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戰爭的本質
字數:3704 加入書籤
“西進?東出?什麽意思?”
馬文晟等人到底是不懂還是裝作不懂,朱威心中也是了然的。
現在可不是漢唐了,自宋以來數百年的思想禁錮,讓所有人都對對外作戰有一層心理陰影。
尤其是大明土木堡之變之後,幾乎所有君臣對於對外作戰,都是絕口不提的,當然了,其中也有例外,一個正德皇帝,一個萬曆皇帝。
可是下場呢?
正德死的蹊蹺,萬曆與大臣的關係降到了曆史冰點。
為何會如此?因為對外戰爭,需要花錢,錢倒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沒人會有把握百分之百贏,而隻要輸了,就要有人擔責任,誰願意去擔這個責任?
沒有人的。
以在座人的智商,當然理解朱威這話的意思。
隻不過,這種事兒,誰都不想也不能開口,因為這屬於他們這個團體的戰略規劃,而能做出這般規劃的人,隻有朱威。
“很簡單,西進…就是一路向西,打通並占領西域,以西域為核心再往奧斯曼帝國進發。”
朱威話音剛落,馬文晟就皺眉打斷道:“奧斯曼的實力並不弱,老夫看過與奧斯曼帝國的第三軍團作戰記錄,我們並未占據太大優勢,另外…西域各國現在大都在奧斯曼帝國的附屬之下,咱們就算是占據了,也可能會被背刺偷襲,加上你剛剛說的大災之年,所以老夫覺得…此時西進,並非好的時機。”
朱威點頭:“你說的沒錯,可是我有不得不西進的理由?”
“是什麽理由?”
朱威深吸一口氣,沉聲問道:“馬大人,你是兵部尚書,你覺得戰爭的本質是什麽?還有宋應星張之極,你們也說說,你們心中以為的戰爭本質是什麽?”
本質?
這兩個字,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華夏曆史上發生了無數的戰爭,每一場戰爭,都有記載原因,可是這些原因都是騙人的,比如永樂大帝為了給漢高祖劉邦報白登之圍的仇,發兵北伐,這都是哪跟哪啊?
可是事實就是這樣,理由也是這樣,隻要能夠說的過去,那就是師出有名這是大義,誰都要遵守的規則。
那麽戰爭的本質呢?
不說宋應星和徐光臨,最起碼馬文晟與張之極這般身份的人,都是知道一些的,隻不過這種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見沒人說話,朱威輕笑一聲:“你們知道的,可就是不說…那我來說,戰爭的本質,其實就是兩個,第一是消化,第二就是掠奪。”
這兩個詞語一出來,張之極與馬文晟都是抖了抖,他們知道這兩個詞語所代表的意思。
反觀宋應星與徐光臨,則是沒有什麽反應,因為他們沒有做過國家層麵的基本統籌,不知道這兩個普通的詞語,背後代表的是什麽。
朱威猛灌一口酒:“先說消化,消化什麽?糧食?糧食越多越好,怎麽會想著消化糧食?那消化鐵銅精鋼?這可都是值錢玩意兒,沒人會犯傻消化這些東西,那麽還剩什麽?”
朱威眼睛犯紅,馬文晟好似不想讓朱威說出來,連忙打斷道:“好啦好啦…朱威,你醉了,先回去休息吧。”
朱威輕笑一聲:“馬大人…你在怕什麽?”
“老夫行得正坐的端,能怕什麽?”
朱威深吸一口氣,壓下酒嗝:“既然不怕,那就別說話…能消化的隻有一樣,那就是人口!打仗是要死人的啊!”
所有人都被朱威這話驚的說不出話來,尤其是馬文晟,臉色極為難看。
朱威卻是不管不顧,借著說道:“當然了,我大明倒是沒有這種情況,因為蒙元的暴虐統治,我華夏的人口可不多啊,元末戰亂不斷,人口又是急劇下降,人口就是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整體來說,不會出現那種為了消滅人口而發動的戰爭,隻有一個地方除外…那就是雲貴川的土司,為何他們在我大明二百多年中動不動就造反?到底是他們想要造反,還是被人鼓動,又或者是被逼的?”
“每一次戰鬥都是我大明勝而他們敗,直接間接的導致他們的人口下降,對朝廷的威脅也下降了,馬大人,這一點…我沒有說錯吧?”
馬文晟黑著臉點頭,算是承認了,朱威輕笑一聲:“這都沒什麽,我們今日坐在這裏就是要坦誠相待,我會說出我的想法,你們也可以說出你們的想法,我希望我們之間沒有猜忌,沒有陰謀詭計。”
沒人說話,都在消化朱威說的事情,對於宋應星徐光臨來說,這事兒…太過於衝擊他們的三觀了。
馬文晟是清楚的,甚至有幾次小的土司叛亂就是他的手筆,而張之極則是應證的心中所想。
朱威等了一刻鍾,讓他們消化了這些情緒之後,接著說道:“第二,就是掠奪,掠奪什麽?掠奪人口,掠奪土地,掠奪資源,當然了,人口土地,也是資源的一種。”
朱威手指在桌麵上輕敲:“戰爭的本質其實就是掠奪,打下來的人口,可以發賣為奴,土地可以種糧食遷移人口,礦產資源可以變成錢,變成鋼刀鐵甲,讓自身更加強大!”
“所以…為什麽發動戰爭?都是因為利益,若是自身人口過剩,自己國家無法養活這些人,那就發動戰爭,消化一部分人口的同時,還能獲取利益。”
“這事情其實不複雜的。各位應該都聽說過村民之間經常為了爭奪一小塊灘地而打的頭破血流,有時甚至丟掉性命的事情吧?”
“你們可能覺得他們野蠻,好鬥,不開化,為了這麽一點東西,丟掉性命值得嗎?就不能發揮一下孔融讓梨子的精神?
而其實呢,不是他們野蠻好鬥,更不是他們無知愚昧,而是他們比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殘酷和不易。
一方小小的灘塗沙地,狹窄貧瘠,一年辛苦到頭可能隻多收獲半筐地瓜,還得祈盼沒有天災。多了這方小小的灘地,就多了一口糧食,他們就可能可以多養活一個孩子。
他們爭的不是地,是命。
村與村之間是這樣,國與國之間,也是這樣。”
朱威站起身來:“大明大災之年就要到來,到時候會有無數百姓死於非命,就算不死於天災,沒了糧食也會有無數人餓死,大明既然已經如此,那還能怎麽救?隻能朝著西方,占領更大的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占領更多的資源,由東海出海,尋找更大的陸地,天災最少的地盤,占領它,消滅它上麵的土著,掠奪所有的資源!”
“隻能如此,才能救人!所以…西進,東出,同時進行,西進以新軍為核心,東出以海軍為核心,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掠奪一切可以掠奪的資源,消滅一切非我族類的蠻夷。”
“這樣說,你們還有沒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