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王衝奸計!若想撈錢,巧立名目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在修仙界刷功德 !
    對於老農來說,他害怕妖精抓他的孩子,做童男童女吃掉。
    孩子是他的軟肋。
    楊浩然同樣擔心白悅柔的安危。
    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楊浩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了長清縣百姓的利益,去找縣令王衝對峙。
    王衝既然能使出挑動縣城百姓和農村百姓的矛盾;派人守在郡城,打斷前來敲鳴冤鼓的村民的腿,這種又壞又狠的下三濫招數,足以說明他陰毒的人品。
    他跟楊浩然起了矛盾,肯定不會順遂楊浩然的意誌,不再貪婪,老老實實地恢複正常的賦稅,為縣域之內的百姓謀福祉。
    他若這樣,也不會做那些天怒人怨的事。
    直接正麵擊敗楊浩然,有概率,不一定。
    楊浩然不知道,王衝修為幾何。
    文道修士的前三個境界,分別是開竅境、百篇境和功名境。
    楊浩然展筋境的武道修為,與文道修士的功名境相當。
    開竅境的文道修士,是指書生剛開始讀書的那段時間。
    與武道修士的武徒境一樣,都是第一個境界。
    開竅境時,書生體內的才氣和文韻,是看不見的。
    無法目視。
    當書生的修為,達到百篇境時,體內的才氣和文韻,呈淡藍色,粗如一根竹筷。
    “寸”是大武仙朝常用的長度單位。
    但“寸”以下,還有“分”、“厘”、“毫”、“絲”和“忽”。
    百篇境修為的文道修士,體內的才氣和文韻,通常粗如竹筷、長一寸至九寸不等。
    這個品階名稱中的“百篇”,不是讀文章百篇,而是著文章百篇。
    不能胡寫亂寫,不能“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百篇文章,都需要有明確的中心思想,並引經據典地論證。
    接下來,就是與楊浩然武道境界展筋境,相同的功名境。
    功名境的原意,是指考中舉人的文道修士,差不多位於這個境界。
    能考中舉人的書生,體內的才氣,已然粗如勺柄,至少一寸長,至多九寸長。
    像楊浩然這種不去突破文道修士,而把全部精力等著去衝擊科舉,連舉人都看不上,瞄準進士甚至是狀元的人,文道境界不太好判斷。
    楊浩然推測。
    王衝大概就是舉人功名。
    修為不會太高。
    擦著邊達到治轄一縣的要求。
    如果王衝的修為,能有功名境六段,甚至是七段,他會去管理一些稍微富裕一點的縣城。
    或是天地靈氣充沛、周邊有武道宗門的縣城。
    而不是待在窮得掉渣的長清縣。
    他若是再年輕一些,可能會被巡撫,調遣到更好些的縣城。
    賺些政績,搏一個升遷的希望。
    朝堂之上,大臣升遷,對年齡極為看重。
    倘若政績、修為和能力,達到了升遷要求,年齡卻超了,基本上會一輩子坐死在一個位置。
    挪位置也是平調。
    正麵衝突的話,純粹拚修為,楊浩然是不怕的。
    怕就怕在,強龍難壓地頭蛇。
    王衝在長清縣經營多年,勢力如老樹盤根般錯綜複雜。
    長清縣這個天地靈氣貧瘠的地方,周邊沒有宗門。
    但並不意味著,王衝結交不到武道修士。
    甚至可能與那使勁下雨的瘋批龍王,都有交流。
    楊浩然是想主持正義,但不願做個魯莽之人,弄得自己身死道消,到頭來什麽也沒辦。
    除了與王衝的對峙過程中,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楊浩然還擔心,把白悅柔藏在哪裏?
    正當他糾結的時候,白悅柔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
    白悅柔道:“小然,我先不與你去縣城。
    “你與當地最有權勢之人,起了爭執,我跟著,也隻能拖累你。
    “不如我現在返回渡口,在渡口處等你。
    “我們約定一個時間,你若沒有回來,我便攔一艘西上的客船,返回東山郡,去尋方叔叔庇護。
    “一個縣令,再怎麽陰險狡詐,扳不倒堂堂知府。”
    楊浩然聽完,覺得還行,便道:“此計甚妙。
    “為我解了後顧之憂。”
    白悅柔與楊浩然商量好時間後,便策動驢子,道:“那我這就前去渡口等你。
    “一定要平平安安歸來!
    “切莫逞強!
    “你給不了長清縣百姓,公平和正義,大家的背後,還有大武仙朝呐!”
    楊浩然和白悅柔告了別,望著她苗條的背影,回味著她的話,不禁一陣苦笑。
    大武仙朝若是能主持公平正義,為百姓做主,就不會出現王衝這種人,擁有把持一縣的權力。
    楊浩然沒有當麵糾正白悅柔的觀點。
    白悅柔也沒有對楊浩然說實話。
    爹娘死於妖禍之後,楊浩然對於白悅柔來說,就是唯一的親人。
    楊浩然若是有個三長兩短。
    她不會乘船離開,躲去東山郡。
    而是投湟水自盡。
    不過,楊浩然一路上連斬數妖、威猛無雙、功德無量。
    白悅柔對自己的弟弟,還是很有信心的。
    ……
    白悅柔怎麽想,楊浩然自是不知。
    待她走遠後,楊浩然又向那老農問道:“你們這些被王衝敲骨吸髓的務農人,難以成功的原因,恐怕不止王衝挑起對立、挑撥矛盾和暴力壓製的手段吧?
    “‘賦稅’二字,是非常敏感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力亂改亂動。
    “哪怕貴為巡撫、封疆大吏,從二品大員、掌一道之政,可能會貪,但絕不會對賦稅的名目,有所改動。
    “這時莫說傳進上麵的人的耳朵裏,稍微一有風吹草動,區區縣令,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老農想了想,道:“您說的是。
    “王衝每畝地多收的錢,並不是‘賦稅’的理由收的。
    “而是以種子錢、溝渠錢、澆灌錢、治安錢等等緣由。
    “說是這錢、那錢,本質上不還是賦稅?”
    楊浩然做思索狀,道:“那沒辦法了。
    “縣令有這個權利。
    “你們占理,卻又不占理。”
    蛤蟆精要聽糊塗了,問道:“什麽又占理又不占理的?”
    楊浩然解釋道:“農民們被多收了錢,窮苦得活不下去,不應該。
    “可縣令有這個錢,在知府和巡撫看來,王衝並不應該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