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番外:群芳各有歸(一)

字數:8036   加入書籤

A+A-


    [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
    賈寶玉忘了自己是怎麽走回家的。
    他隻記得,他回家之後,趙姨娘已經和馬道婆一起被扭送官府。
    太太還要讓人打環兒賈環,但老爺攔著不許。
    老爺說“些許家事鬧到官府,還嫌不夠丟人你還要再害了誰”
    聽見這話,賈寶玉愣在當地。
    太太還要再害了誰
    老爺為什麽這般說
    太太是做過不少錯事。
    太太和他都不算清白。
    可在趙姨娘與馬道婆謀害人這件事上,太太何錯之有
    他知道老爺早對太太沒了情分。
    可沒了情分,便能這般無事事實,冤枉太太嗎
    院裏吵得正歡,沒人發覺他回來了。
    他走到太太身邊、老爺身前,說“馬道婆和趙姨娘若隻害了兒子,倒還可以說一句隻是家事。”
    頂著老爺震怒的神色,他問“可這二人還一同害到了鳳姐姐,老爺卻要糊弄成家事,是否不大妥當”
    他問“這到底是馬道婆和趙姨娘害人,還是太太害人,老爺難道不清楚嗎”
    “你”賈政大怒
    他本便覺得丟臉,被兒子這般質問,更覺得顏麵無存、氣惱加心他便抬手要打
    賈寶玉不躲不閃。
    但巴掌沒落到他臉上。
    王夫人早防備著,她鉚足力氣,兩手給賈政推了回去
    賈政不防,還被推了個趔趄,險些摔倒。
    擋在兒子身前,把他往身後護,王夫人指著賈環問道,“是這黑心種子他姨娘夥同人害了人,證據件件清楚他以前還撒謊挑唆老爺打寶玉,今日又幾句話就讓老爺覺得是我害他姨娘,老爺又要為了寶玉幾句實話打人若真這般過,不如老爺一紙休書給我,把姓趙的接回來,給老爺做正房太太了事左右老爺覺得家裏到如今的地步都是我的過錯,如今沒官沒爵,也不用怕人家議論家宅顛倒、寵妾滅妻了”
    家裏到如今的地步,難道不都是王氏的錯
    賈政抖著嘴唇,說不出一句話。
    賈寶玉已忙站到母親身前,防著父親再要打人。
    賈環在旁被堵了嘴捆著,隻有“嗚嗚”出聲。
    王熙鳳在屋內觀看,心道寶兄弟這幾年真長了擔當,二太太遇到自家兒子的事,竟也還能說出有理的話。
    隻可惜了三妹妹。
    親姨娘犯法害人,不知對她在四譯館有無妨礙
    賈探春為親姨娘親娘的官司盡力奔走打點了數日。
    她曾長跪磕頭,求王夫人抬手,自然也想過用金銀財物求得王夫人些許寬宥。
    但王夫人是決心要讓害她兒子的人伏法,一句不肯放鬆,又礙於賈寶玉不讚同,便也不收了她的銀子再反口。
    這案子實在又證據確鑿,抵賴不得。
    賈探春最終拒絕了賈環“賄賂上下斷案官員”及“求一求郡主娘娘”的提議。
    她道“你有門路,可以自己去找。便是缺錢,我給你幾千。但我不會這般行,你別想了。”
    賈環苦求了幾遍,見她真個不肯,便跳起來指著她說“母親生了你,你卻沒良心忘本你現在出息了,更不認母親了,你都是敷衍我的話你怕丟官兒,就要看母親去死”
    “誰要看她去死”
    賈探春也霍然起身,走到親兄弟麵前,咬著牙問“她生的我,誰養的我是老太太和太太養的我便不提太太,老太太給我的東西,我卻為她使了,已經是對不起老太太了再有,是我叫她害人嗎你說我怕丟官兒不管她,她在衙門裏是誰打點人讓她少受了罪是誰把她接出來安置了候審候刑誰的人在伺候她我做了這些,你做了什麽”
    她冷笑,罵道“你長到這個年歲,馬上十七了,出了事還隻會賴人,還有臉說我姨娘是為了你才害人,你有罵別人的功夫,不如痛罵一罵自己,你那不如豬狗的良心或許還能好受些”
    罵完,她甩袖走人,不再理會賈環在身後的羞惱急怒的汙言穢語。
    她硬下心腸。
    母女十八年,姐弟十六年,還有與寶二哥兄妹十九年,緣分到今日盡了便盡了吧。
    永泰十年。
    十二月二十八日。
    趙姨娘與馬道婆各被判杖刑一百下。
    賈探春到底還是打點了行刑的人。趙姨娘雖然受了大罪,骨頭斷了七八根,好歹留了命活著。馬道婆是抬回去不到一日就死了。
    隻是她亦已與姨娘說清楚
    從今以後,她與賈環各走各的路,誰也別沾礙了誰。
    雖有兒子讒言碎嘴,可趙姨娘是親眼看著隻有女兒為她奔走了這許多,不到十天便瘦得臉都尖了,兒子隻是在嘴上著急。她也算經曆了一回生死,心裏自然有些觸動,也怕真逼急了女兒,將來再有事,女兒撒手不管,她還能靠誰竟默許了這話。
    賈政也到底沒休了王夫人,而是分給賈環些許產業,讓他從此和自己母親自過活去吧。
    王夫人還嫌不足,隻想看趙姨娘和賈環都死了才好。
    賈寶玉勸不動。
    是王熙鳳看在賈寶玉做叔叔的一向對巧姐好的份上,說了一句“姑媽便不為了自己,就算是為了寶兄弟,也別再鬧了。寶兄弟做官的人,家裏盡出醜事,以後還怎麽在衙門走呢”
    王夫人到底舍不得兒子多受牽連,沒再做什麽。
    新年一過,她又想給兒子說親事。
    賈寶玉卻道“太太還是暫且別給我說親了。我不想成親。”
    王夫人忙問“又怎麽了家裏都清淨了,你娶了媳婦進來也沒人礙眼使壞,怎麽又不想成親”
    想了一時,她氣道“是不
    是你心裏還想著林家那丫頭呢”
    “並不是”賈寶玉忙站起來說,“人家自有良緣,太太別攀扯別人”
    王夫人哪裏信還更加生氣“我說她一句,你站起來回我兩句,還說不是因為她”
    “我”賈寶玉很快找到了理由,“我是怕這話被傳出去,家裏再遭禍”
    王夫人
    王夫人不言語了。
    賈寶玉慢慢在她身邊坐下,歎道“這些年,我見大老爺和大太太是那樣,鳳姐姐和璉二哥從十幾年前多好,也竟要反目成仇,還有、還有老爺和太太也是我還是等自己想明白了,再談婚事吧。”
    聽兒子這話裏竟有三分害怕成婚之意,王夫人心裏突然也有些怕。
    話在嘴裏過了半晌,她問“你都二十了,還不成婚,還要過幾年子嗣可怎麽辦你不得傳宗接代麽”
    “傳宗接代”賈寶玉答道,“家裏大嫂子,不是有蘭兒老爺這一脈,已經有了後嗎”
    他心裏還想著兩句話,隻是沒有說
    何況這麽多年,太太並不親近蘭兒,甚至有些冷淡蘭兒還是大哥的遺腹子。
    所以,他有沒有子嗣,對太太應該也不甚要緊。
    但他沒說出口的話,王夫人自己也想到了。
    當夜,獨自躺在床上,分明被褥厚實綿軟屋內火盆正燃,她卻仍覺得渾身發寒。
    她早就沒有能一起安寢的人了。
    除了寶玉,竟也沒有一個人,能再說一說貼心話。
    分明李氏是她的親兒媳,鳳丫頭是她的親侄女,她們卻都與她不親近。
    服侍她的丫頭心裏也不向著她,隻是怕她。
    為什麽
    因為金釧教壞寶玉,她罵了一句嗎
    可寶丫頭說得沒錯一個丫頭,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真有這樣大氣,也是個糊塗人,不足可惜注
    原來她對李氏不好。
    可珠兒早死,不是李氏做媳婦的不好,成日自己不尊重勾搭爺們,還任那些娼婦勾搭爺們嗎李氏做娘的既不好,她不親近蘭小子又有什麽錯看見蘭小子,她就想起她可憐的珠兒
    還有鳳丫頭。
    她有哪裏對不起過鳳丫頭
    為什麽鳳丫頭也不親近她,隻是遠著又遠著
    為什麽老天菩薩給她這樣的報應
    披衣跪在菩薩前,王夫人口中不住地念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渡我早脫凡塵苦海”
    賈探春得知了賈寶玉不想成婚。賈寶玉來找她吃酒,告訴她的。
    “隻是太太病了”賈寶玉咽下一口悶酒,抹淚道,“除了三妹妹,我也不知該找誰說”
    賈探春看著二哥哥,沒說什麽,隻給他又倒滿一杯酒。
    喝完、哭完
    ,酒醒了,賈寶玉仍要回家侍奉母疾。
    分別之前,他對賈探春說“二姐姐的親事有眉目了。”
    他道太太這般病著,為防萬一heihei請妹妹替我回稟老太太,二姐姐的婚事盡早辦了為好。”
    賈探春答應著。
    看了看二哥哥的神情,她最後還是沒說出一句寬慰的話。
    賈迎春的婚事就趕在春天加緊辦完了。
    丈夫馮紫榮比她小三歲,今年才十八。雖然年紀小,力氣卻不小
    回門時,麵對老太太和嫂子、姐妹們的詢問打趣,賈迎春通紅了臉。
    老太太問“他原來那兩個人,可還老實”
    馮紫榮婚前是有兩個通房在屋裏的。
    賈迎春笑道“都是懂事的人,很安分。三爺也並不縱著她們。”
    誰家還沒有兩個人呢比起孫紹祖,三爺已經很好了。
    回想前事,賈迎春想對三妹妹道歉“那時是我想不開,著了相”
    但賈探春並不說“原諒”,也不說“姊妹們還與從前一樣”。
    她隻笑道“二姐姐的話我也想過,是我錯了。我不是二姐姐,不知道二姐姐的心,更不知道二姐姐想要什麽樣的日子。如今二姐姐有了好結果,但我和四妹妹都年輕沒成婚,不知夫妻相處的事,今後二姐姐過日子有什麽煩難,隻怕都幫不上忙了。”
    原來爭吵那時說的或許是氣話。
    這次不是。
    賈迎春先看三妹妹,又低頭坐了許久。
    最後,她點頭說“我知道了。”
    賈迎春的婚後生活平靜而尋常。
    公婆早逝,丈夫雖然沒有大出息,也從不惹禍,家裏有錢就樂,沒錢也不鬧,也不要她的嫁妝貼補。
    大房神武將軍家的伯娘、嫂子們都是體麵的人,不與她為難。
    小姑子從小在神武將軍家長大,也是溫柔知禮的好姑娘。
    家裏隻他們夫妻和兩個通房、一二十個下人,人少事少,她能理得明白。
    兩個通房的確不是掐尖要強的人。
    丈夫對她們一碗水也端得平。
    尤其尤其林大夫連中三元後,雖然她說過,和林妹妹隻是幼時的情分,這些年並不往來了,丈夫對她還是更小意體貼了些。
    婚後三個月,賈迎春懷了身孕。
    “母親”王夫人病逝。
    她回娘家奔喪,丈夫全程陪著她。
    第二年春天,她生下一個女兒。
    她還是求著三妹妹給女兒起了名字。
    “彤”。
    馮彤。
    她希望,女兒將來能像三妹妹、四妹妹都好,不要像她。
    四年後。
    大齊永泰十六年。
    秋。
    賈迎春的第三個孩子快滿周歲時,賈母於睡夢中含笑而逝,享年八十三歲。
    她回家送老祖宗。
    榮國公夫人高壽去世,宮中賜下奠儀,喪禮便辦得熱鬧。
    “榮國府”獲罪奪爵的事,畢竟已在很多年前了。
    榮國公夫人又是同輩勳貴夫人中最晚去世的一位。
    除了舊日親友外,賈寶玉和賈探春的許多同僚亦有奠儀相送。
    實職已是正四品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的林大人林遙亦親自來送外祖母。
    隨她一起過來的,還有翰林院六品侍講謝丹時。
    林遙拜送長輩。
    謝丹時上香祝禱。
    兩人並肩而立,仍然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