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時間、改變
字數:5257 加入書籤
出風頭的事情不一定都要做,朱允熥過去這幾個月出風頭的事情也做了不
所以就算是他想要開堂去主審歐陽倫,但是老朱也不會願這件事情還是直接按照朝廷的法度去做,自然是有司衙門可以處理好這些事情
還是繼續去關注其他的事情就好,隻需要稍微留意這一樁鐵案的結果就
給宋濂的壙誌算是寫好了,雖然這是許觀等人花費了不少的心思,不過朱允熥心安理得的拿過來用了,其他人也不會有什麽意
老朱對於這件事情也默認了,實際上不管是對宋濂還是對李善長,他都是有些不鼓勵、不承認、不否認的意
就像是此前有官員為李善長鳴冤,老朱就當做沒聽到,沒有因此責
宋濂也是這樣,誰讓他本來在文壇就有名望,再加上還有太子朱標老師的名聲加持
隻要朱允熥不去想著翻案,隻要不是大肆鼓吹,有些事情就睜一隻眼閉一隻
蔣瓛往文華殿跑的勤快,奏報說道,“殿下,臣探得吏部尚書近些時日多為苦他常在府中飲酒,還曾令人探聽殿下喜”
朱允熥微微點頭說道,“不要驚擾了他,到底是吏部天官,手底下的人不得冒”
蔣瓛自然不敢反駁,他自然敢監視詹徽,隻是正二品而以前一些公侯都監視了,那些人更有權
錦衣衛隻需要得到陛下的信任就行,蔣瓛也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孤臣,隻能對陛下效
陛下想要放權給太孫殿下,那他蔣瓛就是太孫手裏的
蔣瓛離開後,朱允熥笑了笑,“詹徽,今年肯定是不能南北榜吧,早一科發得給他們打打氣才行,要不然這些人太收斂也不”
吏部天官的腦袋,應該是可以平息一些人的憤怒,也可以震懾一些蠢蠢欲動的
希望詹徽能夠頂住壓力,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一定要堅持住才
看了一天的奏章,朱允熥緩緩起身活動一下身
“我那些兄弟呢?”朱允熥開口,說道,“今天看著景色還行,叫過來吃”
張福生連忙回答說道,“殿下,燕王世子殿下今日被責罰”
朱允熥非常納悶的問道,“怎麽回事?高熾一向最是守禮、懂規矩,怎麽他被罰了?”
雖然朱高熾的比朱允熥月份大點,可是朱允熥一直都是直接叫名
張福生回答說道,“今日世子和寧王殿下爭論,世子說是招撫漠南漠北韃子部寧王說是胡人多奸,該出塞鎮”
寧王朱權,也是和朱允熥、朱高熾同
雖然去年受封了,但是朱權明年才能就
寧王啊,這也是一起長大自幼聰明好學不說,在一眾差不多大的皇子皇孫當中,他的軍事造詣也最高,熟讀兵書戰策的同時,偏偏文學修養也高,還非常擅長彈古琴,醫卜、黃老、戲曲,也都有研
有著這麽一個一起長大的同伴,朱允熥等人的壓力也不小,實在是這位十七叔太耀眼
朱允熥立刻笑了起來,說道,“那我就不過去了,索性讓他們再吵幾”
此前一直想著二叔、三叔、四叔不是省油的燈,自家這個十七叔也是厲
別的藩王基本上都是以三護衛為主,結果寧王慢慢的發展出來了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
他也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以至於朱棣靖難起兵之時兵力不夠,還要跑去朱權那裏借被朱棣裹挾著起兵之後,他也是時常為朱棣草擬檄
先讓十七叔去大寧發展吧,那裏的位置太特殊了,還是需要有個有勇有謀的藩王坐鎮才
朱允熥心情愉快的回到東宮,就看到自家小姑在忙
安慶公主確實忙碌,雖然東宮的太監、侍女都是精心調教過的,可是朱允熥甩手掌櫃不管事,朱有容和朱有齡管事經驗不多,所以底下的人往往也會手忙腳亂,或者偷奸耍
“你們倆個記好了,允熥每天所吃、所用,該是尚膳監進獻,有掌印及提督太監用印,方才能送東宮的人也要看清楚了,食盒一刻不得離開視線不每道菜的廚子、采辦,都要清”
朱有容連連點頭,說道,“先前寧妃娘娘也說過,允熥吃用和皇祖父一”
“就是如此我才要說你們!”安慶公主立刻說道,“允熥喜歡吃什麽,你們就讓他吃什皇太孫喜好都傳出去了,那像話嗎?喜歡吃,小灶自己東宮的人都是家世清白,隻是采買用料不得經手,再讓人盯著就”
朱有容和朱有齡連連點頭,她們以前都是‘吃大鍋飯’,都是有人送到東宮,沒有什麽小
朱有容忽然說道,“小姑,宮中不許輕易起”
“不要”安慶公主信心十足的說道,“伱皇祖母在的時候,坤寧宮也沒少開我自小就是吃著小灶,尚膳監送來的看著精致,也不好”
朱允熥咳嗽一聲,說道,“小姑,還是得你幫忙管家才”
安慶公主扭頭看到朱允熥,笑著打趣,“你要是多用點心思,這點小事做不好?”
“我是做大事的人,不管小”朱允熥臉皮厚的說道,“每天都忙著天下大事,哪裏顧得上這些?”
安慶公主就說道,“你喜歡看《後漢書》,豈能不知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得道理?”
朱允熥瞬間啞口無言,自家小姑經不起開玩
以前佛係很多的事情都懶得管,多半也是婚姻不順心灰意冷
可是現在不一樣,整天在東宮忙忙碌碌的,最喜歡的就是教兩個侄女做事、管家,時不時的還要‘指點’朱允
都說老朱的兒子們成材率高,其實他的女兒們也都不算
雖然開國時間尚短,可是外頭還真的沒有公主胡作非為的名
館陶公主、高陽公主那些事情,在大明可沒有生存的土
秉性貞淑、知書達理,這是老朱家公主的標
安慶公主忽然問道,“他那邊是怎麽樣了?”
朱允熥也沒必要隱瞞,說道,“他和首惡自然是誅殺,倫理綱常就剩下一個理其父母、歐陽理流放雲南,正好那邊要遷民,還有其堂兄幾奪來的田畝,能發回的發有兩家沒了人的,收歸公”
安慶公主手微微一抖,說道,“自作孽不可”
“他膽子太大了,鹽鐵茶都敢運去漠”朱允熥隻能說道,“勳貴人家的就是再膽大也不敢如此,替他們做事的裏長、知縣,也都發落應天府府尹貶官,三年考功最末不得升”
安慶公主也隻是點了點頭,這件事情她心裏有數,這樣的結局也不算出乎意
雖然有些人覺得這樣的結果不會讓人意外,但是不少人也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氛
洪武皇帝對於官員貪汙極其厭惡,懲罰也十分六十兩銀子就可以讓貪官腦袋落地了,也根本不用考慮殺貪官太多就引起眾
幾十、幾百根本就不叫事,成千上萬的貪官殺起來也毫不手
隻是在皇太孫剛剛被冊立,皇帝就直接將一名駙馬給正法了,哪怕歐陽倫也是咎由自取,他的那些罪名讓不少文武百官心驚肉
可是想想以前洪武皇帝的做法,對待宗室親族,再大的罪過都可以寬恕,都是小懲大
而這一次就不同了,直接殺了歐陽倫,沒有半點打算留情的意
或許皇帝真的老了,開始要為皇太孫鋪路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是洪武皇帝沒有了以前的魄力,也有人覺得他一如既往的對待貪官汙吏嚴自然也會有人覺得這是一出殺雞儆猴,是對如今越來越猖獗的宗室勳貴枉法的震
不管如何解讀,在這件事情上,朱允熥這個皇太孫似乎隻是出麵負責緝拿歐陽倫而
朱允熥不去管那麽多的事情,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
歐陽倫被處死的餘波對於他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在這件事情當中他的存在感都嚴重不最多就是他查出來了這件事情,明麵上還是老朱處理的事
沐英的靈柩送回來了,老朱派遣中使致祭,隨即又下詔破格追封沐英為黔寧
而在沐英出殯之日,朱允熥親率文武百官送柩至京師郊外,而其他的宗室則是派人往
作為沐英的長子,沐春自少隨父征討,文才武勇有其父之他承襲爵位順理成章,也要接替沐英鎮守雲南
得和沐春好好的聊一聊這件事情,西南邊陲的事情可不是小事
“傅友德對於那裏也算了解,可以叫過”
“藍玉得讓人催一催了,那也是一個在雲貴打過仗”
朱允熥自言自語,“改土歸流,這個政策可以考要不然土司製度太麻煩了,唐宋都是以土官治土要是等到以後弄出來一個播州楊應龍就不好萬曆三大征,打了個延續了七百多年的土司!”
西南治理起來不容易,開發難度更大,單單就是那些土司都夠讓人頭
可是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哪怕一時看不到成效,可是也應該提前打下基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