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四世同堂
字數:5875 加入書籤
王豆豆的兒子王安寧和女兒王晶晶考上了安東市重點高中。
兒女考上高中,王豆豆和張芳芳格外重視他們的學習,因為高中學習是孩子能否進入高等學府的關鍵。
王豆豆對張芳芳,“我們都是知識分子,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學習,讓他們將來考上好的大學。“
張芳芳笑著說,“這當然啊。我會做一個好母親的。“
張永麗因為健康的原因不能時常看望孫子和孫女,作為外公的張永勝和外婆李安娜,便成了家裏的常客。
王安寧長得像他父親,性格懦弱,不愛說話,喜歡讀書。
而王晶晶則更像她媽媽,性格活潑開朗,能說會道,喜歡藝術。
這天周末,張永勝和李安娜來到女兒家。一進門,王晶晶就跑過來抱住外公外婆,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反觀王安寧,隻是靦腆地笑了笑,打了聲招呼後,便回房間看書去了。
張永勝見狀,對外孫的喜愛又多了幾分,他覺得外孫這種沉穩內斂的性格將來一定會有大出息。
吃過午飯,張永勝把王安寧叫到客廳,遞給他一本《論語》,說道“這本書是外公年輕時最愛讀的,它能教給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你性子沉穩,適合讀這樣的書。”
王安寧接過書,說了聲謝謝外公,便認真地讀了起來。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一個小時,王安寧讀完了一篇。
他合上書本,若有所思地問道“外公,這本書真的很有意思。但我不明白,為什麽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嗎?”
張永勝笑了笑,撫摸著外孫的頭說“安寧,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學習確實有時候會顯得枯燥,但如果我們能夠從中找到樂趣,並且時不時地加以運用,就會感到快樂。你看,你讀了《論語》,就能思考其中的道理,這就是一種學習的樂趣啊。”
王安寧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外公的話。他對外公說,學習,不僅是為了考試,更為了充實自己。而且,學習不僅僅是死記硬背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張永勝語重心長地說,“孔子還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人。”
王安寧聽得很認真,他覺得外公的話很有道理。
“外公,我明白了。我會努力做到的。”
“嗯,外公相信你。”張永勝欣慰地笑了笑,“對了,你妹妹喜歡藝術,你可以多跟她交流交流,說不定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好的,外公。”王安寧點點頭,然後去找妹妹了。
看著外孫的背影,張永勝心裏暗自高興。
王安寧找到妹妹後,兩人聊了很久。
王安寧發現妹妹對藝術的理解很獨特,她能夠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受到妹妹的啟發,王安寧也嚐試著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盡管他的畫技並不出色,但他享受著這個過程。
從此,讀書和畫畫成為了王安寧生活中的兩大樂趣。
他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也逐漸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安寧的繪畫技術日益進步。
在一次學校組織的藝術節上,他的作品竟然獲得了一等獎。
當他站在領獎台上,看到台下父母和外公外婆驕傲的眼神時,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從那之後,王安寧變得更加自信,也願意主動與人交流。
張芳芳看到兒子的性格發生了變化,感到高興,而王豆豆也意識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問題,他開始試著與王安寧溝通,父子間的關係得到了改善。
轉眼間,王安寧和王晶晶迎來了高考。
他們憑借著自己的努力,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最終,王安寧選擇了一所知名大學的中文係,他希望能夠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王晶晶則進入了一所藝術學院,繼續追求她的藝術夢想。
畢業後,王安寧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他以自己的經曆鼓勵學生們勇敢追求夢想。而王晶晶也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畫家,她的作品充滿了個性和創意。
王豆豆看著兒子和女兒工作安穩,感到自豪。
多年後,王安寧結婚,妻子是學校老師,名叫張玥。一年兒生了一個兒子,給兒子取名叫王泰,王安寧也將外公傳授給他的教育理念運用到了王泰身上。
他常常告誡王泰“學習的過程或許枯燥,但隻要用心體會,總能找到其中的樂趣。”
每逢節假日,一家人總會團聚在一起。
王泰圍繞在外公外婆身邊,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
此時的張永勝和李安娜,已經白發蒼蒼,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王晶晶結婚,嫁給了一名畫家,名叫杜學樹,是國內著名畫家。雖然年齡比王晶晶大了四歲,但他們感情甚篤。
婚後的王晶晶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反而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勵下,創作出了更多令人驚豔的畫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她的畫風越發成熟,作品也在國內外各大展覽中展出,收獲了眾多讚譽。
王晶晶生了一個女兒,叫杜嵐。
杜嵐五歲就喜歡畫畫,比同齡孩子更具有繪畫天賦,她的作品總是充滿了靈氣。
王豆豆張芳芳看到孫女的畫作,深感欣慰。她知道,家族的精神財富將會在孩子們手中繼續發揚光大。
張芳芳看到兒孫們很有出息,內心滿是歡喜與欣慰。
她想起當年自己和丈夫為了生活努力奮鬥的日子,如今孩子們都已經成家立業,並且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這讓她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天,張芳芳將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她決定把家族的故事寫成一本書,讓後人了解家族的發展曆程以及所傳承的精神。大家紛紛表示支持,並積極參與到書籍的創作中。
經過幾年的努力,這本家族傳記終於麵世。書中記載了先輩們的創業艱辛、家族成員的成長經曆以及他們所取得的榮譽。
就在這一年秋天一個早晨,張永勝突然感到心口疼痛,送往醫院後被確診為心肌梗塞,需要立即手術。
全家緊張地圍在病床前,王安寧緊緊握著外公的手,眼裏滿是擔憂。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張永勝脫離了危險。但他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需要長期休養。
在此期間,王豆豆和張芳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父親。
他們一有時間就陪在父親身邊,給他講故事、聊天,讓他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張永勝的身體逐漸恢複。然而,正當全家人鬆了一口氣時,李安娜的身體卻出了問題。
她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檢查後發現得了癌症。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般擊中了全家。
張芳芳、王安寧和王晶晶強忍著悲痛,輪流陪伴在外婆身邊。
他們想盡辦法尋找最好的治療方案,希望能挽留住外婆的生命。
在治療的過程中,李安娜始終保持著堅強的意誌。
她不想讓家人擔心,總是麵帶微笑。然而,病情卻日漸惡化。最終,醫生告訴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在彌留之際,李安娜拉著兒女們的手,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說出了她對家人的祝福和期望。
隨後,她緩緩閉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全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他們知道,外婆會在天堂守護著他們。
老伴李安娜的離世,給張永勝的精神打擊很大。
張永勝在失去老伴後,情緒異常低落。
張芳芳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她決定利用年休假帶著老父親出去旅行,散散心。
在旅途中,她陪著老父親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也品嚐了各地的美食。
張永勝的心情慢慢好轉,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回到家後,張永勝整理了妻子的遺物,發現了一封她留給自己的信。
信中,李安娜囑咐張永勝要好好生活,看著孩子們幸福安康便是她最大的心願。
張永勝深受感動,他決定振作起來,為了孩子們,也為了妻子的囑托。
他開始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重拾對生活的熱情。
張永勝調整了心態,身體愈發健朗。
他時常參加社區的老年活動,結交了許多新朋友。
而王安寧、王晶晶、王泰和杜嵐也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他們將外公外婆的照片掛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一切。每逢節日,一家人都會相聚一堂,共同回憶往昔的美好時光。
王鬆年和張永麗得知兒孫們取得的成績,非常欣慰。
多年後的一個春節,全家齊聚一堂。
王安寧,張玥、王晶晶和杜學樹也帶著孩子們回來了。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談笑風生。
飯後,張芳芳拿出了那本家族傳記,與大家一同翻閱。
孩子們對爺爺、奶奶、外公家的故事充滿了好奇,不停地提問。張芳芳則耐心地解答著,眼中閃著淚光。
這時,王泰突然站起來,說“太爺爺、太奶奶,你們放心吧。我們會努力讓家族更加繁榮昌盛的!”
大家紛紛鼓掌,表示讚同。屋外,煙花綻放,照亮了整個夜空。屋內,一家人的笑聲和溫馨彌漫在每一個角落。
喜歡一個女人的婚姻經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一個女人的婚姻經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