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在祀與戎

字數:5257   加入書籤

A+A-


    朱允熥的生日剛過,老朱就在朝堂上宣布皇太孫當率百官回鄉祭
    雖然不會真的是讓一些重臣過去,不過隨行的文武官員、勳貴外戚,那也肯定少不
    也沒有人會說現在是冬天不合適等等,尤其是眼看著就冬至了,這也意味著皇太孫回鄉祭祖,那是理所應當的事
    因為就算是皇太孫不過去,也會是其他宗室過
    開國這麽些年,老朱基本上是不會讓大臣代這也就是兒孫多的好處了,他不能親自去,或者是太子不能親自去,還有一大堆沒有就藩的親王在呢,輪不到外人去祭
    開國公常升第一時間得到了旨意,即刻率軍出發掌中都留守
    江陰侯吳高即刻率兵馬巡視、值守沿途驛站,令懷遠侯曹興節製兵馬,以備馳
    涼國公藍玉、魏國公徐輝祖與曹國公李景隆三人為副使,實際上就是讓他們保駕護
    朱允熥對此自然不會有任何意見,百官在這個時候更不會有任何的意
    得到允許隨行的甚至會在心裏慶幸,而沒有得到準許隨行的多少會覺得有些惋惜,因為這也是可以和皇儲親近的機
    皇儲可以用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出身,哪怕是能力出眾也未必能夠進入皇儲的視野當
    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了,隻可惜依然是非常多的人難以得到這些機
    朱允熥也開始收拾準備了,畢竟姑姑們、姐姐們也都跟著,所以也不會想著騎著馬直接帶人一路疾馳,好在離的也不遠,很快就可以到
    李景隆侃侃而談,說道,“行,謂行陳《老子》有言,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
    “雖在天子腳下,隻是殿下身負社稷之所以臣令塘騎先行三十裏,來回往”李景隆繼續說道,“前鋒軍皆騎兵,中軍以五軍營、錦衣衛宿”
    旁邊的藍玉忍了半天沒忍住,“曹國公,你這用兵呆板了!”
    李景隆心裏不服氣,可是自小雍容華貴的他還是謙虛問道,“還請涼國公賜”
    “後軍雖有鎮守馳援,隻是也不得大”藍玉直接說道,“雖說陛下令人隨時馳援,隻是出征之時,你豈能隻是想著別人馳援?領兵在外,你就算伱帶的兵馬,要是總算著還有多少馳援,布陣、用兵都要受”
    李景隆有些不太服氣的抬杠說道,“涼國公,京師不”
    “我知道這個理!”藍玉就繼續說道,“你這一趟安排行軍,後軍壓陣的多有鬆懈,隻是指望朝廷馳要是我,寧願在後軍留一支強一來隨時馳援機動,二來大軍一亂必然回衝垮自身陣腳,三來則是防備敵人繞道偷”
    藍玉繼續說道,“你就是太頭重腳輕,隻想著後頭還有一支兵馬馳援,戰場廝殺時刻也就是眨眼功夫,還能給你幾個時辰、一天再來馳援?”
    李景隆有心反駁,可是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
    他自認為沒錯,吳高等人還在後方馳援,那也要算進可是涼國公偏偏不將那些人算在隊列當中,隻以手裏的這些人馬為全部兵
    這要是強起來,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朱允熥笑了笑,他有意讓李景隆安排這一次回鳳陽的沿途行軍等,想要考一
    雖然他不懂這些,但是藍玉在旁邊
    “表兄,你執掌左軍都督府,下回去遼東一一來護送皇叔就藩,二來整肅兵馬,三來則是率軍圍獵蒙元餘”
    遼東都司屬左軍都督府轄製,李景隆去遼東自然也就合適
    自從納哈出降明之後,遼東基本上是收複可是也不能大意,還有一些部族不太服氣,偶爾也有複
    或者是女真等部族,也是在遼東等地偶有活躍的跡現在的女真大致也分為三部,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
    努爾哈赤就屬於建州女真,最初也是承襲父職建州左衛指揮
    不過現在談起這些有點早,建州女真還沒有收歸大明管轄,還沒有設立羈縻衛所
    所以就算是朱允熥想要防患於未然,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作用,努爾哈赤的祖宗在哪裏都不知道
    以後有的是機會慢慢收拾女真,收拾那些降而複叛的離心離德之
    雖然現在也是進入到了冬天,不過朱允熥等人倒也不會覺得冷,一個個的穿的都是比較厚
    隻是看著曠野一片荒蕪的景象,心裏頭多少也是有一些擔
    這是自然現象,到了冬天自然是萬物蕭條,這本來是沒有什麽問題
    可是朱允熥知道正常情況下,江南等地的比較好的土地,小麥產量才隻有不到三百平均一下,全國也就是畝產兩百斤左
    水稻的話,畝產不到四百
    這要是再交點稅,百姓手裏基本上都沒有多少糧想要頓頓白米飯、白麵,幾乎就是天方夜
    雖然老朱在鼓勵百姓多種棉花,但是依然會有很多的百姓冬天的禦寒是一個問題,他們的床上隻有稻草、柳絮,以此來禦
    朱允熥真的很想組建一支船隊去南美,找到玉米、土豆等作
    可是他知道這麽做的話,那就是拿人命開玩笑,現在暫且不提航海技術的問題,單純的就是航海經驗的積累都是問
    而且就算是找到了玉米、土豆等作物,那也不是一下子就是畝產幾千斤,那也是不斷的育種、改良才得到的糧
    不過還是要試試,那些作物的產量等等可能比現階段的小麥、水稻高一
    作為一種糧食的補充,試種一下自然是沒有壞如果悉心培養的話,高產的作物說不定就要慢慢出
    安慶公主撩開車簾,對朱允熥說道,“允熥,你去車裏歇一會兒,身上不能進了寒”
    朱允熥就自信說道,“小姑,我這穿的厚實著,不要”
    寧國公主就趕忙說道,“那也不行,要不然你皇祖父知道了肯定要怪”
    李景隆、徐輝祖等人也連忙跟著勸,包括藍玉都是一他們可以騎著馬,但是皇太孫不能一直騎馬,現在冷著
    當初緝拿周德興的時候,郭鎮等人不到三天就跑了個來回,但是朱允熥等人走了差不多一個星期,這才到鳳
    就算是這樣還算比較快的,畢竟是大隊人
    常升頂盔摜甲的,率皇陵衛和鳳陽衛接手護衛安全的職責,藍玉等人幹淨利落的率軍駐紮外而朱忠等錦衣衛自然是一直跟在朱允熥身邊,大家的職責明確清晰
    到了鳳陽的朱允熥沒有立刻急著去祭祀,而是先齋戒三天才能去祭
    朱允熥關心問道,“東鄉和太平鄉可有老人在?”
    東鄉是老朱出生的地方,而他長大的地方是太平鄉,都是在鍾離
    宋忠連忙回答說道,“回殿下,帝鄉長者皆以宴”
    朱允熥露出笑容,說道,“不得怠慢了,我祭祖之後當宴請老家長”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
    雖然現在老家的人都知道朱重八這個放牛娃當了皇帝,連老家人大多數都跟著沾了
    可是作為老朱的孫子,作為大明朝的儲君,朱允熥既然回了老家,哪怕他是在應天府出生,那也是應該去宴請昔日舊
    朱允熥繼續說道,“信國公多病,這些事情就不勞煩他讓人去說一聲,信國公不用過來,我祭完祖之後就去府”
    對待臣子那也是有區別的,湯和這樣的臣子顯然不隻是普通的臣朱允熥去湯和的府上,也不算是屈尊降
    不管是看在老朱的麵子上,還是看在湯和過往的功績,都應該如
    現在的湯和可是中風了,連話都說不利索了,沒理由去折騰
    操心的朱允熥繼續說道,“過兩天讓義惠侯和署令陪”
    劉繼祖不在了,但是他的兒子劉大還當年陪著老朱去皇覺寺的曹秀不在了,但是他的兒子汪文還
    汪文,也就是汪幹娘的孫兒,老朱特意讓他改回汪姓,這也是感恩汪幹娘的恩
    張福生等人自然記住,這些事情可不是細節,而是不能馬虎的大
    安慶公主和寧國公主也找了過來,說道,“允熥,祭品你得親自去看看才”
    朱允熥點頭,雖然他覺得底下人不敢在這件事情上糊可是祭祖這樣的大事容不得半點差池,尤其是第一次回鄉祭祖,更不能出差
    叫來徐輝祖,朱允熥說道,“去武庫查查,一應軍械可齊”
    中都留守司有武庫,軍械等平時都是在那裏存
    朱允熥繼續說道,“再給你半天時間,中山王陪葬孝陵,你家祖地也是在鳳既然回來了,你也去祭祀一”
    徐輝祖立刻跪下謝恩,要是沒有朱允熥的旨意,他確實沒辦法抽身回去祭拜祖
    國之大事,在祀與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事情,朱允熥也必須要慎重對祭祀皇陵,意義不亞於此前祭祀太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