍,齊國向趙國稱臣並送太子來邯鄲做人質。”
田秀說完趙國的條件以後,田到馬上站了起來,氣憤的說道:“中山公,你開出的條件未免太沒有誠意了!”
田秀冷笑一聲:“到公,這已是我趙國最大的誠意。齊國此前背盟攻趙,這筆賬總得有個說法。若齊國真心求和,便應拿出足夠的誠意。”
田到氣得渾身發抖,怒道:“中山公,如此條件,我齊國斷難接受!與其受此屈辱,不如一戰!”
田秀目光冷峻,道:“到公若覺得條件苛刻,可回去與貴國君主商議。但我醜話說在前頭,若齊國拒絕,休怪我趙國大軍壓境。”
田到拂袖而起,道:“那便沒什麽好談的了,我這就回去告知寡君,整兵備戰。”說罷,田到便匆匆離去。
田秀看著田到離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知道,齊國必然不會接受這些條件,而這也正給了趙國出兵的借口。
一場大戰已不可避免。
喜歡戰國帝業請大家收藏:()戰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