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
字數:4572 加入書籤
回到石器時代!
房屋建好以後,全族得到了暫時的休整。這期間陸續的又有六個新生的孩子來臨。這樣加上之前出生的孩子,華村人口增加了七個。實際上生了八個,隻是有個夭折了,這也是華村建立以來送走的第一個人。
巫倒是覺著已經不錯了,一個月裏能夠一下子增加這麽多人。所以特地又祭祀了一次。似乎他對自己新創的一套儀式很熱衷,他認為這是神的保佑,所以祭祀儀式越多越好。
石路一想也釋然之前在大荒原可沒這麽高的存活率,沒有熱水,不懂消毒的時候,生孩子是危險的事情。
石路抽出一個民兵分隊,帶著他們四處的探索,其他人則在長老的指揮下,處理剩下的收尾工作。
當薛和陸果帶著人們挖排水溝和整理工具的時候,石路帶著小分隊在華村四周到處的捕獵巡邏。他也要求勞動組的把能看到的一些奇特的植物、石頭等統統帶回村裏,晚上他進行識別辨認。
五月十九的時候,一早石路就帶著搜索隊冒著雨出發了。這次的方向是沿著村南邊的小溪往上走。走了十多裏都是緩坡,溪邊全是叢林。再往前走的時候發現一個泥潭,周邊長滿了一些葉片肥大的草。
突然在草叢中衝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到石路的腳下,而不遠處的草叢則窸窸窣窣的搖動。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頭肥大的公野豬。周邊那些肥碩的葉子也被野豬啃的亂七八糟,而且大大小小的有些淩亂的腳印。
再一看前方草叢中離開的是一頭大豬帶著七八隻小豬。原來這豬是掩護小豬逃走,自己充當大肉盾。十幾個人迅速的退後了些,避開野豬的攻擊路線。
這時候手頭能用的就是長矛,弓箭則已經被雨水淋濕了沒法用。野豬還一直守在那,石路讓幾個人分開,從側麵包抄過去。
野豬發現後不退反而朝著石路的方向衝過來,差點把他撲倒。他急忙躲開,後麵的人則跟著野豬朝著石路跑開的方向。
跑了一段路以後石路爬上了一棵樹,野豬到樹下開始咬樹根,不一會兒功夫樹都快倒了,旁邊的人刺出長矛根本就刺不進去,豬皮上裹著厚厚的泥巴和鬆脂。
當樹快被啃倒的時候石路舉著長矛跳下來,矛頭對準野豬的背部。一陣聲響以後,石路掉了下來騎在豬身上,野豬直吃痛就往前跑。
在豬的身上,石路又用長矛往裏使勁的捅,一下子野豬倒了,把他摔出了幾米。好在他沒受重傷除了手臂被劃了個小傷口以外沒啥事兒,再看野豬則已經抽搐了。
石路讓幾個人先送野豬回去,他帶著剩下的人繼續追蹤那群豬。追了半裏地終於發現一個樹洞,野豬的腳印顯示進洞了,和先找到後洞帶幾個人堵住。
石路在前洞生了一堆火,不讓野豬出來,接著帶著人在洞口挖陷阱。一直到下午的時候陷阱才挖好,挖好以後滅了前洞的火,在後洞讓和放火把煙灌進去。
由於還下著雨。柴火不容易點著,煙特別大,不一會兒母豬就帶著小豬統統掉進陷阱。殺死母豬以後,石路突然想現在應該考慮養殖了,就先用藤條把總共八隻小豬捆起來。
一群人帶著野豬在黃昏的時候回到了華村,背後還跟著一群狼。
第二天,桑帶著人按照石路的吩咐,在食堂邊上靠近小溪的地方用一些土磚和草蓋了個窩棚,然後放進那八隻豬,養了起來。
開始幾天由於驚慌,這群野豬並不進食,後來桑把一些骨頭之類扔進去,它們就再也不亂竄,開始吃東西了。
石路吩咐民兵隊打獵的時候如果發現小野豬盡量活捉。陸陸續續的,豬圈又添加了四五隻豬。
桑又安排人蓋了兩個豬圈,石路把原來的那八隻中的三隻小公豬閹了兩隻,其中一隻被弄死了。後來的五隻中也保留一個,接著分成兩群關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群有一隻沒被閹的公豬。每天孩子們又多了個任務就是在周圍找雜草扔進去。
由於現在是雨季,幾乎天天有雨,魚和肉類特別難保存,一天就臭了石路又不允許吃臭肉,所以長老們一致認同這種養活物保存食物的方法。
暫時雖然沒有存著多餘的食物,但是隔三差五的總能捕獲一些魚和鹿之類。石路也發現現在沒有剛開始定居的時候好捕獵了,不過勉強還是能活下去。
養豬的事兒提醒了石路,於是他親自搭建了一個兔窩棚,周圍用硬木做成柵欄,還挖了兩米的深溝,防止兔子打洞。
建好以後,和在沼澤邊上的平地裏捕獲了十多隻活兔子放了進去。同時他也用網在雨中捕獲了二十多隻野雞,這些鳥被拔掉毛以後也養了起來。
隨著養殖的動物的增多,勞動組的最主要任務就成了給這些東西找吃的。有一天葉拿了一個塊莖給石路看,說是勞動組發現的,按照石路事先的規定,奇怪的東西他都要看看。
石路一看“芋頭啊!好東西呢?”
“可是有人吃了都說不出話來,嘴麻了。”
“煮了就行了嘛!拔絲芋頭,粉蒸芋頭,芋頭羹??????”說完石路抱著葉親了一口,然後讓葉去把發現芋頭的人找來,讓他帶著幾個人去把能看到的都挖回來,種在麥田邊上。
他們一直勞作了幾天,居然移栽了三畝多。
石路這時候也有些迷惑,“這東西怎麽在這出現呢?下雪的地方似乎不大常見。不對,原來的時空中江南也下雪,也有這類玩意兒。再說了,這鬼地方誰知道在哪,哪怕有鯨我都認了~”
由於忙著養殖和種植,食物又告罄了,現在河水也漲了很多,沒法捕魚。石路隻好帶著搜索隊往東南出發,尋找新的東西。
走了一個上午到了大沼澤邊上的時候,依然一無所獲。
和懊惱的坐在一叢草上,撥弄著一隻青蛙,對石路說“族長啊,要不我們就抓這東西好了,雖然小一些,好歹也是肉。”
“族裏這麽多人,我們要抓多少啊~這玩意兒跳來跳去的,忙活半天還不夠一口的!”另一個民兵牛箭說道。這是一個喜歡射箭的矮個子,特地把自己名字改了。
石路一言不發,看著遠處的沼澤。突然他拿起長矛,指著前方說道“追!”眾人急忙追過去一看,原來是一條巨大的蟒蛇剛剛絞死了一頭鹿,看到人後放下鹿就要往草叢裏滑。
許多人看到這麽巨大的蛇以後一下子往後跳,隻有和跟著石路追上去。一直追了將近一裏,才看到這蛇往一個洞裏鑽。對付這長蟲還是老辦法,煙熏。
在找柴禾的時候,石路扯到了一個活的藤,一看,原來是南瓜!還有一個花骨朵兒正要開。這是石路發現的最好的菜,今後大量的種植還能當飯吃。
南瓜生長條件簡單,隻要施肥的話產量很高,成熟以後比別的菜更容易保存。石路憧憬著冬天熬著南瓜湯,就著烤肉吃。
等把蛇活活悶死以後,挖開洞,眾人抬起蛇開始回歸。這蛇估計都得兩百多斤,用四個人扛著,那隻死鹿也被帶走。
死鹿沒多少肉,骨頭都被蛇給纏繞勒斷了。族人們可不管這點,隻要是新鮮的肉就不放過。在大荒原的時候,啃烤焦的骨頭、吃腐肉的日子多了去了。
石路小心的和牛箭拿著南瓜藤。回到村裏以後,葉帶著人忙碌的做蛇羹鹿肉湯,桑和石路小心的把南瓜移栽好,其實石路不敢保證這樣南瓜會活,畢竟他隻知道要用種子,可是沒地兒找。
過了幾天,勞動組的還發現了一個長著兩個頭的瓜,石路一看這是葫蘆啊~不管了,先移栽了再說。這東西嫩的時候能做菜,成熟了做瓢和水壺,用處太多了。
陸陸續續的也發現薑和蒜,這些本來巫也有,隻是他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而且被弄幹了沒法種。
石路很得意。現在種植也初步有了成就,至少今年冬天能夠吃到一部分芋頭,南瓜和葫蘆成功的話要到明年。小麥現在長勢良好,比後世的品種更適應環境,就是不知道產量。
豆的話今年雖然也吃不上,明年卻也能大規模種植了。隻要今年秋天先大力的捕獵,儲存過冬的糧食,明年就不成問題。
養殖方麵。就這麽幾天兔子還生了一窩,這玩意繁殖快,到秋天估計就能吃一部分。野豬的話年底能夠宰殺一兩頭,繁殖還得等到明年。現實繼續艱苦,收獲的預期卻很大。
巫則每天都會去看看梅林,他期盼著梅子的成熟,因為現在他越來越想在這定居。雖然他知道石路是一定要在這的,但是也擔心萬一吃不上梅子,那就是當初對神的理解錯了,不得不走。
現在那一帶和整個村子都連在一起了,今年秋天石路都打算用柵欄把溪南邊一部分地帶一直到山洞所在的小山都圍起來。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