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黃河改道
字數:3746 加入書籤
濟南府穿越實錄!
“這,這是——”魏永明一個恍惚,隻見無邊無際的渾濁黃水漫溢於山腳下,浸沒了遠處不計其數的村莊和房屋。
隱隱有水聲自下而上傳來,從河麵快速漂流的樹木和其他雜物判斷,水勢依然十分洶湧。
“那是大清河。”宮二嫂輕聲答道“如今已被黃水奪去了河道,不知何時才能恢複清澈。”
“大清河怎麽會”魏永明顫聲自語。大清河寬不過二三十丈,而山下這片黃水一眼望不到盡頭,少說也有幾百丈寬。
“若非親眼得見,當真難以置信。”宮二哥仰天感歎“此地距河堤數百裏之遙,水情尚且如此慘重。可想而知,潰壩之處是何等景象!”
“是啊。”宮二嫂黯然垂淚“百姓何辜,竟無端遭此災禍。隻盼朝廷早日修葺堤壩,令黃河複歸故道,以解黎民於倒懸。”
魏永明百感交集。他很確定宮二嫂善良的心願無法實現,因為眼前這條黃河才與自己本來的記憶相吻合——從濟南西北方流過,最後在東營入海。
換句話說,黃河下遊遲早會因為堤壩潰決導致改道,並且再也沒能恢複原樣。
如果沒猜錯的話,十有八九便是眼前這一次了。隻是他萬萬沒想到,居然會親身經曆這場慘烈的浩劫。
魏永明的確沒猜錯。鹹豐五年六月十九,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
滔滔黃水先流向西北,隨即折轉東北,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結束了此前數百年間經由淮河入海的局麵。
後世《再續行水金鑒》有載“一時間黃水浩瀚奔騰,水麵橫寬數十裏甚至數百餘裏不等。泛濫所至,一片汪洋,遠近村落,半露樹梢屋脊,即漸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灘,人馬不能駐足。”
此次黃河改道對山東影響最大,沿途的曹州、東昌、泰安、濟南、武定等五府二十餘州縣受災嚴重。
大清河不複存在,包括京杭運河在內的許多河流被衝斷、淤廢,極大改變了原有的水係環境和生態麵貌。
漕運中斷、農田荒廢,致使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無數人死於災後的饑荒和瘟疫。
活下來的百姓在此後歲月中或背井離鄉,踏上闖關東的艱辛旅程;或淪為賊匪,為晚清持續多年的動蕩埋下了隱患。
當然,此時魏永明尚無法了解洪水即將帶來的巨大影響。盡管牽掛著曹老六和武七等人的生死,也時常惦念遠在濟南的葛清竹、四嬸和羅亞安,但無奈自己沒法行走,隻好安心留在馬山養傷。
一個多月過去,得益於宮氏夫婦與村民們的悉心照料,腳踝骨折處愈合的很順利,魏永明開始小心翼翼的嚐試拄著拐下地。
又過了一個月,他已經可以一瘸一拐的獨自緩慢行走。從此一邊循序漸進的進行康複訓練,一邊幫大家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山上的生活閑適而又愜意。晴天摘野菜,雨後挖竹筍,熱了去溪中洗澡抓魚,冷時在屋裏談天小酌。
到了早冬時節,馬山周邊的水勢有所減退,魏永明的腳腕也終於痊愈如初。
他掛念著家中的一眾親友,迫不及待打算下山返回濟南。宮二夫婦不便多做挽留,隨即準備好衣物和幹糧清水,又找來一頭毛驢為他代步。
臨行之日,鄉親們將魏永明送到山下,宮二哥握著他的手說“當今世道紛亂,朝廷羸弱無為,兵禍頻仍不斷,此次水災更是上天示警。兄弟既然投身團練,能夠鎮亂安民固然極好,若日後遭遇不測,盡可攜家眷來此遁世避禍。”
宮二嫂柔聲叮囑“這場大水如此凶險,可非但沒要了兄弟的性命,反倒讓你哥倆得以見麵結識,也算是一件天大的緣分。這幾個月咱們相處的如同家人一般,實不舍得你就此離去,還盼今後得空時再來與大家相聚些日子。”
“嫂子放心。”魏永明悵然哽咽道“救命之恩,登初沒齒難忘。請哥哥嫂子與諸位鄉親多多保重,小弟一定常來看望大家。”
眾人揮手惜別,魏永明跨上毛驢往東而去。
此時黃河汛期已過,河麵遠不如數月前寬闊,然而泛濫過後留下的滿目瘡痍仍令他不忍直視,幾度悲從心來。當年魯西南受災地區有民謠流傳
鹹豐乙卯月在申,
開封河決殃及民。
馮夷起舞龍怒瞋,
波浪中宵排九垠。
燕齊豫省疆界鄰,
田廬其間諸水濱。
中流社木如藻萍,
樹頭餓殍猶望人。
遺黎麵鵠衣結鶉,
穴沮洳地棲厥身。
沿堤乞食日逡巡,
聊複忍死延數旬。
恨不同時葬漣淪,
行人目擊增酸辛。
茲者浩劫尤奇迍,
哀嗷被野誰致詢。
路麵泥濘濕滑,背陰處還結了些薄冰,毛驢隻能緩緩而行。好在馬山距離濟南不足百裏,過午時分已行至半途。
魏永明在驢背上顛的有些乏累,便在路邊一塊大石頭旁停下,取出煎餅和鹹菜充饑歇腳。
剛吃了幾口,就聽身後亂糟糟一陣腳步聲,不知從哪兒鑽出一大幫破衣爛衫的災民,拖著疲憊的步伐徑直朝他走來。
“大爺,行行好吧。”一個病殃殃的年輕婦女拽著孩子走在前麵,有氣無力的弓著腰央求道“俺兒眼看快要餓不活了,求你可憐可憐,給他口吃的行不?”
那孩子瘦的肋骨根根凸出,細脖子上頂了個大腦袋,雙眼像金魚似的往外鼓著。魏永明頓時生出惻隱之心,打開包袱遞給他半張煎餅“喏,快吃吧。”
婦人趕忙連聲道謝。那小孩實在餓的厲害,接過煎餅二話不說張嘴便啃,其餘人在後麵直流口水,紛紛偷眼瞥向他的包袱。
魏永明歎了口氣,尋思著今晚差不多能到家,索性便把包袱皮在石頭上一攤,衝他們招手道“來來,東西不多,大夥湊合著填填肚子吧。”
災民們呼啦一下湧了過來,然而包袱裏隻裝有兩日份的口糧,根本不夠他們分的。
幾個手快的抓起東西拚命往嘴裏塞,沒趕上的衝上去跟他們搶奪,立刻扭打成了一片。
“不要搶!給別人留點!”魏永明高聲製止,卻壓根不起作用。
沒搶到幹糧的人或嚎啕大哭,或破口大罵,還有幾個人直勾勾的盯上了一旁拴著的毛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