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南京新朝
字數:4535 加入書籤
滅清之鐵血駙馬!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山海關大戰潰敗的第二日,崇禎皇帝朱由檢在駙馬周世顯,錦衣衛指揮使薛長福,兵部尚書史可法,以及數千護駕兵馬的陪同下,乘坐龍舟抵達了南京城外的燕子磯。
聖駕在浦口大營登船,近百艘大小船隻橫渡長江,宛如從天際而來,浩浩蕩蕩,可謂是“氣派非凡”。
南京的官紳數千人,還有無數城中百姓都早已經在城外等候多時,天子聖駕,在這個時代,是神聖無比的,江南又向來富饒,閑人也多,又有官紳安排,自然引得無數人來圍觀朝見。
崇禎皇帝之前在淮安的時候,已經把這些官員敲打得服服帖帖了,南方堆積如山的政務在他宵衣旰食,夜以繼日的幾日\批閱之下,重要的事情也已經基本處理完畢。
因此,此時整個南京上上下下,除了中央的官員之外,還有不少周圍省份的巡撫和將領,也都受詔,前來覲見天子。
周世顯好幾日之前便連續往返於南京和浦口之間,他受崇禎的命令,負責祭祀的準備工作,又提前檢閱了南京京營,準備演習之事,可謂是忙得連軸轉。
不過,這也給了他機會,提前和南京的實權太監們熟悉了起來,還有京營裏的勳貴們,周世顯稍稍拋出了橄欖枝,便有人直接跪了下來,要跟隨他建功立業。
畢竟,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說不得一輩子就這一次,別人就是想跪,恐怕也沒這個地跪。
當然,周世顯也並未要與文官作對,那不是他的敵人。
隻不過是為了避免朝堂失衡,他必須早有準備,李邦華和倪元璐就是他的人,史可法也算半個,這些都是他快速實現自己練兵計劃的巨大助力。
崇禎皇帝登岸之後,先是拜謁了孝陵,然後從南京城的朝陽門進城,沿途群情激動,熱鬧非凡,看得崇禎和周皇後都滿心歡喜。
便是周世顯看了,也不由得佩服起了這個時代的官員,在虛張聲勢,搞麵子工程方麵,比後世還要強。
因為南京城的皇宮還沒有修複完全,崇禎的聖駕暫時停留在了內守備府。等到第三日的時候,崇禎才得以移駕皇宮,由此也正式頒諭天下,在南京重建朝廷。
而後,崇禎皇帝依照之前和大臣商議的結果,在南京皇宮正式頒布了南京朝廷的各級官員任命。
原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入閣辦事;原都禦史李邦華為東閣大學士,仍任原職;原戶部尚書倪元璐加東閣大學士,兼任戶部尚書;馬士英加東閣大學士、令右副都禦史銜,仍任鳳陽總督;
與此同時,南京原本的各級官員也做了些許調整,以原詹事府詹事薑曰廣為禮部左侍郎,以張慎言為吏部尚書,以高弘圖為戶部侍郎,以劉宗周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其他衙門官員亦先後作了安排。
按照史可法,李邦華,倪元璐等人的意思,這是要讓“正人”占據要津,才能使得朝廷有一番新氣象。
當然,實際上就是要兼顧京城隨駕重臣和南京一派的勢力分配,以免激起不必要的內部矛盾。
而崇禎皇帝自然不是朱由崧這樣的軟骨頭,他駕馭群臣的手段可不容小覷,手中更有周世顯的兵馬,既然一開始這樣安排,讓不少人都得以如願以償,平衡了朝廷的力量,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就不會變了。
與此同時,崇禎在南京重新掌權之後,史可法和馬士英兩人既沒有原本曆史上的矛盾,也沒有原本曆史上的地位。
馬士英更是沒有原本曆史上的擁護之功,讓他入閣,其實隻是崇禎皇帝拉攏這支力量的手段罷了。
文官安排妥當之後,就輪到了原本曆史上的“江北四鎮”,不過因為周世顯的到來,他們都沒了原本的威風,同樣也沒了所謂的擁護之功,加上周世顯麾下大軍的威懾,如今一個比一個乖。
軍事方麵的事情崇禎不懂,似乎也真的是吸取了教訓,沒有再胡亂指揮,全權交給了駙馬周世顯來謀劃。
相較於原本曆史上的安排,周世顯根據當前的局勢和自己的需要,在駐防地上,稍稍做了一些改變。
手下兵馬較強,也忠心耿耿的黃得功駐守廬州府,和州府,劉良佐駐守在鳳陽府西南,兩人互為犄角,防範來自河南方麵的敵人。鳳陽總督馬士英統製兩人,帶著他的兵馬駐守於兩人之後,協助防守。
馬士英原本手中兵馬不少的,但是被盧九德陰了一招,幾乎半數精銳都被周世顯吞並了,他還不敢問對方要回來,更不敢有一絲抱怨,根本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當然,和他一樣遭遇的,還有劉澤清。
馬化豹最終趁亂逃往河南了,這讓他受人以話柄,隻能夾著尾巴做人,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手中最精銳的千餘兵馬被周世顯帶走了。
同時,實力在四鎮中最為強悍的高傑所部駐紮在鳳陽府東北的州縣,以及徐州府,劉澤清還是被分配在了淮安府,兩人結成了抵禦來自山東之敵的防線。巡撫淮揚的路振飛統製兩人,同樣帶著他的巡撫標兵營協助防守。
而揚州府,鎮江府,應天府則成了周世顯麾下大軍的駐防地,這一次,高傑也不敢再來搶奪揚州了,這可是駙馬的地盤,除非他是想要另外三鎮和馬士英,路振飛兩個大人升官快點,懷著大無畏的精神,主動獻出自己的生命和兵馬。
周世顯也順勢安排了麾下兵馬的部署和訓練,並把之前封給他們的官職和部隊的最終編製給落實了。
這個時期明軍的軍隊編製十分混亂,各地方將領的個人喜好在其中又發揮著相當大的作用,使得各支軍隊的編製差異巨大,相互之間的配合作戰更加困難。
不過,他們大多都參考了戚繼光當初在北方的練兵方略,甚至就是戰場軍陣的布置,也在很多方麵可以看到當年北方戚家軍的影子,這也讓同樣使用戚繼光練兵之法的周世顯省事了許多。
而周世顯的軍製調整其實也談不上什麽大改,就是借著訓練新兵的機會,將兩萬纖夫和收攏吞並而來的近五千兵馬重新打散重整,各營兵馬按照編製補充完整,形成基本標準,以期充分發揮大軍的最佳戰鬥力。
按照周世顯的設想,最核心的主力野戰軍主要分成了戰兵營,騎兵營,混編營三種類型。
戰兵營以步卒戰兵為主,火槍,長槍,刀盾為主要武器,並配備虎蹲炮,四磅炮等輕型火炮,組成炮隊,滿編人數在兩千七百人左右。
虎蹲炮是大明工匠就有能力生產的,四磅炮或許還需要等到湯若望從澳門把工匠帶回來,但周世顯這個編製原本就是為了將來很長一段時期設立的,所以如今早做準備也沒有錯。
騎兵營則是弓弩,長槍刀斧為主要武器,並配備有重量較輕,發射霰彈的虎蹲炮,滿編人數同樣在兩千七百人左右。
周世顯還計劃給一部分騎兵營配上短銃,但現在火器工坊的生產力還遠沒跟上,這個計劃目前和四磅炮一樣,還停留在了設想階段。
而且,以周世顯目前擁有的戰馬,他現在最多湊出一個獨立的戰兵營來。
至於混編營,則是在一個戰兵營的基礎上加上兩個千總,一千四百餘騎兵,以及一個上百人的炮隊,使得其具有綜合攻擊能力,可以脫離主力兵團單獨執行作戰任務,總兵力接近五千人。
除此之外,按照周世顯的計劃,他的部隊還要有水兵營,車營,輜重運輸營等,這些都是主戰部隊之外的兵種補充,在大戰中或許不顯眼,但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否則戰兵,火槍兵,騎兵的威力都難以發揮。
其中,水兵營周世顯目前還沒有頭緒,南京水營他是不信的,那些船可以用,但是人就算了,他打算拉攏鄭成功之後,再把這個明末海戰第一強者用上。到時候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水師,絕對不成問題。
對於大軍整編而言,其實現在最嚴重的還是相對應的火器配備問題,雖然南京府庫裏還有不少刀槍,但是火炮火槍都不堪一用,無論是大型火炮,還是將來配備到各營的中小型火炮,還是得周世顯想辦法生產,而數以萬計的火槍需求,更是讓他頭疼不已。
不過,這種事也急不來,周世顯還得協調各部,從廣東,福建招攬工匠,還要等湯若望啟程,前往澳門。
而他當下首要解決的,還是官製問題,那個時候崇禎封的官都太高了,隻是唬人用的,實際上那麽用,今後立了功,就沒法再加封了。
於是乎,周世顯私底下又給他們重新設立了一套符合實際的官職,同時也是為了確立自己對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權。
他們是駙馬的兵,不是皇帝的兵,這是周世顯要明確告訴手下每一個將領的。若是誰敢逾越了這一條,那可別怪他不念情份,痛下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