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嶺南舊事 第四節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武林風雨錄!
“老四你暫且退下,我來會會宇文少俠!”唐大邦此時越看越是眼中放光,初見宇文遠之時那般不屑之色一掃而空,甚或有幾分羨慕之意,忽然叫了一聲,唐大宗聽得自己三哥出聲,也是哈哈一笑道“我便知你耐不住!”說話間身形要退不退,要進不進,繞著宇文遠一陣疾行,連著兜了四五個圈子,帶的宇文遠都是有些手忙腳亂,看的思玉幾人都是有些頭暈腦脹,這才微微一笑,見宇文遠千牛刀前刺,左肩破綻大開,忽的將自己手中短劍一收,側身一閃,欺到宇文遠身前,伸手往宇文遠肩膀拂去,哪知宇文遠也是眼波一閃,左掌虛拍一掌,左肩一沉,千牛刀回拖,刀刃寒光閃閃,上下翻飛而至,正是兩儀割勁力,唐大宗此時才知宇文遠方才那慌亂乃是故意裝出來的,反倒是自己不察,中了別人圈套,奈何此刻招數已老,撤手已然不及,電光火石之間身形拔地而起,要借著一縱之勢避開宇文遠這一刀,眾人直覺眼前刀光閃爍,嗤嗤兩響,唐大宗已然遠遠落開,臉上頗有幾分驚訝,揮了揮衣袖道“好險!這刀法果然有些門道!”眾人再看,唐大邦衣袖上已是被切了兩道口子,整整齊齊,都是一般長,齊腕而止,自然是宇文遠刀下留情,不然這一刀下來,縱然不切下一隻手,唐大宗也必然重傷。
宇文遠見唐大宗遠遠退開,仍是站在原地,刀勢一收,淵渟嶽峙站在山道之上,頗有幾分端凝模樣道“唐四老爺,咱們招數未夠,晚輩不過一時僥幸罷了,一百招之數,不知是唐四老爺接著來,還是那位唐門前輩下場賜教?”唐老四聞言嗬嗬一笑,連連擺手道“老夫不來了,不來了,方才已是承讓,這隻手已然算是賺的!剩下的,便由我三哥來罷!”唐大邦此時已然起身,臉色不悅瞪了一眼唐大宗道“這般刀法之下你也敢弄險?真是不知好歹!若是宇文遠少俠在這刀上在浸淫十年,莫說你這隻手,隻怕性命也難保!”說罷身形一動,已至山道上,上下打量一番宇文遠道“承蒙宇文少俠方才手下留情,留下我四弟一隻手來,老夫便來領教領教宇文少俠這奇妙刀法!”
“遠哥不要跟他對陣!”思玉見唐大邦出陣,心中略一盤算,忽然有些惱怒道“唐三老爺你乃是五維之中最擅用毒之人,遠哥對這毒物從未研習,怎地與你相鬥?”宇文遠卻是平心靜氣,伸手止住思玉道“師姐莫要動氣,我方才已然說了,任由幾位前輩下場,來者不拒,至於比試甚麽武功,那自然也由唐門諸位前輩說了算!大不了認輸就死罷了!”思玉氣鼓鼓的還要再說,見宇文遠眼中看著自己盡是溫柔依戀之意,正在惱怒的心底又是一酸,便忍口不言。
唐大邦見思玉這般焦急,臉上不免一笑,正要說話,就聽那山穀中方才奇怪聲音又想起道“小丫頭莫要急!唐老三雖是擅使毒藥,卻也是個刀癡,平生最好刀法,自謂於這天下刀法無所不精,無所不通,今日見了你心上人兒這手中短刀,隻怕他才知道自己乃是個井底的蛤蟆,沒見過甚麽大世麵!”
這一聲出來,宇文遠幾人急忙四下觀瞧,隻見處處都是一派寧靜意思,哪裏知道此人藏身何處!倒是思玉聽那人說唐大邦乃是個井底的蛤蟆,聽這言外之意,此人對唐門五老輕視之心不言而喻,臉上不免一喜。唐們五老對這般譏諷幾眼卻是充耳不聞,隻唐大師雙眼微閉,雙手攏在袖中,身形輕輕又轉一點方向。
“老夫不來與宇文少俠比試武功,隻來切磋切磋這刀法!”唐大邦看著宇文遠手中千牛刀,自己也是從背後輕輕一探,隻聽噗朗朗一陣刀刃顫動之聲,一柄兩尺長砍山刀已在唐大邦手中,宇文遠見了這把刀,倒是有些詫異,砍山刀在巴蜀滇黔一代最是常見,乃是當地山民開山辟路,刀耕火種的物事,武林中也多有人使用,也常有人稱之為開山刀,不過這砍山刀因多用劈砍之法,因此甚是講究背厚刃薄,剛硬耐用,揮動之時才具力道,可現下唐大邦手中這柄砍山刀,其薄如紙,極為柔韌,與尋常砍山刀甚是不同,反是有幾分軟鐵緬刀的意思,武林中人向來異種兵刃必有異種功夫,這把開山刀看來走的必不是尋常路數!
唐大邦見宇文遠看著自己手中開山刀,臉上頗有幾分詫異,也是擺了擺手中刀,自得一笑道“老夫平生好刀!尤好刀法,今日見了宇文少俠奇妙刀法,頗有幾分技癢,因此還請宇文少俠不吝賜教!不過有一事老夫先得告知宇文少俠,老夫這把刀有個名目,叫做……”
“七禁令五十四斬!”唐大邦一語未必,那山穀中奇怪聲音又響起道“他這破刀便是叫做這個名字,破刀刀法也是叫做這個名字!意思便是說自己這刀法共有七路五十四招,招招斬,招招狠,其實不過是用軟刀使硬刀刀法,再輔以內力,也沒甚麽出奇之處,見不得世間真刀法,你隻須不用刀掌齊施之法,純以刀法迎戰,避開他刀勢中內力強橫之處,這井底的蛤蟆未必能使到欺軍斬……”
那聲音說的正在得意,不防此一番話說的有些長了,一直瞑目而坐的唐大師身形忽起,雙手自袖中探出,朝著草亭後一片樹林連連揮動,登時空中嗤嗤噗噗之聲不覺,瞬息間隻怕有百餘枚暗器發出,等到樹林之中,這些暗器陡然互相一碰,就空中一陣叮叮當當之聲,原本聚在一起的暗器好似炸開一般,四下激射,將那一小片樹林盡數罩住,若是有人藏身其中,縱使能避開這些暗器,也不免身形顯露,更有十餘枚暗器在空中一碰,竟然繞做弧形,就空中饒過樹幹,直取樹後,令人防不勝防,霎時一陣鐵器入木聲音傳來,半晌方絕,宇文遠幾人這才心中一凜,此人不愧是唐門五老之中最擅暗器之人,唐懷德當日暗器機關,勝在在一個急猛快多,如今唐大師這暗器雖不及唐懷德那般急猛,但手法之下,暗器走勢變幻莫測,這百餘枚暗器半途變勢,非有幾十年造詣絕不可得!方才那古怪聲音說話之時,他便已在凝神細探這聲音來路,這一次說的多了,唐大師自是聽出那聲音所發,手中暗器立時發出,盡是自己平生所學,那古怪聲音果然就此斷了,隻是等到暗器聲響盡消,那樹林中竟然毫無動靜,若是此人是著傷,或是避讓,那樹林中自也有些響動,可如今看來,好似這百餘枚暗器都落了空一般,就是唐大師也是臉上微顯愕然。
“嘿嘿…就憑你這點勞什子,也敢拿出來獻醜!唐門五維,看來也不過如此!”停了半晌,那聲音忽又響起,看來竟是絲毫未傷的意思,隻是語氣中對這唐門五老更是不屑,唐價人幾人原本一直是充耳未聞,及到此時才都是臉上變色,他幾人一直不理此人,便是故意要讓此人顯露行跡,四人之中,尤以唐大師耳力為佳,哪知這一番暗器突襲,竟是無功而返,此人武功看來也是深不可測,唐門四老心中如何不驚!思玉幾人原本以為這發出奇怪聲音之人必然中招,現下見唐大師一臉愕然,也都是驚訝萬分,按說有此功夫之人,也隻思玉曾見過獨孤勝一人,想來自己師祖同坤衣道人也定然有此造詣,但這三人都不是這般藏頭露尾之人,除此之外,實在不知還有何人有這般功夫!
“來來來,咱們先論刀法!”唐大邦見自己二哥徒勞無功,心中雖驚,到底乃是一代耆宿,心神稍寧,便向著宇文遠到,宇文遠也是心驚之餘,欠身一禮道“還請前輩賜教!”唐大邦看看自己手中刀,想是要說句話來,忽又自失一笑道“你方才也聽到了,老夫所使,便是這七禁令五十四斬,你可用心接著了!”思玉卻是小臉兒一仰道“當年周郎統管東吳大軍,定下這軍中律法,不過周郎雖能,卻因心眼太小,嫉妒心太重,結果被諸葛武侯活活氣死,一場和親計,賠了夫人又折兵,惹得後世嗤笑,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實為後世所歎,今日唐三老爺竟然是用這七禁令五十四斬,雖有是效仿周郎軍紀嚴明,違者立斬不赦之法,但這小心眼,嫉妒心,可切切不要跟周郎一般才好!”思玉飽讀詩書,實知後世所傳周瑜事跡,多為坊間野史,或是尊諸葛,貶周郎之意,實則周瑜身為一代雄豪,還真不是一個小心兒,嫉妒之人,但此時這般說,乃是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