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晚清銀錢業

字數:2968   加入書籤

A+A-


    濟南府穿越實錄!
    高都司巷就在西門旁邊,距離三裏莊不過二十分鍾腳程。
    銀號不像集市中的店鋪那樣早早開門營業,魏永明每天可以回家睡覺,早晨也無需摸黑起床,領到手的工錢反倒更多了些,生活舒適度陡然提升了不少。
    廣盛泰的葛老板是個待人寬厚的謙謙君子,在城內諸多同行中口碑不錯。雖然對魏永明不見得多麽親切,但說起話來態度平和,輕易感覺不到東家的架子。
    相比之下,劉掌櫃稍顯刻薄。他年紀比葛老板還大,在濟南銀錢業界頗具資曆,業務精通,辦事幹練,隻不過仗著東家器重,平日裏難免喜歡倚老賣老。
    至於那位葛小姐,則恰如長輩們的評價一樣,是個聰慧潑辣而又天真爛漫的小姑娘。
    自打魏永明來到廣盛泰之後,她逐漸發現這鄉下小子懂的似乎不比耐神父少,於是平日隔三差五到店裏玩耍,一來就跟在他屁股後麵問這問那。
    麵對葛小姐旺盛的好奇心,魏永明心中警惕,生怕不慎從嘴裏溜出什麽不該說的東西。同時卻也因為受到東家小姐青睞而暗暗得意,自然而然鼓足了幹勁,對銀號裏的工作格外上心。
    此時的濟南工商業較為繁榮,也像其他大城市一樣孕育出了近代金融業的雛形。不過“金融”一詞尚未傳入,以貨幣為主要經營對象的行當通常被稱作“錢業”或是“銀錢業”。
    銀錢業與後世的金融業在功能上有許多相通之處,可二者的關係便如同蹴鞠和現代足球,聽上去是差不多的玩意兒,實際操作起來卻有天壤之別。像魏永明這樣在現代金融體係下成長起來的銀行員工,初涉此道必然是兩眼一抹黑,比外行人強不了多少。
    從專業角度來看,銀錢業經營的不過是很普通的基礎業務,但大家開門做生意隻參照同業之間約定俗成的規矩,監管則是依靠行業協會性質的內部組織,還有扯絡不清的人情世故在其中發揮作用。
    這種生態表麵簡單清晰,實際門道極深。其中關竅全靠行內師徒傳承,外人壓根無從窺探。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所謂門道多為障眼法,隻要把握住行業本質,日後遲早能摸清路數。
    眼下讓魏永明感到頭疼的是,整個大清國的貨幣流通行業呈現出一種似有序、似無序的混沌狀態,單要搞清各種事物之間的關聯便需犧牲許多腦細胞。
    以銀錢業最為關鍵的“錢”為例,清朝後期幣製混亂,市麵上流通的貨幣五花八門。他在點心鋪打工時最常見的是各種通寶,也就是銅錢,每枚麵值一文,一千枚串在一起為一吊。
    鹹豐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其曆代先祖在位時分別發行過大量銅錢,民間甚至還有許多明代通寶在流通。這就使得現存銅錢版式極其繁多,在錢袋子裏隨便伸手抓一把出來,起碼能看見個皇帝的年號。
    而不同年代、不同鑄幣局、不同批次所鑄銅錢的成色、重量各有差異,難免存在優劣之分。其中又以新近鑄成的鹹豐通寶最為輕薄劣質,百姓和商販日常交易時往往不太在乎,但若拿整吊劣錢去兌換白銀,少說也要被壓一成價。
    白銀通常隻在繳納稅捐或大宗交易中使用,魏永明這半年常聽人提起五十兩重的“官銀元寶”或是“馬蹄紋銀”,卻從未親眼見過。
    小銀錠和沒鑄成型的散碎銀子倒不稀罕,不過通常隻是為了方便攜帶和保管才專門兌換的,很少有人直接拿去市集上買東西。
    令人意外的是,外國銀元在這裏反而較為常用,尤其是墨西哥鷹洋。這種銀元單枚重量不足一兩,但因其鑄造精美、規格統一,而且成色比普通紋銀稍好,所以默認按一兩銀子計價使用。
    除金屬貨幣之外,各地銀號還分別印製有多種麵值的錢票和銀票。紙鈔的普及有效降低了白銀和銅錢的實際流通量,因此朝廷才急令戶部發行了以銅錢標值的大清寶鈔,又在籌劃發行以銀兩標值的戶部官票,希望能藉此緩解當前內憂外患帶來的財政短缺。
    貨幣體係如此混亂臃腫,自然而然催生了龐大的兌換需求,也養活了一大批銀號。
    這些銀號主要為商人富戶有償大額存取服務,同時通過日常頻繁的貨幣兌換賺取差價,也會適當謀求放款生息。不過放款對象通常隻局限於上流社會那些信譽較好的熟客和官麵人士,或是為同行拆借資金。
    除銀號外,這裏還有兩種較為重要的錢業機構。一種是專門放貸的賬局,他們本錢不厚,往往是從銀號低息借來錢再高息放出去,所以不怎麽挑剔客戶,隻要房產之類的抵押品就可以放款。
    銀號與賬局之間存在資金往來,但極少直接摻和對方的生意,隻有那位小氣精明的龐老板例外。他在經營自家銀號的同時又入股了一家賬局,一頭攬存一頭放貸,小算盤打的啪啪響。
    另外一種是專營匯兌的票號。客人在本地存上一筆錢,憑帶有密押的匯票便可去外地任一分號支取使用,既便捷又安全。這項業務以靠服務晉商起家的山西票號最為擅長,濟南府最大的幾家票號都是他們來此開設的分支機構。
    魏永明所在的廣盛泰等幾家大銀號也匯兌服務,但隻能依托外地分號將業務範圍輻射到周邊的泰安、東昌、周村、德州一帶,雖然勉強算是守住了一塊地盤,卻遠遠無法與匯通天下的山西票號相提並論。
    銀號、票號和賬局構成了銀錢業的基本生態,其所開展的存、貸、匯三種業務也大體覆蓋了早期銀行的基本功能。
    隻是在沒有監管的年代,金融業務並非上述錢業機構專營,金店、首飾鋪和典當行等商家與個人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吸存放貸。濟南府就這麽大小的地方,大家一起分蛋糕未免有些擁擠。
    麵對如此雜亂無章的金融環境,魏永明剛來自然是搞不清狀況,連一些常用術語和規矩也還沒掌握,隻能先在店裏做些雜活,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一大早隨東家或掌櫃去福德會館“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