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人、北人

字數:5020   加入書籤

A+A-


    一般來說會試是禮部負責,評卷自然也是有翰林充考試時的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等手續與鄉試一
    至於會試中榜的人數,皇帝可能定下數但是關於名次等等,皇帝一般不會多管,最多那些考官們評選出前十的文章送給皇帝禦甚至就算是前十的試卷,皇帝都未必願意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皇太孫朱允熥直接讓人送來前十的文
    梅殷好歹也是曾經的山東勳貴,雖然身上有著外戚、勳貴的血統,可是也是精通經在老朱這個自家人看自家人好的眼裏,梅殷堪稱一代儒宗
    朱允熥看了看文章,寫的確實不錯,真要是讓他來寫肯定是寫不出但是看,還是可
    簡單的看了幾眼,朱允熥問道,“姑父,你覺得這些文章如何?”
    梅殷含笑點頭說道,“回殿下,臣以為這些文章都是上佳之”
    趙勉等人自然也是有底氣,雖然評文章的時候,也是可以有著一定的主不過這一次他們挑選出來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非常有水平
    朱允熥笑著開口,說道,“前十的舉子,看起來不錯”
    隨即朱允熥收斂笑容,“張信,寧波府定海戴德彝,浙江奉化胡嗣宗,浙江蕭石允常,浙江定海陸冠孝,常熟唐泰,福州看了一圈,也就是這個景清,是甘肅正寧”
    朱允熥開口,說道,“再送十份過”
    “不敢,我看你是很敢!”朱允熥冷哼一聲,說道,“回去複閱,北方之地士子人數不得少於四成!”
    景清,這也是名人了,曆史上刺殺成祖朱棣,然後被族滅其家,查抄他的家鄉,誣陷牽這也是很多人說的‘誅十族’,是和方孝孺並列的存
    不公平麽?
    趙勉心裏一激靈,不過還是說道,“回殿下,江南文風正盛,士子文章俱佳!”
    “再送十份過來!”朱允熥冷哼一聲,說道,“咱這大明朝廷,還真的是要靠南方人了!”
    朱允熥笑了笑,隨即說道,“這倒也是,朝廷這是開科五次前些天閑著沒事翻了翻,此前幾次會試,我就覺得這浙江、福建和江西文風最盛,每次科舉都能占中榜著半”
    但是科舉取士,這不隻是單純的掄才大典而已,這也是政治的一部
    朱允熥的話音才結束,趙勉立刻大呼說道,“殿下,朝廷科舉取士,豈能因地域劃分名額!這,對南方諸子不公!”
    可能是有一些不公平,實事求是的來說,南方的一些地方文風確實更盛一要說科舉下場,這些人中榜的概率更高,這也是靠實力
    這還算是收斂的,沒有像曆史上的南北榜案那一年,所錄五十一名全係南方人!而且還是浙江、福建、江西,三個省占了四十四人,全中國其他省份無論南北,加一起僅有九人上榜!
    朱允熥臉色難看,送來了一百分卷子,浙江、福建和江西的中榜者接近六北方人加起來,還不到百分之十五!
    朱允熥基本上沒看文章內容,隻看這些人的籍
    朱允熥的話音剛落,有些人一下子反應過來了,意識到了皇太孫有些不滿的原
    趙勉等人心裏一顫,隻是對於朱允熥的這些吩咐,他們未必就放在了心
    趙勉立刻跪下,磕頭說道,“啟稟殿下,臣不敢!”
    朱允熥看著趙勉,說道,“看來江南文風之盛,這是所言非虛”
    朱允熥冷哼,衝著趙勉說道,“既然你不服,著令劉三吾並上一科進士、翰林院諸人複閱!報的一百人,北方人不得低於四成!”
    一共送來了二十份卷子,加起來隻有兩個北方
    朱允熥看著趙勉,直接問道,“你和我說說,大明開國近三十年,皇祖父勵精圖治、宣揚教化,怎麽還就不如蒙元時了?”
    趙勉等人似乎意識到了有些地方不對,不過還是趕緊命人再送十份卷子過
    其他人還是在耐心的聽著,也都不覺得這件事情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實際情況就是如不隻是這些地方本身文風就盛,而且也是程朱理學比較集中、繁盛的地
    堅持自己的一些觀點,認為量才取士才是正皇帝或者皇儲的一些考慮,那不是這些人需要在乎
    皇帝他們需要考慮的是全天下,而趙勉這些人考慮的是江南,甚至是一州、一府,是他們在士林的名
    更何況過去的一年裏,給了不少文官足夠的信心,他們可以嚐試著去挑戰、試探皇帝
    在趙勉等人離開後,朱允熥說道,“讓蔣瓛和朱忠開始準備一二,讓人去攔我二舅的車駕,讓人去堵長興侯的府”
    張福生立刻將這些事情記在心裏,有些事情他知道不不過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態度如何,而是這些事情該怎麽去辦
    想了想,朱允熥說道,“大姑父,你覺得如何?”
    梅殷就笑著說道,“殿下,臣去聯絡一二人,臣早些年在山東任學不敢自誇,隻是也有些聲”
    朱允熥就笑著問道,“那要是敲鳴冤鼓,這事情能行?”
    梅殷就笑著說道,“殿下也不要高看那些人,雖說平時看似是端正,口裏說著經隻是這樣的人到底是少,好些都是見風使舵之”
    朱允熥哈哈一笑,說道,“這倒也是,嘴裏全是道義,心裏想著生”
    朱允熥隨即說道,“這次事情了了,姑父去主管國子監,這些年國子監也是有些廢弛”
    不是國子監廢弛了,而是現在的國子監的學子沒有以前努力
    以前的國子監學子讀書不刻苦不行,被送進了國子監,基本上是一隻腳邁入官現在大明的官場乃至朝堂,好多都是國子監的學子直接充
    前些年的國子監學子不讀書,教授等人是直接責罰,甚至出現過管教太嚴,以至於出現了國子監學子自殺的例
    到了國子監不讀書可不行,想要躺平的話,學政、教授直接拿著棒子打!
    梅殷則說道,“殿下,臣若是去掌國子監,士林必然有議”
    “議論?”朱允熥冷笑著說道,“前些年管的嚴,他們不敢議現在對他們寬容了,這就議論我們要是再讓一點,他們是不是該向咱們討要官職,討要更好的待遇?以前表伯在的時候,他們豈敢多嘴?”
    梅殷這就沒有說話了,因為有些事情他也能夠看出來一些端
    再想想以前李文忠掌管國子監的時候,不要說學子們老老實實了,就算是大儒都非常本
    因為那個少年就從軍、戰功累累的國公爺,他是真的敢殺人!就算是所謂的名師等等,要是敢不盡心竭力,李文忠處置起來都毫不手
    “都說這兩年在打壓勳貴,那些士子們馬上就該知道我是如何一視同仁!”朱允熥露出大白牙,看著梅殷笑著說道,“姑父,過些天把我表弟送到宮裏”
    梅殷就立刻說道,“殿下,犬子頑劣,怕是不太妥”
    “順昌表弟頑劣?”朱允熥哈哈一笑,說道,“那就更好不過了,讓他去五軍都督府任”
    梅殷趕緊說道,“殿下,犬子年少,現在怕是不”
    “任職早了點,那就讀”朱允熥笑著說道,“不陪我讀書不要緊,就陪皇叔們讀隻是姑父不要讓順昌表弟讀書,他是外戚、勳貴,沒事別讓他往讀書人的圈子裏”
    梅殷心裏一緊,太孫這是在敲打呢!
    朱允熥心情愉快,南北榜案就要正式開始
    在街頭巷尾,一些流言蜚語開始越演越烈本來還在安心等待放榜,或者是縱情狂歡的士子們沒辦法淡定
    南方經濟﹑文化比北方發達,這是事可是據說這一次,北方人一個不
    原因就是主考收了錢,原因就是主考不喜歡北方人,原因就是主考等人隻選他們的同鄉
    哪怕現在還沒有放榜,可是各種消息讓人心中不
    ‘經明行修,練達時務之士’的劉三吾也聽到了一些消息,不過不以為意,“老夫看了這些卷子,北方士子試卷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他們倘若落第,那也是應有之”
    趙勉有些擔心的說道,“隻是太孫殿下有言,要錄四成北”
    “四成?”劉三吾正氣十足,“以老夫之見,北人能有二成入榜,那邊是滔天之幸!文章不如人,隻怪他們讀書不夠!倘若殿下偏袒北人,老夫摘了烏紗帽,撞死玉柱!”
    看了眼女婿,劉三吾說道,“你信不信,老夫如此,必然有大儒效仿!吾等讀書人若是此時退讓,科舉何來公正之說!掄才大典,豈能網羅天下英才!”
    趙勉也跟著笑了起來,“嶽父所言甚是,吾等讀書人就該胸中有浩然之氣!”
    和皇帝、太孫拚一拚,也沒什麽大不了此前也拚了幾次,不都是贏了麽!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