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好的開頭
字數:4507 加入書籤
那傳旨的人連忙下馬,跪在地上,這在別處是天使,可是在朱威麵前,根本沒有在別處的威風。
其實在京城中,認識朱威的人很少很少的,朱威經常不在京中,就算在京中,也少出來晃悠,不是在府裏就是在宮裏,平常人大都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
前麵說過了,出來傳旨的人除了原本兵部車駕司的人之外,其他的都是從各部衙門調過來的,而往宣府傳旨的人,正好見過朱威,並且…第一次見朱威之時,還鬧的很不愉快。
這人名叫馬舊嶽,算得上是原來的兵部尚書馬文晟的遠房侄子,倒也不經常來往,不過在馬舊嶽父母離世之時,求了馬文晟幫忙照看一二,馬文晟和馬舊嶽的父親關係極好,也就讓他進入兵部了。
剛開始隻是一名普通守衛,說白了就是看兵部大門的,朱威第一次進京去兵部述職,就被他給罵了一頓,說朱威是鄉下人。
這事兒鬧的也不小,不出所料,馬舊嶽被罰了,打了十幾個板子,並且因為當初朱常洛的攪和,讓原本馬文晟給他安排好的路子,也因為這事兒出了岔子,原本計劃的是在馬文晟致仕之前,能讓他這個沒有讀過一天書,沒有上過一天學遠房侄子,有個正兒八經的吏員身份,雖說沒有品級,但是好歹不用風吹日曬,更不用去前線拚命,也算的是對得起馬舊嶽的父母了。
可就是因為那句話,做吏是沒希望了,隻能在兵部混著,好在馬文晟也算是念舊情,在致仕的時候給他調到五軍都督府,做了一個值守官,也是沒有品級,不過比在兵部要輕鬆許多。
傳旨這活啊,比那些從外向京城傳軍情或者文書的活輕鬆的多,不止不用在乎時間期限,一路吃喝也都是最好的,到了地方上還能摟些銀子回去。
馬舊嶽可是花了二十兩銀子,才換了這麽一個機會。
誰曾想,一出京城第一日,在那京城西邊第一座驛站,就吃壞了肚子,找了大夫吃了藥還休養了一日,才能繼續朝西走。
可是轉頭朝北在第二個驛站,大半夜睡覺呢,床又塌了,傷了腰腹,又是休息了一日。
後麵大差不差,原本一天的路程,平均下來都要花費兩三天。
宣府距離京城也不過三百裏而已,平常傳旨最多六日就能送達,如今卻用了半個月。
馬舊嶽也不是沒有想過出這些問題是有人在背後搞鬼,可是憑借他的本事和認知,哪裏看得出來暗衛的手段?隻是覺得自己在遇到朱威之後,就流年不利了。
好不容易到了宣府,想著怎麽著也能弄個百八十兩銀子回去,沒曾想又碰到朱威了。
看著跪在地上不住顫抖的馬舊嶽,朱威也是有些無語,好歹是帶著聖旨過來的,現在跪著算怎麽回事?
朱威倒不是怕傳揚出去之後,說朱威放肆,說他不敬皇帝,說他專權,這些都是小問題,因為朱威現在在朝中還有士大夫心中的名聲,早都臭完了。
至於百姓會不會說什麽,想必是不會的,因為沒人告訴百姓,就算告訴百姓了,對百姓而言,這事兒的重要程度,遠遠沒有吃飯重要。
這就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說實在的,老百姓關心的,真的不是誰是皇帝,而是誰能讓自己吃的飽飯,過得更好,讓吃飽了,就是好皇帝,讓吃不飽了,就是壞皇帝。
漢武帝厲害吧?
武功了得,打的匈奴哭爹喊娘,史書大書特書,無數皇帝將其作為自己的偶像。
可是對於百姓而言呢?
打了幾十年仗,打的人口減半,打沒了文景之治的底子,打的百姓人人家帶孝。
那對於百姓而言,漢武帝是好皇帝嗎?
咱們現在都不知道,因為老百姓的心聲,沒人會在意。
說句不好聽的,老百姓對於皇家或者朝廷所謂的忠心,是遠遠比不過士大夫階級的。
可是每每王朝落寞之時,最先投降的,又是那些士大夫們,不得不說…這也是怪事了。
……
“本公看你怎麽這麽熟悉?你叫什麽名字?在哪個衙門當差?”
朱威確實看馬舊嶽很熟悉,但是他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馬舊嶽頭頂冷汗都快下來了,不過也不敢不回“回公爺,小的賤名馬舊嶽,在五軍都督府當差,原本在兵部當值。”
朱威聽著這人的名字,也想到了馬文晟,於是問道“你和馬文晟什麽關係?”
“小的是馬大人的遠房侄子,得叔叔照顧,在京城當個閑差。”
提起馬文晟,朱威心中有些感概,馬文晟不算個好官,但是也算個能臣,兵部在他手上沒出過什麽大亂子,萬曆末期朝廷虧空嚴重,加上各地起義多達三十多起,兵部考慮的事情遠比現在要多得多,在這樣的情況下,馬文晟能夠穩住局勢,實屬不易。
更重要是,馬文晟也算的上是朱威朝堂上的引路人了,就連致仕也有朱威的原因在。
可是這些年,朱威的事情太多了,對一些故人的關注又太少了。
“你叔父…身體如何?”
“叔父安康,一頓能吃一個肘子。”
朱威失笑“不愧是兵部尚書,這身子骨可以啊,你既是故人之侄,那就好說了…你若想回京,聖旨留下,給你千兩白銀,現在就可以走了,若是不想在京中蹉跎歲月,可以入我新軍,做個軍需之類的,也沒什麽太大的危險,也算是全了馬大人曾經對我的照顧之情了。”
初入京城之時,對朱威幫助最大的兩人,一個是錦衣衛指揮使毛紀,另外一個,可就是馬文晟了。
現在一人已死,一人丟了官,以前沒有能力就算了,現在有些能力了,還是要報答二一的,當然了…這不是還情份,因為情分這東西,是還不完的,隻是朱威想要讓自己心中好受一些罷了。
馬舊嶽沒有想到朱威會這樣對他,讓他大喜過望的同時,又陷入糾結之中。
他本身並沒什麽太大的誌向,能夠吃個皇糧,已經是再好不過了,否則憑借馬文晟的實力,真給他弄個百戶之類的也不是什麽難事。
可是他真的是…沒那個心思,所以才混了個閑差。
可是現在又有一條截然不同的路擺在麵前,這條路會很苦,甚至下場很慘。
那麽這樣一個沒什麽上進心的人,該怎麽選呢?
自然是拿錢走人了。
“回公爺…小的大字不識一個,也沒什麽本事,實在不是那塊料…所以…小的多謝公爺抬愛。”
朱威點了點頭,也就不說什麽了,人各有誌嘛“那好…來人,去總兵府拿銀子給他,再給他拿些值錢的小玩意兒。”
“是!”
馬舊嶽還是叩頭“多謝公爺。”
“行了…起來吧,你回京之時,繞下路吧,回慶陽府一趟,告訴馬大人,我不日就會過去。”
“小的領命!”
等到馬舊嶽走了之後,那幾十顆人頭的血還沒幹透,這對於在場的百姓來說,不過是個小插曲,反正不管發生什麽事情,他們也隻能等著。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小插曲,讓朱威去了陝西慶陽,見到了馬文晟,兩人辯論一夜,竟然讓馬文晟這個大明老臣,改變了些許想法,更是讓朱威有了一支以致仕的老臣為主的文官底碼。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了。
送走馬舊嶽之後,朱威深吸一口氣,指著那血腥味十足的刑場道“這些人中,有一個算一個,曾經都是好漢子,至少在軍中奮力殺敵,現如今有罪…那就該死,這兩者不衝突,第二件事…也是關於兵的,我大明將士為國捐軀,戰死沙場,這是忠義之舉,不容忽視,更不容抹黑,我剛從朝鮮回來,那片土地上…有我大明萬千兒郎埋骨他鄉,死了都不能落葉歸根…這是不對的。”
“所以…我將他們帶回來了,宣化府新樂坊徐家有子驢蛋,葬於朝鮮清河縣,現已帶回,新樂坊軍戶徐家的人可在?”
人群中擠出一個老婦人“我…草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