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前世打工人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A+A-


    濟南府穿越實錄!
    魏永明上學時對曆史挺感興趣,盡管從未下功夫認真研究過,也能粗略掌握一些各朝各代的重大事件。
    這點稀鬆平常的知識在行家眼裏不值一提,上了酒桌倒是可以顯擺一番。現在麵對兩個鹹豐年間的鄉下後生,那簡直是綽綽綽綽綽有餘了。
    他先是隨便挑了幾段小故事打發二人,不料兩個夥計越聽越上癮,一閑下來便跟在他屁股後麵問東問西,眼中滿是崇敬之情。
    魏永明雖不耐煩,奈何受人追捧的滋味也是蠻爽的,一來二去便有些飄飄然了。
    反正日子難以消磨,他索性捋了捋評書演義中那些虛虛實實的曆史脈絡,繪聲繪色的從薑太公釣魚講到烽火戲諸侯,從三家分晉到秦滅六國,從楚漢爭霸到光武中興,再從黃巾起義諸侯割據一直講到天下三分終又歸晉。
    其間再穿插一些諸如霍去病掃蕩王庭封狼居胥、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滅蜀等精彩故事,為整段書增色不少。
    兩個夥計聽的如癡如醉,時而擊掌稱快,時而仰天長歎。每每聽的入迷耽誤了幹活,老孫頭不免要出來催促。
    可是夥計們應聲走了,他自己卻不動聲色的揣著雙手繼續聽,偶爾還會自言自語般低聲嘀咕兩句“小小年紀,知道的事情倒多。”
    時間一久,魏永明慢慢積累了些敘事心得,故事越說越精彩,常常引的過往行人駐足圍觀。
    有時曹老六與差役們巡街路過,也總要坐下來聚精會神的聽他講一段,然後才意猶未盡的回城交差。
    每次曹老六等人來到的時候,魏永明便刻意收斂一些。一來怕他對突然博學多識的二狗子產生懷疑,二來自己此時已經從隋唐五代講到了兩宋元明,再往後的事情可不敢亂說了,言辭稍有不慎就可能給自己和東家招來禍端。
    然而聽眾們熱情持續高漲,魏永明也說的欲罷不能,於是乎話鋒一偏,從曆史的滾滾長河之中另辟出一條涓涓細流,把金庸先生的著作內容打亂重排,生生杜撰了一篇武俠傳奇。
    在他的口中,主角是位正直淳樸的貧苦少年,為躲避歹人追趕不慎跌落山崖,誤打誤撞在山洞裏發現一把寶劍和一本劍譜。
    少年天資極高,自學練成了絕世武功獨孤九劍,從此仗劍江湖,唯一的愛好就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然而少年不知世間險惡,某日遭人暗算陷於危難,幸蒙梅花島島主之女出手相救。二人從此攜手同行共闖天下,曆盡磨難矢誌不渝,兩情相悅終成眷屬。功成名就之後,夫婦倆飄然而去歸隱山林,隻留下一段笑傲江湖的傳世美談。
    這雖然是個用現成素材拚湊出來的故事,卻也著實讓他費了不少心思,每晚睡覺前都要苦苦琢磨明天的劇情發展。
    不過此類題材顯然更能吸引聽眾,特別是曹老六,每次都聽的雙眼放光,神色之間對於主角的俠骨柔情既推崇又向往,來這邊巡街的次數也大大增加了。
    上午走街串巷送貨,下午給大家講故事,晚上收攤後打掃收拾,幾個月下來,魏永明漸漸習慣了聞雞鳴起床、看日頭吃飯、聽梆子睡覺的作息方式;也習慣了不甚講究衛生的起居飲食,以及種種曾令他難以接受的生活細節。
    現在他已不再有度日如年的煎熬感,也很少再為尋找回到二十一世紀的方法而煩惱焦躁——因為壓根無從找起。
    偶爾從睡夢中驚醒時甚至還會困惑恍惚,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魏永明還是二狗子,或者這倆人本就同為一體。
    每到月底,魏永明就會向老孫頭告半天假,從集市上買些東西回去看望四嬸一趟,還順便帶點零食和小玩意兒給芹菜,可惜從來都沒遇到過她,隻能由四嬸抽空轉交。
    四嬸則給魏永明納了兩雙厚鞋底,芹菜也托曹老六送來一副棉手套,好讓他冬天提著食盒送貨時不至於凍手。
    日子一天天越過越快,轉眼間年關將至,濟南府下雪了。魏永明的長篇武俠故事已經講完,頭發也長到蓋住了半截脖子。
    他在腦後綁起一根寸許長的小辮,前額和兩鬢卻並沒剃光,隻盡量剪的短了些,反正整日都戴著頂瓜皮帽,外人也瞧不出他頭頂究竟是何狀況。
    臘月二十三過後,街上大大小小的店家陸續開始閉門盤點。不知是不是魏永明講故事吸引客流的緣故,近幾個月賬上收入比往常高出一大截。
    老孫頭心裏樂嗬,給他封了兩吊錢的紅包,其餘兩個夥計則是每人三吊。魏永明在二位同事的指引下置辦了些年貨,挎著沉甸甸的包袱回家過年。
    年三十這天,村子裏歡歌笑語、爆竹聲聲,家家戶戶貼著春聯。魏永明對古時過年的老規矩知之甚少,硬起頭皮與一大幫人擠在一張桌上吃飯,卻大多叫不出名字。
    一桌人細論起來都沾著點親戚,魏永明更是糊裏糊塗搞不清輩分,隻好對誰都客客氣氣,讓叫啥就叫啥,讓磕頭就磕頭,總算嘻嘻哈哈的勉強把年夜飯對付了過去。
    第二天一大早,四嬸迫不及待的穿上新棉襖出門拜年。
    魏永明昨天磕頭磕的腦門子隱隱作痛,又不願再陪著笑跟陌生人說吉祥話,便以發型失禮為借口推脫不去,自己一個人坐在院子裏躲清閑。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正適用於現在的他。二狗子在這裏枯坐發呆,自己真正的家中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我依舊還活蹦亂跳的活著嗎?若非如此,至親好友們這個春節還能過的開心麽?
    正托著腮幫子胡思亂想,忽然間大門“吱呀”一響,有個穿著翠藍色印花襖的小丫頭蹦跳著邁進院子,一看見他便歡天喜地的施了個萬福
    “二狗哥!老長時間沒見,過年好呀,俺來給你和四嬸子拜年啦!”
    “嗯?過過年好。”魏永明順口答應一聲,茫然起身看著對方。
    隻見她一張微瘦的瓜子臉,五官相貌端正柔順,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看上去很是麵善,甚至隱隱感到有幾分親切。
    “你怎麽了?不認識了?”小丫頭瞧瞧他的神色,稍顯不安的眨了眨眼
    “聽四嬸和曹六哥說,你病好之後忘了老多事兒,莫非連我也不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