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老交替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A+A-


    宋忠和蔣瓛這兩大特務頭子被叫到了文華殿,也都是得到了旨意,要去監視秦王府
    這些事情他們也都算是得心應手,大明現在就藩的藩王有一個算一個,實際上王府裏都是有朝廷的人,這些藩王們大多也都是心裏有
    甚至不隻是心裏有數,有些時候就算是猜到了哪些人是朝廷的人,也不會多去處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單純的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藩王也並不是傻子,更不敢覺得一個‘幹幹淨淨’的王府才是最安全
    隻要那些監視他們的廠衛不去過多的幹涉,大家都默契的遵守一定的規
    在忙著這些事情之後,朱允熥召見戶部、工部、太仆寺負責
    看著嚴震直,朱允熥說道,“都說民以食為天,我看工部現在少了一些大工部現在置總部、虞部、水部、屯田部四屬部,這還不”
    朱允熥直接說道,“還有太仆寺,現在管著馬隻是萬萬不可隻是覺得養好禦馬就行,我覺得這馬政和農事也能關係到一”
    其實大明朝沒有大司農,包括少府在內的九卿也都是被廢有一些精簡,並不影響一係列的工作,有些事情歸於工部或者戶部就行,沒必要再單獨弄出來一個衙
    說到底就是重文輕理,朱允熥要求的一些東西,也和現如今的一些普遍認知有所不一
    嚴震直就連忙認錯,“是臣等疏忽,還望殿下恕”
    被皇太孫教訓了一頓之後,嚴震直等人就離開了文華殿,他們現在也要思考應對之策
    見到朱允熥後,傅友德主動說道,“殿下,臣將主持武苑之事,這些天在選址,也在忙著挑選教員、科實在是臣年老不堪,唯恐耽誤都督府還請殿下免了臣都督府之責,臣方才能專心武”
    指了指鬱新,再指一指嚴震直,朱允熥批評說道,“戶部負責農政及戶口事宜,工部下設的督水與屯田兩司分別負責水利灌溉與屯田事各地州府衙門,也尚且有勸這是好,你們隻勸百姓多開墾良田,如何高產、如何育種,你們能有什麽法子?”
    剛剛見完尚書,傅友德就求見
    這也算是科舉製對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主要是文學,對具體的技術性知識並不重甚至可以說是大多數的統治階級,對農業生產都所知不多官吏來負責農業生
    朱允熥敲了敲桌子,說道,“《詩經》有載,周成王所設農官中的載師、閭師等都負有勸農之宋元之時尚且有地方官以勸農入銜,我大明更應該如”
    朱允熥語重心長的說道,“都說勸課農桑,你們這些居廟堂之高的也別站著說話不腰如何讓百姓好好的種地,如何能夠讓他們省時省力照顧到更多田地,那也應該做好!”
    鬱新和嚴震直連忙跪下,這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麽回
    朱允熥連忙虛情假意的說道,“潁國公為何如此說?國公國之棟梁、朝廷柱石,如今朝廷尚且需要國公坐鎮,豈能在這個時候免去都督府事!”
    別看皇太孫此前說了皇帝親自任武苑祭酒,但是那就是掛名而已,事情還是需要他這個潁國公來主
    生產工具的更新或者改進,這些可能會就像此前提到的黃道婆一般,更多的還是靠自己的學習和改進,而朝廷這邊基本上都是不去管理、引
    傅友德跪下,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淚了,“殿下,非臣不想盡實在是臣年老,都督府事尚且不能照顧周現如今武苑之事又太過重要,臣不敢懈”
    殿下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這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了,可是太孫提起的那些事情,鬱新也好、嚴震直也罷,他們現在都不知道怎麽樣更好的去處理
    “恕罪的事情暫且不說,隻是這兩年我也算是看了看各司衙”朱允熥有些不太滿意的說道,“照理來說,現如今這些衙門是夠你們再仔細想想,有如何教授百姓耕種、有如何育種養苗的衙門嗎?”
    其實傅友德也反應過來了,如果他要去主管武苑的事情,就不好再管著五軍都督府的事情
    因為按照他們的理解,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墨守成規’,前人積累的經驗等等就足夠
    掌管著大明高級武將的培訓教育的工作,還兼顧著一軍都督府,這就實在是權力太大這不是什麽好事情,傅友德自認為比不上中山王、岐陽王那樣深受皇帝信
    甚至他覺得此前殿下去了潁國公府,將傅忠給調去五軍都督府,說不定那時候就動了心思,就是在製造台
    和聰明人說話比較省心,但是態度還是要做好,朱允熥可不想背上‘卸磨殺驢’的名
    所以他臉色不虞,直接說道,“國公無需多言,武苑確實是大事,隻是都督府的事情也離不得國好了,你不用再說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就退下!”
    傅友德言辭懇切,說道,“還請殿下明鑒,臣實在年老!”
    “好了,說了讓你退下!”朱允熥不耐煩一般的大聲說道,“武苑的事情你隻管做,都督府的差事也兼著!”
    傅友德隻能離開,可是他堅決還是要‘請辭’,可不會因為太孫的那幾句話就信以為
    別的不說,想想看李善長戀棧權位的下場就知道再想想此前的宋國公馮勝,功勞太大被猜忌,也就是這兩年被啟用去做些不太重要的事
    就算是信國公湯和那麽得陛下信任,在沒有生病之前不也是被陛下安排回老家養老了麽!
    所以該果斷舍棄手裏的一些權力時,那就要果斷一
    皇帝是什麽樣的一個性格,很多人都清尤其是傅友德這樣的人,經曆過太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明白現在應該做些什
    三辭三讓,這可不隻是帝王登位的時候會這麽做,大臣就封也需要如即使內心再著急上位,也得把表麵功夫做足
    朱允熥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了武英殿,“傅友德今天請辭了,準備卸下來都督府的差”
    “這人有心思,會審時度”老朱就笑著誇獎說道,“估計明天早朝的時候還要請辭,到時候再做做樣”
    看到朱允熥點頭,老朱問道,“到時候讓誰來替傅友德,你心裏有沒有想法?”
    朱允熥就笑著說道,“我想著懷遠侯曹興還不錯,以前也理山西軍就是一點不好,他和涼國公的牽涉太”
    老朱直接說道,“曹興不行,不是說藍玉的事,他以前還是晉王相,和伱三叔關係”
    “那就景川侯曹震了,這人我看還”朱允熥就說道,“以前的功勞暫且不說,我看他理四川軍務得時候還不錯,規劃各地衛所也非常詳”
    這人其實和藍玉的關係也不錯,但是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常係
    老朱就有些歎了口氣的說道,“咱大明的五軍都督府,現在都淪落到要侯爵管事了!”
    實際上現在的五軍都督府基本無人任職左右都督及同知,基本上也都是一些都督僉而管事的,基本上也都是國
    而現在也不得不感歎,國公有些不夠用了,接下來的都督府必然是會出現一些年老或已經致仕的中級武將任命為都督僉事,以及將一批功臣、勳戚的子嗣特授為都督府都
    老朱笑盈盈的看著朱允熥,問道,“五軍都督府的事情你現在能管的上?”
    “這不是明知故問麽!”朱允熥有些得意的說道,“傅友德先跑到我那去請辭,雖說他心裏有數,隻是這個樣子也能說明不少事我這個太孫,外頭都以為管著五軍都督府的大小事務,也就是朝堂的事情還缺些火”
    老朱就更加開心了,誇獎說道,“這倒是有些長進了,本以為傅友德那樣的人是該來向咱請他先跑去找你,這倒是咱沒想到這麽說來還是好事,咱孫兒現在是給勳貴給治的服服帖帖”
    朱允熥瞬間就更加的得意了,“好像是這麽個道理,傅友德估計輾轉反側許久了,不敢得罪我,更不敢冒犯祖”
    老朱說的就是這麽回事,實際上向誰奏報一些事情,對於不少大臣來說真為
    先去奏報皇帝吧,生怕惹得現在已經掌權的太孫不高可是先去找太孫,皇帝也可能有意
    這是真正的左右為難,可是老朱和朱允熥顯然不會多在乎那些臣子的一些為
    爺孫兩個有說有笑的,傅友德主動讓出五軍都督府的差事,這是新老交替的一部分體
    而他先向朱允熥來匯報這些事情,也能夠說明一些權力的交替是在繼續著的事
    這看起來是挺正常的一些事情,不過對於不少人來說,這裏頭也蘊含著其他不一樣的一部皇太孫大權在握,已經不是隨便說說的,權力的交接比想象中的要快,也顯現的更加明顯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