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紀宅

字數:3508   加入書籤

A+A-


    嬌藏金枝!
    陳容伸手摸摸身邊紀宇賢睡的位置,已經涼了,隻餘他身上那熟悉的清冽的鬆木香氣息。
    估計他早就起床了。
    今兒要去給公公婆婆敬茶,這人怎麽不叫醒自己的呢?
    陳容伸手拉響床柱上的鈴。
    雨竹跟玲兒推門進來,後麵跟著四個個小丫頭,打前兩個丫頭手中捧的黑漆描金繪梅圖的盤子走進了淨室,盤子裏分別裝的是疊得整整齊齊的的鬆江棉布巾,一套天青色官窯特製的瓷盒瓷罐,裏頭裝的是澡豆、香膏、洗頭花露並幹花。
    後麵倆丫頭則端著銅盆,裏麵是熱水。
    等陳容梳洗出來,鍾嬤嬤用紅楠木纏枝漆盤端來一小碗糖水荷包蛋跟一碗紅棗薏米粥,另有倆碟子小菜,一碟子攢肉雪菜絲跟一碟子萵苣泮海蜇頭。
    陳容肚子不餓,喝了幾口糖水,沒吃荷包蛋。那碗紅棗薏米粥也隻吃了小半碗,伸筷從萵苣泮海蜇頭裏挑了萵苣吃。
    雨竹領著玲兒等人端著放衣物的紅漆四方托盤進來,陳容看了雨竹一眼,雨竹笑著道“鍾嬤嬤為您選了件大紅通袖褙子。”
    因為是新媳婦,今兒依舊要穿喜慶的紅色。
    雨竹梳頭還很生疏,墜兒來服侍她梳妝。
    女子整理這些總要麻煩一點,紀宇賢已經拾掇好了,推門進來,見小桌上的膳食動了點沒收拾,問道“容容,怎就吃這麽一點?”
    “肚子不餓,那你吃了沒有?”陳容從梳妝台鏡子裏瞅著他問道。
    她乖巧的沒喊他‘紀大哥。’擔心他當著下人的麵問她“應該叫什麽?”的話來。
    紀宇賢早起練了一套拳,本想等會兒去主院用早膳,這會兒見陳容吃剩下的,也沒嫌棄,就坐到牡丹紋圓凳上拿起陳容用過的碗筷施施然的吃了起來。
    陳容從鏡子裏看見,小臉頓時酡紅起來。
    這人,真是
    今天要奉茶見禮,打扮不可太簡也不能太繁重,陳容穿著銀紅繡鴛鴦的折枝褙子,頭發梳了婦人的圓髻,嵌著金鑲玉墜寶石的頭麵,左手帶著一個翠綠的玉鐲,右手腕套了個龍鳳呈祥的金鐲子,耳垂綴著一對金色南珠耳環。她的五官明豔,濃妝反而不好,便隻描了細眉。
    她穿素淨的衣裳是出水芙蓉,這樣明豔的裝扮則有端莊清媚的氣質。
    紀宇賢重新洗漱出來看她梳著婦人的發髻,明豔的臉卻猶顯嬌嫩,更顯得脖頸細長,肌膚勝雪……
    紀宇賢忍住心中的悸動,平息一夕,牽起陳容的柔滑小手,柔聲道“走,隨我去容熙堂。”
    後頭,鍾嬤嬤跟雨竹跟在紀宇賢院子裏的叫容嬤嬤的一起往主院容熙堂的方向走去。
    日光和煦,波光粼粼,清風徐來。
    安國公府的大宅後院並非按照尋常的後院分東西跨院,而是用甬道和曲曲折折的回廊將各處的宅子連接起來。
    陳容跟著紀宇賢走出新房,才發現自己在一座三進的宅子裏。新房布置在第二進右側,五間正房兩間耳房,抄手遊廊貫通了東西廂房。
    院子裏種了幾顆梅樹跟桂花樹,廊簷前過道兩旁還種了四季海棠跟牡丹,以及爬牆的茉莉花。
    紀宇賢步子很大,牽著她的小手卻走得很慢,跟她說紀家的宅院怎麽走。
    哪房住在哪裏,還說起這宅子的事“祖母是從江南嫁過來的,當初修繕宅子時,祖父參考祖母的意見,因此,宅子布局跟別人家略有不同。”
    “哎,還真是呢!”陳容看著眼前的風景漸漸展開,驚喜道。
    其宅院古樸精致,光從園中的設計便可窺見,亭台樓閣、小橋湖泊、九曲回廊穿於林立的假山之間,月洞門隱在茂密的青竹之下,羊腸小徑上鵝卵石大小均勻,連廊下的盆景都是修剪齊整的小葉紫檀,處處精致,處處風景。
    整個紀宅能抵上三個陳宅
    路上,紀宇賢大致與陳容介紹紀家情形。
    紀宇賢有三位叔叔,二老爺今年四十二,三老爺三十九,四老爺三十二,三位老爺底下兒孫成群,待會烏泱泱一屋子人,輩分可亂的很。
    紀宇賢知道陳容家人員簡單,擔心嚇著人,溫言道,“內宅的事,你置身事外便可,遇著了事也不必怕,她們不敢得罪你。”
    “哎。”陳容小臉發苦,水嫩嫩的麵頰皺成了一團,模樣出奇地可愛。
    聽了紀宇賢的話,越發見識到了紀家根基之深厚,家庭成員之複雜。
    紀宇賢安撫地拍拍她的小手道“無礙,有我呢。”
    等過了抄手遊廊,穿過一個月牙門就到了安國公夫人莊氏的容熙堂。
    莊氏嫁進來住的是容熙堂,沒住先夫人的五進的宅子惠和堂。
    花香鳥鳴從耳畔簇簇擁過,陳容心情忐忑地被紀宇賢帶進了容熙堂。
    容熙堂坐落在整個安國公府後院正中,院子有四進深,前堂後廈,樹木蔥鬱,十分闊氣,從穿堂邁進,黑漆瑞獸銜銅環的門敞開,台階雕刻五蝠獻壽的圖案,旁邊種了鬆柏。掩映一塊刻了‘鬆鶴’的門楣。首先是一間橫廳,再往後則是五開間的正房,正房與安國公紀林遠的匪石院一般大,左右各有三間廂房,後麵兩側綴著幾間耳房,雕欄畫棟,錯落有致。
    院中四處可見盆栽綠植,雅石景致,整個正院舒展開闊,富麗堂皇。
    正院後頭還蓋了幾間抱廈,莊氏生的倆女姑娘小時候便安置在此處住著,從中可見莊氏對自己的兩個女兒是多麽的寵愛。
    兩側的廊廡早侯滿了婆子,卻無一人敢隨意打量,隻規規矩矩磕頭行禮。
    想是聽到動靜,一人率先打簾迎了出來,她身量極高,眉眼細長,穿著件修身的湖綠色褙子,挽著幹淨利落的鬆花髻,通身氣派不俗,笑吟吟朝二人屈膝行禮,
    “大哥與大嫂可來了,夫人心心念念惦記著,遣弟媳來迎。”
    隨後不著痕跡打量陳容一眼,傳聞這位大嫂生得傾國傾城,惹得大哥為她傾心。
    這一瞧果然名不虛傳,她打量得不著痕跡,笑起來如沐春風,不會令人不適,又親自撩起簾子候著二人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