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口訣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運河奇俠傳!
第四十三章
對於楊若懷公然提出開小灶的要求,齊若衝微作猶豫後爽快地答應了,因為他知道不答應肯定也防不住,這個師弟的野外小灶就從來沒斷過炊煙,與其睜眼閉眼地不置可否,反不如順水推舟。另外,楊若懷還給了林天鴻爭取到一項優待,由於他的弟子就林天鴻一人,就要求安排了單獨的住宿房間。林天鴻對這種特殊優待感到很難為情,他認為所有同門弟子都一樣才能更好地融洽相處,認為這種優待的安排會令他太孤獨。
崔成一開始對林天鴻受到的優待不以為然,後來就非常羨慕了,常常抱怨大夥房夥食清淡,難以下咽,還抱怨同住的師兄們不洗腳,睡覺磨牙、打呼嚕、說夢話······其實他自己也有這些不良嗜好。然而,抱怨沒用,入鄉隨俗,入門服規,任你是崔家大少爺,到了泰山也得服從安排,除非你能遇上個連掌教真人都纏不起不願纏的師父。
第二天一大早,楊若懷帶著林天鴻翻牆上了後山。他昨晚在山林裏設了機關,捉到了兩隻野雞。收了獵物後,拎著野雞繼續往山上跑。
林天鴻看了看山上隱約的碧霞宮殿宇的脊影,問“師父,難道您要把雞拿到碧霞宮去開灶?”
楊若懷說“哪能啊!你別看金師妹那幫女弟子們羞答答的模樣,這雞要是拿到碧霞宮,準被她們搶了去。”
林天鴻笑了,心想,碧霞宮那些師姐看上去清麗脫俗的不食人間煙火,絕不會沾染這種葷腥,更不會搶東西吃。
往上走了不多遠,他們拐進了一條灌木夾持的小道,然後來到了小溪邊的一個山洞前。洞外右邊靠近溪水的地上有羽毛、兔皮和幹枯的細碎魚鱗;左邊三塊石頭上架著一口鐵鍋;洞內有光滑的石頭擺成的石桌、石凳,石桌麵上殘留著骨頭、魚刺和凝結的湯漬。進入山洞,楊若懷在一塊大石後搬出了個大木盒,裏麵的瓶瓶罐罐裏裝的竟然是油鹽醬醋和花椒、辣椒各種佐料。
“哦!”林天鴻不禁愕然,說“師父,您在外麵起個小灶開開葷也就罷了,怎麽還弄這麽齊全!該不會連酒也準備好了吧?”
“有,當然有酒!要是沒酒我還開什麽小灶?”楊若懷撩起前襟,彎下腰在那塊大石頭後開始摸索,一邊撥弄,一邊說“噢!這個沒有了!唉!這個也沒有了!噢······唉······”一隻隻酒壇子在他□□下滾了出來。五聲失望歎氣之後,他笑道“哈哈,這個有,還有一壇!”
楊若懷收拾雞的手法比專業屠夫還要嫻熟麻利,林天鴻自歎不如,就沒有說什麽體貼效勞的話,而是去撿柴禾。他撿來枯草、枯枝的時候,楊若懷已經把分割好的雞塊放到鍋裏,加完了水,加了佐料。火點著了,但由於柴草受潮嚴重,鍋底火苗微弱,騰起的濃煙猶如烽火狼煙,楊若懷被嗆得流著眼淚咳嗽打噴嚏。他要親手為弟子做第一頓飯,固執地堅持獨自完成,不讓林天鴻插手。火旺起來了,但鍋裏落了一層灰燼,他拿著木勺像女子繡花一樣小心翼翼地往外撇。他像個勤快麻利的老大娘一樣添柴吹風,用勺子揚湯嚐試味道,然後又進進出出地添鹽加料,行動急促但態度認真。
雞終於燉好了!楊若懷撩起衣服墊著雙手捧起了鐵鍋,咧著嘴哧哧啊啊地說著“好燙,好燙!”跑進山洞,“哐當”一聲把鍋蹾到了石桌上。
楊若懷得意地向林天鴻炫耀自己的廚藝,催促著他趕快品嚐。
林天鴻拿起筷子恭敬地遞給楊若懷,說“您是師父,您先嚐。”
楊若懷不接筷子,擺擺手說“沒那麽多規矩,你吃你的。”迫不及待地打開壇子大口喝酒。
雞燉的實在是香!林天鴻也的確是餓了,也就不再拘束,自顧吃了起來。楊若懷把酒壇遞給他時,他沒好意思接,搖搖頭說“我不怎麽會喝酒,師父您喝。”
聽說林天鴻不會喝酒,楊若懷像聽到了不可思議的奇怪事似的,一拍腿,說“什麽?我的徒弟怎麽能不會喝酒呢!一定要學會。你做我的徒弟就要會吃、會玩、會喝酒、會打架,我今天就先教你喝酒,學會了喝酒我再教你武功。”
林天鴻一愣,急忙搶過了酒壇,說“喝酒就不用您教了,我喝,我喝,喝完您趕快教我武功吧!”
酒喝完了,燉雞也吃的隻剩白森森的骨頭了,楊若懷不提傳授武功的事,反倒是用草棒剔著牙,唔唔噥噥地跟林天鴻講泰安城裏哪家飯館裏的哪道菜最拿手,還重點強調了喝酒一定要到號稱聯營九州的酒號“醉天下”去買,而且要買頭曲二鍋汶泉老窖。
林天鴻按耐著急切的心,聽著師父的嘮叨,等待師父剔牙。但師父剔完牙依然嘮叨,說話利索的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他實在耐不住了,試探著說“師父,我來時見夏師兄他們在教崔成練功,您是不是也該快點教我啊?”
楊若懷不以為然地說“那都是些粗淺的入門功夫,不學也罷!做我的徒弟,要學當然是學高深精妙的武功。不著急,等會兒我就教你。”然後他就跳到洞外伸腰張臂活動起筋骨。
林天鴻走過去,說“師父,掌教師伯和張師伯都說練武功就要從入門開始學,要打實基礎循序漸進,不能一開始就學太高深的。再說,您要是教的太深奧了,我恐怕也學不來。”
“噢!”楊若懷轉過身來,撓著頭說“他們說過這話嗎?嗯!好像是說過。”他的臉色故作鄭重起來,又說“那好吧!咱們也先從入門開始。我現在就教你咱們泰山派修煉精氣神的口訣法門。”他還真表現出一本正經的宗師風範,沉穩地走進山洞盤膝坐在了石凳上,揮臂渾圓,捏著指訣,看到林天鴻也學著他的樣子坐下來了,就開始念道“真意為媒兩相融,伴隨真人潛北冥。浮遊來回調水火,靜候極淵光明生······”
林天鴻跟著默念“······吐氣三寸納至踵,綿綿密密閉如瓶。任憑氣機蕩髒腑,衝開毛孔入天通······”
楊若懷語出如崩豆,把押韻的口訣越念越快,手上的動作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施展的也越來越快“······雙手環抱子午訣,四門緊閉守正中。萬念歸一入虛空,感而遂通真意生。”一氣嗬成試演完了口訣。
林天鴻一臉的驚詫,說“師父,您念的太快了,您可真熟練!”
楊若懷得意地笑了笑,說“那當然!當年我麵壁三年,每天都念幾百遍,熟得很!可以說倒背如流。怎麽樣,你都記下來了嗎?”
林天鴻搖搖頭,說“沒有,腦子裏全亂了。”
楊若懷說“我念的不亂啊!不過不要緊,我再背一遍,你仔細聽。”他放慢速度又背了一遍口訣,問“記下了嗎?”
林天鴻想了想,說“差不多吧!有兩句沒記住。”
楊若懷問“哪兩句?”
林天鴻說“‘綿綿密密閉如瓶’的前一句和後兩句是什麽?”
“前一句和後兩句?嗯,好,我說給你聽!”楊若懷卻瞪著眼睛發起了呆,然後皺著眉頭又撓開了頭,苦著臉喃喃自語“哎!前一句和後兩句是什麽來著?哎!怎麽想不起來了?哎······”
林天鴻以為師父在跟他開玩笑,心想“師父可真愛鬧,教口訣也不正經!以後練功可得謹慎,出了岔子走火入魔可不得了!”看到師父冥思苦想的樣子裝的更像了,他笑了笑,說“師父別鬧了。您剛才背的那麽熟,能想不起來嗎?”
“嗨!”楊若懷捶手說道“我背口訣都是從頭到尾一氣嗬成,哪裏前一句後兩句地分開背過?你拆開弄亂了,我當然想不起來嘍!”
林天鴻聽到師父的話,又愣了,感到哭笑不得的問“那您平時是怎麽練功的呢?”
楊若懷依然有自己的理由“師父我天賦異稟,手比心快,任何武功練過一遍終生不忘,用起來得心應手,毫無凝滯。至於口訣嘛······有一點點······一點點······”他掐著小指肚連說了好幾個“一點點”,又理直氣壯地說“這情有可原嘛!武功是使出來的又不是念出來的!你聽好了,我再從頭背一遍。”
又比劃著背了一遍口訣,看到林天鴻微閉著雙眼在吞吐吸納地運行真氣了,他如釋重負地笑了,嘟囔著說“臭小子,差點讓我出了大醜!”
······
林天鴻依照口訣運功很久才有所體會,收功後看到打獵烹飪都很拿手的師父已經在外麵煮了一鍋蘑菇燉野兔作午餐。大快朵頤兔肉的時候,林天鴻問“師父,我聽夏師兄他們說心法口訣都是一段段傳授,一段段修煉的,您一次全傳給了我,這不大好吧?”
楊若懷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問道“你把口訣都弄明白了嗎?會依照心法運氣了嗎?”
林天鴻說“應該差不多吧!有點感覺了。”
楊若懷說“那不就完了!能一次傳完,為什麽要分開一段段傳?那多麻煩!你跟我學,不用管他們怎麽說。快點吃,吃完我再教你基本拳法、掌法,明天就教劍法。”
“哎,好啊!”林天鴻笑著點頭,又突然愣住了,說“您這樣教我是不是太快了些?再說,吃完飯我該去和師兄們去讀書學文課了。”
楊若懷說“那你就去吧,我正好下山買些酒來。但是,你學文課也不能耽誤了武功。我再教你一套行、住、坐、臥隨時隨地運氣修行的心法口訣,寫字練功兩不耽誤。”
“噢!”林天鴻立刻變得興奮,說“還有這樣的心法!那可太好了!”
楊若懷說“你是我的徒弟,必須樣樣都要比別人強。武功要比別人高,學問也不能落下。”他抬起袖子擦了擦嘴上的油水,就教給了林天鴻隨時隨地修行的心法口訣“行者調息至雙踵,住者凝神太虛境,坐者北冥探玄珠,臥者溫養待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