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退軍與軍機處議事

字數:6655   加入書籤

A+A-


    南疆帥營的帳簾被兩層親兵守得嚴嚴實實,帳外五步之內連風吹草動都有人盯著 —— 李助一早就讓人封死了所有消息,連送水的夥夫都得搜身確認沒帶紙筆,才敢放進營區。帳內,李助攥著一封皺巴巴的軍報,指節因用力而發白,見李星群和武二掀簾進來,立刻起身把帳門拉得更緊。
    “大人,” 李助把軍報遞過去,聲音壓得極低,“剛從南疆俘虜身上搜出來的,他們的密信 —— 徐州失守了。”
    李星群伸手接過軍報,信紙粗糙,上麵的字跡潦草卻刺眼。他指尖捏著信紙邊角,指節瞬間泛白,信紙邊緣被捏得發皺:“徐州…… 怎麽會這麽快?” 他想起之前派去徐州的斥候,至今沒傳回消息,原來竟是已經城破。“那軍師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回援?”
    李助走到輿圖前,指尖點在巢湖與江寧府之間的官道上:“回援來不及。咱們現在深入方臘腹地,繞路回去至少要十天,等趕到徐州,南疆人早把城防加固好了。不如趁現在巢湖之圍已解,直接打江寧府 —— 江寧是南疆連接方臘的要道,拿下它,就能隔斷南疆和方臘的支援,這是圍魏救趙的法子。”
    武二靠在帳柱上,大刀斜挎在肩上,傷口還在隱隱作痛,卻仍咧嘴一笑:“我看行!回援是送死,不如往前衝!反正咱們現在人也不少,怕什麽?”
    李星群盯著輿圖,眉頭緊鎖:“我倒是同意,可楊元帥那邊…… 他肯定要回援徐州。” 楊延昭一向重守土,徐州丟了,這位老將怕是不會同意繼續深入。
    “所以得盡快去全椒城和他匯合,好好勸勸。” 李助歎了口氣,“隻要拿下江寧,就算徐州暫時丟了,南疆人也沒法給方臘送糧草、送兵馬,後續再奪徐州就容易多了。”
    “行,就按你們說的辦。” 李星群終於點頭,“盡快清理戰場,傷員先送往後勤營,咱們今天就出發去全椒城。”
    “等等!” 武二突然開口,往前走了兩步,“巢湖這邊不能沒人守。雖然黎武死了,但黎廣還帶著殘兵跑了,萬一他回來偷襲,咱們的後路就斷了。我留在這裏,帶些人駐守。”
    李星群愣了愣:“二哥,你留在這裏?可是你的傷……”
    “這點傷算個屁!” 武二拍了拍胸脯,聲音洪亮,“我要五千人,其中三千用那些歸順的南疆人 —— 這幾天我帶著他們操練,誰聽話誰不服,我心裏有數,肯定能拿捏住。剩下兩千用咱們的老兵,足夠守著巢湖了。”
    李星群知道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武二的性子他清楚,說能守住就一定能守住。他拍了拍武二的肩膀:“行,二哥,我信你。等咱們拿下江寧,再好好聚聚,喝個痛快。”
    武二大笑起來,拍了拍李星群的後背:“咱們都是爺們,別搞那娘們兒的扭捏樣!你們趕緊走,我這就去點人,把營盤紮結實了。”
    帳外的陽光已經升得很高,營地裏卻比之前更熱鬧 —— 清理戰場的士兵還在搬運屍體,另一邊的空地上卻排起了長隊,都是附近村子趕來的村民。一個頭發花白的老漢扛著鋤頭,把身邊的少年推到前麵,嗓門洪亮:“李監軍!俺們聽說徐州丟了,俺兒子有力氣,能扛槍,讓他跟著你們殺南疆人!俺家的地,得有人守著!”
    少年不過十五六歲,個子還沒火槍高,卻攥著一把柴刀,眼神堅定:“監軍大人,俺不怕死!去年南疆人搶了俺家的糧,俺要報仇!”
    隊伍裏還有年輕的媳婦,把自家男人送來,手裏還提著包袱:“他爹,你跟著監軍好好打仗,家裏有俺呢!別忘了給俺們村爭口氣!”
    李星群走過去,看著這些滿臉風霜卻眼神發亮的村民,心裏一陣溫熱。之前六萬大軍折損七千,還剩五萬三,加上歸化的一萬南疆俘虜,本隻有六萬三,可這兩天趕來報名的村民竟有一萬七,正好湊夠八萬。他伸手摸了摸少年的頭:“好小子,跟著老兵好好學,以後就是咱們啟軍的好漢子!”
    村民們爆發出一陣歡呼,有的直接扛起分發的火槍,跟著老兵去列隊;有的則幫著後勤營搬運糧草,嘴裏還念叨著要快點趕到全椒城,早點打江寧府。
    午後,八萬大軍終於整裝出發。隊伍像一條黑色的長龍,在土路上鋪開,受傷的士兵坐在糧車上,手裏還攥著火槍,眼神卻沒半點頹喪;歸化的南疆士兵走在中間,由老兵看著,腳步雖有些拘謹,卻也沒敢落後;村民出身的新兵跟在後麵,學著老兵的樣子調整肩帶,時不時互相叮囑著 “別掉隊”。
    小將楊文孝騎著馬,跟在李星群身邊,他的胳膊上還纏著繃帶,是之前和銀屍打鬥時被抓傷的。他忍不住問道:“李叔,不少將軍都受了傷,士兵們也累了,咱們為什麽這麽著急趕路啊?不歇歇再走嗎?”
    李星群勒住馬,側過身,見周圍的士兵都在往前趕路,沒人注意這邊,才手掌攏在楊文孝耳邊,聲音壓得極低:“徐州失守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文孝的眼睛瞬間瞪圓,手裏的韁繩差點掉在地上,聲音都變了調:“李叔,您沒說錯吧?徐州那麽多守軍,怎麽會……”
    “別大聲!” 李星群立刻打斷他,指了指後麵的隊伍,“現在不能亂了軍心,這事隻有咱們幾個知道。” 他頓了頓,突然大笑起來,聲音故意提高,“哈哈,你這小子,就是想偷懶!等咱們到了全椒城,讓你爹給你找個夫人,好好管管你,看你還敢不敢嫌趕路累!”
    楊文孝立刻反應過來,也跟著幹笑兩聲,撓了撓頭:“李叔,這可不行!我還年輕,還想多打幾年仗呢!”
    可他畢竟年紀小,藏不住心事。雖然嘴上笑著,臉頰的肌肉卻繃得發緊,眼底的慌亂怎麽也遮不住。旁邊路過的老兵看了他一眼,輕輕歎了口氣 —— 這小將平時活潑得很,今天卻滿臉愁容,肯定是出了大事,隻是監軍不讓說罷了。
    李星群看著楊文孝的樣子,心裏也不好受,卻隻能硬著心腸往前趕。他策馬走在隊伍最前麵,望著遠方全椒城的方向,心裏默默想著:楊元帥,你可一定要聽我們的勸,現在隻有打江寧府,才能有轉機……
    隊伍還在繼續前進,馬蹄聲、腳步聲、火槍碰撞的聲音混在一起,在空曠的田野上回蕩。陽光灑在士兵們的身上,雖帶著一絲沉重,卻也透著股往前衝的勁 —— 他們不知道徐州失守的消息,卻知道跟著李監軍,就能打勝仗,就能守住自己的家。
    開封府的朱漆宮牆在暮色裏泛著冷光,往日裏往來穿梭的內侍、衛兵此刻都腳步輕緩,連呼吸都透著謹慎 —— 徐州城破的消息像一塊巨石,砸在大啟朝廷的心口,軍機處的鎏金銅門緊閉,門內的寂靜比殿外的暮色更壓得人喘不過氣。
    趙受益坐在龍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扶手的雕紋,案上攤著徐州送來的急報,墨跡還帶著幾分濕意。雲莘蘭被兩個親兵扶著站在殿中,甲胄上的血痂還沒清理幹淨,左臂吊在胸前,繃帶滲著暗紅的血,顯然是剛從徐州戰場撤下來,連傷口都沒來得及好好處理。
    “雲元帥,” 趙受益的聲音打破寂靜,帶著一絲壓抑的疲憊,“你且給朕說說,徐州到底是怎麽丟的?”
    雲莘蘭抬了抬頭,聲音沙啞:“陛下,徐州守軍四十萬,個個都是浴血奮戰的好男兒。南疆人與方臘聯軍初至時,我等依托城防阻擊,硬生生將他們三十萬大軍耗到十萬。隻是……” 她頓了頓,喉結滾動了一下,“隻是正道的人夜裏悄悄打開了西城門,把敵人放了進來,還以城內百姓和士兵為盾牌,聯軍幾乎沒費力氣就殺進了內城。”
    “朕不想聽這些奮勇殺敵的話!” 趙受益猛地打斷她,手指重重敲在案上,“朕要知道,是誰背叛了大啟?正道為何要幫方臘?”
    “陛下!” 雲莘蘭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幾分激動,“現在追究是誰背叛還有意義嗎?正道如今手握七萬之眾,建了什麽正道盟,盟主輪流選,明擺著待價而沽 —— 咱們求他們,他們或許還能中立;若是逼急了,他們轉頭就會投靠方臘,到時候開封府的壓力隻會更大!”
    殿內的大臣們瞬間炸開了鍋。韓贛叟往前一步,手裏的笏板攥得緊緊的:“雲女俠此言差矣!正道不過是些江湖莽夫,戰鬥力遠不及我大啟正規軍,何必對他們妥協?今日若答應他們的條件,他日他們必當得寸進尺,後患無窮!”
    “韓大人此言未免太過輕敵!” 晏元獻立刻反駁,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徐州剛丟,我軍折損三十萬,京營兵力不過十萬,若正道再倒向方臘,南北夾擊之下,開封府危在旦夕!當以大局為重啊!”
    富鄭公也跟著點頭:“臣以為,可與正道談,但不能讓他們獅子大張口。可許他們一州之地,令其在戰事期間不得插手,待平定方臘後,再徐徐圖之。”
    “不可!” 司馬君實猛地站出來,臉色漲得通紅,“徐州殘部隻剩十萬,戰力雖在,卻需駐守開封以防不測。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楊延昭所部 —— 他們已打到全椒,離江寧不過百裏,若調他們回援開封,尚可穩固京畿!若繼續讓他們南下,開封一旦有事,悔之晚矣!”
    “司馬大人糊塗!” 韓贛叟立刻反駁,快步走到輿圖前,指尖點在全椒與江寧的位置,“全椒到江寧不足兩百裏,楊元帥部旦夕可至;可江寧到開封足有千裏,若調兵回援,一來一回至少二十日,且沿途多是方臘控製區,極易中伏!眼下江寧是方臘連接南疆的要道,拿下江寧,就能斷方臘糧草補給,再東進臨安,這才是圍魏救趙的良策!”
    兩人爭執不下,殿內頓時吵成一團。趙受益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一直沉默的張堯佐身上:“堯佐,你是軍機處首輔,說說你的看法。”
    張堯佐手捏著笏板,指節泛白,額角滲出汗珠 —— 他能坐這個位置,全靠侄女曾是趙受益寵妃,論軍政謀略,遠不及殿內其他大臣。他咽了口唾沫,斟酌著開口:“臣…… 臣以為,當先與正道談。方臘必也在拉攏正道,若咱們不先動手,讓正道倒向方臘,局勢隻會更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受益沒說話,轉頭看向雲莘蘭:“雲元帥,你久在戰場,對調兵之事怎麽看?”
    喊了兩聲,雲莘蘭才回過神,臉上帶著幾分惶恐:“臣…… 臣方才在想事情,怠慢了陛下,還請恕罪。”
    “想什麽?” 趙受益的語氣冷了幾分,“竟能讓你連朕的話都聽不見了?”
    “臣在想三樁舊事。” 雲莘蘭定了定神,緩緩說道,“一是彭越撓楚,以遊兵襲擾楚軍後方,解滎陽之圍;二是呂蒙偷襲荊州,不救樊城反取江陵,斷關羽後路;三是李光弼守太原,假意怯戰誘史思明、蔡希德中計,以少勝多。這三樁事,說到底都是‘圍魏救趙’的道理 —— 若此時調楊元帥回援開封,方臘若在半路設伏,怕是會重蹈龐涓覆轍。”
    趙受益眼睛一亮,身體微微前傾:“你的意思是,楊延昭不能回援?”
    “正是。” 雲莘蘭點頭,“開封有京營五萬,再加徐州撤回的十萬殘部,固守足矣。楊元帥部已至全椒,離江寧咫尺之遙,若趁勢拿下江寧,再東進臨安,方臘必然回援,徐州之圍自解,這比調兵回援更穩妥。”
    “好一個‘圍魏救趙’!” 趙受益拍案而起,緊繃的臉色終於緩和了幾分,“雲元帥,你既不想再守城,正好 —— 楊延昭軍中的監軍李星群,是你師弟吧?你便帶朕的旨意,去全椒傳旨,令楊延昭繼續南征!”
    雲莘蘭眼中閃過一絲亮色,拱手道:“臣遵旨!請陛下賜旨!”
    趙受益看向張堯佐:“堯佐,擬旨!”
    張堯佐忙取來紙筆,蘸墨時手還在微顫,趙受益看著他的樣子,索性親自口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徐州雖失,京畿尚固,楊延昭所部無需回援。著令楊延昭速率所部續攻全椒,克期拿下江寧府;江寧既下,即整兵東進,徑取臨安,斷方臘南北咽喉。沿途若遇正道盟軍,可暫許其中立,勿與之衝突。開封防務由京營及徐州殘部協守,朕自坐鎮,無需掛慮。欽此!”
    張堯佐飛快地記錄,墨跡未幹便呈給趙受益,蓋了玉璽後遞到雲莘蘭手中。雲莘蘭接過聖旨,小心收好,甲胄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臣定不辱使命,早日將旨意傳至全椒!”
    殿外的暮色已濃,宮燈次第亮起,照得雲莘蘭的身影格外挺拔。她走出軍機處,晚風拂過她帶傷的左臂,卻沒讓她皺一下眉 —— 她知道,這趟去全椒,不僅是傳旨,更是要見師弟李星群,看看這支深入南方的奇兵,能否真的如她所言,打破眼下的困局。
    而軍機處內,趙受益看著輿圖上開封、江寧、臨安的位置,手指在江寧處重重一點:“若楊延昭能拿下江寧,這場仗,咱們就還有勝算。” 大臣們也鬆了口氣,方才的爭執漸漸平息,隻是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絲凝重 —— 他們都清楚,這道聖旨,不僅是給楊延昭的命令,更是大啟能否逆轉戰局的關鍵。
    喜歡很平凡的一生吧?請大家收藏:()很平凡的一生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