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三元及第【正文完】

字數:5448   加入書籤

A+A-


    [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
    林黛玉高中解元,二日之內,平國郡主府收到的賀禮,都快比今年六月江洛三十歲“壽辰”時多了。
    林黛玉開始各處赴宴
    鹿鳴宴、謝師宴、重赴鹿鳴宴
    她是順天府榜首、解元,翰林院四品大夫,平國郡主與定國公的女兒,她不在,宴會便不成,是以無人提“一個女子來赴幾乎全是男子的宴會是否不妥”等話。
    就像當年接受了江洛在含元殿上朝一樣,所有人也迅速接受了林黛玉已為順天府今科新舉子之首,人人在她身後行事。
    而江洛在與林如海商議“明春黛玉正式為官,便有要自己走的人情了,也該把家中產業先分她些,不能全用先夫人的嫁妝。”
    林如海忙道“很是”
    兩人便從定國公府的產業裏暫擇出兩個莊子、一處房舍給黛玉並非分家,隻算拿給孩子的零花錢。
    兩府沒有專為黛玉中解元辦宴。
    明春再辦也不遲。
    各項應酬結束,舉子們還要準備明歲春闈,除了少數認為自己絕不能中的,餘下大多數舉子都開始減少交際,用心進益,亦有人似當年的汪和風一樣,竭力拜在大儒門下,以求指點。
    而林黛玉自家便有當世學問第一流的父親,親友之家亦有謝大人、雲大人、秦大人等滿腹學問曆經風浪的長輩,而再回到翰林院坐衙,上至掌院學士、下至前一科進來的庶吉士都願意尋機過來與她討論文章時政,年輕的庶吉士們臉皮薄,便都求了謝丹時跟在身後一起來
    有這許多良師益友,她的筆下功力更是一日千裏。
    冬風一起,各家便要準備永泰十一年的新年了。
    春節過後,賈迎春將成婚的請帖送到平國郡主府。
    林黛玉接了,看過,令人送了賀禮,沒有親身過去。
    賈迎春的夫家姓馮,夫婿便是神武將軍馮唐的親侄子。
    晴雯送了禮物回來,說道“賈二姑娘的姑爺看著倒是一表人才的,隻是聽人說文不成武不就,分了些家業過安閑日子,也沒什麽大誌向。還聽說這門親事是寶二爺從中說和的呢。”
    林黛玉想了想,笑道“果然是沒大誌向,能安心過安閑日子的人,才適合二姐姐。”
    她問“探春妹妹和惜春妹妹都去了嗎”
    晴雯笑道“一家子姐妹,自然都去了。還有衛二奶奶也來了。倒是還不見薛家人的影子。畢竟還有榮國公夫人,賈員外郎家幫著操辦的,賓客來得也不少,辦得挺熱鬧。”
    林黛玉點頭“那就好。”
    算來湘雲妹妹竟已成婚一年多了。
    日子過得可真快。
    懷念了片刻與舊日姊妹相伴的時光,林黛玉握起筆,繼續寫文章。
    離春闈還有不到一個月。
    離春闈還有二天。
    一更將過。
    林黛玉放下筆,來至西邊小佛堂,給母親生母上了一炷香。
    娘,請看著我。
    沒有兄弟,我也走到了今天。
    我還會走得更遠、更遠。
    會試結束。
    林黛玉走出貢院,看到牆外春光明媚。
    母親依舊在車內含笑等她。
    二月二十日,春闈放榜。
    “林遙”之名高在榜首,為今科會元
    “難道幾千年來頭一位女進士,便是二元及第的狀元”皇帝親手拿著林遙的試卷,與眾親貴大臣同看,笑道,“還有人說朕不該準許女子科考,這一甲之才若埋沒了,他們誰給大齊補上”
    殿內無人掃興,俱在誇皇帝慧眼識珠、林會元天下奇才。
    皇帝也算揚眉吐氣“今後再有議論林愛卿科考的,便以藐視宮中論罪”
    在滿京的喧然、震驚、期待和藏在陰影裏的厭惡反感中,林遙又穩穩拿到了複試第一。
    “二元及第”的聲音亦是越說越響,從去年秋闈過後的微弱雜音,聚成了浩大響亮的支持。
    十九歲的女進士
    若她再是一甲、是女狀元、是二元及第豈非說明,女子並非不適合科考隻是從前不被允許
    會同四譯館的女學生宿舍連夜都有人激動得不能入睡,與近友悄悄地湊在一處,躲著舍監的巡視,說出已經在她們心中生根發芽、繁茂生長的願望
    若林大夫能,林二姑娘能,今後功臣之家的女兒能,將來將來,有朝一日,是不是她們也能
    殿試過後。
    四月十一,今科傳臚大典。
    身為平國郡主,江洛本應與林如海分立含元殿上皇帝身旁近側,位置還要更近。
    但她為今科傳臚官,是以隻身在含元殿階下。
    她看著新科進士由複試的名次排隊入宮,第一眼便看到,是黛玉昂首走在最前。
    她忍不住微笑。
    新科進士、國朝未來的棟梁們站定了。
    初夏的澄靜明烈日光下,江洛手捧金榜,高聲宣一甲名次
    “永泰十一年四月十一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第一名,林遙,賜進士及第”
    隨後便有其餘禮官高聲同宣
    “第一甲第一名,林遙,賜進士及第”
    “第一甲第一名,林遙,賜進士及第”
    林遙隨引出列。
    狀元林遙,叩謝聖恩。
    新科進士騎馬遊街。
    女狀元林遙端坐馬上,行在最前。
    她豐神如玉、風姿遙逸,令須眉濁物不敢逼視其目,滿街巾幗女子卻高聲呼喚其名
    “林遙”
    “林遙”
    “林大夫”
    “林狀元”
    林姐姐
    巫朝塵提醒您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林先生”
    林氏育幼堂年齡最長的一批孩子已經年過十歲,幾十人聚在一處,由甄英蓮、秦可卿和餘主事前後帶著,一起看林黛玉意氣風發,將這京中風光、滿城花木再次看遍。
    林黛玉在馬上對孩子們拱手一笑。
    “林先生”孩子們在她身後歡呼。
    “我以後也要做林先生一樣的人”
    “我也是”
    “我回去就練字”
    “我今天要背十首詩”
    “我要背二十首”
    林狀元還不得一時安閑,林狀元的父母卻偷得了半日時光,在家稍歇。
    寢殿周圍花木繁盛,葉鳴細細。
    江洛躺在臨窗榻上,看窗外廊下芍藥繁盛,大朵成團,思緒飄到黛玉身上,又笑嘻嘻嘲笑身旁的林如海“女兒十九歲二元及第,你隻是二十歲得中探花,做老子的不如孩子了。”
    林如海一笑而過“玉兒是比我更有天分,也更用功。”
    偏說到年歲,江洛又想起“離你考中探花竟過去二十年了”
    她便笑“去年我二十大壽,都辦了一場,國公爺位高權重將年老,更得好生慶賀了”
    她斜看林如海一眼。
    林如海翻身一動,袍角便覆住了她在家消閑穿的紅羅裙“娘娘是想試一試,臣是否真的年老”
    江洛含笑抬手,環上他的肩膀。
    林遲拿著幾頁火槍圖紙來找爹娘。
    正當下午近四點,並不在午睡的時辰,寢殿周圍卻很安靜。
    寢殿的玻璃窗子看不見裏麵,窗簾嚴嚴遮住殿中。
    陽光折射出來,便是窗上繁花的顏色。
    廊下的芍藥花瓣被風吹落一片。
    服侍的姐姐們散坐在廊下,有人穿青袍,有人穿粉裙,有人挽金釵珠墜,有人隻用青簪一束。
    見她來了,圍著廊柱說話、看書、做針線的姐姐們都有些驚。
    她們站起身,影子和廊下的陰影分開,又快步向她走近。
    林遲看看手裏的圖紙“我晚飯後再來。”
    那時這裏一定方便了。
    她轉身行,心裏還有一句話在想
    姐姐都中狀元了,媽媽和爹爹還是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