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西進東出

字數:4463   加入書籤

A+A-


    其實現在的朱威,心中很糾結。
    他是底層出身,知道底層的難處。
    不論是天災人禍,底層人抗擊風險的能力很低很低。
    而他們大部分人,都是能忍則忍,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抗精神,除非有一人振臂高呼,否則他們寧願餓死,也不會鬧出太大的事情來。
    受過新時代教育的朱威,說實在的,沒有辦法做到明知有大災卻不援手。
    可是事實上,他也知道,他救不了那麽多人。
    朱威糾結的點在哪裏?
    一方麵,因為受過新時代教育的原因,讓他無法對於苦難視而不見。
    另一方麵,則是如今的大明,人命如草芥。
    朱威這十多年來,好似越來越狠心,越來越冷血,越來越不將人命當一回事,手下的人屠城屠了多少他都知道。
    可是又對欺壓百姓,強取豪奪的人不留絲毫情麵。
    一次災禍或者一場戰爭,死的人可能上萬,朱威對此表現的毫不在意。
    而自己手下的人,搶了幾百個民女,朱威卻是大動肝火,不惜殺了那些隨他出生入死的人。
    這讓朱威整個人給他人一種強烈的割裂感。
    在寧夏等地實行新政,對百姓異常的好,更有許多從來沒有在華夏出現過的給底層百姓的福利。
    而對待與寧夏隻不過一線之隔的榆林六十萬流民,朱威竟然直接說不得放一人入寧夏,誰過線誰死。
    這到底是愛民還是其他?
    朱威不知道。
    “砰砰砰…”
    “朱威,還沒睡下的話,要不要不來圍爐溫酒?”
    朱威看向窗外,不知不覺已經入夜,滿月的月光將外麵映照的像白晝一般。
    原來不知不覺大半日已經過去了。
    朱威拿起畫寫的那些紙張,放在蠟燭上點燃,火光映著朱威的臉,一半慈悲,一半冷血。
    推開房門,馬文晟,宋應星,張之極,徐光臨四人都在。
    朱威有些詫異:“怎麽都過來了?”
    馬文晟拎著酒壺晃了晃:“都睡不著,索性聚一聚。”
    朱威知道這是有事要說了,也就沒有細問。
    亭子中已經點燃炭火,幾人分別落座。
    酒壺就被隨意的放在炭火上,朱威皺眉:“煮酒…是這樣煮的?”
    馬文晟擺了擺手:“不要在意這些細節,能喝就行了。”
    朱威哭笑不得,搖了搖頭道:“說吧,什麽事?”
    其餘人都是沒有說話的,還是馬文晟開口:“今日我去查了查庫,軍備庫沒什麽問題,可是糧倉…有些問題。”
    朱威心中一動,不過麵上不動聲色:“哦?什麽問題?”
    “太多了。”
    馬文晟盯著朱威,想要從朱威臉上看到一些東西。
    可是現在的朱威早都不是以前那種存不住事的愣頭青了,馬文晟看到的,都是朱威想讓他看到的。
    “多一點不好嗎?”
    “多一點好,多的太多了,就不好了。”
    朱威輕笑一聲:“我挨過餓,知道挨餓的滋味不好受,如今的時局看似平穩,實則一觸即發,多存一些糧食,以應對可能的風險,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馬文晟歎了一口氣,知道朱威這是不想說實話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威…你若是真的有這些心思,可以直說,在座的這些人,都是將全家老小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你幹的,你總不會連這些人都信不過吧?”
    朱威眯起眼睛,他知道這是馬文晟最後一步試探了。
    不過不得不承認馬文晟說的有道理,朱威餘光瞥見其他人的神情,都很壓抑。
    這也正常,拿著一家老小的命跟著你幹,你一點一滴計劃和打算都不告訴他們,他們心中自然會有想法。
    可是朱威說實話他們能信嗎?
    朱威告訴他們,未來的二十年中,大明天災不斷,每次天災都會有數十萬人慘死,他們肯定會覺得朱威在騙他們。
    可若是說假話,那就更不可取了。
    因為一個謊話要用無數的謊話來圓,最後的最後,也會落的一個誰都不信任誰的地步。
    以前朱威不在寧夏,宋應星等人心中有想法也隻能忍著,現在不同了,朱威就在這裏,忍了無數時間的他們,自然想要知道一本應該他們知道的真相。
    “馬大人,洪武年北方一畝地產量如何?”
    這點事兒可難不住馬文晟:“未脫皮曬幹,可產三石。”
    “那如今呢?”
    馬文晟一愣:“兩畝五石。”
    朱威攤了攤手:“對,如今每畝地的產量,比洪武朝低了半石左右,這是北方的,南方稻穀稍微好一些,可是每畝地也要比洪武朝低了十斤左右,為何會如此?”
    “氣候變化的原因?”
    宋應星突然開口,作為農學方向的專家,他總能一針見血。
    朱威點頭:“對了,就是氣候,現在不論春夏秋冬,都越來越冷了。”
    “那…這和大範圍的存糧有什麽關係?現在有了紅薯,糧食已經不成問題了。”
    朱威看著馬文晟搖了搖頭:“我沒說完呢,馬大人,你在京城六部呆的時間很長,也見過許多外人見不到的秘密,那你可曾知道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天災幾何,可有規律?”
    馬文晟聽聞此言陷入沉思,這東西不是糧價也不是產量,記載的太散了。
    見馬文晟答不上來,朱威又道:“我來告訴你吧,自太祖建國以來,包括水,旱,風,蝗,地龍翻身,冰雹,雪,瘟疫所有的天災,總計近千起了,如今不過二百六十年而已,還不算韃靼的,而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國祚,天災總計不到五百,兩宋加遼金西夏,天災也不過四百餘,元朝不過百年的時間,天災數五百一,這樣算的話,你們可看出有何不同了嗎?”
    “天災…越來越多了?”
    朱威點頭:“對,不止數量越來越多,並且其波及的範圍也越來越大,強度也越來越大,比如嘉靖的秦嶺地龍翻身,千尺山脈平移數裏,毀城無數,死亡人數八十七萬!這等災禍,在以前可能發生嗎?”
    說到這裏朱威歎了一口氣:“有些東西,我若是說出來,你們肯定覺得我是杞人憂天,可是根據規律來看,未來二十年,各種天災會席卷大明,因此而死亡的百姓可達千萬之多!”
    朱威將酒壺從碳爐上拿了下來,給四人都倒了一杯:“在大災之時,隻有糧食,才能救人!所以…糧食越多越好!”
    “朱威,要不要上報朝廷?”
    朱威搖頭:“上報了能如何?你們信我,他們可會信我?我與朱由校分道揚鑣之時,給他留了那麽多的人才,比如鄭三俊,王之萊,劉宗周,孫承宗,左光鬥。隻要好好用這些人,就能將損失降到最低,而我若是插手,後果如何你們應該也能想到!”
    幾人都是點頭,雖說朱威說的天馬行空了一些,可是數據在這裏放著,加上這些年天氣變化太大,讓他們不得不相信朱威所說。
    “那…要等二十年?”
    宋應星突然問了這麽一句。
    朱威還是搖頭:“我們自然不會什麽都不做,這二十年,我們要西進,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