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十大名將3

字數:6571   加入書籤

A+A-




    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
    天幕在笫二天宣布十大名將排名:笫九位,大明王朝,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別名:常十萬!
    常遇春以勇猛著稱,曾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在北伐滅元和北征北元中立下赫赫戰功。”
    萬界之中,所有王朝之人,也都被常遇春之言給驚到。
    “好大的口氣,比之孫十萬如何?不會是又一個孫仲謀吧?”東漢末年的張遼說道。
    明朝之前的王朝可不知道常遇春是怎樣的人,所以才會認為不可能。
    尤其是曹操陣營中的將領可是清楚東吳孫權為何被叫做孫十萬,東漢之後的朝代也知道曆史的。
    現代社會網友立馬反擊:
    “角色扮演者,演的是張遼,八百人擊敗孫權十萬大軍,牛啊!”
    “你們沒看見彈幕嗎?這位文遠兄在質疑常遇春。”
    “哈哈哈,孫權也配與常遇春比?兩人都叫十萬,可不在一個層次的。”網友們開噴模式進行中。
    “一個叫孫十萬,一個叫常十萬,前者在逍遙津被張遼八百騎打得大敗,十萬大軍潰敗。
    後者常遇春是真的十萬大軍橫推元朝幾十萬大軍,打得對手懷疑人生。”
    “對咯,兩者天差地別,孫權差點丟了性命,張遼名聲夜止嬰啼,小孩都不敢哭鬧了。”
    三國時期孫權:“彼之賊,吃瓜吃到孤自己的頭上了。”
    孫權也隻能口嗨,罵人,如知奈何也。
    萬界之中各朝帝王可沒有開口,就怕什麽時候吃瓜吃到自己的頭上。
    天幕稍作停頓後再次繼續盤點:“常遇春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青少年時期,不甘心於老死田間,因而隨人習練武術。
    至正十五年四月,常遇春隨劉聚在和州搶掠時正巧遇上朱元璋率軍攻和州。
    他親眼目睹了朱元璋平易近人,視士卒如弟兄的作風。
    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部隊紀律嚴明,不害百姓的行為,他當機立斷決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去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的態度很冷淡。
    朱元璋問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餓,想到我的隊伍中找飯吃?”
    常遇春回答說:“我在劉聚手下打家劫舍並不愁衣食,隻是劉聚隻知搶掠和盜竊並無大誌。我聽說將軍是位賢明智者,因此前來投奔,為將來的前程願效死力。”
    朱元璋問:“你能跟我過江打仗嗎?”
    常遇春回答:“將軍指到哪裏,我願打到哪裏,渡江之日願為先鋒。”
    朱元璋見常遇春身材魁梧,體魄健壯,出語忠懇,就把他留了下來。從此,常遇春棄盜為良。
    元至正十九年七月,朱元璋攻取金華後,派遣大將軍常遇春進兵攻取衢州。
    常遇春率部一路殺將而來,首先攻取了龍遊城。
    他在戎馬倥傯間還吟賦:
    《龍遊道中》一詩以紀行,詩如下:
    “策蹇龍遊道,西風妒旅袍。
    紅添秋樹血,綠長旱池毛。
    比屋豪華歇,平原殺氣高。
    越山青入眼,回首鬢須搔。”
    字裏行間流露出英雄豪氣,當初,常遇春在出兵的時候,朱元璋告誡常遇春:
    “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日,關羽號萬人敵卻被呂蒙所破,是因為關羽無謀,你應該深深引以為戒。”
    如今,常遇春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毀其所架之炮,攻圍甚急。元軍支持不住,遣使密約投降。
    衢州路院判張斌夜出小西門,迎常遇春大軍入城。
    這樣,元軍甲士萬人才迅速崩潰,常遇春攻取衢州城後設金鬥翼元帥府。
    設元帥和樞密分院判官,元朝在衢統治勢力遂蕩然無存。
    在攻打衢州時,當常遇春率領馬,步,水三軍到達衢州城下時,但見城垣壁壘森嚴,固若金湯。常遇春率部在城下樹柵欄,建奉天旗。
    從陸上,水上將衢州六座城門團團圍住,常遇春又造呂公車,仙人橋,長木梯,懶龍爪等攻城軍械。擁至城下,高與雲齊欲階以登城。
    他又在大西門城下穴地道攻之,伯顏不花的斤麵對常遇春部的猛烈進攻,憑借堅固的城垣以束葦灌油,燒呂公車,駕千斤秤鉤懶龍爪,用長斧砍木梯,築夾城防穴道。
    雙方交戰激烈常遇春久攻不克。常遇春這才想到朱元璋的話,利用計謀才攻下此城。
    勇猛敢戰這是常遇春戎馬生涯的最大特點,並貫穿於曆次重大戰役。
    至正十五年六月,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軍渡江南下。
    在著名的采石磯戰役中,麵對著元朝水軍元帥蠻子海牙的嚴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著亂箭揮戈勇進,衝入敵陣,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朱元璋即揮軍登岸,元軍紛紛潰退,緣江堡壘紛紛歸附,朱元璋乘勝率軍攻占太平。
    次年,三月又攻占集慶並改為應天府,這一階段的戰鬥常遇春鋒芒初露立了頭功,開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時的先鋒升至元帥。
    常遇春率軍隊進駐九華山時,適逢天旱無雨,士兵飲水困難。
    於是,他親自帶領將士在九華山下尋水,忽然在五溪橋南邊挖出了六股泉水解決了部隊飲水的困難。
    這六股泉水是否為常遇春所發現,已經無從考證。
    但是常遇春結寨六泉口,大戰九華山卻是千真萬確的。
    後人有詩可證:“偏仄旁山行,溪流咽不嗚,何年留古砦,猶複說開平。”
    至正二十四年七月,常遇春先是隨徐達率軍攻占廬州,接著,又與鄧愈會合征服江西的新淦,吉安,贛州,南安等郡縣。嶺南,韶州,南雄等地望風降附。
    至正二十五年五月,常遇春又奉命與鄧愈率軍攻取湖北的安陸,襄陽。十一月與徐達率軍攻占了泰州。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兵二十萬東征張士誠。
    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常遇春的軍隊先攻取了湖州和杭州等地,翦除了張士誠的羽翼。
    平江,經過長達十個月的圍攻,平江城破,張士誠敗死,常遇春以功進封為鄂國公。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
    洪武元年四月,明軍在洛陽的塔兒灣與元軍遭遇,常遇春單騎突入敵陣,麾下壯士從之,勇猛衝殺。
    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萬,俘獲無算,史稱塔兒灣大捷。洪武元年閏七月,常遇春率馬步舟師由臨清沿運河北上,連下德州,通州。元順帝攜後妃,太子等逃奔上都開平。
    八月二日,徐達,常遇春一舉攻占大都,改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揮軍西進,攻取山西與精銳的擴廓帖木兒軍進行了艱苦的搏戰,平定山西。
    洪武二年三月,常遇春又奉命與李文忠率步卒八萬騎士一萬馳救北平元軍聞訊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軍追奔千裏大獲全勝。
    洪武二年七月七日,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年僅四十歲。
    朱元璋聞喪,大為震悼,賜葬鍾山之下並親自出奠。
    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
    起初,常遇春僅僅是有勇無謀的將領,朱元璋因此常常告誡常遇春:
    “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者,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
    後來,常遇春不斷成長,終於成為了智勇雙全的將領,為明朝立下了卓越的功勳。
    朱元璋認為常遇春的功勳未有過之,朱元璋追封常遇春為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曰“忠武”,配享太廟。
    朱元璋還賦詩:
    “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濕。”
    此後,朱元璋令宮廷畫師為常遇春,公繪製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常遇春隻活到四十歲,就病死於柳河川,一生為將未曾敗北。
    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們美稱他為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逝世後,中國很多地方懷念他的功績,為他建祠祭祀。
    清朝乾隆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由尹繼善到懷遠常遇春祠堂安位主祭,其奉旨題聯一副:
    將十萬眾之威名,常誦都人仕女,居七八分之功業,永留大地河山。
    常遇春墓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太平門外,紫金山之陰白馬村。”
    盤點至此,天幕開閉,萬界王朝全都沉默,尤其是武將更是陷入沉思之中。
    而現代網友立馬開始講述其它不為人知的關於常遇春的故事。
    “常遇春,常十萬,家中有悍妻,卻被朱元璋給殺了,曰:悍婦之肉,分而食之。”
    “臥糟!有這種事?好像沒聽過啊?”
    “故事,故事,誰會去考證,全當娛樂聽聽而已。”
    “對啊,故事又不是曆史,悍婦之肉的故事也隻是娛樂而已,講的是常遇春與宮女之事。”
    “講講唄,這裏麵有料。”
    “那故事講的是朱元璋賜於常遇春宮女,宮女與常遇春沒有發生什麽,隻是講宮女手光滑,就被常遇春之妻砍了手,嚇到了常遇春。”
    “後來,因常遇春上朝時神色不對,朱元璋詢問後才知道真相,朱元璋大怒,故殺了常遇春之妻,並分食其肉曰:悍婦之內。”
    “臥勒過去,這讓我們想起唐太宗與房玄齡關於悍婦的故事。”
    “吃醋的故事,誰不知道,隻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明太祖朱元璋做法不同。”
    “這就看出了兩者區別了,曆史背景也不同。所以處理方式也不同,前者顧慮重重,後者直接開刀殺人。”
    “這也許帝王不同之處,在朱元璋看來是挑戰其皇權之威,所以殺了常遇春之妻,並且講悍婦之內齊食之。”
    萬界之中,三國時期的孫權心塞,吃瓜吃到自已頭上,他是孫十萬,被曹操手下大將張遼以八百騎破十萬,丟臉丟到萬界去了。
    而大唐李世民,房玄齡等文武:明朝開國皇帝真狠,這才是皇帝吧。
    唐太宗李世民:吃瓜,這也能吃到自己頭上?何著他這皇帝威嚴不如明太祖朱元璋唄。
    後世子孫不論調侃還是爭辯,爭到最後又扯到抗日戰爭,原因是常遇春廟宇被毀,而是日本人入侵華夏時毀的。
    這回所有大一統一的華夏王朝有為帝王都怒了,也隻道為什麽林楓一再強調對外戰爭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