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信息歸納
字數:4017 加入書籤
濟南府穿越實錄!
“真忘了?”那人皺眉瞪著他,好半天臉上的神色才從懷疑轉為無奈,隱隱還有些不忿“老龐家唄!你在他家對了,你去他家幹活的事兒還記得嗎?”
魏永明搖頭。
那人歎口氣繼續講述“呐,我從頭講吧。前些日子四嬸說你年紀大了,一天到晚打東家罵西家的到處闖禍不合適,招鄰居厭惡,就讓我幫你尋覓個活計,也好掙點錢補貼家裏開支。”
“嗯。”魏永明對自己糟糕的人物形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一邊小口吃著雞蛋一邊點頭“然後呢?”
“嗐,說起這事我就來氣!”那人忽然有點不耐煩,氣鼓鼓的抿了抿嘴“你個熊玩意兒啥手藝都不會,性子又臭,給你找活可費勁死嘍!後來還是聽芹菜那丫頭說龐老爺家缺人做粗活,我就叫著三哥一起上門,好說歹說算是讓你先去做個短工。”
“然後呢?”
“然後?你小子剛去幾天就惹事兒,鬧的三哥埋怨我一頓不說,四嬸還得上門去給人家賠禮。真沒出息,懶得罵你。”
魏永明在心中默默記下他提到的人名,試探著問道“我犯啥錯了嗎?”
“犯啥錯了?”那人看他確實不像在演戲,把手裏的涼帽往井邊一搭,盤起了二郎腿“你啊,去人家廚房裏偷嘴,被管家和下人逮住胖揍了一頓。”
魏永明一怔,雖然這事兒嚴格說來不是他“自己”幹的,但在此種情境之下難免也有些羞臊,隻得尷尬的歉然一笑“那不好意思,給你添麻煩了。”
“跟我耍什麽客套?”那人一瞪眼“咱倆可是從小玩到大的交情,換了旁人我能管這種破事兒?倒是那老龐家,莊子裏都說他明明富的流油,對工人卻摳唆的要命,天天就隻給燉大蘿卜,連點油花都見不著,幹糧再多又怎麽吃得下?”
魏永明默不作聲的聽著,那人卻愈加義憤起來,拍著大腿怒道“退一步說,就算你吃點剩菜又怎樣?至於動手打嗎?芹菜在他們家做下人,不念情麵也就罷了!可我三哥這些年幫他們走了多少鏢?總還有個人情在吧?何況我曹老六我曹老六即便身份低微了些,好歹也是在府衙裏聽差的,連我的麵子都不顧及一點點,豈不是也沒把知府老爺放在眼裏麽!”
這段牢騷話裏包含的內容很豐富,魏永明微閉雙目聽著對方繼續嘮叨,同時腦子裏開始迅速歸納目前為止獲得的所有信息
根據家裏那婦人所說,去年剛改了年號,那麽現在應該是鹹豐二年。
此地名為三裏莊,我是二狗子,一個遊手好閑的年輕人,在莊裏名聲很糟糕。
身邊這人自稱曹老六,在知府衙門當差;他還有個三哥,應該是鏢局裏的鏢師。
曹老六管家裏那婦人叫“四嬸”,但是聽剛才話裏話外的口氣,他跟二狗不像是親戚。那麽他喊四嬸應該是隨著二狗的輩分,所以那婦人就是二狗的四嬸嘍?
還有一個叫芹菜的丫頭,在什麽龐老爺家做下人,聽起來跟二狗和曹老六都熟識。
龐老爺家缺人幹活,曹老六便和他三哥上門介紹二狗去打短工。二狗嘴饞偷吃了廚房裏的剩菜,被人暴打一頓,還捎帶著大病了一場——然後一覺醒來,我就稀裏糊塗成了二狗。
終於在這個兩眼一抹黑的地方見到了一點光亮,魏永明剛剛理順人物關係,曹老六的埋怨又灌進了耳朵“你說你也真是的,平日裏可沒見四嬸子短了你的吃喝,咋就管不住嘴呢?老龐家的東西就那麽好吃?”
魏永明臉一紅,自己活了三十來年,雖不敢自稱道德君子,起碼在同事親友眼中還算得上品行端正。不料穿越一趟卻成了被鄉親們唾棄的二癩子,還有個愛偷嘴的毛病,這真是令人鬱悶。
他偷眼瞄了瞄曹老六的臉色,低聲躊躇道“我以前也偷吃過別人的東西嗎?”
“好像還真沒有過。”曹老六頓了一下“你平時無非是愛耍潑皮,在莊子裏看誰都不順眼,張嘴就罵、罵急了就打、打輸了還去踹人家房門、往院子裏丟石頭扔大糞,頂多再沒羞沒臊的跟大姑娘小媳婦們瞎呱啦幾句耍耍貧嘴——怎麽,以前的事兒你一丁點都不記得麽?全忘幹淨了?!”
“嗯差不多吧。”
“這可真夠稀奇的!”曹老六身子向前傾了傾,略帶試探的調侃道“那,你還記得自己是誰嗎?”
“我是二狗子唄。”魏永明咧嘴一笑。
“不錯。那我呢?”
“你不是曹老六麽。”
“噫!你個二狗子真夠愣的!”曹老六抬手在他胳膊上杵了一拳“怎麽不叫六哥了?”
“對,是曹六哥。”魏永明揉著胳膊嘻嘻一笑。
“六哥就六哥唄,還什麽曹六哥。”曹老六若有所思的看看他,也跟著噗嗤一聲樂了出來“古怪,果真古怪,渾身上下沒一處不透著古怪,看來這病還沒好利索呐!”
魏永明點點頭,順著他的話問道“六哥,我可不是故意的,我我隻記得你是曹老六,忘記咱倆的歲數啦。”
“歲數也能忘?!”曹老六摘下佩刀緊了緊腰帶,仰頭看天掰著指頭嘟囔道“我算算哈,黃河發大水那年我十二,你八歲,今年我二十一,那麽你應該是嗯十七?沒算錯吧?”
“是,沒錯。”魏永明心情複雜的摸摸臉頰,再看看胳膊,感覺渾身散發著青春的氣息與活力。穿越過來年輕了十多歲,勉強算是唯一的加分項吧。
曹老六一提起小時候的事便刹不住閘,大概是想用二人共同的經曆來喚起好朋友的回憶。
魏永明仔細聽著,不斷用話引著他繼續說,不多時便大致了解了自己的身世狀況
原來二狗子與曹老六、芹菜三家本來都是濟南府下轄長清縣人氏。二狗子父母早亡,自小跟著四叔四嬸過日子。
道光年間老家因黃河泛濫遭受嚴重洪災,四叔不幸遇難,二狗和四嬸便隨著其他幸存的鄉親一起逃難來到濟南府,在城西三裏莊外安頓了下來。
四嬸擅長家務活,人緣也好,平日靠著給莊裏大戶人家漿洗衣物、做針線活拉扯二狗子長大。
娘倆相依為命,日子雖然清苦了些,好在從來沒有斷頓的時候,四嬸寧可自己稍微餓著些,也要盡量讓二狗子吃飽。
老曹家是難民中較為殷實的一戶,兼之人丁興旺,遷居後日子過的不錯。
可惜兩個兒子前些年相繼亡故,還有兩子早年夭折,如今隻剩下了曹老三和曹老六。好在這哥倆一個在鏢局子出人頭地,一個在衙門裏當差吃糧,讓老兩口頗為欣慰。
相比之下芹菜就慘的多了,幼年喪父,自小家境拮據。發大水那年她才五歲,體弱多病的母親在洶湧的黃泥湯子裏拚命把她舉到樹杈上,自己卻筋疲力盡被洪水卷的沒了蹤影。
好在鄉親們有情有義,芹菜跟著來到三裏莊吃百家飯長大,輪流在二狗子和其他鄉鄰家中寄居,去年剛滿十三歲就去老龐家做了丫頭,專門伺候龐夫人。
曹老六嘮嘮叨叨講了半天往事,魏永明初時聽的很認真,後來逐漸有些坐不住了,於是插個空子打斷了曹老六“六哥,這附近還有其他水井嗎?”
“當然有了,好幾口呢!”曹老六一拍大腿,比手劃腳的侃侃而談“你不知道麽?咱濟南府周邊地底下水脈通達的緊,隨便鑿開幾尺便能見水。聽府衙裏新來的先生講,當年高宗皇帝來巡幸時曾經”
“知道,我知道。”魏永明怕曹老六又囉嗦起來沒完,趕忙插嘴道“我還有件事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