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曆史名人錄14
字數:8570 加入書籤
天幕在介紹王猛時,定義比肩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萬界古人為之震動。
“什麽?這王猛如此厲害?”
“都能夠與諸葛武侯相比了?這也太牛叉了吧。”
這些都是萬界讀書人的議論,而曆朝各代的皇帝們則是另一番解讀了。
至於各朝文臣武將們心思各異,也不知道想些什麽。
而衝擊最大的自然是三國時期的各方,曹操:“可惜如此人才孤可望而求不得。”
孫權:“如此大才,孤若得何懼曹魏。”
蜀漢諸葛亮:“這王猛文武雙全,不曾有過敗績,謀略不輸於我,我比之不如也。”
“丞相,何必過謙,天幕可是對丞相大為稱讚。”薑維說道。
“哎,伯約可知何為捧殺?天幕言後世大明羅貫中所寫三國演義是捧漢抑曹,與吾等不利也。”
然而下一秒天幕中來自後世網友的評論差點沒讓萬界古人炸裂了。
彈幕內容明顯分成兩大派,爭吵不休。
“諸葛亮是千古賢相,誰反駁,我和他急!”
“臥槽!曆史上的王猛比肩諸葛亮,你說誰更優秀?”
“得了吧,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王猛貢獻在於維護了華夏文明。誰更優秀?”
“切,一看就知道是曆史小白,隻知道提出三分天下的是諸葛亮,卻忘了江東魯肅,魯子敬同樣提出三分天下的論斷。”
“我勒個去,江東鼠輩也敢提?”
“白癡!這與魯肅又沒有關係,呂蒙白衣過江,那時魯肅早嘎了,死人替後人背鍋,子敬表示這鍋我不背。”
東吳孫權:“呔!欺人太甚!氣煞吾也!”
這後世子孫左一個江東鼠輩右一個江東小兒的調侃,換誰也受不了。
熱鬧完了,天幕關閉彈幕,這場風波算是過去了。
隔天上午天幕如期而至,又開始下一位曆史名人盤點。
萬界古人們又開始關注本期主角是哪朝之名人,一些順帶著點名的人會不會在榜單上?誰也不敢猜測了。
天幕:“曆史名人中不僅僅是因為其詩詞歌賦,懂音律而成為名人,更多的是為官時期為國為民,為民族文化傳承作出貢獻者。
其自身高風亮節,有文人風骨和氣節,如講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北宋名臣範仲淹,更有為天下讀書人講明何為讀書人的北宋名臣張載!”
天幕暫緩片刻,好讓萬界古人們有個思考時間。
“這北宋文風鼎盛,果然不是吹的。”
“是也,這範仲淹已知其人,可這張載何許人也?名相?”
“這與天下讀書人又有何關聯?”
宋朝之前的王朝包括宋太祖趙匡胤在內都一臉懵逼,與讀書人有關?不明白那就等天幕揭曉吧。
天幕:“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祖籍大梁鳳翔郿縣人。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張載生於官僚家庭,少年時就喜歡讀書。除了儒家經典還大量閱讀了佛教和道教的書。
嘉佑二年中進士,先後任祁州司法參軍,丹州雲岩縣令,後遷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等。
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在弟張戩上書批評王安石而被貶官之後辭職歸鄉,隨後創建了橫渠書院。
邊授徒邊著書,漸漸創立了代表自己思想體係的“關學”學派。
宋神宗熙寧十年,張載返家途中病逝於臨潼,年58歲。
張載在《太和》《拾遺·性理拾遺》《乾稱》等篇章論及鬼事以為鬼神之類為“陰陽二氣之良能也。”
反對獨立於**之外的鬼的存在,對鬼不可見其形和以無形而移變,有形之物提出懷疑。
他的這種氣一元論和無神論在曆史上具重要地位,還首次提出天地之性氣質之性與天地之性的概念。
認為天地之性源於太虛,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純善的,氣質之性有善有惡。
但“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這對宋代人性論有重大影響。
張載還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後人編為《張子全書》。
宋真宗天禧四年,張載出生於長安。名字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載物”之語。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十歲時隨外傅學習,就表現出不同常人的品格,“誌氣不群,知虛奉父命。”
北宋景佑二年張載父親張迪在涪州知州任上病逝,時年15歲的張載和5歲的弟弟張戩,母親陸氏護送父親靈柩北歸。
路途之中張載一家僑寓於眉縣橫渠,後索性在橫渠鎮安家。少年喪父使張載成熟較早。
當時西夏經常侵擾宋朝西部邊境,宋廷向西夏納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以換得邊境和平。
這些國家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張載刺激極大,張載二十一歲時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範仲淹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打算聯合焦寅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康定元年至慶曆二年,範仲淹任知永興軍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知延州,召見了張載。
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鄉收複失地的誌向得到了範仲淹的熱情讚揚,但範仲淹說:“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
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勉勵他去讀《中庸》。
其實《中庸》之書是孔子所寫,孔子本人都沒有參悟大道,又無法解釋儒學的真正的含義,留下此書成了後世封建王朝當官的教材。
不求無功,但求無過,成為官之道,明哲保身左右官場的爛東西。
張載聽從了範仲淹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係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係。
嘉佑二年,三十八歲的張載赴汴京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宰相文彥博支持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
期間遇到了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然後感到自己學得還不夠。
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易學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們請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聲大震。
關學是由張載創立,張載認為生在世上就要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努力達到聖賢境界。
關於其講學的主旨集中地體現在橫渠四句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宇宙和世界的本源始底是物質還是精神,曆來是哲學的最基本的問題。也是每個哲學家必須回答的問題。
中國古代哲學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心”為宇宙本原二是“氣”為本原。
張載認為氣或元氣是人和萬物產生的最高體係和最初始基,可以說張載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史上最傑出的代表。
張載對傳統文化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創立關學,對後世儒家學者影響很大。張載的橫渠四句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
在中國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橫渠四句給國人帶來希望,指引國人奮勇向前。
然而王安石變法改變了張載的發展之路,王安石推行了新法之後邀請張載加入。
當時張載婉言拒絕了王安石的邀請:“朝廷將大有為,天下之士願與下風。若與人為善則就敢不盡,如教玉人追琢,則人亦故有不能。”張載說道。其實張載本身也是變法派,其之所以不支持王安石是因為在張載看來王安石變法過於激進,違背了張載溫和變法的初衷。
北宋張載的主要作品、成就及其對後世的影響與文化貢獻
北宋時期,張載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獨特的思想體係,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主要作品、主要成就,以及他提出的“橫渠四句”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中國的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在宋朝及之後的元明清時期,由於理學逐漸被狹義理解,張載的思想亦被視為程朱理學的一部分而受到了誤解與批這一現象實際上反映出了程朱理學受到後世口誅筆伐的根本原因。
一、張載的主要作品與成就
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北宋時期關學創始人,理學家、教育家他學識淵博,涉獵廣泛,對哲學、曆史、文學等領域均有獨到的見解。其代表作品包括《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這些作品不僅是其思想觀點的載體,也反映了他深厚的學術素養。
張載的主要成就體現在他對儒家學說的繼承與發展上。他批判地吸收了佛、道兩家的思想,建立了以氣本論為特點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體係,在氣一元論的哲學體係中係統地討論太虛、氣、萬物、天地、心性、鬼神等範疇,並建立了以“太虛即氣”為核心的氣本論哲學這一體係不僅豐富了儒家學說的內涵,也為後世哲學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張載在教育領域也有著重要的貢獻。他主張教育應致力於培養品德高尚、具備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提倡“學貴心悟,守舊無功”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勇於創新。他的教育思想對後世的教育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橫渠四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橫渠四句,是張載在《正蒙·乾稱篇》中所提出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不僅高度概括了張載的思想追求,也成為後世許多儒家學者的精神信仰。
首先,為天地立心強調了人與自然、與天地萬物之間的互動與融合,提出了人的精神追求應超越物質層麵,追求與天地同呼吸、共命運的境界。這一思想對於引導後世人們在生活中注重精神修養,關注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其次,為生民立命強調了人的社會責任與曆史使命。張載認為,作為社會的個體,人們不僅應該關注個人的得失,更應該關注社會的福祉與進步。這一思想對於激發後世人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再次,為往聖繼絕學強調了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性。張載認為,作為後世的學者,應該繼承並發揚前人的文化遺產,同時不斷創新、推動文化的發展。這一思想對於鼓勵後世學者們繼承優秀文化傳統、推動學術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最後,為萬世開太平則體現了張載對於人類未來的美好願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後世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社會環境。
三、元明清時期對張載理學的狹隘理解與批判
然而,在宋朝及之後的元明清時期,由於理學逐漸被狹義理解,張載的思想亦被視為程朱理學的一部分而受到了誤解與批判。這些時期的學者往往將張載的思想簡單歸納為氣本論和理一元論,忽略了其中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深刻思想。這種狹隘的理解不僅導致了張載思想的片麵化,也影響了後世對理學整體的認識和評價。
同時,由於程朱理學在元明清時期逐漸成為官方哲學,其思想體係中的某些觀點與張載的思想存在差異甚至衝突。這使得一些學者在批判程朱理學時,也將矛頭指向張載等思想源頭之一的人身上,對他們進行口誅筆伐。
實際上,程朱理學受到後世口誅筆伐的根本原因並非其本身的缺陷或錯誤,而是由於後世學者對其理解過於狹隘、片麵所致他們往往隻關注程朱理學中的某些具體觀點或主張,而忽略了其背後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精神。這種片麵的理解和批判不僅無助於深入理解程朱理學的真諦和價值,也阻礙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四、張載的文化貢獻與啟示
盡管張載的思想在後世受到了一定的誤解與批判,但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不容忽視。他的哲學體係為後世哲學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時也對中國的教育實踐、道德建設、文化傳承等方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今天,我們更應該避免陷入片麵、狹隘的理解和批判之中通過對張載等思想家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發掘中華文化的價值魅力和精神實質,推動中國文化走向更廣闊、更深入的交流與互鑒之中。
五、總結與展望
總的來說,北宋的張載作為一位傑出的哲學家和教育家,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他的作品與成就展現了其深厚的學術造詣與獨到的思想見解,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與思想資源。而他所提出的橫渠四句,則成為了儒家學者的精神信仰,激勵著人們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與遠大的社會理想。
然而,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由於曆史的局限性與文化的傳承變遷,張載的思想在後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誤解與批判。這既反映了文化理解的複雜性,也提醒我們在研究曆史與文化時,應保持開放與包容的態度,避免片麵化與絕對化的傾向。
通過對北宋張載的研究與學習,我們不難發現他不僅是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我們應該學習與借鑒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讓我們在深入了解與傳承中華文化的同時,也不斷反思與探索如何在社會中踐行其思想精髓,為傳承華夏文化而努力。
程朱理學分為洛學,關學,朱學,真正受到批判的是宋朝統治者及元明清四個王朝,他們狹隘的將理學圈在一個框架內,為其統治服務,這才是程朱理學被後世謾罵指責,批判的原因所在。
朱熹的思想僅僅適合於南宋偏安一隅,不思進取的特定環境中,而明清兩朝的皇帝卻將其當寶,卻忘了為什麽會出現那麽多漢奸敗類,皆因程朱理學思想被狹隘化,固定化。
從明太祖朱元璋搞八股取士,禁錮讀書人的思想便注定其江山滅亡,任何天災很難真正打倒一個王朝,使王朝加速滅亡的正是統治階級的愚腐及錯誤思想。
而張載的橫渠四句成為後來人們抗擊倭寇的動力源泉,前赴後繼為為國為民而獻身。
這正是張載關學的核心價值觀,也其橫渠四句意義所在。”
天幕中介紹完張載,又順便噴了明清兩朝,真是一點麵子都不給,讓明清兩朝的統治階級又羞又惱,卻又無可奈何。
而宋朝的皇帝們則直接慫了,因為許多事天幕講得夠明白了,重文抑武的後果不言而喻。
而宋之前的王朝則是重新審視儒家學說,而漢武帝更是無語了,而春秋時期的孔丘傻逼了,這還是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嗎?
孔丘:我的劍呢?汝等篡改儒學,受死!
喜歡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界古人炸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