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搶親!
字數:17166 加入書籤
[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
秦業年將六十才得中進士,選在工部,又是近年才升的營繕司員外郎,終於能從差事裏得些油水。
他五年前換的現今住的這所宅院,前後兩進,廳舍俱全,尋常隻住他和秦鍾父子兩個很是寬裕。
如今養女回家,他隻得暫把往日用作書房的東廂收拾出來做她的屋子。
原以為家裏不好待外客了,新整房舍難免麻煩,又耗費銀錢,正為這愁著,哪知卻也正是新年裏他請工部同僚及親友吃年酒,竟然走運,叫吳貴妃娘娘的親二叔親眼瞧中了她
元宵一過,吳家便找了人說媒,要明媒正娶迎她做續弦。
這是多好的親事、多好的運道
那賈蓉還隻是賢德妃的族侄,不是親侄子,吳二老爺可是吳貴妃的親二叔
吳家大老爺正任鴻臚寺少卿,三老爺任工部營繕司郎中正正是他頂頭上峰,吳二老爺自己是戶部掛名的皇商,吳家百萬財富幾乎都在二老爺手裏掌著
秦業不懂,養女怎麽就不願意
親事是為結兩家之好,弄出人命不美。
秦業不願逼迫女兒,隻給她五日,勸她自己再好好想想,便關了門出來。
如今和賈家斷了親,吳家可不是他能輕易得罪得起的了。
應與不應,都不能耽延人家太久
聽了一會父親遠去的腳步,秦可卿重新拿起繡繃。
七年前她出嫁,父親還沒做到工部員外郎,家資不豐,但因她是高嫁,也勉力湊了八百兩嫁妝,寧國府又贈了兩千多,恰好湊到三千,大半是日常用具衣料簪釵,現銀隻有三百。
她在寧國府七年,一概的月銀、年例現銀,都沒攢下,隨時便散人賞人了。
隻有賈蓉和賈珍,還有珍大奶奶,曆年來送她的首飾衣裳,璉二嬸子璉二奶奶都替她力爭留下,讓她帶了回來。
璉二奶奶罵她“做什麽要還回去你傻不傻”教她“這又不是你白得的,是你多年在家裏辛苦應該的說難聽些,你難道要白受這些委屈嗎”
璉二奶奶說“你回家還不知怎樣,身上有錢,心裏總是更有底氣呀。”
秦可卿細細把一色線繡完,窗外日光已有些暗淡。
“小梅,”她喚,“點燈吧。”
一個小丫頭忙從堂屋過來點蠟燭。
秦可卿暫放下活計,呆呆看了一會“簇”地燃起的燭火。
她現在有錢傍身,將首飾賣一半就足夠活一輩子了可她心裏還是沒有底氣。
真要再嫁嗎
還是嫁去高門,尋常旁人的一句話,她卻要在心裏思量個日夜,處處小心恭謹、委屈求全
再遭人威逼勸誘她也仍要屈從嗎
如此,縱然榮華富貴,又有何趣。
可留在家裏
院中有說話聲。
秦可卿不禁行至堂屋,輕輕
掀開寸許門簾,向外看見父親和兄弟正一問一答。
兄弟雖然怕著父親,可父親滿眼都是他。父親多年一切努力,連她的親事在內,都是為了他。
這家裏,可還有她的容身之地
“老爺”二門上忽有人報,“榮國公府有帖子送來。”
秦業瞬時便不耐煩,又隻得說“拿來我看看。”
這定是璉二奶奶送來的
都已經休妻斷親,璉二奶奶親自把人送回來也罷了,還做什麽和這裏往來誰家的規矩,前婆家的隔房嬸娘,還能管前侄兒媳婦的事
偏他也不能徹底得罪了榮國府且敷衍了就是。
秦業一手抖開帖子。
秦可卿望見父親的神色凝重起來。
她也不禁咬住嘴唇。
父親把帖子看了又看,往她這邊過來了。
秦可卿忙回內室。
“明日榮國府的璉二奶奶和林少師府的兩位姑娘要來見你,”秦業瞅著養女,笑問她,“你在賈家的日子,與林家姑娘也相好”
“林姑娘是隔房的姑母,一年隻到榮國府次,我不大見得到,便是見到,也說不上幾句話。”秦可卿據實相告。
秦業自然又失望。
但林少師府的人,哪怕隻是個粗使丫頭過來,他也不敢怠慢,何況明日還有林少師親生的大姑娘。
他隻得讓養女準備起來,明日好生招待三位來客,又叮囑家下眾人,尤其是兒子秦鍾,絕不得冒犯了。
林少師的夫人才封了“位同少卿”。元月十六日,這女少卿去鴻臚寺坐衙,聽得衙門上下竟皆心服口服她五日一去坐衙,明日又恰是她去的日子。由這樣一位夫人撫養長大,林大姑娘的脾性可想而知。
吳貴妃娘娘的父親亦為鴻臚寺少卿。
諸般關係利害,在秦業心裏顛來倒去地想。
他隻是想不明白,林大姑娘究竟為什麽來找可兒
難道真隻是隨常看望親友
外祖家隔了房的被休棄回家的侄兒媳婦,也算值得特特上門一趟的親友
秦業隻盼著這兩位貴客別壞了家裏與吳家的喜事。
秦可卿亦一夜不曾熟睡。
不到卯初,她便坐在了妝台前。
思索許久如何裝扮,她終究還是隻穿了淡青棉襖,月白棉裙,頭發隻挽單螺髻,戴幾朵絨花與兩根銀珠釵。
“我的姑奶奶”秦業的姨娘進來看了便驚訝,“今日貴客要來,姑奶奶怎麽打扮得這般素淡”
連皮褂子皮裙也不穿一件,盡是棉的
秦可卿笑道“元宵已過,我被休在家,見的又隻是相熟的女客,何況來的還有從前夫家的嬸娘,難道還要似初八那日著意打扮得鮮豔給人看嗎石姨娘,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石姨娘便紅了臉。
初八那天,家裏有許多外客老爺卻特特吩咐了
她來幫姑娘梳妝起來,果然叫吳家看中heihei
姑奶奶堅持不肯改。
石姨娘一則被說到前事,心裏不好意思,二則心想,姑奶奶打扮得再好,璉二奶奶和兩位林家姑娘又不能把人娶了去老爺應當也不會怪罪她“怎麽不幫著姑奶奶打扮”,便也罷了。
辰正三刻,三位貴客在門前下車。
秦可卿與石姨娘親自在大門相迎。
王熙鳳扶著林妹妹和甄姑娘下了車,便忙看秦氏,見她穿得雖然寡素,麵色倒還可以,仍先問一句“你在家可好”
“都好。”秦可卿張口便掉淚,“璉二奶奶、林姑娘、甄姑娘,新春大吉、百事如意。”
“有話都進去說”王熙鳳忙請兩位妹妹走過來,一手又挽了秦氏,笑道,“今日來著實是有好事”
璉二奶奶竟一來就反客為主還沒理她,石姨娘也沒法子,隻得跟在眾多媳婦丫鬟後麵進去,囑咐婆子關上門。
倒是林大姑娘和甄姑娘還對她點頭笑了
石姨娘心裏嘖嘖稱歎
平常還隻覺得她們姑奶奶是神仙一般品貌,哪裏有人及得上,今日見了甄姑娘竟不輸姑奶奶多少,林大姑娘年紀更小,竟還比姑奶奶又勝了一種模樣,真是開眼了
王熙鳳一路直行到秦可卿臥房。
“家裏有沒有為難你”聽見丫鬟關門,她便忙問,“可叫你再嫁了選的都是什麽人家”
“嬸娘還是這樣,”秦可卿又哭又笑,不禁說出了從前的稱呼,“這般性急,說話都不給人留空兒。”
她忙請林家兩位姑娘坐。
親手上茶的功夫,她已整理好心緒,笑問“且別說我了,璉二奶奶方才說有好事,我還不知幾位貴客今日前來,究竟所為何事不知能否賞臉,先告訴了我呢”
“是我想請你去林氏育幼堂做教書先生。”林黛玉便直接開口。
她快些說完正事,也好讓璉二嫂子和秦娘子得空說些貼心話。
秦可卿自是沒想到。
林黛玉便放下茶杯起身,令她坐,從頭細說一遍林氏育幼堂的現狀,笑道“兩年內約隻用教六十個孩子開蒙,到她們六歲前,能一人識得百個字就好,今後孩子多了,還會新招先生,算來職守雖不繁重,卻要耐心、細心缺一不可。你若願意,我再考較你能不能當此任。若不願意,隻當我今日是來看你的,不必將此事放在心上。”
秦可卿人還怔著,隻會應“是”。
林黛玉又說“育幼堂住宿衣食,房舍還算寬敞整潔,教書先生可以獨住一室,隻是飯食粗糙,若用不慣,再買再做都使得,隻不許常散與孩子們。束脩年例約是”
她在秦可卿耳邊大約說了一個數字,笑道“究竟多少,便看你個人能為了。”
王熙鳳早不喝茶了,隻顧瞅著秦氏,既想她快快答應,又怕秦家已經給她說定了好親事,便不敢催促。
知這般大事不
好立刻下決定,林黛玉和甄英蓮對視一眼,便想先回去,由秦娘子細想。
總歸孩子們還不急著開蒙。
便尋不見合適的先生,令家裏識字的丫鬟先去教著也使得。魏姨娘也想去教呢。
秦可卿卻開口了。
“房舍、衣食、束脩這些倒都不要緊”此次此刻,她很難說清自己在想什麽。
她隻是順著心裏的意願,問出來“林府育幼堂,幾日一休息休息的日子,也能在裏麵住著,不回家嗎”
“若若別處有人來找”她不敢看璉二奶奶和林姑娘的神色,咬咬牙才繼續把話說出口,“我不想見,能不見嗎”
她這是在尋求林府的庇佑。
庇佑她有不見秦家人與任何她不願見的人、獨自在育幼堂生活的自由。
林黛玉自然聽懂了。
但這事她做不了主,得問太太和父親。
她還想請秦娘子細說與家裏有怎般矛盾,便見鳳姐姐氣豎了眉毛,站起來就問“他們還是難為你了他們要把你怎麽樣”
是要送她去做姑子,還是要把她胡亂嫁人難道是看她仍有天姿國色,要送她去做妾
“嬸子別急”秦可卿已心中明悟。
她先安撫了王熙鳳,便與林黛玉說,“我知我說的這些話大姑娘做不了主我也不瞞著大姑娘什麽我家中的確想將我嫁人,我不願嫁我情願去育幼堂,粗茶淡飯一生也好前幾日有吳貴妃的二叔來提親,父親叫我應,我一直沒應。還有些姑娘知道不得的話,我我還是寫下來,姑娘別看,帶給家中長輩,行與不行,悉聽遵命,如何”
王熙鳳聽著一驚,忙說“你難道是”
“嬸子”秦可卿笑歎道,“那件事還是說了更好。不然,我也不敢去做人先生,為人師表。”
王熙鳳又拉她到一旁,低低勸了好幾句。
知情勸不住,她便求林黛玉“好妹妹,她的手書你千萬隻給江夫人看,別給別人看,你自己也別看,啊”
林黛玉鄭重應下“請嫂子和秦娘子放心,我必親自送到母親手上,不會偷看。也可擔保,我母親必不會將秦娘子的私事說與旁人。”
王熙鳳雖然放心,可看著秦可卿,不禁又歎。
秦可卿挽住她,笑說“不如兩位姑娘先考較過我,看我合適,我再寫”
“也好。”林黛玉當即便說,“秦娘子先在一刻內寫出一百個字吧,我們瞧瞧筆墨。”
林黛玉和甄英蓮沒在秦宅用飯。
她們先告辭,好讓王熙鳳和秦可卿多幾刻鍾時間單獨相處。
恰在午初刻。
自家馬車慢悠悠行在路上。林黛玉袖中放著秦娘子的手書。她忍住不看。因想到太太,不免便想起“太太那日說,上回是和爹爹在吏部用的飯,下次一定要嚐一嚐鴻臚寺的公廚。”
甄英蓮笑問“
你想去鴻臚寺”
“姐姐,咱們去吧”林黛玉說,“咱們也嚐嚐衙門的公廚還能快些把手書給太太。隻去這一次,當也不算什麽”
她越說越確定“雖說是衙門重地,可尋常連各家仆役都能通行,各部大人們的兒孫也沒少進去尋自家長輩。如今太太正經坐衙,我們雖是女兒家,怎麽不能進去尋太太”
甄英蓮被她說動了心,不覺緊張“真能去嗎”
“去怎麽不去”林黛玉當即令車改路去鴻臚寺,又與甄英蓮說,“還沒看太太戴新發冠呢”
午初二刻,車停在鴻臚寺。
兩人下車前,早有家下人去門上回報,門上衙役又忙向內回稟。
便有從旁聽見的小官吏想那不正是“山青君”與“澄靜居士”兩位到了
前年出的是唐俠記,去年出的是羅公子與朱小姐,今年還不知江少卿會不會再譯新戲,他們也不敢問,林家的女使姑娘們嘴又緊,不肯說,不知兩位姑娘會不會說
山青君還是林少師與江少卿兩位的女兒別說他們尋常便見不到這等高門大戶之家的閨秀,這可還是國朝第一位父母皆是在朝官員的女兒,本人又得過陛下親筆禦匾讚譽
是以林黛玉兩人下車,她二人忐忑,鴻臚寺的人也不免緊張。
一位林姑娘下車了
果然身姿不凡隻是怎麽還戴了帷帽
江少卿不但不戴帷帽,今日還戴了冠呢
趙錄事不禁和魏陽感歎“才看了兩天江少卿,我就把這些夫人姑娘出門都要戴帷帽的事給忘了。”
魏陽隻顧點頭。
甄英蓮扶下黛玉妹妹。
她小聲問“咱們摘帷帽嗎太太都不戴。”
林黛玉站穩在地“摘”
兩人手挽手,行入鴻臚寺大門。
躲在旁側的官吏衙役早便看呆了。
先是幾個衙役左腳絆右腳、想回頭又不敢回頭地在前領路。
過了片時,山月山風趕來,笑道“太太還以為姑娘們下午才到家呢,怎麽回來得這麽早太太問姑娘們可用過飯了,若沒用過,再等老爺兩刻鍾,一起去公廚用”
林黛玉笑道“我們正有此意”
看兩人發髻束在頭頂,跑動起來不但不亂,甚至一絲不顫,林黛玉不禁羨慕,心道自明日始,凡再出門,隻要不是去別家做客要精心打扮,她也都梳男子髻她和英蓮姐姐的冠也快好了
江少卿的人來接走了兩位姑娘,遠遠圍觀的眾人隻好散去。
走過月洞門,走在往太太衙舍去的甬路上,林黛玉向上看略抽了嫩芽的樹枝,忽然感歎“原來衙門也和別處沒什麽不一樣。”
一樣曆經春夏秋冬、四季輪轉、風霜雨雪、歲月變遷。
一樣是青磚鋪就,紅瓦搭成。
為什麽從前她會覺得,她不能踏進這裏會覺得女子很難
光明正大走在衙門的路上
山月和山風互相看了看,都笑。
山風小聲笑說“不瞞姑娘,我們也是這麽覺得呢。”
雖然每日在家都能看到老爺,dashdash老爺可是一品少師,現今大齊最大的官可真正到了衙門裏,真正見了這裏的大小官員都是一樣吃飯喝茶,一樣饞家裏廚子的手藝,找理由來太太衙舍蹭吃蹭喝,吃點心時會說人家的閑話,連正經舉業選進來的官都有不通之處要請教太太,不得不服太太,她們才覺得,原來做官也沒什麽了不起。
原來大姑娘和她們想得一樣
江洛衙舍裏,宗肅平正坐得不安,隻想快快告辭,別撞見林府兩位姑娘。
說完兩種翻譯方式的優劣,江洛打量他一回,笑問難道從前明大人和兩位少卿家裏沒有子侄尋來過”
宗肅平張口就說“是有可”
“可那些子侄是男子,我家的姑娘是女孩兒”江洛替他說完,便指著自己,又問他“那你怎麽看我坐在這”
宗肅平說不出來了。
女子都能在衙門行走了,他還趕著來討教江大人家中的姑娘來衙門,他為何不能隻當尋常
“太太”“太太”林黛玉兩人進來先行禮。
“這是司儀署宗寺丞。”江洛介紹。
“見過寺丞。”兩人仍行福禮。
方才還做好了準備,可真見到林家兩位姑娘,宗肅平還是站不住,連忙應聲,便向江大人告辭了。
他一路快走,一路後知後覺想到,林少師和江少卿尚還無子,今後怕是不免要給女兒招婿的。
家裏老三老四年歲都正合適可入贅人家終究名聲不好聽嗐也不知兩位大人和林、林大姑娘能不能看上這兩個小子他就想這麽多還是先打聽著兩位大人的意思謝禦史家又與林家是通家之好,還有那麽些尚書、侍郎家宗家還不知能不能輪得上這美事
東院衙舍內。
江洛才看完秦可卿的手書,林如海便恰巧趕至了。
秦可卿手書裏竟然詳說了她與先公爹賈珍之事,稱自己是“無德淫穢之人”,隻怕德行不足以教導清白幼兒
趕在林如海進來前,江洛把手書折好藏在袖中。
雖然她不覺得秦可卿作為弱勢、無力、無助的一方,被賈珍威逼引誘發生關係算什麽“汙點”,但這樣的事還是越少人知道為妙。
林如海就很不必得知。
請不請她做育幼堂先生的為難點,也沒有分毫在此處,隻在林家想不想、要不要壞了吳貴妃二叔娶國色新妻的美事。
午飯後回家,江洛先把秦可卿的手書裁成兩部分,裁完就把寫著她與賈珍事的那部分燒了。
待林如海回家,她隻給他看剩下的一部分。
手書很明顯被剪裁過,但林如海沒有問被裁去了什麽。
夫人覺得他不該看,他就不必問。
看完,他笑問夫人是想請
江洛很難不想請
這其實無關秦可卿本人的素養能力如何heihei
是好容易有個能正當惡心吳家的機會,叫她如何不心動
林家直接退還了吳貴妃三叔小舅子殺人一案的賄賂。吳家傳“三十萬兩”時完全沒顧及到會有損她的名聲,甚至一定想讓她的名聲一同變臭,隻不過沒得逞。林家又不可能主動去和吳家修好。既然如此,林家要給自家育幼堂請先生,為什麽要特意避開吳家
至於吳貴妃的父親與她同在鴻臚寺都做到四品少卿了,難道私下有怨還會總放在明麵上不會吧不會吧
大家都是體麵人,臉皮要厚啊
夫人的躍躍欲試完全寫在臉上。
林如海便笑“那就請”
如今的林家也完全不宜與有子的妃嬪家中太過和睦,多結些仇怨還是好事。
次日,元月廿二,下午。
林黛玉甄英蓮親自來秦宅接人。
秦可卿簡單收拾了幾個細軟箱籠,便與父親拜別“初嫁由父母,再嫁由己身,父親,我不願再嫁,賴在家裏又使父親、兄弟不便,從今日起,便不多相擾了。多年養育之恩,上段姻緣已經還清。若還有相欠之處,隻好來生償還。”
秦業本還瞪著眼睛,氣惱她舍了大好的婚事不要,竟去做什麽育幼堂的先生,真是不識好歹卻聽她話中竟有訣別之意,一時又慌了,忙說“怎便至於此家中何時要你還過養育之恩你、你平常閑了,別忘回家看看你住的屋子,家裏都給你留著你兄弟也想你”
秦可卿隻是靜靜聽著,沒應聲,再叩首後,便起身出門。
秦業在後麵看著林大姑娘挽起女兒的手,不住跺腳後悔
他怎麽糊塗了雖然和吳家的親事做不成了,這不是又和林家搭上了嗎他怎麽就沒忍住脾氣
這丫頭嫁人幾年,脾氣怎麽變倔了就這一點委屈都不能忍了
林少師可是弱冠探花、當世大儒還有與林家交好的謝家、雲家、邵家、秦侍郎家誰不是書香世家
鍾兒鍾兒
秦業忙看兒子,教他“過兩日你便去育幼堂看你姐姐多說些好聽的,別、別真叫她把家裏忘了”
秦鍾正高興姐姐走了,他又能住得寬敞便宜,姐姐還把他最喜歡那個小炕桌留下了沒帶走,又不滿姐姐不願嫁吳家,他沒了更好的姐夫。聽見父親說,他不大情願應下一聲。
坐在馬車上的秦可卿已將秦家拋在心外。
她一路上心跳得飛快,說不出一句話,林姑娘和甄姑娘也體諒她,隻間或講一講路是怎麽走的,沿途的轉角都通向何處,沿街都有什麽,還說明不必她回答,讓她隻隨意聽一聽,以後都會知道。
育幼堂到了。
秦可卿僵著腿下車。
一樣是青磚紅瓦。
進門
第一進院落,是庫房、廚房和仆役居住之處。
第二進院,正、廂、耳共十五間屋子,住著共二百四十一個女孩子和保母。
每間屋裏都有孩子的聲音。還有一溜二三十個孩子在廊下搶球,見她們走過來,兩個保母一個一個牽著避讓開。
秦可卿不由看著孩子們。
她們都穿著一樣的粗布衣服,一眼望過去灰撲撲的,但衣服明顯絮實了棉花,很厚實暖和。每一個孩子都麵色紅潤,手臉身上幹淨,眼神明亮,望過來的眼神裏隻有好奇和羞澀,沒有害怕與驚慌,顯然這裏來過的所有人都讓她們安心。這裏是她們的家。
育幼堂是她們的家。
秦可卿突地想起,她亦曾是養生堂的孤兒。
被父親抱到秦家時,她才兩歲,當然記不得在養生堂的日子了。
如果她在過的養生堂也和林氏育幼堂一樣
秦可卿沒能想下去。
“後院要預備著有孩子生病隔開,”在孩子們的各種聲音裏,林姑娘大聲介紹,“東邊第一進已經修整好了,天再暖和些,到二月,就把年歲大的孩子挪過去,分開住。”
秦可卿的臥房在東邊第三進院落,單獨一間屋子,正朝南,采光極好,用屏風隔開內外,床榻桌椅,一應俱全。
房門沒關,她還能隱約聽到一個孩子大聲哭了。
為什麽哭了她不禁想,是搶球沒搶過,還是餓了、摔著了
“沒設裝飾,”甄姑娘笑道,“床帳枕褥都是統一做的,與主事房中的一樣。主事原本住在西邊院子,因恐這裏隻有先生一人住,夜裏怕,所以也搬來這邊,屋子就在先生隔壁。”
主事是位年約四十的女子,姓餘,生得麵善和氣。
林姑娘笑道“餘主事正是我家許姨娘的母親,所以有什麽話很方便說。”
餘主事笑道“是太太和姑娘們都是善心人,心裏總想著我們這些人。秦先生既來了,若覺得這育幼堂裏還有什麽不妥之處,也請隻管說出來,大家參詳。我既受太太姑娘們托付了這一處,日日見這二百多個孩子,隻盼著她們更好,才不辜負了這一份信重。”
秦可卿連忙應聲“隻恐我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不吝賜教。”
林府幾個丫鬟已經替她安置好了箱籠,點上燈,撥熱炭盆。
原還空蕩冷清的屋子便似立刻有了人氣。
秦可卿知道沒道理,可她就是覺得,這裏的燭火都比秦家的更亮。
餘主事又介紹“今後一定不止先生一位女先生,為方便內院使人,雇了兩個小丫頭使喚,一個叫春喜,一個叫春貴,現下應在前院掃地呢,先生日常梳洗用水或有活計隻管叫她們。這裏孩子、保母的衣服原是一同給附近婦女漿洗,後日起也要雇人專到這邊洗了。”
“吃飯在那邊院子。”餘主事挽著秦可卿的手出門,指著西邊第三進院,笑道,“說來正要到飯時。兩位姑娘是在這裏用,還是家去用”
林黛玉笑道“秦先生第一日來,我們也在這裏用了再回去吧。今日接秦先生匆忙,明日再預備席麵慶賀。”
晚飯是一飯兩菜,飯是平常白米混著小米煮的二米飯,菜是一個清炒白菜,一個蘿卜麵筋,還有一道清澈的蛋花湯。
“乳母和保母在前院用飯,”林黛玉說,“給孩子喂奶的乳母多兩道菜,今晚是”
“是炒雞蛋和豬肉燉白菜”餘主事笑道。
二米飯自然比在賈家和秦家吃的粳米飯口感粗糙,菜色清淡,也無甚可口滋味。
但林家兩位姑娘都把碗裏飯菜吃得幹淨,秦可卿不覺也吃盡了一碗飯,還喝完了一碗湯。
這頓飯吃得不知比從前的山珍海味舒心多少。
“先生不嫌這裏飯食寡淡就好了。”餘主事笑道,“不然孩子們長大了,見我們用的是一樣,她們用的是另一樣,難免心裏不好受。”
她又笑說“先生饞了告訴我,咱們湊份子買好吃的,躲在屋裏吃”
“好”秦可卿抿唇笑。
她這一笑,又叫餘主事呆了呆。
偏是這般仙女兒一樣的美人運道不好呢
靜雨就算好模樣,不然也不能被先太太挑中,可和秦先生一比,還是差得太多。
哎,但從前運道不好不怕
既是到了林家門下,受了太太庇佑,今後就隻有“好”一個字了
正月二十五,江洛第三次到鴻臚寺坐衙。
一樣發早飯,和不上朝的官吏們說些幾日來的閑話,待天明朝散,她仍至正堂與明大人和兩位少卿見禮。
吳少卿看她的神色略有些不自然,但一句多餘的話都沒問。
他不問,江洛當然也不會說,“你二弟看中的老婆被我搶走了感覺怎麽樣”來挑釁。
大家和平散了。
回到自己衙舍,吳少卿吳天祐憋悶半日,還是不好怪秦家娘子不願嫁他二弟這年紀差了一倍還多一歲,能有幾個青春娘子真心願意也不好怪林家給育幼堂請女先生這是善事
再說,他怪得起林家嗎
閆婕妤和家裏多嚼了幾句話,就從此禁足,連五皇子都不令她養了
還是三弟妹常氏太狂了她無事把林家牽扯進流言做什麽她那兄弟死了,又不是林家陷害冤枉死的,原是他自己殺人償命
現在若吳家和林家的關係略好些,不說宮裏娘娘能多得助益,就是今次的事,他起碼能當麵問江少卿一二句,看能不能勸秦家娘子回心轉意二弟快五十的人了,為家裏辛苦操勞一輩子,隻想娶個合心意的續弦,怎麽生生被她毀了,真是造孽
衙舍前青鬆常綠,鴻臚寺裏的桃花開了又謝。
到穿單衫的季節,一日,江洛在冠上額外斜簪一朵重瓣芍藥來坐衙,竟也沒收到幾份驚異的目光。
看來大家都很習慣女人在衙門行走了。
至於這女人穿的什麽衣服,梳的什麽頭發,戴了什麽首飾,是不是梳了“男子發髻”、戴了冠又加簪花又算什麽大事呢
恰是春闈還差殿試,吏部勉強還有最後幾日清閑。
林如海提前兩刻鍾到了鴻臚寺。
鴻臚寺與吏部公廚的菜色已快嚐完一遍,江洛提議“今日去育幼堂用午飯”
正好昨晚黛玉說,今天會去育幼堂。
林如海下午無甚事,也願意去育幼堂走一回。
天氣不冷不熱,初夏晚春微風和煦,江洛的衣服又方便,兩人索性騎馬過去,多看幾眼京中春光。
路過一株開得極繁盛的海棠,林如海勒馬暫停。
他翻身下馬,敲開這處院門,問過主人後,親手摘下一簇海棠,請江洛低頭,替她簪在另一側冠上。
摸了摸發冠,江洛可惜道“芍藥是淩晨采的,隻怕不鮮妍了。”
“還很鮮妍,”林如海說,“夫人容光之盛,足以蘊養花朵。”
江洛嗔他一眼。
相視一笑,林如海上馬,兩人須臾來至育幼堂。
孩子們聽見消息,自然迎了出來,隻是
“你怎麽也在”
江洛拍了拍謝丹時的肩膀。
這小子長得挺高了啊
她目光從他和黛玉身上緩緩掃過,含笑替已經瞬間黑了臉的林如海問“你是第一次過來,還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來的你家長輩都知道你過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